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兵临天下(校对)第4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9/885

  刘钧叹了口气,他也感觉有点冷了,便转身向城下走去,刚走到甬道旁,他忽然停住了脚步,似乎听见了什么,所有士兵都站了起来,显然他们也听见了,没错,是低沉的号角声,一声声从东面传来。
  刘钧愣住了,这是……
  这时,一名士兵飞奔而至,指着东城急声禀报道:“郡丞,军队!有大军来了。”
  刘钧心中一沉,他不加思索地向东城跑去,此时城头上所有的士兵都向东城墙跑去,刘钧跑到东城头,一眼向下望去,他顿时呆住了,所有的士兵都惊呆了,象石雕一般,一动不动地望着城下。
  只见在半明半黑的天空下,原野里布满了一望无际的军队,旌旗铺天盖地,足足有数万人之多,刘钧第一个反应便是曹军来了,但他立刻又明白过来,不是曹军,这是刘璟的荆州军到来。
  ……
  刘璟亲自率领三万荆州军抵达了西陵县,他在编县得到了向宠了消息,司马懿已经赶去支援江陵,但西陵县却失守了,李严军队后路已断,刘璟便掉头向西陵县进军。
  在一座小山丘上,刘璟在黄忠、魏延、廖化等数十名大将的簇拥下,正在眺望远处的县城,就在年初,他曾经来过一次西陵县,县城南北长五里,东西宽三里,一面濒临长江,另一面紧靠山脉,扼断了西去的官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不过刘璟也听采药人说,有一条山道可以翻山过去,只是无法走畜力辎重,刘备的数百精锐就是翻山绕过了西陵县,偷袭秭归县得手。
  西陵县城墙并不高,只有两丈七左右,用普通的攻城梯便可以登墙而上。
  看得出城上的守军并不多,不到两千人,一个时辰内便可以攻下,刘璟冷笑一声,回头令道:“传我的命令,大军驻营!”
  这时,魏延上前抱拳道:“请给卑职五千军队,一个时辰之内,卑职拿下西陵县。”
  刘璟笑了笑,“魏将军的心情我理解,不过大军一路行军辛苦,先休息,明天再战!”
  魏延碰了一个软钉子,只得行一礼,转身下去了,刘璟又吩咐一名亲兵道:“去叫一下关,问问主将是谁,告诉守军,投降可免死,否则斩尽杀绝!”
  亲兵领令,翻身上马向西陵县城奔去,不多时便奔至城下,他仰头高声喝问:“我家主公询问,城上主将何人?”
  刘钧犹豫一下答应道:“我乃武陵郡丞刘钧,你们主公是谁?”
  “楚侯刘州牧是也!”
  城头上顿时一片哗然,果然是刘璟来了,将士们脸上都露出了惧意,刘璟来了,他们该怎么办?所有人的目光都向刘钧望去。
  刘钧的心中乱成一团,不是说刘璟去江东了吗?怎么回来了,他是刘璟族兄,说起来应该是一家人,可是……他跟随了刘琦,而且刘皇叔不止一次说过,这个刘璟是个假冒之人,真正的刘璟已经死了。
  刘琦没有表态,但族叔刘度却同意刘备的说法,这让刘钧有点不知该如何是好了,他投降刘璟不就是背叛家族吗?
  这时,亲兵又厉声喝道:“城上将士听着,你们只有一夜的机会,投降可免死,否则斩尽杀绝!”
  ‘斩尽杀绝’四个字使城头上每个人的后背都打了一个寒颤。
  ……
  夜幕已经完全降临了,荆州大军并没有攻城,而是在距离县城两里外扎下了大营,城中的守军也稍稍松了口气,但想到明天上午荆州军就要攻城,城中的将士个个心情沉重,惶惶不安。
  在紧靠东城的一座民宅内,十几名将领正聚在一起喝酒,两名牙将,两名军侯,还有七八名屯长,每个人都在默默喝着闷酒,谁也没有说话,这时,一名军侯忍不住道:“老吴,你叫我们来,到底有什么事?你说句话呀!”
  这个叫老吴的军官是一名年约四十岁的牙将,也是他们这群人中的最年长者,他叹了一口气道:“我有点怀念赵将军!”
