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精校)第4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5/857

  获嘉县县衙已被临时改为行军元帅府,大堂上,杨元庆正和几名大将商议军情。
  “总管,如果再从太原调三万军南下,我很担心太原空虚,魏刀儿的军队也会乘虚而入。”罗士信站在沙盘前,忧心忡忡道。
  “这个风险我考虑到了,我已命杨巍暂时放弃关北六郡的防御,同时将灵州的防御之军削减到一万人,杨巍将率两万军渡河前往太原,加强太原的兵力,再加上宋金刚的军队北上太原整编,太原的安全应该没有问题,倒是河内郡腹背受敌,我们兵力不足,说实话,我很担心是否能守得住。”杨元庆在几个重要将领面前,坦率说出了他的担忧。
  “他娘的,老子们是捅了马蜂窝了吗?怎么四面八方的人都要来咬我们一口,到底有完没有!”程咬金性子急躁,张开骂了起来。
  杨元庆向旁边罗士信和萧琎望去,只见他两人也都用疑惑的目光望着自己,其实程咬金说出了他们的心声,他们本来就有李渊这个大敌,现在为了一个河内郡,窦建德和李密也同时向他们发难,北面还有罗艺和魏刀儿的隐患,他们确实遭遇了四面受敌的危机。
  杨元庆笑了笑道:“主要是我们强夺河东,打破了原有的势力平衡,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的目光都会关注我们,有旁观者,也有想趁我们立足未稳咬我们一口者,这很正常,这就说明我们并没有坐稳河东,只要我们渡过这一劫,那我们就可以稳定下来,可以募兵扩大军队,增强我们的实力。”
  这时,旁边的记室参军萧琎咬了一下嘴唇道:“总管,为什么我们不能先放弃河内郡,让李密和窦建德自相残杀,等他们打得两败俱伤,我们再重返河内郡?”
  杨元庆摇了摇头,“这样做的前提是李密和窦建德势均力敌,可事实上,河内郡并不是李密的根本利益,得到固然不错,得不到他也没有什么损失,而且他若大举进攻河内郡,后勤将得不到保障,所以他的进攻只能是一种强盗式的偷袭,一旦我们撤出,以窦建德八万军的强势,李密绝对不会和他硬拼,他也会放弃,这样一来,河内郡就被窦建德兵不血刃地占领了,不仅是占领河内郡,他还会因为我们的退缩继续向河东进攻,这才是我最担心的。”
  “那就打他娘的这一战,把窦建德打痛了,他就不敢再把手伸到河内郡来!”程咬金恨恨道。
  他话音刚落,一名士兵奔到大堂外禀报,“启禀总管,新乡县高将军派人来报告,说情况紧急!”
  “命他上来!”
  片刻,一名报信兵被领了上来,他单膝跪下禀报道:“启禀总管,敌军先锋三万人已经抵达了新乡县,将城池包围。”
  “他们进攻了吗?”杨元庆又问道。
  “回禀总管,尚未进攻,只是包围了城池。”
  罗士信焦急道:“总管,我率军去救援新乡县!”
  高子开是他的副将,新乡县只有五千守军,他知道新乡县城不是大利城那样的坚堡,也不是太原城那样的雄城,三万军队很容易就能攻破新乡县。
  萧琎在一旁提醒他,“罗将军,对方围而不攻,很明显是想围城打援,你率军去救援,正中他们的下怀。”
  “可他们只有三万人,我们集中兵力,里外配合,一样能杀他们大败。”
  这时,程咬金咧嘴笑道:“小罗,总管都没吭声,你着急什么?总管怎么安排,咱们就怎么打,不要有个人的想法嘛!”
  罗士信安静下来,望着杨元庆,等待杨元庆的命令,杨元庆却注视着沙盘沉思不语,他知道王伏宝是窦建德手下第一悍将,作战百战百胜,他实际上早就抵达了共城县,为什么迟迟不进攻新乡?很明显他是怕被自己集中兵力吃掉,现在出兵新乡,说明窦建德的大军也已经抵达共城县,如果自己率军去救援新乡县,那么窦建德会做什么?
  “这是一个诱饵!”杨元庆冷冷道。
  罗士信一怔,连忙问:“总管,何以见得?”
