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兵临天下(校对)第7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7/885

  刘璟知道黄承彦指的是蒯越,蒯良在五年前便因病去世了,蒯越还在,刘璟微微笑道:“蒯公已七十岁,现隐居祖地求道,不问世事,不过蒯家并没有没落,蒯祺出任光禄卿,蒯晔出任上庸太守,我记得还有几个蒯家子弟为县令、县丞之类,倒是黄家,不能只有黄老将军一人啊!”
  刘璟说得很含蓄,暗示黄承彦要看清形势,黄承彦如何不明白,他虽是清高之人,但他要为家族考虑,刘璟肯这样说,就是在给自己机会,他黄承彦若还不识势,那就是迂腐了。
  黄承彦叹息一声道:“我听次子说,殿下治理关中仅仅两年,关中便河渠修复、土地重垦,渐渐恢复了生机,这就是大汉复兴的先兆,能在有生之年重见大汉复兴,虽死无憾也!”
  刘璟微微笑道:“光看还不行,若黄公不反对,就让令郎在我帐中做个书佐吧!”
  黄承彦大喜,连忙行礼,“多谢殿下厚爱!”
  ……
  从黄府返回军营,刘璟命人把任平等人找来,重赏了他们,各记大功,又会见了投降的几名曹军大将,将他们一一安抚。
  不过刘璟对曹军绝非一味宽容,他知道曹军士兵曾大肆抢掠宛城,杀人奸淫,对宛城犯下滔天大罪,若不给宛城民众一个交代,他就很难获取南阳民心,这同时也是他的一个机会,曹军自毁名声,却给了他刘璟收买民心的良机。
  刘璟当即下令没收曹军士兵所掠钱财,能分辨钱财主人者,全部还给苦主,实在无法分辨苦主的财物则全部用来赔偿被曹军士兵所残害的家庭。
  同时刘璟下令让曹军士兵互相揭发,抓出有杀人奸淫者三千余人,将他们押赴宛城街头,让被害人前来辨认。
  一时间,宛城上下沸腾了,数万民众纷纷上街,寻找残害自己的仇人,曹军士兵被愤怒民众当场打死者有数百人,街头人群涌动,哭声震天,很多人情绪失控,场面极为混乱。
  刘璟只得停止了辨认,将这三千士兵全部斩首,用他们的人头来祭奠被害民众,刘璟这一举动彻底赢得了宛城乃至整个南阳郡的民心,宛城人家几乎家家户户供奉汉王刘璟画像,宛城子弟踊跃报名从军,仅仅三天便超过了万人,刘璟令文聘从中挑选五千青壮编入荆州军,至此,南阳郡便正式成为荆州最北一郡。
  但汉军并没有完全占领南阳郡,西北的叶县依然在曹军手中,曹军大将李典率一万军守住了叶县,五天后,夏侯惇亲率两万大军赶来救援南阳,而此时,南阳郡已经被汉军占领,夏侯惇不敢轻举妄动,在叶县屯兵不动,观望汉军动静。
  尽管曹军并没有放弃南阳,但对于刘璟而言,打通南襄隘道只是他合肥战役的一部分,他不可能把过多精力放在南阳郡。
  刘璟随即令张翼率一万军赶去增援义阳,增强对义阳三关的防御,同时又令文聘率三万军队驻守宛城,与叶县的曹军对峙。
  安排完西线防御,刘璟随即率领五万大军离开了宛城,南下襄阳,向合肥方向推进。
  ……
  随着西线南阳的破局,而东线的江东方面也逐渐破局解冻,江东破局的力量来自于曹军,张辽奉曹操之令,率三万大军从溧水向吴郡方向挺进,并在阳羡一战击败东吴大将朱恒率领的一万军。
  朱恒率数千残军向毗陵郡方向败退,正好遇到了南下的孙权大军,朱恒遂投降了孙权。
  五月中旬,孙权率领的三万军和三万曹军在吴郡会盟,六万孙曹联军包围了吴县,此时吴县城内还有不到两万军队,由大司马孙瑜统帅。
  吴县已百年没有战争,随着孙曹联军兵临城下,城内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家家户户开始囤菜抢米,地窖成了藏身之所,物价暴涨,斗米涨至千钱,黄金、赤金已看不见踪影,城内上下人心惶惶,一向活跃的陆、顾、张三大世家也随即沉默了。
  这时,一辆马车疾速驶来,在顾府大门前停下,张温从马车里下来,顾府门房连忙奔进屋禀报,片刻,顾雍的三子顾济快步迎了出来,深深行一礼,“让世叔久等了。”
  张温摆摆手,“这个时候就不必多礼了,贤侄,你父亲在家吗?”
