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精校)第7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4/857

  杨元庆取出自己金牌递给他,“你立刻赶去会宁县以北百里外的莫连镇,找到裴仁基,告诉我,今晚夹攻盛彦师部的计划暂时取消,具体进攻时间,我另外通知他,命他立刻出兵,进逼唐军十里外。”
  “卑职遵命!”
  亲兵接过金牌快步走了,杨元庆又写了一封信,递给程咬金,“这封信交给盛彦师,我要说的话都在这封信中,让他自己选择。”
  “末将明白!”
  程咬金接过信要走,杨元庆却又叫住了他,他走上前拍了拍程咬金的肩膀,语重心长道:“不管你用什么办法,我都不会计较,只要你能活着回来,否则大家都会失去很多乐趣。”
  程咬金鼻子一酸,他心中有一种难言的感动,他点点头,快步离开了大帐。
  杨元庆随即下达了命令,“全军起拔,进军会宁县。”
  隋军迅速收拾拔营,一个时辰后,一万大军出发,向会宁县疾奔而去。
  ……
  二万会宁郡唐军已经撤进了会宁县,会宁县虽是郡治,但由于会宁郡长期没落,不受重视,因此会宁县也只是一座小县。
  城池周长只有八里,城墙矮小而破旧,无法抵御军队的进攻,把军队撤入县城,更多是给士兵一种心理上的安慰。
  两万军队进驻会宁县,使县城内变得拥挤不堪,大街上士兵来来往往,叫骂声、吵闹声此起彼伏,整个会宁县都处于一种焦躁不安之中。
  主将盛彦师骑马在县城内四处视察,城内的混乱使他眉头皱成一团,但他已没有心思管束这种混乱的局面。
  盛彦师今年约三十四五岁,身材高大威猛,他从小习武读书,是一名文武双全的儒将,深得太子李建成的信赖,这次李建成出兵关内道,他为西路主将,率军五万攻打会宁郡和灵武郡。
  由于李建成撤回关中,重新部署了兵力,目前他手中只有两万军,驻扎在会宁,他的任务是保住灵武郡和会宁郡银矿。
  隋军的反攻使盛彦师的压力极大,因为补给困难,他已经被迫撤离了灵武郡,聚兵于会宁郡,李建成给他下了严令,无论如何,不准丢失会宁郡银矿。
  此时盛彦师已经知道杨元庆军队进入了会宁郡,离他不足百里,他也知道裴仁基的军队同样进入了会宁郡,离他也不足百里。
  两支隋军形成南北夹攻之势,尤其是杨元庆亲自领兵而至,更让他焦虑难安,昨晚他已经一夜无眠。
  早在两支隋军刚进入会宁郡的时候,盛彦师第一个反应便是撤离会宁郡,但太子的严令又使他有些犹豫,就在他举棋不定时,隋军已经杀至,他想撤已经撤不了,只得发鹰信向长安求援。
  盛彦师走了一圈,心情着实低沉,也无心再视察下去,便回头命左右道:“回军衙!”
  他刚调转马头,忽然听见远处有人大喊:“盛将军!”
  盛彦师一回头,见是一名守城士兵,他勒住了缰绳,问道:“什么事?”
  士兵奔跑上前,施礼禀报道:“城外来了一人,说是将军旧人,特来拜访将军。”
  “旧人?”
  盛彦师一怔,又问道:“他叫什么名字?”
  “他没说,此人长得很黑,有点像……像隋军中的程咬金。”士兵小声禀报道。
  这个消息令盛彦师吓了一跳,连忙吩咐左右亲兵,“速去把他带到我军衙,注意点,不要被太多人看见。”
  盛彦师心里有些暗暗埋怨,怎么大白天跑来,这被太子知道了,自己怎么解释,盛彦师当然还记得程咬金是谁,当年和自己是有点交往,那已经是十年前的事情了。
  不过盛彦师也知道,程咬金此次前来,恐怕是带着杨元庆的意思,他心中又是惶恐,又是担心,但同时又有那么一线希望,心情异常复杂,他加快马速向军衙奔去。
  不多时,士兵将程咬金领进了衙门,一进房间,程咬金便咧嘴大笑:“老盛啊!我是还你钱的,不好意思,拖了十年才还你。”
  
