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精校)第6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5/857

  “卑职遵命!”
  ……
  太子李建成的军方直属势力主要集中在关东,也就是关中以东,主要包括广通仓、临津关和潼关,约有军队三万人。
  其中潼关是太子势力的重中之重,这座关中东大门对于整个大唐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一般都是由三品军方高官来镇守。
  目前镇守潼关的大帅正是从幽州归唐的罗艺,罗艺归唐后被封为右武卫大将军,爵位改封燕国公,官高爵重,李渊并没有亏待他,但这也仅仅只是为了彰显唐朝千金买骨的心胸。
  事实上,无论官也好、爵也好,都只是闲职,他没有任何事情可做,手下也无一兵一卒,整日无所事事在长安闲逛。
  但太子李建成却看中了罗艺的带兵能力和军中资历,对李建成而言,他现在最缺的便是这样的高资历主将。
  正是在太子的极力推荐下,罗艺被任命为潼关大帅,掌管潼关一万守军,罗艺也由此成为李建成的心腹,和盛彦师一起,成为太子军队势力中的左膀右臂。
  潼关城头上,夕阳的金辉渐渐消失,被晚霞染红的天空已经暗了下来,逶迤不绝的山林成了一片暗黑色,夜幕开始降临,带着夕阳最后余晖的斑斓夜色,在潼关城内长驱直入。
  罗艺身着盔甲,手按剑柄,站在城头上注视着远方蜿蜒的山中小路,小路已渐渐在夜色中模糊,他眼睛里满是担忧之色。
  一旁,长子罗诚能感受到父亲的心事重重,便关心地问道:“父亲沉默了一天,是发生什么事了吗?”
  半晌,罗艺低低叹了口气道:“中原若败,秦王和太子的争斗将会愈加激烈,我们也将不可避免地卷入。”
  “父亲,孩儿不懂,为何中原失败,他们斗争反而会加剧?孩儿觉得这个时候,他们应该齐心协力,共度难关才对。”
  罗艺摇了摇头,“可惜皇位只有一个,他们不争怎么办?本来和秦王无关,偏偏圣上态度暧昧,给了他希望,现在主要军权在他手上,再想断绝他的希望,恐怕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停一下,罗艺又道:“这次中原之战打破了原有的平衡,估计秦王的势力将受重挫,他岂肯善罢甘休,他必然会在军队势力大动干戈,太子也猜到了他的企图,才说服圣上让齐王去陕县掌管三万新军,就是为了防止他趁机夺军权。”
  罗诚叹了口气,“父亲,早知道我们还是应该投降隋朝,也不至于卷进他们兄弟内讧,说实话,我真的不看好唐朝。”
  罗诚还是为父亲归唐一事耿耿于怀,但他又不敢真的埋怨父亲,只能把这种不满压在心中,今天终于忍不住流露出来。
  罗艺一怔,他惊讶地看了一眼儿子,原来儿子还在为归唐之事耿耿于怀吗?
  他心中一阵歉然,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你不用担心,以后有的是机会,首先你需要在军方有资历、有地位,你现在只是一名都尉,就算投降过去还只是都尉,可如果你是大唐将军,投降过去,那你就能更受重视,你且安下心,为父保证三年内,将你升为将军。”
  罗诚默默地点了点头,就在这时,山道上传来了马蹄声,只见一名斥候骑兵疾速奔来,很快便奔到潼关之下,大声喊道:“罗将军!”
  罗艺早就看见了这名斥候骑兵,他心中一怔,走到城垛前探身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罗将军,秦王殿下率五千骑兵已经到了,就在十里之外。”
  罗艺一下子愣住了,秦王率五千骑兵来了,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只有五千人,难道是他在中原之战被击溃吗?
  罗艺心念转得极快,不可能是被击败,如果被击败,自己早就得到消息了,难道是……
  一个念头从他心中涌起,他顿时紧张起来,他忽然意识到,李世民的到来将给自己带来极大麻烦。
  想到这里,他立刻对儿子罗诚道:“你立刻赶回京城,告诉太子秦王来潼关夺权,我可能难以幸免,让太子速禀报圣上。”
  罗诚紧张得声音都颤抖起来,“父亲会出事吗?”
