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兵临天下(校对)第7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1/885


第935章
意外发现
  濡须口失守并没有引起曹操太大的震动,这完全在曹操的意料之中,濡须口对曹军而言本身就很难守住,如果没有强大的水军封锁住江口,一旦汉军战船杀入江口,就很容易登陆。
  而曹军偏偏没有什么水军,所以从一开始曹操就有心理准备,如果汉军找到攻打合肥的支撑点,必然就是濡须口。
  不过另一个消息让曹操略略有些不快,芜湖的江东水军被汉军击败,孙权在芜湖竟然只有五千驻军,两百多艘战船,这显然和曹操的期望相差甚远。
  曹操希望江东在这次合肥大战中能起到相应的作用,能从侧面支援自己,至少能抵御三成的汉军,但孙权似乎还没有相应的部署,尤其没有在芜湖部署重兵,芜湖就这么轻易被汉军占领,这让曹操心中由不快转为不满。
  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再好好敲打敲打孙权,若孙权再不肯出力,他休想得到自己的援助。
  “仲德,你觉得孙权是在明哲保身吗?”曹操若有所思地问程昱道。
  程昱笑了笑,“魏公小看孙权了,微臣觉得他在关键利益上绝不会含糊,他应该知道,一旦汉军取得合肥大战胜利,承受最大压力的并不是我们,而是他。”
  “既然如此,他就不该在芜湖防御上这么掉以轻心,让汉军轻易占领芜湖。”
  程昱能感受到曹操心中的不满,他又笑着劝道:“魏公也要体谅孙权的难处,毕竟他刚刚攻下吴郡,还要整合会稽郡,重新统一江东,这需要时间,而汉军却来得很急,连文远都险些没有能赶回来,让孙权如何准备?微臣倒觉得刘璟轻松夺取芜湖,是在情理之中。”
  曹操点点头,其实他心里也明白,孙权刚统一江东,内政事情太多,还顾不上对外作战,可虽是这样,曹操也还是觉得有必要敲打敲打孙权,逼他出兵,否则自己和他结盟还有什么意义。
  想到这,曹操便对左右令道:“速去请长文先生来见我。”
  ……
  就在曹操对孙权略有不满之时,孙权才刚刚率军返回建业,事实上,孙权还应该前去会稽郡,安抚会稽郡官员和民众,慰问军队等等。
  更重要是他需要和贺氏兄弟商谈会稽郡的未来,毕竟贺氏兄弟只是名义上投降他,会稽军队依然控制在他们兄弟手中。
  但孙权没有时间再呆下去,合肥大战即将爆发,江东不可能置身事外,孙权心里很清楚,若孙曹联军在合肥大战中失败,恐怕江东面临的后果会比魏国更加严峻,正是他清楚这一点,他才不顾吴郡刚刚收复,便急急赶回建业。
  建业宫内,孙权回到了自己书房,一进房间,孙权便急不可耐地走到沙盘前,查看目前合肥之战的局势,和汉国、魏国一样,孙权也派出大量斥候探查地形,制作沙盘,他没有刘璟及曹操那样的实力,做不出天下沙盘,只能暂时制作了江东和荆州的沙盘。
  孙权在半路得到一系列的重要情报,包括汉军攻克南阳、徐晃在六安大败汉军偷袭,以及凌统在芜湖失利,这一系列的情报令他感到心惊肉跳,他深切地意识到,无论曹操还是刘璟,都是在全力以赴地进行这场合肥大战。
  这时,张昭慢慢走到沙盘前,对孙权道:“吴侯,微臣以为让黄盖坐镇吴郡,其实并不太合适。”
  孙权的思路又被张昭扯回了吴郡,他微微一怔,“为什么?”
  张昭叹了口气道:“微臣也知道,吴郡刚刚收复,人心不稳,若处置吴郡太激烈,会激起反弹,黄盖属于中立人物,让他坐镇吴郡,能安抚各派的情绪,也能震慑会稽郡贺齐,这是主公的一片苦心,微臣完全能理解。”
  “你说得不错,如果我有时间,我会亲自坐镇吴郡,把各种千头万绪的关系理清,但合肥形势危急,我必须尽快返回建业,吴郡那边只能让黄盖这个各方都能接受的人物来坐镇,这有什么不妥?”
  “微臣说的不妥,是指吴郡的威胁并没有解除啊!”
  孙权有些明白过来了,他迟疑一下问道:“军师是说陆逊?”
  张昭点点头,“陆逊和孙绍意外失踪,而藏在吴郡的两千汉军也踪迹全无,微臣觉得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隐患,如果不把他们彻底铲除,吴郡迟早还会出事,而黄盖是个老好人,和吴郡几大世家关系极好,又略略偏向于孙绍,微臣担心,就算他知道孙绍在哪里,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会纵容他们发展。”
  孙权刚刚才对吴郡放下的一颗心,又被张昭一番话悬了起来,他盯住沙盘半晌,问道:“军师觉得陆逊他们会藏在哪里?”