  “在家,请世叔随我来。”
  张温也不多言,跟着顾济匆匆向府内走去,内堂上,顾雍正和兄弟顾徽谈论着局势,相对于城内的混乱,顾氏兄弟却十分冷静,事实上,他并不担心会有什么不测,无论是孙权、曹操还是刘璟,若想占据吴郡,就离不开吴郡世家支持。
  吴郡又是江东的忠心,吴郡世家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江东世家,当然,这几年因为迁都的缘故,随着丹阳郡的谢氏、步氏等家族在江东官场崛起,吴郡世家已渐渐被边缘化,也正是这个缘故,陆、顾、张三大吴郡世家才义无反顾地支持孙策之子孙绍。
  不过最后的结果却让他们失望,他们所支持的孙绍竟然只是傀儡,真正军政大权被孙瑜独揽,这让顾雍等人极为不满,纷纷退出吴郡政权,坐观局势变化。
  “二弟不用担心,孙权若想恢复从前的江东,就必须要礼待吴郡世家,否则江东三郡也不会再同心同德。”
  “可是,还有曹军!”
  “有曹军在就更不用担心了,难道孙权要放纵曹军屠城吗?还是要借曹军之手来对付我们,若真是如此,顾家就真的要投降刘璟了。”
  顾雍虽然在安抚兄弟,但他心里也明白,以孙权的本性,一定会对吴郡世家进行秋后算帐,就算家族不会被灭,但他们若想重返官场,估计也不可能了。
  就在这时,顾雍三子顾济匆匆走到堂下行礼,“父亲,张世叔来了。”
  张温来了,顾雍不敢怠慢,连忙起身迎了出去,这时张温上前行一礼,急道:“元叹兄,宫中可能要出事了。”
  顾雍却很冷静,淡淡道:“惠恕不必紧张,请坐下再细谈。”
  这时,顾徽也上前和张温见了礼,兄弟二人请张温上坐,又令侍女上茶,张温也冷静下来,坐下喝了口茶道:“我刚刚得到消息,长公子在吴王宫摆下了酒宴,请孙瑜前去饮宴,恐怕宫中要出大事。”
  长公子就是指孙绍,孙绍虽是孙策长子,却丝毫没有其父的杀伐果断,而且还是一介书生,优柔寡断,被孙瑜架空,沦为一个傀儡,令支持他的人都深为失望。
  顾雍也是对孙绍失望之极,才借病辞官回家,此时孙曹联军围城,孙绍还要发生内讧,这显然只是为了泄私愤,顾雍冷笑一声说:“天作孽,犹可违,人作孽,不可活,在这个时候还要发生内讧,我已无话可说。”
  张温叹了口气,“可他毕竟是伯符将军独子,他若有三长两短,我们怎么向伯符将军之灵交代?”
  顾雍还是摇了摇头,“这已是定数,就算孙瑜杀不了他,他也难逃孙权之手,惠恕兄还是不要考虑孙家之事,多多考虑一下自己家族吧!”
  张温心沉了下来,“元叹的意思是说,孙权要对吴郡世家下手?”
  “下手倒不至于,但一定会千方百计削弱我们,不瞒惠恕兄,我已决定将书院迁去豫章,先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张温默默点了点头,陆家已经暗中投靠刘璟,顾家也准备西迁,这样看起来,张家也要有所打算了。
  想到这,张温起身施礼道:“既然如此,我也不管孙家死活了,我先回府,召集族人考虑一下张家的前途吧!”
  张温告辞而去,顾氏兄弟一直将他送出大门,顾徽望着张温马车远去,这才低声问道:“兄长觉得张家会有什么选择?”
  顾雍微微一笑,“识时务者为俊杰也!”
第930章
逃离吴县
  孙瑜带剑走进了吴王宫,下午他接到孙绍的口信,要与他商量应对城外危机,特置酒宴,请他来赴宴,孙瑜是何等狡诈,孙绍最宠爱的小妾早已被他收买,又在吴王宫的侍卫中安排了内应,孙绍的一举一动,他都了如指掌。
  现在孙绍请自己去喝酒,他便立刻得知了孙绍的企图,心中顿时勃然大怒,眼看形势危急,孙绍便想杀自己向孙权请罪。
  孙瑜不露声色,在吴王宫外部署了千余士兵,他则内穿细甲,外穿长袍,腰佩利刃,‘欣然’入宫赴宴,就在孙瑜刚刚走进内宫,宫殿两边的帷幔后忽然爆发一片喊杀声,数十名埋伏在后面的侍卫手执利斧冲了出来。
  孙瑜早有防备,他转身疾奔,就在宫门尚未关闭的瞬间从宫内冲出,向广场上奔去,大喊道:“儿郎们何在?”