  卷十九
励精图治正当时
第一百一十九章
引蛇入套
  
  程咬金笑眯眯地将一锭五十两的银子放在桌上,又打量一眼盛彦师,表情有些夸张地吓了一跳,关切道:“老盛,你比十年前老了嘛!”
  盛彦师瞥了一眼银子,摇了摇头,淡淡道:“你不用这么和我套近乎,我不会杀你。”
  程咬金被说中了心事,脸一红,嗫嚅道:“这个……我确实是关心将军。”
  盛彦师没有在意他的尴尬,摆了摆手,“程将军请坐下吧!”
  程咬金坐了下来,既然盛彦师承诺不杀他,那他也就不用这么提心吊胆。
  事实上,程咬金也是立功心切,他和盛彦师既不是亲友,也不是同乡,只是十年前有一面之缘,他确实也害怕盛彦师把他推出去斩了。
  “盛将军老母还在梁郡吧!”
  程咬金随口关心地问了一句,盛彦师却脸色一变,警惕地注视着他,“你这话什么意思?”
  程咬金一怔,随即反应过来,吓得连连摆手,“我只是随口问问,没有任何意思,盛将军千万别误会。”
  盛彦师注视他良久,见他确实不是威胁之言,方才脸色稍霁,勉强一笑道:“她老人家念故土,不肯来长安,程将军,我记得当年你是要给母亲治病,现在她怎么样?”
  “我老娘病好了,精神着呢?娘子给我生了一个女儿,叫程娇娘,最近娘子又怀了身孕,但愿这次老天给我一个儿子,官名都有了,叫程延嗣,小名铁牛。”
  盛彦师呵呵笑了起来,“你这么期盼,一定会心想事成。”
  程咬金刻意缓和两人间气氛,拉拢感情,他见盛彦师的笑容变得真诚,心中暗喜,又试探道:“盛将军知不知道,我们前些天攻破了长安城。”
  盛彦师默默点头,这件事已经传遍关中,几乎所有的士兵都知道了,造成士气严重低迷,人心浮动,居然连京城都被隋军攻破,唐王朝让人怎么对它有信心。
  盛彦师心情沉重,这次攻破京城还是隋军刚和突厥结束战役,正是隋军实力被大大削弱之时,一旦隋朝恢复了实力,唐朝堪忧啊!
  “程将军来会宁县,找我有什么事?”盛彦师不想再提长安被攻破之事。
  程咬金自有他的世情心术,他当说客,不会说什么高深的道理,举不出什么历史典故,但他会察言观色,尤其善于揣摩人心。
  他用长安被攻破来试探盛彦师,如果盛彦师对自己勃然大怒,那就说明他对唐朝忠心耿耿,那他就不能多嘴,送完信走人,先保住性命要紧。
  可如果盛彦师神情黯淡,那么这件事就有戏了,至少说明他对唐朝没有了信心。
  程咬金感觉到了盛彦师复杂的心态,他心中窃喜,便不露声色道:“其实呢!我只是信使,我家殿下有一封亲笔信给盛将军。”
  程咬金从怀中取出了杨元庆的信,递给了盛彦师。
  盛彦师一言不发地接过信,展开细细地看了一遍,着实让他吃了一惊,倒吸一口冷气,“这……”
  程咬金其实并不知道杨元庆开出了什么价码,但他从盛彦师的表情上便可猜到,一定是开出了高价。
  程咬金心里忽然有些不舒服,自己跟了杨元庆这么多年,拼命打仗才挣下一点家产,可这个盛彦师寸功未立,就是一次投降罢了,便收获暴利,这简直太不公平了。
  程咬金心中有些自怨自艾,不过他还没有忘记自己的任务,他又劝道:“盛将军,我家殿下开出的价码不低啊!你错过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盛彦师半晌未语,最后他站起身,一摆手,“程将军,你回去吧!这件事我需要考虑,如果我能接受,我自然会表态,如果我不能接受,那我们两军就决一死战。”
  程咬金眨眨眼睛,就这么让自己走了吗?但他很清楚就算自己嘴皮子磨通,也比不上杨元庆的一句话,既然杨元庆已经有信了,那就不需要自己再多说什么,先保命要紧。
  程咬金也站起身,干笑一声,“那我就走了,期待盛将军的好消息。”
  盛彦师面无表情,上前开了门,对亲兵令道:“送程将军出城!”
  程咬金拱拱手,“盛将军,后会有期。”
  他不敢久呆,匆匆走了,盛彦师关上们,慢慢坐了下来,又把杨元庆的信仔仔细细看了一遍,仔细揣摩信中的深意。
  杨元庆在信中给他开出了关内道总管的诱人价码,关内道总管,在唐朝只有宗室才有资格担任这样的高位,像李神通、李神符兄弟,像他盛彦师这样的小人物,最多也就是一州总管。
  盛彦师不得不佩服杨元庆的魄力,竟然敢把一道之地交给一个降将。
  盛彦师背着手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其实他很清楚天下大势的发展,唐朝在两次争夺中原失败后,几乎没有机会再问鼎北方,而且关中也快保不住了,一个连都城都被攻破的王朝,让别人怎么能对它有信心。
  和隋朝争夺北方已经不可能,如果能做到南北划江而治,那已经是唐朝最好的结局,可问题是隋朝可能和唐朝划江而治吗?就像当年杨坚,他会容忍陈朝在南方与大隋并立?
  盛彦师是梁郡人,他的母亲和兄弟都在梁郡老家,听说家乡已经开始分田,他站在窗前,眺望着东方,心中有些伤感,他开始有点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但让盛彦师一直有些犹豫的是,太子待不薄,一直很信赖他,如果这时背叛太子,他在感情上很难接受,一方面是他的前途,另一名方面是他的感情,盛彦师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
  ……
  此时杨元庆率领一万隋军骑兵已经到了会宁县以南约十里的一片旷野里,在皑皑的雪原上,一万隋军骑兵列队而立,远远地眺望着远方的会宁县城,天气寒冷而晴朗,空气洁净,在蓝天白云下,会宁县城可以看得格外清晰。
  杨元庆凝视县城良久,回头问程咬金,“他没有告诉你,他需要考虑多久吗?”
  程咬金连忙道:“他没有说,他只是说,他只要决定了,自会和殿下联系,如果不肯,那两军就决一死战。”
  杨元庆鼻孔里轻轻哼了一声,盛彦师要摆个架子,这可以理解,但摆架子的时间不能超过一个时辰,如果超过一个时辰,那就是对他杨元庆的不敬,就算他那时再投降,自己也不会接受。
  杨元庆心里有数,他开出了关内道总管的价码,一般人是无法拒绝,如果盛彦师拒绝,这就说明盛彦师对大唐忠心耿耿,这样的人必须要杀死,绝不能留下为后患。
  “现在时辰了?”杨元庆看了看天色,回头问道。
  “回禀殿下,现在是午时两刻。”
  杨元庆点点头,取出令箭递给一名亲兵,吩咐他道:“你去通报裴总管,半个时辰后,如果唐军再不投降,可以同时发动进攻。”
  亲兵接过令箭,催马向北飞驰而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4/8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