  张昭拾起木杆一指新都郡,“现在大家都在说,陆逊等人逃去了新都郡,毕竟那边山高谷深,我们鞭长莫及,逃去那边的可能性极大,但微臣却觉得他们并没有去新都郡,这不是我的直觉,而是有证据。”
  “军师有什么证据?”
  “主公还记得我们怎么拿下的吴县吗?似乎是一个意外,数千吴县的老弱妇孺逃出城,使我们得到机会,兵不血刃占领了吴县,主公不觉得这里面有点蹊跷吗?”
  孙权点点头,“事后我也觉得很怪异,虽然守将口口声声说是要投降我们,但我觉得他驱赶这么多民众出城,完全没有必要,直接投降就是了……”
  孙权说到这,忽然醒悟过来,“军师是说……陆逊和孙绍就是混在人群中逃出吴县了。”
  张昭缓缓点头,“主公说得一点没错,那守将原本就是陆逊的旧部,他这样做就是为了掩护陆逊出城,据我所知,他原本是守西城,那天晚上,他自己临时调换去守东城,当时有人发现一艘乌篷船驶出了吴县,向松江驶去,微臣敢肯定,藏中船中之人,就是陆逊和孙绍。”
  孙权疑惑地看了一眼张昭,他感觉张昭似乎已经暗中查明了一切,尤其张昭儿子张承出任吴郡丞,这些事情如果不是他儿子派人去详查,根本就无从得知,张昭还有事情在隐瞒着自己。
  想到这,孙权有些不满道:“军师还知道什么,一并说出来吧!”
  张昭行一礼,“因为微臣心有疑惑,便让犬子详查陆逊的去向,结果发现了一些线索,首先便是陆逊可以要从东城门要走,如果他是去新都郡,那么就应该从西城门骑马逃走,为什么他们偏偏要乘船走东城门,这是其一,其二便是有人看见他们的船只驶入松江后便换了千石大船,说明他们早有准备,安排了一艘千石大船在松江等候,吴侯还认为他们是去新都郡吗?”
  孙权心中仿佛想到了什么,他在沙盘上找到了松江,沿着松江一路向东,他不由倒吸一口冷气,松江最后竟是驶入大海。
  “他们出海了!”
  张昭点点头,“不仅是陆逊和孙绍出海了,而且吴郡的汉军也是从松江出海了,他们有战船,特地留一艘船给陆逊,他们根本就没有去新都郡。”
  “可是……他们出海能去哪里?”孙权心中乱成一团,他心中有太多的疑团,让他怎么也想不明白。
  张昭叹了口气,“主公忘记了吗?当初尚香公主出嫁时,刘璟来江东,主公为了要回豫章郡,把海外的岛屿都给了刘璟,有一次,荆州大将娄发还从海外率船队归来,还有,孙贲被囚禁在荒岛上,又是谁救了他?把这些事情联系起来,主公能想到什么?”
  孙权咬了一下嘴唇,“军师的意思是说,汉军在海外已经部署了军队?”
  张昭苦笑一声道:“这就是我佩服刘璟的地方,深谋远虑,当初我怎么也不明白,他要海外荒岛做什么?现在我明白了,他这就是在我们后背打入一根楔子,就是一支藏在我们身边的奇兵,主公,刘璟谋江东之心,很多年前就有了。”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孙权也有点急了起来。
  “我们现在要应对合肥大战,暂时无力顾及海外,微臣建议主公让黄盖想办法解决这个威胁,不过我估计黄盖不会用心去做此事,所以微臣建议主公写一封密信给贺齐,让他出兵剿灭海外汉军。”
  孙权沉思片刻问道:“军师觉得汉军会在哪里?”
  张昭用木杆一指会稽郡沿海的一片岛屿,“微臣觉得,汉军就应该在这里,所谓南下夷州不过是借口,他们要谋江东,一定会在这里设立军城。”
  孙权负手在房间里来回走了几步,他心烦意乱,汉军在合肥大战,他还抱有一丝侥幸,或许汉军下一步是围攻中原,但现在一个偶然的发现,使孙权明白了刘璟的企图,刘璟早在多年前就开始谋取江东了,那么合肥大战后,汉军的目标一定就是江东。
  孙权叹了口气,终于点了点头,“军师说得不错,我这就写信给贺齐。”
  就在这时,书房外传来侍卫的急声禀报,“启禀吴侯,曹丞相派御史中丞陈群来江东,陈中丞已秘密抵达建业码头。”
第936章
海外军城
  陈群是从长江北岸过来,奉曹操之令,秘密来见孙权,陈群之所以秘密前来,并非是担心江东,而是怕汉军探子知晓,报告了刘璟,从而泄露孙曹两家配合并不默契的现实。
  一辆马车从码头驶出,向建业城内疾奔而去,一直驶进了建业宫内,马车在台阶上缓缓停下,孙权已等待在这里。
  “孙权未能去码头迎接,失礼之处,望陈中丞多多包涵!”孙权笑着迎上来道。
  “吴侯客气了,在下奉魏公之令,有重要事情和吴侯商议,还是低调一点为好。”
  “既然如此,陈中丞请吧!”
