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兵临天下(校对)第8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70/885

  刘璟请司马懿坐下,又命侍卫上了茶,这才笑道:“确实出人意料啊!夏侯惇居然率两万军抵达邺都,这是在逼宫吗?”
  司马懿喝了一口茶,不慌不忙道:“其实这也是在意料之中,曹操控制军权太久,把军权给曹丕时已经有点晚了,而曹彰手握五万幽州军,曹植又得到夏侯氏的支持,曹丕只能依靠曹仁,这次中原大战,曹仁势力被歼灭殆尽,使曹丕军队势力大为减弱,彰植两人岂能不趁机联手?除非曹操亲自出马收拾残局,但据我得到的消息,曹操已经神智不清,很难再替曹丕出头,我想夏侯惇就是很清楚这一点,才敢从并州领兵回邺都。”
  停一下司马懿又道:“更重要是这次中原惨败,使曹丕的威望跌到谷地,也给彰植二人以及夏侯惇以发难的机会,总要有人出来承担责任,曹仁被俘,那么所有的矛头都对准了曹丕,毕竟他是这场中原大战的策划人,他逃不过这一劫。”
  “仲达说得不错,赤壁大战后,曹操遭到了各方暗责,使他沉寂了很多年,曹操尚且如此,更何况地位不稳的曹丕,这次中原惨败,他若把责任推给曹仁,必会遭到曹氏家族的唾弃,而他若承担责任,恐怕他就得下台,无论如果,他难过这一关了。”
  刘璟负手走了几步,又缓缓道:“现在曹魏大约还有十八万军队,夏侯惇手中有五万并州军,曹彰手中有两万幽州军,剩下十一万军队,三万被围困在洛阳,三万在曹休手中,还有三万其实是幽州军,暂时被张辽掌控,再有一万部署在黄河北岸,而曹丕在邺都的直辖军队,只有一万虎贲卫,而彰植却有四万军,看来曹丕的形势不妙啊!”
  “殿下说得不错,微臣觉得现在的关键就在于青州的六万曹军,张辽是效忠曹丕,但他手下的三万军却是曹彰的幽州军,曹丕绝不敢把他调回邺都,唯一的可能就是曹休的三万军,这是曹丕平衡彰植的唯一力量,曹丕命令曹休放弃徐州北归,就是想保住这三万军队,微臣大胆推测,曹丕很可能会把曹休调回邺都。”
  刘璟考虑更多是如何从曹氏内乱中获得最大的利益,首先就是青州,他意味深长地笑道:“如果曹丕真把曹休的军队调回邺都,那么曹彰又会如何应对?仲达觉得张辽还控制得三万幽州军吗?”
  司马懿顿时明白了刘璟的意思,他兴奋道:“青州不是幽州,曹彰不会在意它的得失,他一定会从张辽手中夺回自己的军权,如果我们再从旁边添一把火,微臣可以保证,青州唾手可得。”
  刘璟点了点头,“青州只是第一步,我们若不好好利用这三兄弟的内讧,那才真是傻了。”
  两人正在商议时,一名亲兵在帐门口低声禀报道:“殿下,曹丕派使者求见。”
  “什么?”
  刘璟没有听清楚,又问道:“是谁派使者来见?”
  “是魏国世子曹丕派特使华歆求见。”
  刘璟和司马懿对望一眼,两人都会意地笑了起来,居然派华歆为使者,可见曹丕现在面临的危机是多么严重。
  “带他来见我!”
  ……
  华歆心情忐忑地被侍卫领进了王帐,这是他第二次来见刘璟,上一次还是在长安为曹丕上位寻求汉国的支持,而这一次,曹丕面临严重信任危机,他不得不再一次代表曹丕来向刘璟求援。
  连华歆也没想到中原之败会引来这么严重的后果,曹彰和曹植联合钟繇、司马朗等重臣要求曹丕解释中原之败的原因,并承担责任,最轻是曹丕交出军权,辞去副丞相之位,而最严重则是曹丕宣布放弃世子之位。
  随着夏侯惇率两万并州军返回邺都,曹丕面临军事政变的危险,在万般无奈之下,曹丕只得密令华歆前来求见刘璟,寻求刘璟的帮助,尽管两国目前是敌对状态,但刘璟毕竟娶了曹宪,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依然有和谈的余地。
  华歆见刘璟和司马懿坐在位子上,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不能站着施礼,他上前跪下,行拜礼道:“魏国华歆拜见汉王殿下!”
