三国之兵临天下(校对)第8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0/885

  徐晃眼看着原本密集的曹军士兵变得稀疏起来,冰原上躺满了中箭阵亡的士兵,至少已损失四五千人,徐晃一向爱兵如子,惨重的伤亡令他心如刀绞,他只得下令道:“立刻撤退!”
  ‘当!当!当!’后撤的钟声敲响,曹军士兵如释重负,又退潮般向黄河冰原上撤去,第一次突围以失败告终。
  冰原上坐满了疲惫的曹军士兵,他们挤在一起,彼此用身体取暖,苦苦抵御着河底传来的严酷寒气,徐晃则和几名偏将聚在一起,商议出路,但地图上的标示让他们都寒了心,他们可以继续东行,或者继续西退,但不管东行还是西退,下一个上岸地点离他们最近也要在五十里外,他们根本走不到上岸点。
  连徐晃的眼中也露出一丝绝望,他们落入了汉军的陷阱,除了在延津走出黄河外,他们没有第二条出路。
  几名偏将都望着徐晃,第一次突围,他们便死伤三千余人,士气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他们就算拼死冲上岸,面对数万汉军士兵的包围,他们依然没有出路,实际上,几名偏将都明白了,除了投降之外,他们没有第二条活路。
  徐晃心里也明白,可是让他背叛曹魏投降,他下不了这个决心,就在这时,一名士兵跑来报告,“将军,上次那个汉军参军又来了。”
  徐晃看了看几名部将,部将都点了点头,一致同意见这名汉军劝降者,徐晃暗暗叹了口气,“带他过来吧!”
  片刻,参军张新被带了上来,他躬身施一礼,“参见徐将军!”
  徐晃淡淡道:“张参军可是来劝我投降?”
  张新从怀中取出厚厚一叠信,递给了徐晃,“这个先还给将军。”
  徐晃接过信,顿时愣住了,这竟然都是他写给邺都的求援信,一共十封,一封不少,原来他派出的十名信使全部被汉军俘获了,徐晃心中的最后一线希望也被击得粉碎,他长长叹了口气,“想不到我徐晃也会有穷途末路的一天!”
  张新微微笑道:“赵都督给将军两条路,不知将军可愿意听?”
  不等徐晃表态,旁边几名偏将齐声道:“先生请说!”
  徐晃无奈,只得点了点头,表示愿意听下去,张新不慌不忙道:“一条路是投降,将军率曹军投降,汉军将收编曹军士兵,不愿从军者可释放回家为农,另一条是被俘,也就是说,曹军士兵都是战俘,可能要去矿山或者军屯服劳役三年后才能释放,两条路将军可自己选。”
  徐晃回头看了看士兵,曹军士兵们都神情惶然,目光里充满哀怜,他心中着实不忍,便沉声道:“我所有的将士都选择投降,唯独我徐晃选择被俘,我宁可战死或者成为战俘,也绝不会投降汉军。”
  张新点了点头,“就依将军之言!”
  徐晃手执大斧,转身大步向南岸走去,士兵们纷纷起身,要跟随他,徐晃却厉声大喝:“所有人都不准动,这是我的军令!”
  士兵们呆呆地望着徐晃身影远去,很多将士都跪下大哭起来。
  赵云在南岸上望着徐晃孤身一人大步走来,他顿时明白了,不由微微叹息道:“真名将也!”
  赵云回头对庞德令道:“不准伤他,当生擒之!”
  庞德喝令一声,率领一千骑兵向徐晃疾奔而去。
  ……
第1125章
别样心怀
  建安二十五年的旦日对未央宫而言,注定又是一个冷清的新年,刘璟率领大军屯兵并州,无法返回长安过新年,不过刘璟的妻儿早已习以为常,在他们记忆中,刘璟至少有五六个新年没有和他们在一起度过。
  新年即将到来,未央宫也和普通人家一样张灯结彩,忙碌地清除污秽,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到来,此时未央宫内宦官和宫女的人数已经达到五百余人,也颇有几分热闹气息。
  除夕上午,未央宫上下都开始了最后的布置殿阁,挂上灯笼,缠上彩带,清理垃圾,五百余宫人都在忙忙碌碌,这时,一辆轻便马车从马道上缓缓驶来,车窗上露出一张红润兴奋的俏脸,很多宫女都认识她,是诸葛相国的女儿诸葛果,她有随时进未央宫的特权,不过一早便看见她,着实比较少见。
  马车在凤凰台前停下,诸葛果从车内跳下,正好陶湛在十几名宫女的簇拥下从大门内走出,迎面看了诸葛果,诸葛果高兴地跳起挥手,“陶姨!”
