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兵临天下(校对)第7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7/885

  但此时汉军士兵已经杀红了眼,不顾生死,飞奔疾冲,后面汉军的弓箭也跟着射出,矢如雨注,箭若飞蝗,一场残酷的锋镝噬血战就此生成。
  两轮四千支箭射翻了近四百余人,汉军士兵便席卷而至,江东军弓弩手迅速后撤,后面江东兵也举枪相对,越来越近,双方甚至已经看清楚了对方脸上的怒气,但最前面士兵脸色霎时变了,变得惊恐万分,但是他们已无法停止,只见他们在尖叫声中绝望地闭上眼睛。
  刹那间一声巨响,两支军队轰然相撞,最前面的无数人在这次相撞中悲惨地死去,身体支离破碎,头盔和折断的长枪长矛飞向天空,一场惨烈的鏖战就此拉开。
  士兵们捉对厮杀,枪刺刀劈,喊杀声、惨叫声、骨骼被砍断的咔嚓声、临死前喉头的咯咯声,此起彼伏。
  江东军主将蒋钦骁勇异常,他手执六十斤的大刀鏖战,与他对战的是一名年轻的汉军将领,经验不足,战不数合,蒋钦反手一刀,将汉军将领拦腰斩为两段,内脏滚出,血箭喷出丈外。
  另一边的汉军主将陆逊大怒,他手提长枪,纵马疾冲,这时江东军副将潘珑大喝一声杀出,他是潘璋之弟,手执大斧,和陆逊关系一直不好,今天他见到了陆逊,再也忍不住杀了出来。
  “陆逆吃我一斧!”
  潘珑迎面一斧劈出,力道极为强劲,陆逊冷笑一声,挺枪便刺,两人战成一团,激战约十几个回合,陆逊发现了潘珑的漏洞,两马交错,陆逊反手一枪直刺潘珑的左肋。
  这里正是潘珑的漏洞,蒋钦也看出了不妙,大喊一声,“潘将军回防左面!”
  但已经晚了,陆逊这一枪快如闪电,竟一枪刺透了潘珑的鱼鳞甲,枪尖从右肋透出,陆逊大吼一声将潘珑高高挑在半空,潘珑脸面向下,一双铜铃大眼死不瞑目地怒瞪陆逊,用最后的力气嚼碎舌头向陆逊喷去。
  时间已到下午,炽热的骄阳将烈焰喷向地面,仿佛将大地烤焦烧熔,热浪腾腾,人仿佛置身于蒸笼之中,令人喘不过气来。
  乌程河畔,两支军队的鏖战仍在继续,激战已进行了两个时辰,但双方的体力都迅速下降,汗水和血水混合,会稽士兵因训练不足,体力不如吴郡士兵,开始渐渐落入下风,不少士兵因体力透支过度而昏厥。
  而江东士兵也同样体力大降,虽然稍稍强于对方,但也难以再继续打下去,只是混战中无法摆脱对方,也不知这场战斗何时才能结束。
  这时,一名斥候骑兵奉蒋钦之令前来交涉,大喊道:“陆都督,我家将军说,两军暂时罢战,陆都督能否答应?”
  陆逊也知道他的士兵打不下去了,他正要表示同意,可就在这时,东方忽然传来了响亮的号角声,号角声俨如一阵狂风吹散了逼人的热浪,也吹寒了江东士兵的心。
  只见一支约两千人的汉军骑兵从东面向河边飞驰而来,一面迎风招展的大旗声绣着一个斗大的‘汉’字,这是新都郡的汉军赶到了,为首是两千骑兵,后面还跟着三千步兵,在主将赵俨的率领下,及时赶到了乌程战场。
  江东军士气迅速瓦解,他们再无斗志,争先恐后向货船奔去,但只上船了不到两千人,汉军骑兵便杀到了,如砍瓜切菜般杀得江东士兵哭喊连天,死伤无数。
  蒋钦知道已无法救援士兵,再不走他们将全军覆没,他急声大喊道:“速开船进太湖!”