  埋伏在宫外的千余士兵闻声四起,从四面杀入宫内,数十名刀斧手逃跑不及,被士兵们乱箭射死,宫内的侍女吓得东躲西藏,孙瑜率军冲进了后宫,却找不到孙绍的人,这时士兵将服侍孙绍的老仆带上来,孙瑜一把抓住他的头发,喝问道:“孙绍何在?”
  老仆看了一眼远处的明光塔,却趁孙瑜不备,一头在墙上撞死,孙瑜回头望向明光塔,他心中已明白,立刻喝令道:“人犯就在塔内,上塔抓人。”
  数百士兵冲出后门,向山坡上奔去,片刻,将明光塔团团包围,就在这时,塔上冒起滚滚浓烟,大火迅速燃烧起来,士兵们吓得纷纷后退,望着这座起火的佛塔。
  这场大火足足烧了一个时辰才终于熄灭,孙瑜率领士兵在坍塌的塔内找到一具烧焦的尸体,有士兵从尸体上找到一块玉佩,玉佩已烧裂,但依稀可辨,孙瑜望着这块玉佩,他认出这是叔父孙坚留给孙策的玉佩,孙策又留给了儿子孙绍,三代相传,看来,这具烧焦的尸体就是孙绍了。
  孙瑜假惺惺地叹息一声,“痴儿,我本想伤你,你却要寻死,这就不怪我了。”
  他又回头对士兵们道:“将他厚葬了。”
  ……
  在吴县城东的一座小院里,一名年轻男子院中负手踱步,目光凝视着天空,显得恬淡而平静,他正是已死在明光塔中的孙绍。
  孙绍当然不会这么轻易死掉,这是陆逊安排的脱身之计,被烧死之人不过一名替身侍卫,孙绍趁宫中大乱,身边人无暇监视他之时逃出了吴王宫,被陆逊安置在这座小院宅内。
  孙绍今年已二十三岁,他生母袁氏,是当年袁术之女,而他胞妹则嫁给了陆逊,也正是这个缘故,陆家才死命保他,直到今天,陆逊才用计将他救了出来。
  此时孙绍的心中十分轻松,他没有因为吴县即将沦落而感到伤感,也没有为孙氏家族的内讧而深感痛心。
  事实上,孙绍丝毫没有争霸之心,父亲去世时他才五岁,跟随祖母吴老夫人身边长大,深受祖母和继母的影响,笃信佛法,崇尚内心宁静,不愿与人争斗,加上他只是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着实也没有争霸的资本。
  孙绍被扶上位完全是孙瑜的私心,利用吴郡人对孙策的热爱,将孙绍立为傀儡,现在他已从孙瑜手中逃脱,再不是傀儡,使孙绍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轻松。
  这时,外面传来细碎的脚步声,门开了,一名面目清秀的少妇拎着篮子走进院子,却是孙绍的妹妹孙姣,“哥哥!”孙姣放下篮子跑了上来,兄妹二人喜极而泣,紧紧拥抱在一起。
  “小妹,伯言呢?”孙绍又急忙问道。
  “陆郎寻找出城办法去了,很快会来,哥哥饿了吧!”
  孙姣从篮子里取出肉饼和水,“我带点干粮过来,哥哥快吃吧!”
  孙绍点点头,慢慢啃着肉饼,又问道:“外面的情况怎么样?”
  “宫内已经安静了,如果你是问县里的情况,反正大家都知道城池要保不住了,陆郎说,无论如何要把哥哥送出去,不能落在二叔手上。”
  说到这,孙姣又问道:“哥哥以后有什么打算?”
  孙绍苦笑一声,“我本来就厌烦权力争斗,只想平平静静生活,反正他们都以为我死了,我就改名换姓生活吧!”
  孙姣犹豫一下道:“我也是这个意思,但陆郎好像说,哥哥的假死瞒不过孙权,哥哥必须要离开江东。”
  孙绍一惊,“难道孙权不会相信吗?”
  这时院外传来陆逊的声音,“其实孙瑜也不相信!”
  只见陆逊快步走进了院子,孙绍连忙起身行一礼,陆逊连忙对妻子道:“快去给兄长收拾东西,孙瑜开始搜城了,我们这就离开,路上我再细细告诉你。”
  孙姣连忙替兄长收拾了包裹,两人跟着陆逊匆匆离开了小院,在不远处的河边上了一条乌篷船,陆逊和孙姣的两个儿子已经在船舱内等候,众人上了船,两名船夫摇船而走。
  陆逊这才缓缓道:“孙瑜虽然被瞒过一时,但他很快就会反应过来,毕竟没有任何人看见塔中人就是你,何况玉佩还是假的,找玉工辨认一下就知道了。”
  孙绍轻轻抚摸手中玉佩,这是父亲留给自己的遗物,他怎么舍得把它毁掉,只能找块假的替代,孙绍叹了口气道:“我知道很难瞒过,但也没有别的办法,伯言,我们现在就离开县城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7/8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