  “原来是果儿,怎么一早就来,很少见啊!”
  陶湛笑着走上前,这个少女是丈夫指定的儿媳妇,虽然她不是很满意,不过作为长辈,她还是尽力去喜欢这个孩子,诸葛果长得很秀丽,身材也极好,十足的美人胎子,方方面面她都满意,唯独她的心性有点像小孩子,总长不大,只有这一点让她不太满意,陶湛唯一的希望,就是随着她长大,她的心性能慢慢转为沉静。
  不过从目前来看,似乎还要再耐心等待几年,而且联姻这件事除了陶湛、孙尚香和黄月英三人知道外,其他人都被瞒住,更不用说这些孩子。
  诸葛果今天不用读书,她显得十分兴奋,打开车门道:“陶姨,看看我做的军鞋。”
  从十一月开始,陶湛便在长安妇女中掀起了支军运动,给前线的将士缝制军鞋,她们用羊皮为里子,用两个月时间缝制了几十万双厚实暖和军鞋,陆陆续续发送给军队。
  陶湛听说诸葛果也缝制了军鞋,她顿时有了几分好奇心,走上笑道:“果儿也能做军鞋了,让陶姨看看!”
  她走上前,只见马车里放着七八双军鞋,她顺手取过一双,竟是一双羊皮军靴,用上等羊皮做成,里面是细软的羊毛,非常暖和,针脚细密,竟然缝了三条线,十分结实耐穿。
  陶湛惊讶地问道:“这是你和母亲一起做的?”
  她实在不相信这孩子能有这么大的耐心缝制军靴,诸葛果撅起红艳艳的小嘴道:“陶姨小看人家了,这都是我一个人做的,足足做了一个月。”
  陶湛歉然笑道:“陶姨没有想到果儿这么能干,这些军靴陶姨让人送去兵部。”
  “不!不!”诸葛果连忙摆手,“这八双军靴,四双给我爹爹,另外四双给汉王,我是给他们做的。”
  “你这个古怪精灵!”
  陶湛捏了捏她粉嫩的脸蛋,笑道:“好吧!我会让人捎过去,今天下午正好有人去太原。”
  这时,一名女侍卫快步走上前道:“启禀王妃,马车已准备好,世子也在车内等候,现在出发吗?”
  “陶姨要去哪里?”诸葛果问道。
  “去慰问士兵家眷,每年都要去。”
  陶湛心中一动,笑问道:“你来得正好,要不也陪陶姨一起去吧!”
  诸葛果顿时有些扭捏起来,俏脸微红,期期艾艾道:“我去方便吗?”
  她不是不想去,而是想到要和刘致坐一辆马车,她就有点脸红,陶湛拉着她的手腕笑道:“快走吧!你就陪陪陶姨,下午再来和珠儿玩。”
  诸葛果只得跟着陶姨一直来到马车前,刘致已经在马车前等候了,他也很惊讶,母亲怎么把果姊也拉来了,他连忙上前施礼,“参见母亲!”
  又向诸葛果行一礼,“果姊好!”
  刘致性格文静,成熟大气,和天性活泼的诸葛果完全不同,不过两人都是情窦初开的年龄,见了面也略略有些不好意思了,诸葛果也红着脸回一礼,陶湛暗自好笑,拉着两人上了车,“好了!好了!别礼来礼去,耽误时间,快走吧!”