  “窦建德的野心已经不是一个河内郡,他要占领整个河东,他知道我在这里,所以命王伏宝的军队做出围城打援的姿态,就等我去援救,等我杀到新乡,王伏宝会迅速向东撤退。”
  说到这,杨元庆用木杆在共城县和获嘉县之间划一条弧线,沉声道:“然后窦建德的大军会迅速插到我们身后,占领获嘉县,截断我的后路,这样就把我堵在新乡县,八万人夹攻四万军,想活捉我杨元庆。”
  罗士信倒吸一口冷气,他忽然意识到自己考虑得太简单了,这时,杨元庆忽然笑着问程咬金,“老程,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做?”
  程咬金挠挠头半天,眼睛一亮,便眨眨眼笑道:“这让我倒想起一件事来,我以前的邻居娶了一个美貌娘子,总有几个无赖打这个美娇娘的主意,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告诉邻居,说河里有鳖鱼,一夜可以捞几十条,他们还买了十几条鳖鱼冒充,目的啊!就是想哄骗邻居去河里捞一夜鳖鱼,他们便可以趁机潜入房中欺负美娇娘,不料我那邻居听说了他们在市上买鳖鱼之事,便请我帮忙,我们夜里埋伏到围墙外,趁几个无赖想翻墙之际,冲上去一顿棍子猛打……”
  程咬金还没有说完,萧琎便拍手叫好,“妙!果然是妙计!”
  杨元庆伸手在他后脑上拍了一记,“不错啊!有点歪才。”
  程咬金摸摸后脑勺嘿嘿一笑,“若总管不在,我恐怕冲得比小罗还要快,我这人啊!下蛋的本事没有,偷蛋的本事还是有一点。”
  罗士信默默点头,师父不止一次告诉他,程咬金这个人其实粗中有细,他一直不太相信,现在他相信了,程咬金看似大大咧咧,实际上精细无比。
  “总管,我明白了,还是让我去救援,我率五千军佯作主力,而总管以逸待劳,以三万军对阵窦建德的五万军,这一仗我们不会输。”
  杨元庆摇了摇头,指着程咬金道:“由咬金去做救援的幌子,你跟着我,我们去破窦建德的主力。”
  程咬金听说让他去做鳖鱼,他的脸都有点发绿了。
  
  卷十五
风起云涌河东道
第十七章
两强对阵
  
  夜幕笼罩着苍穹,皎洁的月光照在清水河上,水面波光粼粼,清水河是发源于太行山的一条较小河流,流经共城县和新乡县,最后注入永济渠。
  这里是清水河的上游,太行山向南过渡的第二级阶梯,清水河两岸虽然不再是陡峭的高山峻岭,但也是山地起伏,丘陵不断,这一带人烟稀少,没有多少农田,大片的森林将山地和丘陵覆盖。
  在月光下,一支规模巨大的军队渡过了清河水,继续浩浩荡荡向西行军,这支军队便是窦建德主力军队,约四万五千人,他并没有倾囊而出,而是留了五千军队镇守共城县,窦建德也怕杨元庆出奇兵袭击共城县,断了他的退路。
  渡过清水河,就意味着他们已抵达与获嘉县平行的位子,窦建德看了看天色,接近两更时分了,他心中迅速估算一下,再向前走二十里南下,可在天亮前抵达获嘉县的背后。
  窦建德心中有点紧张,可又十分期盼,紧张是他担心自己能不能把握住这次机会,他也知道杨元庆是个厉害的角色,极善于把握住战机,如果这次偷袭被他看破,很可能自己会反受其害。
  但他心中又十分期盼,如果这次机会他把握住了,那么杨元庆将会被逼入绝境,如果能把杨元庆杀死或者活捉,就意味着河东将换主人,也意味着他的河北将消灭一大威胁,巨大利益诱惑使窦建德甘于冒险。
  “禀报王爷,斥候说前方没有异常。”一名军官向他禀报。
  窦建德点点头令道:“加快速度,再行二十里南下!”