  “你放心,为父不会让他有机会杀我,我会配合他夺权,但我要事先告诉太子,这样太子就不会责怪我交出兵权,你快去!”
  罗诚这才一个颗心放下,他骑马出了西门,向长安方向疾奔而去。
  罗艺一直望着儿子远去,他才回到潼关正门城头,只见远处一支骑兵正疾速向城关驰来。
  
  卷十八
西风残月冷沙场
第五十一章
连夜清洗
  
  李世民的军队在天黑前终于赶到了潼关,潼关城下,黑压压地站着五千骑兵,在队伍前方,数百根火把将城门照如白昼。
  李世民目光阴鹜,这个该死的罗艺,明知道自己到来,竟敢不开城门,他是活得不耐烦了吗?
  李世民却不知道,罗艺也是要做做样子,否则李世民一来,他便开门出迎,就算圣上不在意,太子岂会饶他。
  李世民的脸沉了下来,冷冷哼了一声,“一个小小的潼关守将也敢将本王拒之城外吗?”
  旁边尉迟恭一马当先,在城下大喝一声:“秦王殿下驾到,尔等还不开门?”
  城头上一名校尉大声喊道:“请殿下稍候,我们已经去禀报罗将军了,即刻就到,我们无权开城门。”
  李世民阴沉着脸一言不发,又过了大约一刻钟,潼关城门才轰隆隆打开,等在城外的李世民近千亲卫早已憋了一肚子的火,城门一开,他们一拥而入。
  潼关城内,数千守兵手执火把,将潼关城内照如白昼,每个士兵都披甲戴刀,杀气腾腾。
  正中间站着潼关大将军罗艺,银盔铁甲,腰佩利刃,他长得身材魁梧,俨如半截黑塔一样,目光冷厉,他也在赌,赌自己今晚能否保住性命。
  军权的夺舍从来都是残酷无情,不会因为自己的听话,就对自己网开一面,否则,他李世民怎么向圣上交代?
  尽管潼关守军态度有些无礼,但李世民的亲兵们却不敢发作了,他们敢怎么样,一旦触发双方内讧,伤及秦王殿下,这个责任谁担得起?
  亲兵们都忍下了怒火,向两边闪开,李世民在数百骑兵簇拥下进了潼关城内。
  眼前杀气腾腾的局势使他微微一愣,他也不得不佩服罗艺的魄力,敢与自己对着干,置死地而后生。
  自己要杀罗艺简直易如反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也不在意他犯上这一条,但罗艺却摆出一副拼命三郎的姿态,就是在告诉自己,他军权可不是那么好夺。
  罗艺见李世民已进城,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上前单膝跪倒,双手高高抱拳:“臣燕国公、右武卫大将军罗艺参见秦王殿下!”
  他是在提醒李世民,他可是堂堂的国公、大将军,要想杀他,得悠着点。
  李世民心中冷笑一声,竟然拿官爵来威胁自己,以为自己不敢杀他吗?他眼中闪过一道骇人的杀机,脸上却不露声色,淡淡道:“罗将军守卫潼关,辛苦了。”
  “卑职不敢妄称辛苦,殿下才是辛苦。”
  罗艺站起身,回头大喊一声,“儿郎们,参见秦王殿下!”
  他一声令下,八千守军一起单膝跪下,“参见秦王殿下!”
  动作整齐划一,声势浩大,声音响彻全城,令李世民不由暗暗心惊,尽管他知道这是罗艺在自保,但他确实也没有料到罗艺竟然有这么强的号召力。
  这倒让李世民警惕起来,如果自己贸然杀罗艺或者囚禁他,很有可能会激发矛盾,造成兵变,还是得用软刀子割他。
  想到这,李世民脸上也有了一丝笑容,他催马上前,他瘦长的脸庞在火光中时明时暗,他提高声音,对众军朗声道:“各位弟兄镇守潼关,身负重责,本王作为尚书令、天策上将,对各位弟兄的辛劳深为了解,我会向圣上表彰大家的功绩。”
  众军再一次高喊:“谢秦王殿下!”