  “华侍中免礼,请坐!”
  刘璟的态度很客气,没有摆出冷淡的姿态,谈当然可以谈,关键是曹丕需要拿出什么诚意。
  华歆心中稍定,坐了下来,不等他开口,刘璟又笑问道:“我还想知道,华侍中怎么知道我在东郡?”
  “这个……”
  华歆迟疑半晌道:“事实上我们一直在关注东郡的汉军动向,正好知道殿下在东郡。”
  言外之意,就是说他们在东郡部署了探子,其实刘璟也猜到曹军是在东郡安排了探子,看来这个探子颇为得力。必须要拔掉才行。
  这时,华歆又心急如焚道:“这次我奉世子之令来见殿下,是想和殿下做一个交换。”
  刘璟却淡淡一笑说:“我只是接见一下华侍中,至于具体事务,华侍中不妨和司马相国细谈。”
  ……
第1112章
苛刻条件
  刘璟虽然对华歆很客气,但在原则问题上却丝毫不让步,包括礼仪方面也绝不迁就,不管华歆是否代表曹丕,他都没有资格和刘璟直接谈判,而以对等原则,他应该和相国和谈。
  华歆一时心急,忘记了这一点,便被刘璟冷冷地回绝了,华歆顿时脸一红,歉然道:“是微臣唐突了。”
  刘璟笑了笑,给司马懿使了个眼色,司马懿会意,起身笑道:“华侍中请吧!”
  司马懿将华歆请出大帐,去别帐商谈,刘璟则慢慢地喝茶沉思,他在考虑改如何利用曹魏内讧的机会。
  不多时,司马懿又返回刘璟大帐,他没有得到刘璟的具体指示,只是听取了华歆的方案,他笑着给刘璟汇报道:“说实话,我也没有想到曹丕提出这样的要求,他们提出了三个要求,第一是释放曹仁,其次是释放战俘,第三是希望汉军能撤离青州,而作为回报,曹军愿意让出洛阳,让徐晃军队撤离洛阳。”
  这一席话使刘璟不由哑然失笑,曹丕这是什么意思,他以为中原大战是曹军获胜了吗?这就是有求于自己的诚意?
  司马懿沉思一下道:“微臣倒觉得曹丕不至于这般不识时务,这应该是曹丕的试探。”
  “试探什么?”刘璟问道。
  “他是希望殿下主动提出条件,而且他提出的三个要求,微臣以为释放曹仁才是最为关键,其他两个要求不过是他的掩饰。”
  刘璟点了点头,司马懿分析得有道理,他略略沉思片刻道:“释放曹仁和战俘不是不可以,暂时退出青州我也能答应,但我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废除现在的伪天子,曹丕可以以监国丞相身份暂拟朝政,直到天下之主即位。”
  应该说,刘璟提出的条件非常苛刻,这已经不是你争一石,他还一斗的常规条件,而是一种政治条件,比当年要求保证伏皇后安全的条件还要苛刻十倍,当然,刘璟完全有这个底气,至于曹丕答不答应,他也并不在意。
  司马懿也暗吃一惊,他也没有想到刘璟会提出如此苛刻的条件,曹丕怎么可能答应,但一转念,他便明白过来了,若真让曹丕摆脱困境,倒不利于他们统一天下,所以提出苛刻的条件,如果曹丕被迫答应,他们至少也能收益与损失相抵。
  司马懿笑道:“微臣明白了,这就去和华歆交涉。”
  刘璟又道:“另外告诉华歆,如果他再来见我,让他去长安。”
  次日一早,刘璟结束了东郡的巡视,也结束了中原各地的巡视,走洛阳线返回长安。
  ……
  正如刘璟得到的情报,曹丕确实面临极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既有曹植和曹彰的逼宫,也有大臣们对他的不信任,当中原大战惨败的消息传到邺都时,朝野一片哗然,没有人认为是曹仁的责任,很明显,责任就在曹丕应对不力。
  这场大战使曹丕的威望降到了冰点,如果说之前曹丕利用魏讽案大肆铲除曹植的支持者,已经激起众怒,那么这次中原之战惨败则使很多原本支持他的大臣都开始对他不满。
  更让曹丕心惊胆战的是,二弟曹彰和夏侯惇竟然胆大包天,擅自调动军队,曹彰趁不在邺都时,抢夺了北大营的两万幽州军,而夏侯惇更加过分,从并州调来两万军队,使得邺都的五万军队中,有四万不受他控制,眼看一场兵变即将发生。
  朝野舆论被曹植引导,军队被曹彰和夏侯惇控制,文攻武伐,令曹丕焦头烂额,同时也让他担忧到了极点,迫不得已,他一方面秘密派华歆赶去东郡和刘璟谈判,企图挽回一点声望,另一方面他又派心腹赶往青州,调曹休军队入邺都。
  一连几天,曹丕都在焦虑和担忧中度过,朝野要求他承担战败责任的呼声越来越高,曹丕很清楚这是三弟曹植在背后策划,但他也无可奈何,偏向三弟的文官越来越多,这里面不仅仅是受中原战败的影响,更深层的原因是出丁令对他造成的不利影响。
  尽管出丁令已处于一种名存实亡的状态,父亲病重,曹丕再无力推行,但前期因为出丁令而备受损失的各大世家名门却把仇恨的矛盾对准了他,使他在政治上极为被动。
  内忧外患,曹丕已觉身心疲惫,他觉得有必要向父亲寻求援助了,铜雀宫外堂,曹丕等候了快一个时辰,却始终没有消息,他有点坐立不安了,起身对一名侍卫道:“你去看一看,宫内到底怎么回事?”
