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兵临天下(校对)第3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8/885

  八千将士一起振臂高喊:“击败荆州军!”
  喊声响彻天空,孙权回头注视着黄盖,“黄将军听令!”
  黄盖大步走出,单膝跪下道:“末将在!”
  孙权接过虎符和金令箭,递给黄盖,“这一战我就交给你,不要让我失望。”
  “卑职绝不会让吴侯失望!”
  孙权点点头,又对八千将士高声大喊道:“杀敌一人,赏黄金五两,良田十亩,杀死或活捉敌军主将者,赏黄金千两,儿郎们,拼死一战吧!”
  江东军顿时士气高昂,杀机腾腾,孙权抽出战刀一指水寨,“出战!”
  八千江东军在黄忠的率领下,列队向水寨走去,他们分别登上了一百艘千石战船,这时城头上号角声长鸣,“呜……”号角声响彻天际,一艘艘战船缓缓驶出水寨,向江面驶去。
  与此同时,江面上早有水军斥候发现了情况,驾驶快船赶回了江夏军水寨,刘璟和数十名将士迅速赶到大船之上,远远眺望长江对岸,柴桑的江面极宽,足有近十余里,众人已经看见了江面上出现的小黑点,大概有百艘战船,而且都是千石战船。
  不等刘璟开口,甘宁上前一步抱拳道:“卑职愿领军出战,给江东军迎头痛击。”
  刘璟赞许地点了点头,此战非甘宁不可,他又对沈弥和娄发二人道:“沈将军和娄将军可为左右副将,我给你们一万水军,战船百艘,给我痛击江东军!”
  “遵令!”两人快步离去。
  这时,旁边贾诩低声笑道:“我倒觉得败了更好一点。”
  刘璟沉思片刻,摇了摇头,“虽然可以迷惑孙权,但这会影响士气,还是步步为营,将他彻底击败。”
  贾诩点点头笑道:“以明计胜之也可以,不过我还是喜欢做一点手脚。”
  说到这,贾诩对刘璟附耳低语几句,刘璟会意,笑道:“可以,就依先生之计。”
  这时,江夏军水寨中也号角声齐鸣,低沉的号角声在江面回荡,一艘艘体型巨大的战船劈波斩浪驶出水寨,浩浩荡荡向江面上杀去,甘宁站在三千石的主船之上,目光凌厉地注视江面。
  他很清楚,这次战役只要战胜江东军,他们就是南方的水上之主,甘宁见船队已经在水面展开,大声喝令道:“擂鼓摆阵!”
  咚!咚!咚!鼓声如雷,一艘艘战船分别聚集,士兵们士气高昂,期待着和河江东军一战,争夺水上霸主。
第439章
水上争霸
  两支船队在江面缓缓靠近,相距数里,两支军队都是水上精锐之军,极善于水战。
  他们几乎都在进行水上布阵,江东军以二十艘战船为前锋,准备冲入敌军阵地的腹心,围攻敌军主船。
  而江夏军摆出水蝎阵,沈弥和娄发各率二十艘战船为左右蝎钳,留十艘战船为蝎尾,甘宁则率五十艘战船为蝎身。
  这是水战中的经典战法,对配合和指挥的要求都极高,稍有缓慢就会被敌军断钳断尾,可一旦配合默契,却又威力十足。
  黄盖虽然在和曹军一战中因轻敌而被擒,但他依然江东军的水战老将,声望很高,经验极其丰富,他一眼看出江夏军摆出了水蝎阵,令他心中暗暗吃惊。
  水蝎阵要么容易攻破,要么威力极大,如果是江匪摆出这种阵型则属于前者,可一击而破,但江夏军显然不是这样,他们具有强大的水战实力,摆出水蝎阵必然是胸有成竹。
  旁边副将徐盛低声道:“我们用菱阵恐怕不太好,卑职建议改列雁行阵。”
  黄盖摇了摇头,“阵型不在于好坏,而在于熟练程度,雁行阵我们不熟,反而会被敌军所破,用菱阵,集中攻击蝎身,蝎身一破,钳尾皆毁。”
  “卑职明白了。”
  黄盖随即命令徐盛道:“丁将军年轻好勇,我担心他会贪功轻进,你可率二十艘船接应他,我率主力替你们撑住两边蝎钳。”
  “遵命!”
  徐盛下了主船,上了自己的战船,他一挥绿色战旗,率领二十艘战船紧紧跟随前锋丁奉的战船。
  黄盖大喝一声:“擂鼓出击!”