  士兵们拼命划水,一艘艘大船向太湖驶去,而岸上来不及上船的江东士兵都绝望了,望着远处的船只放声大哭,这时骑兵杀至,江东士兵没有退路,纷纷跪地投降,祈求饶命。
  蒋钦眼中含泪,他不由长叹一声,如果他们有五千桶火油,也不至于如此惨败。
  ……
  五千汉军的突然杀至,着实令陆逊惊喜万分,他立刻调转马头,向援助而来的汉军主将赵俨迎了上去。
  “感谢赵使君及时杀至,使陆逊免除了兵败之辱!”陆逊极为诚恳地向赵俨表达了内心的感激之情。
  赵俨在曹军时便是高官,军方地位甚至高过张辽、徐晃,只是他为文职高官,极少上阵打仗,所以也比较低调。
  但赵俨为人一向高傲,投降刘璟后,也和甘宁、魏延等其他汉军大将相处不好,刘璟便索性将他调为地位文官,先后出任长沙和南郡太守。
  这次合肥大战,他被临时任命为后勤总督,督荆州各郡粮草,但赵俨依然忍不住出战的渴望,主动向黄忠请缨,出战六安,却被徐晃杀到大败,几近全军覆没。
  赵俨也被黄忠重责,赶回柴桑出任后勤官,六安之败成了他难以抹去的耻辱,好在汉王刘璟虚怀若谷,又给了他一个雪洗耻辱的机会,令他率五千军,包括两千骑兵从陆路赶去新都郡,援助吴郡陆逊。
  刘璟在给他的信中再三交代,吴郡战略要以陆逊为主,他只是去增援陆逊,而并非取代陆逊。
  当然也是因为六安惨败的缘故,这一次赵俨没有了从前的傲慢,他极为谦虚地对陆逊笑道:“我只是恰逢其时,还是靠陆都督的努力。”
  赵俨的谦虚赢得了陆逊的好感,陆逊也笑道:“坦率地说,仅靠我一军之力,恐怕还难以获胜,可有赵使君相助,此战我们必胜。”
  赵俨点点头,指着旁边一块空地道:“我们坐下谈!”
  早有士兵铺上席子,两人坐下,赵俨取出一张江东地图,将它展开道:“我想了解一下陆都督的计划。”
第944章
江东破局
  陆逊沉吟片刻道:“不瞒赵使君,娄发将军走海路,准备从松江进入吴郡,如果不出意外,现在他们应该已进入了松江。”
  说到这,陆逊又苦笑道:“我驻兵钱塘县,原以为黄盖会率军大举南下,这样吴县空虚,便给了娄将军机会,但黄盖却始终按兵不动,若不是这次我发兵乌程县,他依旧不肯出兵,我估计娄发将军偷袭吴县的计划要落空了。”
  赵俨想了想道:“其实也无妨,江东水网密布,如果黄盖始终出兵不战,娄发将军便可直接调头北上毗陵郡,江东军只困守吴县一座孤城,其实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陆逊回头看了一眼汉军骑兵,笑道:“不过有骑兵在,我倒是有一计,可奇袭吴县!”
  陆逊低声对赵俨低声说了几句,赵俨点头笑了笑道:“此计甚妙,就算黄盖明知有危险,他依然会往袋子里钻,我认为可行。”
  ……
  蒋钦在太湖中清点了逃出的部属人数,竟只有一千八百余人,三千多人损失在乌程县,这令蒋钦心中极为伤感,对吴郡的前途也开始有了动摇。
  次日夜间,蒋钦的船队沿胥水抵达了吴县,从盘门水城缓缓入城,黄盖听说蒋钦兵败而归,急急赶到了水城。
  蒋钦心中惭愧,上前单膝跪下道:“卑职未能顶住汉军进攻,以致损兵折将,大败而回,连潘珑将军也被陆逊所杀,这是卑职之过,愿向将军领罪!”
  黄盖连忙扶起他,安抚他道:“蒋公不用自责,我听闻是汉军援军到来,不管是谁此战都必败,和蒋公无关。”
  蒋钦叹了口气,“其实这一战我们也有取胜的可能,如果火油是真,我早就击败了陆逊,夺取乌程县,就算汉军援军到来,我也能据城坚守,这一战失败,有一半的原因是我们自己造成。”
  黄盖大吃一惊,“蒋公是说,火油是假?”
  蒋钦苦笑道:“老将军没有验过吗?”
  “这……一般都不会开桶检验,谁会想到其中有假。”
  “老将军还是验一验吧!”
  黄盖急令手下去检验火油,他心中还是放心不下,又亲自赶去仓库,巨大的仓库内,数百名士兵撬开了数百桶火油,逐一检验,黄盖的脸色变幻不定,他已经看出有问题了。
  这时,一名军官上前禀报道:“启禀老将军,我们开了三百桶火油,只有十桶火油是真,其余火油都是水油混合,一桶五十斤火油,实际火油恐怕只有五斤,还很多是水和桐油混合。”
  黄盖脸色变得惨白,半响才恨恨道:“吴侯这样做,未免让人太寒心了吧!”
  蒋钦已经从愤恨中过来,恢复了理智,他对黄盖道:“吴侯当然不会做这种事,只怕这是曹操暗中捣鬼,这一万桶火油是从曹操那里过来,一开始曹操就没有安好心,是我们太相信孙曹联盟了。”
  “你说得不错,我还指望这五千桶火油来守城,现在曹操把我的希望全部断绝了。”黄盖长长叹息一声,心中着实感到愤懑难当。
  就在这时,一名军侯疾奔而至,单膝跪下禀报:“启禀老将军,东线斥候在四十里外的松江内发现一支汉军船队,约五十艘战船,都是千石战船。”
  这个消息使黄盖和蒋钦都愣住了,两人面面相觑,汉军船队怎么会从松江过来?黄盖先反应过来,恐怕这就是那支从吴郡东撤入海的汉军,吴侯再三让他们防备,现在他们居然又重新从海上杀回来了。
  “这应该是汉军的最初的策略,陆逊在钱塘县诱我南下,这支汉军再趁虚攻打吴县,幸亏我按兵不动,果然这里面有诈。”
  黄盖暗暗庆幸,他随即又对报信军侯道:“命令斥候严密观察这支船队,有任何情况,立刻向我禀报!”