  话音刚落,却见王御医快步走了出来,曹丕一愣,心中顿时有种不妙的感觉,他连忙上前问道:“我父亲如何了?”
  王御医叹口气,“世子还是回去吧!”
  曹丕顿时急了,一把抓住他的衣襟,恶狠狠道:“你说不说?”
  王御医无奈,只得低声对曹丕道:“魏公已经昏迷两天了,至今未醒来。”
  曹丕呆住了,慢慢松开了手,王御医连忙整理一下衣服,又道:“这不是第一次了,醒来后却变得很亢奋,而且神志不清,他连你母亲都不认识了,说你母亲要害他,命人将你母亲推出去斩首,好在大家都知道真相,不听他的命令,现在连你母亲也不敢去看他。”
  “这是……怎么回事?”
  “我也不知道,有人说魏公中邪,要请巫师来驱邪,但我的经验,这是一种回光返照。”
  “那我父亲还有多久?”
  “我们尽力吧!好一点能熬到年底或明年初,若天意不顺,那也只能到十一月左右。”
  曹丕没有能等到父亲的帮助,他失魂落魄地回到了自己府邸,刚进门,一名侍卫上前道:“禀报世子,华侍中回来了,现在外书房等候。”
  这也是曹丕期盼已久的消息,他连忙强打精神,快步来到外书房,一进门,华歆连忙起身行礼,“参见世子!”
  曹丕摆了摆手,随手将门关上,他坐下来略有些紧张地问道:“和刘璟谈得如何?”
  “回禀世子,微臣先和司马懿商谈,将世子的方案提出来,却遭到了刘璟的一口回绝。”
  曹丕并没有吃惊,这完全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的方案只是一种试探,不是他真正的条件,他又急忙问道:“那刘璟有没有提出条件?”
  华歆点了点头,犹豫一下道:“司马懿确实提出了刘璟的条件……”
  “是什么?”曹丕身体前倾,脸上表情十分紧张,他很急迫地想知道刘璟的条件。
  “你快说,不要吞吞吐吐。”
  华歆无奈,只得继续道:“关于世子的要求,刘璟说他都可以答应,但他有一个条件,要求世子废黜现在的天子,他同意世子出任大汉监国丞相。”
  曹丕呆住了,半响,他摇摇头,自言自语道:“这怎么可能!”
  华歆也苦笑一声,他知道这个条件确实太苛刻了,如果世子答应这个条件,无疑就是变相承认刘璟为大汉天子,曹丕就不仅是战场上惨败,在政治也彻底输掉。
  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根本没有几个人承认曹丕所立的幼儿天子,邺都的大汉已经名存实亡,如果曹丕废掉这个幼儿天子,其实损失也不大,而且曹丕还能继续担任监国丞相,这还是刘璟承认的宰相。
  华歆心中虽然是这么想,但他却不敢说出来,这种事情必须要曹丕自己想通,作为臣下,他只能点到为止。
  华歆见曹丕陷入沉思之中,便小声道:“微臣先告退!”
  “去吧!”
  曹丕摆摆手,他现在确实不希望旁边有人打扰自己的思路,华歆行一礼,退了下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70/8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