  一场激烈的水战在江面上爆发,两百艘战船犬牙交错,逐队厮杀,大江上箭如飞蝗,石砲攻击,击中敌军船队,发出巨大的撞击声,十几艘战船的船帆被燃烧的火油泥击中,在江面上迅猛燃烧起来,惊恐万分的士兵纷纷跳江求生。
  这次出战,江东军也携带了一千桶火油,他们也使用火箭和投石机抛掷,双方的火油使整个江面上变成了一片火海,水战变成了火战。
  江东军的战术很明显,擒贼先擒王,杀入敌军腹地,企图击毁江夏军的三千石主船,只要主船被击毁,那江夏水军也就随之溃败。
  这也是江东军十几年来的主要战术,早在孙策时代便成为江东军的主策,江东军内部把它叫做挖心之战,今天担任挖心任务的大将正是丁奉,他和凌统一样都是江东军拼命三郎。
  丁奉率领二十艘战船冲进了江夏水军腹地,他不断将战船释放,去抵挡从两边杀来的江夏战船,而他则率领五艘核心战船直扑那艘体型最大的江夏主船。
  丁奉看得很清楚,那艘三千石的大船桅杆上,有令旗兵在举旗发号施令,这必然是敌军主船,主要占领了这艘主船,他们就将大获全胜。
  “挂尾帆,加快船队,冲上去!”
  丁奉象一头捕杀猎物的豹子,兴奋得大声命令,他的战船是一艘千石战船,连同两艘副船,三艘战船呈品字行队列,冲破了第一道封锁,冲向数里外的甘宁坐船。
  甘宁站在船头上,冷冷望着迎面冲来的三艘江东战船,他仿佛嗅到了敌军急不可耐的气息,想击毁自己,甘宁冷笑一声,当即下令道:“包围这三艘船!”
  桅杆上的令旗兵挥动旗帜,下达了包围命令,二十余艘战船从三个方向朝丁奉的三艘战船包围过来,丁奉眼睛都要喷出火来,他还有一线机会,在敌军包围完成之前,从一处空档冲出。
  十几艘大船就像慢慢合拢的大门,而丁奉的战船则企图在大门合拢前冲出去,眼看着丁奉的战船即将抢到先机,就在这时,一艘千石大船忽然从斜刺里驶来,横在丁奉战船前,在一片惊呼声中,两艘船轰然相撞,木屑四溅,水花喷起,两艘船剧烈震荡。
  江夏战船被撞裂,大量江水涌入船舱,船只开始迅速下沉,数十名士兵在仓皇中跳水逃生,与此同时,丁奉的战船也遭受重创,被迫停了下来。
  这个意外事件使丁奉率领的三艘战船都失去了先机,近二十艘江夏战船将三艘战船团团包围,密集的火箭从四面八方射出,一只只装满火油的陶罐被投石机抛出,砸向三艘江东军战船,陶罐碎裂,火油迸出,被火箭点燃了,三艘战船很快被大火吞没。
  “将军,弃船逃生吧!”
  一名士兵急得大声叫喊,丁奉望着四面烈火焚船,俨如恶魔般的烈火向他张开了血盆大口,也激起了丁奉骨子里的野性,他反手一枪刺死了劝他跳船的士兵,对百名士兵大吼道:“谁敢跳水弃船,杀无赦!”
  百名江东士兵被镇住了,丁奉目光四下扫望,他看见了左侧面一艘江夏战船,离他们不到五十步,他一指江夏战船喝令船工,“转向,靠近那艘战船!”
  被大火焚烧的江东战船缓缓掉头,顺着水流向左前方划行,慢慢向江夏战船靠近,丁奉右手执枪,左手持盾,率领士兵伏在船舷边,密集的火箭从他们头顶略过,桅杆烧得吱嘎嘎作响,眼看要倒下。
  就在距离敌船即将相碰时,丁奉一跃而起,跳上了江夏战船,长枪横扫,将数名江夏士兵打翻在地,“跟我杀!”丁奉大吼一声,百名江东士兵跟着他冲上了江夏战船,双方在甲板上展开了血腥的生死争夺战。
  柴桑城内十分寂静,江东军在城内实行了戒严,不准任何人上街,一队队士兵在街头巡逻,除了巡逻士兵之外,还有带刀衙役,他们都是柴桑本地人,他们的职责是监视柴桑可能发生的民变,利用本土人的优势替江东军控制住柴桑。
  衙役身着黑红双色皂衣,腰挎长刀,手中五色棍,一共一百八十人,分为六队,统一由县令朱珣指挥。
  此时,战争在江面上正激烈的进行,一队队衙役也正格外地卖力巡逻,一队衙役正返回县衙,为首主管贼曹身材瘦小,背影看起来就像个少年,此人正是被朱珣安插为衙役的鹰击军首领刘正。
  不仅是刘正,包括这支衙役队伍共三十人,全部是刘正的部下,江东军怎么也想不到,和他们同街巡逻的衙役,竟然是江夏最精锐的鹰击军。
  刘正已经化了装,面目大变,没人认识他就是江夏军中赫赫有名的鹰猴,刘正率领手下刚走到县衙台阶前,县令朱珣连忙从县衙里出来,向他招招手,“侯贼曹,请过来一趟!”