  ……
  李世民并没有过关而去,而是在潼关内驻扎下来,理由很简单,天色已黑,士兵们一路辛劳,需要休息一夜后再走。
  罗艺安排了数百顶大帐,又安排晚饭,一直忙碌近一个时辰,才终于松了口气。
  李世民没有当场杀他,至少他的性命是暂时保住了,罗艺心里很清楚,是自己在潼关守军中的威望使李世民有些投鼠忌器。
  一声令下,近万士兵整齐划一地单膝跪下,这种军队素质,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培养出来,李世民若敢杀自己,他的军队当场就会翻脸兵变。
  罗艺刚准备回自己的宿地,刚走到自己房门口,这时一名李世民的亲兵从后面奔了上来,躬身施一礼,“罗将军,秦王殿下请你去一趟。”
  罗艺心中一紧,现在已经亥时已经过了,这么晚叫自己去,会有好事吗?说不定他的夹帐内便已埋伏了刀斧手。
  罗艺的额头已微微见汗,他勉强一笑道:“这么晚了,不好去打扰秦王殿下休息,明天我再去拜见殿下。”
  亲兵却冷笑一声道:“秦王殿下是何等身份,他若想杀你,还用得着叫你去大帐吗?罗将军未免太高看自己了。”
  罗艺脸一热,心中着实有点恼怒,竟然说得如此刻薄,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个亲兵确实说得有道理,秦王若要杀自己,没必要把自己叫去大帐,现在就可以。
  “好吧!我这就去。”
  罗艺狠狠瞪了亲兵一眼,转身快步向李世民的大帐走去,不多时,他来到了大帐前,立刻有亲兵禀报:“启禀殿下,罗将军到了。”
  “请他进来!”大帐内传来李世民的声音。
  罗艺走进外帐,大凡主将的大帐都是双层帐,外帐和内帐之间有一条宽三尺的夹道,可以直接通往后帐,而传说中刀斧手便是埋伏在夹道内,摔杯为号,蜂拥而出。
  此刻大帐的夹道内空空荡荡,凭罗艺的直觉,并没有埋伏什么人,这让罗艺的心一下子松了下来,他走进大帐,此时李世民已经脱去盔甲,换了一身白色锦袍,头戴紫金冠,腰束一条碧玉带,显得颇为俊儒潇洒,他正坐在榻前看书。
  罗艺连忙上前躬身施礼,“参见殿下!”
  李世民放下书,笑了笑,“罗将军今晚辛苦了!”
  他的笑容不再像黄昏时那般冰冷,有了一点人情味,语气也多了几分感激之意,罗艺连忙道:“卑职为殿下效劳,这是份内之事,不敢受殿下之夸。”
  李世民点点头,“这‘效劳’两个字用得很好,不过还有那么一点点不足,如果把‘劳’字改成‘忠’字,那就完满了。”
  说完,李世民似笑非笑地看着罗艺,等待他的正式答复,他是看中了罗艺的统帅能力和练兵能力,能把八千士兵训练得如此协调一致,他从未见过。
  在战场上,这八千人就是一支战斗力强大的军队,不愧是幽州总管,连窦抗都比不上他,李世民动了爱才之心,他便想将罗艺收为自用。
  罗艺心中猛地一跳,原来李世民竟是想收买自己,让自己为他效忠,其实这个问题早在几个月前他便深思熟虑过了,大唐的政局他也知道,要想在军方立足,不是投靠秦王,就是投靠太子。
  从军方势力上看,秦王要明显强过太子,跟着秦王似乎更加有前途,但罗艺心里却明白,秦王手下大将众多,也有嫡系和旁系之分,嫡系如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人,跟随他多年,深得他的信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5/8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