  “请!”
  两人寒暄几句,孙权便带着陈群来到了书房,张昭也一并参加了会见,三人坐下,孙权命侍女上了茶,陈群这才开门见山道:“刘璟率十万大军已攻占了濡须口,吴侯得到消息了吗?”
  孙权和张昭对望一眼,尽管陈群没有明说,但他的言外之意,就是在暗示芜湖汉军牵制不利,导致汉军占领濡须口,孙权的心中立刻有些不舒服起来,他不喜欢这种问责的语气。
  “虽然没有听说,但我也想象得到,濡须口只有一万驻军,如何能抵达汉军十万大军进攻?”
  陈群叹口气道:“如果江东水军能封锁濡须水入江口,汉军未必能占领濡须口,本来张郃将军已经成功阻拦汉军在长江码头登陆,可惜了。”
  孙权的脸顿时沉了下来,极为不悦道:“陈中丞是在指责江东军没有能牵制住汉军吗?”
  “吴侯误会了,我绝无此意,魏公也没有指责江东军的意思,他知道吴侯刚刚攻占吴郡,有千头万绪的事情要处理,一时顾不上芜湖也在情理之中,魏公只是说,只要双方联手,确实可以击败汉军。”
  陈群的语气十分诚恳,孙权心中不满才稍稍缓解,他缓缓道:“事实上,我也知道合肥战役紧张,所以来不及处理完吴郡之事,便急急赶回了建业,我是今天上午才赶回,到现在也才一个时辰,魏公未免太心急了一点。”
  “吴侯重视合肥之战,令人钦佩,下官此次前来,就是要和吴侯商议下一步双方的作战计划,如果吴侯愿意,我可以先告之魏公的计划。”
  孙权知道陈群其实是来督促自己出兵,曹操对自己还是不放心,他心中冷笑一声,便道:“愿先闻魏公的计划。”
  “魏公的计划很简单,目前汉军正在濡须口建立水寨,汉军前军已进入巢湖,不过并没有动作,魏公之意,就是尽量拖延汉军北攻的时间,给江东水军创造机会。”
  说来说去,还是要逼江东出兵,孙权心中恼怒,重重哼了一声道:“陈中丞还不知道吧!刘璟在会稽郡外岛建立了军城,有数千驻兵,陆逊和孙绍都在那里,就等我江东军出兵,他们就会卷土重来,你们以为刘璟没有对付江东的后手吗?”
  陈群愕然,他万万没想到居然还会有这种事,半晌,他惊讶道:“吴侯能确定此事吗?有多少汉军?”
  “我虽然暂时不能确定此事,不过吴郡应该有三千汉军,他们却踪迹全无,也没有撤到新都郡,除此之外,我想不到还有别的什么地方可去。”
  陈群沉默半晌问道:“据我所知,会稽郡外岛都是荒岛,汉军没有粮食补给,他们怎么生存?”
  孙权顿时心中一跳,陈群确实很精明,一句话问到了关键问题,他当初把海岛划给刘璟,一直很隐秘,除了少数高官外,不被外人所知,难道他要向曹操坦诚当初之事吗?
  孙权迅速看了一眼张昭,张昭叹了口气道:“当年我们和刘璟达成了妥协,允许荆州船队从长江入海,后来荆州借了五万石粮食给刘备,其中一部分就是通过海运去交州,而且荆州有一支大型海船队,都是三千石以上的货船,可以经受海上风浪,刘璟应该就是这个时候在会稽外海岛建立了补给点,当然,他们的最初打算是海运补给,不过现在,却变成了对付我的一把利刃,当初我们也没有想到啊!”
  张昭首先是肯定了有这件事,但他又模棱两可,并不说江东让岛,而是汉军擅自在岛上修建补给点,这样一来,也就撇清了江东和此事的必然联系,因为如果责任在江东,曹操就不会体谅他们难处,而只管压迫江东出兵。
  张昭说得合情合理,由不得陈群不信,陈群沉默片刻问道:“吴侯就是说,江东将不参与合肥之战,是这个意思吗?”
  “不!不!”
  孙权连忙摆手,“合肥之战,事关江东前途,我怎能袖手旁观,我一定会出兵,只是我希望能再得到魏公的支援,让我们有能力同时对付外岛汉军的反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1/8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