  朱珣将刘正领到一个僻静处,取出一卷情报塞给他,低声道:“我父亲刚刚送来的鸽信,好像很紧急。”
  刘正打开鸽信看了一遍,立刻点点头,“多谢县令,我知道了!”
  他又返回了队伍,对众人令道:“转道去西城!”
  这支衙役巡逻队又重新出发,向西城而去……
  在柴桑城的西南,是仓城所在,也就是军队囤放粮食和军用物资之地,占地五百余亩,内有上百座仓库,四周修建了一圈仓墙,仓墙比城墙略矮,也比较单薄,无法象城头一样可以在上面行走,但四周修建有五座哨塔,有几十名哨兵严密监视仓城内的动静。
  另外外围还有一圈护仓河,通过一座吊桥才能靠近仓城大门,护仓河也是漕河,可以乘小船从水门进入仓城,运输物资,这也是南方的特点,绝大部分货运都是通过水路。
  此时正是中午时分,江东军的注意力正放在江面上,仓城这边十分冷清,四周看不见士兵巡视,衙役队伍走过了仓城外的河边,并没有停留,继续向南,穿过一条小街,又向东而去,但就在这时,队伍中少了一人。
  首领刘正消失了,仓城的哨岗自然不会发现这种变化,没有太向这边关注,他们的目光都投向城北,关心城北江面上的大战。
  小河岸边长满了倒生的荆棘枝条,此时,刘正偷偷地从荆棘丛中露出了一双眼睛,他要开始行动了,这也是他奉命潜入柴桑城的任务,烧毁这座仓城,重创江东军的物资供应。
  他一直在等待命令,而就在刚才,他终于接到了刘璟发来的命令,不过命令是让他即刻烧毁仓城内储存的火油,现在是中午,三十人同时行动并不方便,只能他独自一人想下手。
  刘正这十几天来,已经路过仓城无数次,他早有了周密的方案,他的目光投向了水门,那里将是他进入仓城的关键,刘正并不着急,在耐心地等待机会。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一队由二十艘船只组成的船队从漕河驶入了护仓河,向水门方向驶来,刘正等待的机会终于来了。
  这是一队百石平底货船,船上有江东士兵,他们沿着狭窄的水道靠近了水门,为首屯长对水门内喊道:“奉周都督之命来取火油,速速开门!”
  水门内的守军验证了他的军令,水门开启,船队缓缓驶进了仓城,就在船队停泊在离水门不远的一座仓库门口,刘正无声无息地从船底潜出,目不转睛地盯着仓库大门。
第440章
无奈抉择
  仓城内有上百座仓库,放置粮草、军械、帐篷等等各种军需物资,从这些仓库内找出哪座是火油库,难度无疑极大,但仓城的仓库分布图已经在牢牢地刻在刘正的脑海里,不过,此时这支运油船的出现,使他更轻而易举地找到了火油仓库。
  运油船搬走五百桶火油离开了仓城,火油仓库随之缓缓关闭,这座火油库是江东军的重地,存放着目前江东军最重要的战略物资,有五十人在大门前看守。
  刘正从后面天窗轻轻翻进了这座巨大的火油库,尽管仓库大门前防御严密,但仓库内并没有人,大约存放有三千余桶火油,一桶桶整齐码放,使仓库内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油味。
  刘正躲在靠天窗下的一排火油桶后面,用随身携带的匕首刺破了一只油桶,淡黄色的火油随之喷流而出,流满了一地,他又迅速爬上天窗,从腰间取下一个用油纸密密包裹的皮囊,皮囊有火镰和火石,咔!咔!两声,一团火在他手中燃起,他随手扔下地,立刻点燃了满地的火油。
  轰地一声,蓝色火焰腾空而起,迅速向油桶燃去,刘正象只猴子一般,一跃而起,扑向一丈外的一株大树,轻盈地抓住了树干,就在江东士兵发现异常,打开仓库进去查看的瞬间,刘正跃进了漕河中,象条鱼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8/8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