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兵临天下(校对)第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885

  但在彼此的核心利益上,蒯、蔡两族则很难有共识。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蔡家利益在襄阳郡,而蒯家利益在南郡,彼此井水不犯河水,还算相安无事。
  但自从去年,刘表考虑让两个儿子和荆州世家联姻,这就涉及到了蒯蔡两族的长远利益,他们之间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
  蔡瑁本来是支持刘琦,但叔父蔡训和妹妹蔡夫人却极力主张支持刘琮,更重要是刘琦本人偏向蒯家,这使得蔡瑁深感失望。
  他开始转变态度,支持次子刘琮,并考虑把女儿蔡少妤嫁给刘琮,以便于对刘琮的控制。
  而蒯越则公开支持长子刘琦,他和刘表达成一种默契,将兄长蒯良之女蒯静嫁给刘琦,完成蒯刘联姻,虽然双方还没有正式表态,但这一天将很快到来。
  而受刘氏兄弟婚姻的影响,荆州的四大世家也渐渐各自站队,形成了蔡黄集团和蒯庞集团两大势力。
  不过此时两大集团还只是一个雏形,刘琮尚未娶蔡少妤,蒯静也未嫁给刘琦,利益纷杂,泾渭不明,正是荆州新旧格局交替之时,俨如黑夜和白天交接的黎明。
  刘表当然也很了解这种格局变化,作为一个最高掌权者,他不希望部属们团结一致,将他们分化,形成两大对立集团,这才符合他刘表的利益,便于他掌控荆州。
  所以刘表也开始转变态度,不再强求刘璟迎娶蔡家之女,如果让次子刘琮来迎娶蔡家之女,或许也不是坏事。
  只是刘表并不急切,他希望这种势力格局的演变能在他的引导下慢慢完成,用一年或者两年的时间,这样在时间上就便于他的部署。
  尽管黄祖给他带来了滔天的愤怒,但刘表却不会露在脸上,他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笑眯眯对蒯越道:“我正和军师商议曹军增兵南阳一事,我们都主张向刘备派援军,加强新野的防御,不知异度有什么更好的建议?”
  蒯越笑了笑,“我支持主公的方案,对付曹军,刘备比我们更有经验,如果援军不多,直接交给刘备统帅,如果数量众多,还是我们自己的大将掌控比较好。”
  看来派援军已是共识,现在关键是派谁的问题,刘表沉吟一下问道:“我打算派一万精兵北上,异度认为谁更适合做主帅?”
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
  蒯越瞥了一眼蔡瑁,见他脸拉得老长,满眼冷色,显然他也有人选,或许是没有被刘表承认。
  “不知军师打算推荐何人?”蒯越笑眯眯问道。
  “我推荐张允,年轻有为,带兵经验丰富,而且资历也足够。”
  他鼻子又轻轻哼了一声,“怎么,蒯参军觉得不妥吗?”
  “张校尉掌管汉江水军,如果是和江东军作战,我倒觉得他很合适,但现在是曹军,好像张校尉还没有和骑兵作战的经验,其实我觉得令弟倒不错。”
  蔡瑁愕然,“蒯参军是说蔡中还是蔡和?”
  “都可以,我推荐他们为裨将。”
  蔡瑁这才明白蒯越的意思,推荐自己的族弟为裨将,那么主将就是他来推荐,甚至由他亲自率军,打得绝妙主意啊!
  蔡瑁冷笑不语,旁边刘表笑问道:“那异度推荐谁为主将?”
  蒯越略略欠身道:“属下推荐文聘将军为主将,本来我想推荐黄忠为主将,但黄忠武艺虽高,统帅能力还是要略逊文聘一筹。”
  刘表沉思一下,又问道:“那你认为,我们援军一万,数量是不是偏少?”
  “回禀主公,这次曹军主将是夏侯惇,听说于禁、李典等大将也在,出兵一万,我确实是觉得有点偏少,当然,如果曹军只是试探进攻,倒也够了。”
  刘表背着手走了几步,荆州四面皆敌,东要防孙权,西要防刘璋,南方交州不稳,还有荆州各郡要驻兵,他的总兵力也才十二万,还包括他调动不了的二万五千江夏军。
  现在襄樊一带驻兵只有五万余人,要镇守樊城和襄阳两镇,如果派两万援军,樊城的守军就不够了,一旦被曹军偷袭,后果不堪设想。
  可是只派一万援军,刘表也觉得偏少了一点,他左右为难,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沉思不语。
  这时蔡瑁笑道:“其实让文将军为主将也不错,率军一万援助刘备,然后卑职愿率两万五千军为后援,其中五千人守坚守樊城,两万军驻扎河口。
  若前方危急,卑职可迅速率军援助,若前方无事,卑职则按兵不动,这样进退皆可,主公以为如何?”
  刘表又走到地图前仔细查看,河口镇位于樊城和新野之间,距离新野六十里,离樊城五十里,正好是一个居中的位置。
  在这里布置一支军队,可以承上启下,进可攻,退可守,两城皆可兼顾,正是兵力不足的最佳方案。
  这个方案可以让刘表接受,他沉思片刻便欣然同意了,“那就这么定了,文聘为主将,蔡中为裨将,率北营一万精兵援助新野。”
  他对蔡瑁的方案很满意,自然也顺带同意了由蔡瑁亲自领兵为后援,“德珪可率军两万驻扎河口,总督后援。”
  蔡瑁大喜,起身抱拳,“卑职遵命!”