  军队在月色中全速前进,队伍整齐有序,士兵们身着两档铠和明光铠,手执长矛盾牌,步履矫健,精神抖擞,这支军队由两万骑兵和二万五千步兵组成,是窦建德精锐之军,很多士兵都是大业六年便跟随他的老兵,身经百战,从行军的安静便可以看出他们绝不是刘武周的乌合之众。
  队伍沿着森林边缘疾速行军,两边是大片茂密的森林,丘陵起伏,山势连绵,一队队斥候在前方探路,不时将沿途无事的消息传回中军。
  三更时分,队伍开始转道南下,又走了十余里便进入了平原地带,这里已经是获嘉县的西面,这时,窦建德得到消息,杨元庆亲率一支两万余人的军队在下午时分向新乡县杀去。
  这个消息令窦建德大喜,他再次下令加快速度,争取五更时分抵达获嘉县。
  四万五千余人在茫茫无边的田野里疾速行军,远处偶然可以看见一座座村庄和一片片树林,他们很快将一条丈许宽的小河抛到身后。
  危机通常在毫无准备地时候降临,就在窦建德大军东南约三里外,一支黑压压的军队已列队就绪了,杨元庆亲率三万骑兵已经在这里等待了三个时辰,以逸待劳,等待着猎物的上门。
  正如窦建德会将最精锐的士兵带在身边一样,杨元庆也将他最精锐的士兵带在了身边,这三万骑兵正是他从丰州带来的老兵,也同样是身经百战的精锐骑兵,对他忠心耿耿。
  杨元庆的三万骑兵藏身在一片广袤的树林背后,使窦建德军队没有发现他们的存在,但窦建德的军队并不是走直线,而是走一条曲线,越来越向隋军靠拢,从最初的相距三里已经渐渐缩短到相距两里,月光下,杨元庆的目光阴冷,闪烁着杀机,他已经看到了,在远处迅速移动的一条黑线。
  杨元庆缓缓拔出战刀,又抬头看了一眼明亮的弯月,眼睛眯了起来,在月光下作战,这是他最喜欢的一种战斗方式,可窦建德就未必喜欢了,他嘴角露出一丝残酷的笑意,战刀在月光下划出一道弧线,直劈向前方。
  “杀!”
  号角呜咽吹响,低沉的号角声响彻原野,三万骑兵发动了,爆发出惊天动地的呐喊声,将蓄积已久的勇气宣泄出来。
  万马奔腾,铺天盖地,如海啸掀起巨浪,沉重的马蹄声俨如平地上打响的闷雷,使大地颤抖,呼啸着向窦建德的军队席卷而去。
  窦建德的军队在号角声响起时发现了伏兵,队伍顿时一阵大乱,他们现在是行军队伍,拉长有四五里,要迅速组成作战阵型并不容易,窦建德惊得头皮都炸开了,他忽然想起一个被他遗忘的情报,杨元庆骑兵是在夜间击溃了李叔良,也就是说,杨元庆的军队善于夜间作战,他却在夜间行军奔袭。
  窦建德懊恼地一拍脑门,痛恨自己忽略了这个致命的情报,但现在恨也来不及了,他必须要立刻组织阵型对战,窦建德对部将高贤雅大喊:“高将军,你速带五千骑兵拖住敌军,给我争取时间!”
  “遵命!”