  赵将军就是赵云,当初赵云在武陵郡练兵,这群军官都是他的手下,赵云待手下极厚,虽然他已经投降了刘璟,但这群武陵籍军官依然对他念念不忘。
  这时,另一名军侯愤愤道:“既然如此,我们去找赵将军,省得一天到晚窝窝囊囊尽吃败仗。”
  “别胡说,我们家眷都在武陵,小心点。”
  众人又沉默,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聚在一起就是为了商量投降之事,可是谁也不好开这个口,而且也担心自己家眷受到牵连。
  这时,姓吴的牙将沉声道:“我把大家找来,就是想商量一下,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要么投降,要么全军覆没,大家死战而亡,为刘皇叔尽忠。”
  “狗屁!”
  旁边一名年轻的屯长骂道:“我们五千武陵子弟军,被他吞掉了大半,剩下的派到这里来送死,什么刘皇叔,假仁假义的大耳贼!”
  这一次没有人骂他,大家心里都赞同他的话,另外一名牙将开口道:“老吴,你就明说吧!大家都是乡亲弟兄,我们听你的。”
  众人一起应和,“老吴,你就说吧!”
  吴牙将终于一咬牙道:“大家也看见了,刘璟数万大军杀到,我们只有千余人,连逃跑的地方都没有,我们本来就是荆州军,投靠刘璟是天经地义,我们去劝说刘钧投降吧!保命要紧。”
  众人早有此意,纷纷站起身道:“他若不肯降,就一刀杀了他!”
  吴牙将连忙制止,“不可杀他,他也是刘州牧族人,可绑了他去见刘州牧。”
  众人将碗中酒一饮而尽,狠狠摔在地上,一涌而出,快步向县衙走去,不少当值的士兵也跟随他们,众人浩浩荡荡来到了县衙。
  刘钧独自坐在县衙内喝闷酒,这时,有亲兵慌慌张张跑进来禀报:“郡丞,将领们都在院子里,大家要见你。”
  刘钧一怔,他起身走到院子里,只见院子里挤满了上百人,他不悦地问为首牙将道:“吴峥,你们这是要干什么?”
  吴牙将上前拱手道:“启禀郡丞,弟兄们都不想死,希望郡丞能带领我们投降。”
  刘钧大怒,斥骂道:“刘璟说几句话就把你们吓死了吗?一个个都是软骨头。”
  众人面面相觑,忽然一拥而上,将刘钧拿翻在地,用绳子将他捆绑起来,刘钧气得大骂:“你们这群王八蛋,孬种!呜呜~”
  有人用破布堵住了他的嘴,众人都吴牙将望去,吴牙将点了点头,“开城门去大营投降!”
第481章
族兄刘琏
  夜已经渐渐深了,刘璟的大帐内依然亮着灯,百余名亲卫在大帐周围来回巡逻,不时警惕地注视周围的动静。
  大帐内,刘璟负手站在沙盘前久久凝思,他并没有把一个小小的西峡县放在眼里,他在考虑整个巴蜀战略,夺取巴蜀是他的目标,但第一步却是要刘备的势力彻底赶出巴蜀。
  事实上刘备的势力在刘璟眼中也不值一提,不管诸葛亮有再多的智慧,但在强大的实力面前,再多的智慧也没有用,刘璟更多考虑的是巴蜀本土系,将来他夺取巴蜀,不可避免地要和巴蜀本土系打交道。
  但巴蜀本土系和东州士的对立,又使他争取巴蜀本土系的支持变得格外艰难,这却不是靠拳头能解决的问题,包括张松、张任、吴懿、王累、黄权等人在内的巴蜀实权人物大多对他充满敌视。
  虽然张松已死,大大打击了巴蜀内部勾结刘备的图谋,但另一方面也促成了巴蜀本土系的团结,这是一柄剑的正反两面,当有利的一面渐渐被消耗,刘璟就必须要开始面对不利的一面。
  就在刘璟沉思之时,一名亲卫疾奔至帐门前禀报:“启禀州牧,外面来了一群军官,自称是西陵县守军,并抓来了刘琏,他们愿意投降。”
  刘璟一怔,随即反应过来,他不由笑了起来,原以为刘琏会主动来求降,却没想到他的一群手下先沉不住气了,刘璟快步向外走去,对亲卫们笑道:“看看去!”