  马车启动,几名贴身女护卫骑马跟随,马车驶出未央宫,早等候在这里的两百骑兵立刻将马车团团护卫住,向霸陵城驶去。
  ……
  在长安的三座卫城中,咸阳主要以工坊为主,是工匠的聚居之地,城内有数千家各种工坊,而杜陵县主要以商业为主,各种商铺市集也有数千家之多,是商人的聚居之地。
  而霸陵县则是军城,生活着上万军户,城内近十万人都是将士家眷,而霸陵县西北面,便是长安最大的霸陵军营。
  陶湛要慰问军属,自然就是要来霸陵县,今天是除夕,霸陵县的大街上格外热闹,很多从杜陵县购买年货的人回来,牵着骡马,赶着牛车在大街上缓缓而行,车上和骡马背上都驮了大大小小的年货包裹。
  一群群孩子穿了新衣,在雪地上追逐奔跑,笑声传遍了大街小巷,这时,陶湛的马车在侍卫的护卫下缓缓驶进了城内,城内人们都立刻猜到,这一定是王妃来了,每年的除夕上午,王妃都会来探望士兵家眷,这已成为了惯例,大街上人们纷纷让开一条路,无数人跪下,向王妃行拜礼,以表示他们对王妃的尊敬。
  马车缓缓而行,来到了城东,今天陶湛要来探望几户阵亡将士的家属,马车在一座小院前停下,这是一座占地不到一亩的小宅,长安的大部分人家都是这样,前面一个座院子,还有五六间平房,房子是新建没几年,看起来很干净。
  房子主人早已得到消息,已等候在大门前,当女侍卫扶着陶湛下了马车,两老口连忙上前跪下,“小民参见王妃!”
  陶湛连忙上前将他们搀起,“两位老人家不必多礼,请起!”
  她回头对侍卫笑了笑,“把东西搬进院子里!”
  侍卫们将几袋米和几口猪羊抬进院子,两老口连忙千恩万谢地将陶湛迎进院子,刘致和诸葛果也跟在后面进了院子,这家主人姓李,夫妻二人都五十余岁,陶湛之所以选择慰问他们,是因为他们三个儿子都在军中服役,其中次子在中原大战中阵亡。
  陶湛没有进他们屋子,中午阳光温暖,她坐在院子里和老夫妻聊天,陶湛柔声道:“我也只能在除夕来看看你们,希望你们明年能全家团圆。”
  “感谢王妃前来探望,兵部的官员也说了,明年战争会结束,两个儿子都能回家,我们也准备返回家乡了。”
  陶湛笑着点点头,又问道:“两位老人家是哪里人?”
  “我们是并州平阳郡人,前年全家逃来关中,因为三个儿子从军,所以官府给了我们这个住处。”
  “府中就只有两位老人家吗?”
  老者歉然道:“当然不是我们,还有三个儿媳和两个孙子,次儿媳回娘家了,准备改嫁,小儿媳回汉中娘家过年,小孙子也带去了,大儿媳一早去杜陵县买年货,大孙子在官学读书,要下午才能回来,所以不巧,只有我们两人。”
  陶湛轻言细语和两个老人聊着家常,刘致和诸葛果站在她身后,刘致有些奇怪的偷偷瞥了一眼诸葛果,他发现一向疯疯癫癫的果姊今天居然很安静,上了马车后就像淑女一样,文静地笑而不语,今天她转性了?
  正好诸葛果一双俏眼也偷偷瞄过来,两人四目相触,两张脸蓦地红了,连忙扭过头,刘致的心怦怦乱跳,心中竟生出一丝异样的感觉,他才发现,果姊竟然长得如此秀美。
  这时,陶湛起身告辞,老夫妇千恩万谢地将她们送出小院,陶湛回头对两个孩子笑道:“你们两个,磨磨蹭蹭做什么,还不快上马车?”
  “陶姨,你看前面!”诸葛果小声道。
  陶湛这才发现了前面路口竟然挤满了县城民众,黑压压地足有数千人,这些都是将士的家眷,听说王妃来探望他们,他们都从四面赶来,侍卫们有些紧张,陶湛却笑了笑,拉着两个孩子,迎了上去,人群有些涌动起来,士兵们慌忙上前拦住。
  “王妃新年好!”有人大喊。
  陶湛停住了脚步,朗声对众人道:“将士们都在前线浴血奋战,汉王殿下也要在前敌指挥作战,不能回京和家人团聚,我代表汉王殿下来探望大家,希望大家能过一个祥和平安的新年,汉国所有军户,每户人家都能得到一只羊,这是汉王给大家的一点点心意,希望大家不要嫌弃。”
  众人情绪激动,一起大喊起来,“感谢王妃,感谢汉王殿下!”
  不知是谁振臂高呼,“汉王万岁,王妃万岁!”
  “汉王万岁,王妃万岁!”
  呼声震耳欲聋,所有人的情绪都被感染了,人们发自内心的呼唤,就连诸葛果的眼睛也湿润了,她忍不住回头对刘致道:“你要记住了,这些都是你的子女,你将来一定要善待他们,爱惜他们,否则我绝不饶你!”
  刘致默默点头,沉声道:“我会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0/8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