  黄盖心中十分担心,现在汉军从几个方向杀来,估计已有两万军队,而且占领了乌程县,而自己困守吴县,似乎也不是办法,一旦汉军从乌程县渡太湖北上,问题就严重了。
  可如果出城御敌于外,他却又没有半点把握,也不符合他的策略,一时间,黄盖有点左右为难了。
  ……
  次日天不亮,黄盖又接到了斥候的急报,昨天出现的那支汉军船队在继续西进二十里后,便转道向北,沿着娄江向毗陵郡而去。
  黄盖大惊失色,毗陵县的驻军不到一千,却是军粮囤积重地,关系到整个江东的安危,若汉军占领毗陵县,吴侯将不得不放弃合肥战役了,这正是刘璟所期盼的结果。
  尽管知道南面汉军的极度危险,但黄盖决不能容许汉军杀进毗陵郡,他当即令蒋钦率五千军队守城,黄盖亲自率领五千军队出城向东北方向疾追,汉军船队最多只走出数十里,最多一天他便可以追上汉军。
  江南地区地势低洼,水网密布,湖泊众多,非常容易挖掘运河,早在春秋吴越时期,江南地区便挖掘了联系长江和钱塘江之间的简单运河水系。
  孙权在迁都建业后,为了加强吴郡和建业间的联系,又开始重新疏通古运河,形成了早期的江南运河,直到隋炀帝为了打破因南北朝长期对峙而形成南北隔阂,开始大规模挖掘运河,江南运河才正式形成,直到今天依然在使用。
  汉军战船北上,走的正是尚未挖掘完成的运河,运河只到毗陵县,可以行驶千石战船,五十艘战船张帆如云,浩浩荡荡一路北上。
  黄昏时分,娄发站在最后一艘大船的船尾,执刀而立,此时太阳已不再毒辣,晚霞似火,烧红了半个天空,娄发不时回头向西岸望去,他是昨天才临时接到陆逊的急信,希望他能配合南方汉军行使诱兵之计,将黄盖军队引出吴县。
  娄发欣然接受了陆逊的建议,命令船队改道走娄江,向北进入江南运河,直杀向毗陵县,此时他的船队离开吴县已有六十里,从时间上算,黄盖的追兵应该快到了。
  就在这时,桅杆上有眺望兵大喊:“将军,西岸有敌军追来了。”
  娄发急走到左舷,凝视南方,不多时,他果然看见了一支黑压压的军队正向北方疾速赶来,这应该就是黄盖的追兵,娄发当即令道:“传我的命令,船队靠右岸停泊,军队上岸。”
  娄发并不敢轻敌,运河较窄,一旦江东军用火油攻击,他的船队就将陷入烈火焚江的境地,汉军船队缓缓考虑,搭上船板,船上的汉军士兵纷纷奔下船,在东岸列队成弓弩阵,箭拔弩张,三千支军弩对准了西岸的敌军。
  不多时,黄盖率领五千军队追上了船队,这时黄盖也发现了对方已上岸,正用弓弩严阵以待,他挥手喝令道:“停止追击!”
  五千江东军停止了奔跑,一千士兵举盾慢慢靠近岸边,试探汉军虚实,就在江东士兵刚抵达岸边,对岸便传来一阵弩机声,从战船的缝隙里射出了密集的箭矢,呼啸着扑向对岸的敌军。
  运河宽不过三十余步,是由一条并不宽阔的小河道改成,千石战船堪堪可行,是因为河道的深度,此时两军之间虽然隔着五十艘战船,但实际上他们之间的距离不足五十步,正好处于最大杀死射程之内,也就是说军弩强劲的力量足以破盾。
  密集而强劲的箭矢射穿了江东士兵的盾牌,西岸顿时爆发出一片惨叫声,数百名士兵被射穿盾牌的弩箭射倒,其余士兵吓得趴到在地,待箭矢轮空,他们爬起身没命地向远处奔逃。
  娄发并没有下船,他站在一根巨大的桅杆后,观察着西岸江东军的动向,他发现江东军都是轻装而行,并没有携带辎重,更没有看见他们带有火油桶或者随身携带火油皮袋之内。
  娄发立刻意识到,或许他最担心之事并不会发生,对方没有烧毁战船的意思,而且看对方的战术,是典型的准备夺取战船,先试探虚实,然后大军扑上,泅水夺船。
  娄发看出了对方的企图,他立刻下令道:“传令全军上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7/8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