  ……
  大营外,上千支火把将一片空地照如白昼,今晚当值的大将正是黄忠,他率领千余名士兵,将前来求降的一群西陵县守军团团围住,刘琏被五花大绑扔在地上,嘴被破布堵住,已经没有了被抓时的愤怒,而是变得垂头丧气,俨如一只待宰的公鸡。
  姓吴的牙将正在向黄忠说着什么,这时,有士兵喊道:“州牧来了!”
  士兵们纷纷闪开一条路,数十名亲兵护卫着刘璟快步走上前,黄忠抱拳道:“启禀州牧,是西陵县守军求降。”
  刘璟看了一眼躺在地上的刘琏,他当然认识刘琏,他的父亲刘茽在家族地位颇高,曾经一起参加祭祀,这个刘琏他也曾见过几次,和刘琦关系极好,对自己比较冷淡,话也不多。
  刘璟暂时没有管刘琏,面带笑容地转向十几名投降将领,十几名将领纷纷上前跪下,为首牙将抱拳道:“卑职是武陵牙将吴峥,我们都是武陵人,当初是赵云将军部将,我们不愿为刘备卖命,愿跟随州牧。”
  刘璟呵呵笑道:“原来你们都是赵将军的部将!”
  “是!我们跟随他好几年。”
  刘璟点点头,“既然如此,我会安排你们重新跟随赵将军,不过现在需要协助我重夺秭归县。”
  众人大喜,纷纷表态,“愿为州牧效死命!”
  刘璟随即对黄忠道:“老将军可带他们去接收西陵县,稳妥一点!”
  “末将明白!”
  黄忠立刻安排士兵前去西陵县打探,这时又看了一眼刘琏,吩咐亲兵道:“带他去我大帐。”
  ……
  大帐内,刘琏已经被解开绑缚,他低头站在帐边,轻轻活动被绑得有点麻木的手腕,大帐内除了他和刘璟之外没有第三人,气氛显得有些尴尬,半晌,刘璟才淡淡问道:“你父亲现在可好?”
  按照辈分和从小的称呼,刘璟应该叫刘琏的父亲,也就是刘茽为仲父,但刘璟此时并不想这样称呼,当初他写信给刘茽,希望刘茽能带族人来江夏,但刘茽却带着数十名族人跑去了零陵,这件事一直让刘璟不悦。
  刘琏冷冷道:“多谢刘太守关心,我父亲现在很好。”
  刘璟瞥了一眼刘琏,此人倒是挺硬气,丝毫不服软,刘璟笑了笑又问他道:“你叫我刘太守,是不是觉得我不该出任荆州牧?”
  “是!”
  刘琏毫不掩饰自己的不满,“家族以嫡为长,我们所有族人都认为应该是琦公子继承荆州牧之位。”
  “不是所有吧!六叔、七叔和九叔都跟随刘琮去了邺都,他们可是认为应该琮公子继承荆州牧之位。”刘璟笑容里有了一丝嘲讽之意。
  刘琏无语,半晌又硬着脖子道:“不管是琦公子还是琮公子,都是家主嫡子,他们继承父业天经地义,再怎么也轮不到侄子来继承。”
  刘璟一只玉盒里取出一份裱糊得很好的血书,递给刘琏,“这是荆州别驾临死前写下的遗书,上面写得很清楚,伯父临终前是决定把荆州牧之位传给我,只是被蔡瑁等人篡改,并杀刘先灭口,也是这份血书,使文聘、黄忠等荆州老将愿意效忠于我,我想以你的智慧,应该不会认为它是伪造。”
  刘琏盯着血书,他心中大为震惊,这件事他们从不知晓,当然,他们也认为蔡瑁扶持刘琮上位是造假,不过他们却认为刘表临终前是传位给长子刘琦,但刘琏怎么也想不到,刘表竟然是传位给刘璟。
  刘琏心中乱成一团,他当然知道这件事刘璟不会造假,文聘、黄忠等人没有那么好骗,这件事必然是真,可是……那件事又怎么解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9/8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