  高贤雅也吹响了连续号角声,这是左翼骑兵出击的号令,五千骑兵立刻跟着他向一里外的隋军迎战而去。
  窦建德的军队在迅速集中排阵,弓兵在数里外,排阵来不及了,只得将一万骑兵部署在前方,他现在只能靠骑兵抵挡隋军的冲击,给他争取时间恢复步兵作战阵型。
  三万隋军骑兵越奔越近,终于和窦建德的五千骑兵轰然相撞,五千骑兵就仿佛河流中的一块大石,他们无法挡住六倍于己的隋军冲击,片刻便被声势浩大的隋军骑兵吞没,两万隋军骑兵绕过敌军两侧继续向前奔杀,再一次和拦截他们一万敌军骑兵混战在一处。
  牛进达率五千骑兵向北冲杀而去,那边是窦建德行军队伍的后军,由大将范愿统帅,由五千弩兵和五千刀盾兵组成。
  后军相隔中军足有四里远,无法得到得到中军骑兵支持,只得仓促列阵,五千弩兵张弩搭箭向呼啸冲来的隋军骑兵射去,大片箭矢腾空而起,箭如密雨,百步外,隋军骑兵举盾相迎,在密集的箭雨中,还是有数百人被射倒,战马扑倒,骑兵翻滚坠地,惨叫声不断。
  箭只射出一轮,隋军便奔杀而至,五千弩军仓惶转身奔逃,隋军骑兵如狂风暴雨般地冲进弩兵群中,牛进达大吼一声,挥舞三尖托天叉挑飞一名战将,铁叉左右翻飞,死尸在他叉尖上翻滚,隋军骑兵在弩兵群中展开了血腥的杀戮。
  这是一场毫不对称的单边杀戮,弩兵没有了骑兵的保护,就俨如羊群没有了牧人和猎犬的护卫,只能任由狼群肆意吞噬,骑兵包围杀戮,不管弩兵的哀嚎求饶,也绝不留情,杀得弩兵失魂丧胆,哭喊着四散奔逃。
  后军主将范愿见弩军无法撤出,急得连声大吼,“刀盾兵接应上去!”
  五千刀盾兵士气低迷,他们不习惯于夜间作战,目力不足,战马的狂奔使他们头脑一阵阵眩晕,身形反应速度和力量都难以承受高强度的战争,弩军的惨遭杀戮使他们早已胆战心惊,但在将领们的催促下,迫使他们不得不硬着头皮迎战,迎接他们的,将是近五千骑兵的无情杀戮。
  惨烈的战斗在中军尤甚,骑兵混战中,罗士信挥动大铁枪,勇猛无比,他战马神骏,两臂有千斤之力,一根大铁枪舞得神出鬼没,挡他者死,拦他者亡,所向披靡,杀得敌军横尸遍野,鲜血染红了原野。
  这时,窦建德军中的号角声再次响起,一万长矛步兵从侧面迎击而来,窦建德的这支军队毕竟是他的精锐主力,虽然遭遇隋军伏击而一片混乱,但他们并没有弃甲而逃,而是迅速集结,以最快的速度列阵。
  五千骑兵和一万骑兵的两次阻拦终于发挥了作用,他们给窦建德的步兵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步兵开始列阵应战,减轻骑兵巨大的压力。
  隋军三万骑兵分为四军,前军一万人由罗士信率领,中军一万人由杨元庆本人率领,还有右翼五千骑兵由牛进达率领,左翼五千骑兵由崔破军率领。
  从军队人数对比,杨元庆的军队处于劣势,窦建德的军队有四万五千人,而他的军队只有三万人,但从军队实力上对比,杨元庆的军队却占上风,他是三万骑兵,而对方只有两万骑兵和二万五千步兵,更重要是隋军有丰富的夜战经验,而且是埋伏偷袭对方。
  隋军以逸待劳,有充足准备,而窦建德军则是仓促应战,发挥不出最佳的战斗力,尽管窦建德主力军顽强应战,但始终处于劣势之下。
  杨元庆本人并没有投入战斗,他是主帅,他要从全局指挥,他若参战,整个隋军将失去灵魂,只能各自为阵,而无法配合联系,他由三千骑兵护卫,站在东面的森林附近指挥。
  这时,杨元庆得到外围斥候禀报,发现敌军指挥中心的南侧没有了骑兵护卫,这是窦建德军出现了一个漏洞。
  杨元庆当即令道:“命崔破军的左翼攻击指挥中心的南侧!”
  在战鼓声中,崔破军率领数千骑兵越过了一道长枪士兵墙的阻碍,杀向窦建德亲卫军的南侧,这里应该有三千骑兵护卫,但三千骑兵的主将徐尹志却被罗士信挑杀,骑兵队被冲散,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防御缺口。
  突然杀来的隋军骑兵使窦建德的亲卫队一阵大乱,他们难以抵挡隋军骑兵的猛烈冲击,亲兵都尉急得大喊:“王爷,快向北撤!”
  窦建德心中一阵哀鸣,他知道只要自己一撤,他的士兵就崩溃了,可是不撤又不行,隋军骑兵已经杀到了七十步外,箭如密雨向他们射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5/8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