  旁边蒯越冷笑不语,文聘前脚北上,蔡瑁后脚就接收了文聘的樊城,可他真的能如愿以偿吗?
  这时,一名侍卫在门口禀报:“启禀州牧,璟公子和虎公子求见。”
  两个侄儿来了,刘表心情颇好,便笑道:“让他们进来!”
  不多时,刘璟和刘虎快步走进来,两人皆穿着军服,单膝跪下行军礼,“拜见州牧!”
  “两位小将军请起!”
  刘表见两人一个比一个高大魁梧,心中喜欢,这是他的刘氏子弟,是他家族兴盛的希望。
  尤其刘虎,从前呆呆傻傻的模样,自从跟随刘璟,开始变得懂事明智,这让刘表深感欣慰,对刘璟的态度也比三个月前宽和了许多。
  “两位小将军有什么事吗?”刘表笑问道。
  刘璟躬身道:“听说新野有紧急军情,如果荆州要出兵援助,侄儿愿率本部随军北征。”
  刘虎也瓮声瓮气道:“请伯父成全!”
  刘表脸上笑容停滞,原来他们二人想随军出战,这……
  他心中有点犹豫,请命出战本身是好事,但这二人毕竟是他侄子,刘虎问题不大,而刘璟才十六七岁,是不是太早了一点。
  刘璟仿佛明白刘表的心思,又继续解释:“侄儿去年参与剿灭张武、陈孙之战,曾亲手搏杀张武,已立下战功,不再是初战,侄儿想跟随荆州军北上历练。”
  “侄儿也想北上历练。”
  刘虎像应声虫一样,重复刘璟的话,房间里的几人都一起笑了起来。
  蔡瑁却暗暗忖道:“既然他自己要身临危险,让他参战其实也是好事,说不定一去就不再回来。”
  他心中有了恶毒的想法,脸上却笑眯眯道:“主公,让他们去历练一下其实是好事,小规模战局,这种机会并不多,对他们成长很有好处,我想文将军应该会照顾好他们。”
  蔡瑁的最后一句话倒提醒了刘表,上次是跟随刘备去剿灭张武、陈孙,而这一次却是跟随文聘,这是一员让自己信得过的大将。
  他又看了看蒯越,虽然没有明说,却是在征求他的意见,蒯越捋须笑道:“凡事皆有利有弊,属下认为两位公子随军北征,利大于弊。”
  “好吧!”
  刘表沉吟良久,终于答应了,“我准你们率本部随军北征。”
  蔡中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能得到这个机会,出任裨将北征,尽管这不是主将,但对于被贬黜的他而言,这无疑是一个翻身的机会,这个机会他已经期待得太久。
  “感谢兄长大力推荐,蔡中不会辜负兄长厚望。”蔡中跪在蔡瑁面前,声音都哽咽了。
  蔡瑁当然心知肚明,这是一个权力平衡的结果,蒯越推荐的文聘出任主将,那么副将就应该由他蔡瑁来推荐,所以蒯越主动提议蔡中为裨将,就是为了给自己一个说法。
  当然,在自己兄弟面前,蔡瑁不会说这些,他语重心长道:“这次我全力推荐你出任裨将,被蒯异度再三阻挠,好在州牧明事理,驳回了蒯异度的无理要求。”
  停一下,蔡瑁看了一眼蔡中感激的目光,微微一笑又道:“这次我费了很大的力气才推荐你成功,希望你不要让我失望。”
  “蔡中一定尽心竭力,绝不让兄长失望!”
  兄弟的态度让蔡瑁很满意,不过仅态度好不行,他还有重要的事情要交代,蔡瑁摆摆手,“坐下吧!有几件事要向你交代。”
  蔡中坐下,蔡瑁沉吟一下道:“第一件事是关于刘备,我始终认为他是我蔡家的大敌,偏偏刘景升很看重他,想倚靠他为屏障,不肯听我劝,除掉刘备,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借曹军之手除掉他。”
  蔡中吃了一惊,“兄长的意思是……”
  蔡瑁点了点头,“这一次就是良机,务必要让刘备死在夏侯惇手上,就算我们兵败也无妨。”
  “可是兵败,小弟也要担责。”蔡中有些担忧道。
  “你不用担心,你不是主将,担责任的不是你,而是文聘,你明白吗?”
  蔡中擦一下额头上的汗水,“可是……文聘不是进儿师父吗?”
  “那又怎样,他是进儿的师父,难道就是我蔡瑁的人?”
  蔡瑁的语气严厉起来,文聘是最令他恼火的一人,当初是自己苦心栽培他,一步步将他提拔起来,可最后,他竟然投进蒯家的怀抱,令蔡瑁忍无可忍。
  蔡瑁目光锐利地注视着蔡中,知道他其实还是有点糊涂,还需要自己再反复敲打他。
  “还有就是刘璟……”蔡瑁又拉长了声音。
  不须蔡瑁提醒,蔡中立刻精神一振,他早就想到了这是一个收拾刘璟的机会,三个月前的城门之辱,他始终耿耿于怀,现在刘璟也要随军北上,这个机会他怎能放过。
  蔡瑁见他跃跃欲试,心中有些不悦,“我就是要提醒你,不要做得太明显了,文聘可不傻,若让刘表知道你在暗中对刘璟下手,你就会吃不了兜着走,知道吗?”
  蔡中浑身一激灵,慢慢冷静下来,躬身道:“请兄长指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8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