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枭雄(精校)第1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0/857

  杨丽华叹了口气,“何必呢?为一把剑得罪皇后,葬送了自己的仕途,很不明智,我还没见过像你这样傻的人,一点不懂得做官之道。”
  杨元庆抬起了头,注视着杨丽华,他的目光变得异常坚毅,“公主殿下,我杨元庆是个牛脾气,那个时刻我已经决定辞官不做,为一个卑官,让我元庆低头认罪,绝不可能!”
  杨丽华脸上终于露出了一抹灿烂的笑容,笑得是如此真诚,如此的充满了赞许,她一竖大拇指,“元庆,你真的没有让我失望,不为权贵折腰,敢做敢当,率性而为,真大丈夫也!”
  杨元庆愣住了,他没有想到乐平公主刚才竟是在试探他,他心中暗叫一声侥幸,同时也有一丝感动,他怎么可能不担心萧后报复他,在杨丽华救他那一刻,他也想到了以杨丽华为靠山。
  只是刚才杨丽华的一连串问题让他心中有些发凉,而这一刻,当云开雾散,他终于有一种明悟,他的靠山将不仅仅是祖父,乐平公主也将成为他靠山,祖父的羸弱身体已经支持不了几年,在他未长成参天大树前,他需要一棵更大的树替他挡住暴风雨的侵袭,而杨丽华无疑就是这样一棵替他遮风挡雨的大树。
  杨元庆心中狂喜,他再次起身单膝跪下行一礼,“多谢公主千金一赞!”
  “不行多礼,坐下!”
  杨丽华性格刚烈正直,厌恶虚伪,最憎恨为了名利而丢失骨气的男人,而今天杨元庆在萧后面前的表现打动了她的心,使她心中充满了对杨元庆的欣赏和喜欢。
  她叹息一声道:“是昭儿告诉我,你有危险,本来我只是想还你一个金鳞剑的人情,可是当我看见你为另一把剑竟然不惜和大隋皇后硬抗到底,让我忽然意识到你还我金鳞剑时的真性情,并不是为了讨好我,真就是你所说,一把权势之剑永远比不上亲情重要,那一刻我很感动,元庆,你让我看到了一个视名利为粪土,重情重义的铁血男儿,这是我今天收到的最好的寿礼。”
  杨元庆挠挠头,满脸苦笑道:“公主殿下,我并没有视名利为粪土,其实我也想升官发财!”
  杨丽华笑声如银铃般地在房间里回荡,让旁边的几个宫女都惊讶万分,她们伺候公主多年,还从未见公主笑得这么开心、这么畅快……
  “好吧!”
  杨丽华半开玩笑半当真地笑道:“你的升官发财就包在我身上了。”
  ……
  杨元庆回到主殿,寿宴早已开始,主殿上灯火通明,几百支用香鲸油制成大蜡烛将大殿照如白昼,鼓声阵阵,琵琶声声,一百余名从西域来的舞姬在殿中翩翩起舞。
  两边的宾客们或交头接耳,或聚在一起高声谈笑,整个大殿笑语喧天,热闹非常。
  杨元庆见自己的座位依然空着,小桌上摆满了菜肴,可谓山珍海味,苏州进贡的缕金龙凤蟹;明州进贡的海虫、淡菜;辽东进贡的鹿舌,还有宫中秘菜软钉雪笼(清蒸白鳝)等等,以及各地名贵瓜果,嘉庆李、哀家梨、西蜀的樱桃、荆州的柑橘、西域的蒲桃,种种菜肴瓜果,皆是坊中难得一见。
  杨元庆坐下,他正要给自己倒酒,忽然想起晋王之言,便向不远处一名伺候的宫女招招手。
  宫女上前低声问:“将军需要什么?”
  杨元庆指指酒壶,“刚才一只飞蛾掉进去了,替我洗洗干净,重新换一壶酒。”
  宫女点点头,接过酒壶去了,片刻,她又拿了一壶备用的酒过来,笑道:“将军,请喝这个,这个刚从冰里取出。”
  杨元庆摸一下酒壶,入手冰沁,他心中喜欢,连连致谢,宫女抿嘴一笑,给他又换个酒杯,倒了一杯酒,将酒壶放在一旁,慢慢退下去了。
  杨元庆细细品尝冰凉甘醇的美酒,竟是他平生所喝最甘美的一杯酒,这时,他忽然看见一个小娘向他奔来,正是他的妹妹杨娇娘,娇娘虽是郑夫人所生,但她为人厚道,天真烂漫,杨元庆也挺喜欢她。
  “娇娘,什么事情?”他笑问道。
  “三哥哥,娘叫你过去一下。”
  是郑夫人叫他,杨元庆透过舞姬的身姿,看见了坐在对面第一排的正房母亲郑夫人,她目光阴冷,若有所思。
  杨元庆心中不喜,便摇摇头对娇娘笑道:“我刚从外面回来,让我先吃点东西,喝两杯酒,等会儿我自己过去。”
  “三哥哥,你就跟我去嘛!回来再吃。”
  娇娘拉着他手腕,撒娇似地便向外拖,杨元庆无奈,只得起身在她头上笑着敲了一下,“你这个小丫头,怎么一点不体谅人,将来怎么嫁出去?”
  娇娘嘻嘻一笑,拉着元庆便走,很快,他们从殿外绕了过去,杨元庆走到郑夫人面前,“母亲大人有什么找我吗?”
  杨元庆的态度很客气,旁边几名官夫人都在望着他,他尽量克制住心中的厌烦,给郑夫人一点面子。
  郑夫人向两边看了一眼,指了指旁边空位,“你坐下,我有话对你说。”
  郑夫人刚从萧后那里回来,尽管萧后对她态度很客气,说得也轻描淡写,但郑夫人还是感觉到了萧后心中的不满,竟让她好好管束元庆,郑夫人后来又悄悄问一个宦官,才知道元庆竟然顶撞萧皇后,让萧皇后勃然大怒,杨元庆还险些被杀。
  郑夫人不由又惊又怒,她可以不管杨元庆,但杨元庆得罪萧皇后,这无疑是伤害了杨家的利益,伤害到了她两个儿子的利益,萧皇后可是把这笔帐算在杨家头上,算到她的头上。
  “你刚才为何要得罪皇后?”郑夫人要面子,不敢大声斥责,低声咬牙切齿道。
  杨元庆半晌道:“这件事和母亲无关,你就不要过问了。”
  “什么叫和我无关?”
  郑夫人更加忿怒,“刚才萧皇后把我叫去,你快说,你到底做了什么?”
  郑夫人一发怒,眉毛就会竖起,配合她高高的颧骨和薄薄嘴唇,一副刻薄模样更是显露无遗,杨元庆心中厌烦之极,他站起身道:“夫人若没有别的事,我就回去了。”
  “站住!”
  郑夫人一声低喝,“你现在就跟我去向皇后道歉!”
  杨元庆脸一沉,他毫不理睬郑夫人,转身便快步离去,旁边几个官夫人发现了异常,都注视着郑夫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郑夫人脸色铁青,连脸色涂的脂粉都遮掩不住了。
  这时,郑善愿的妻子蔡氏悄悄坐到郑夫人身边,“元庆出什么事了?让你这么斥责他。”
  “大嫂,你有所不知。”
  郑夫人咬牙道:“那个畜生给我闯大祸了!”
  
  卷四
漫天外云卷云舒
第三十二章
启民提议
  
  杨元庆阴沉着脸回到位子,本来很好的兴致,被郑夫人的几句话给破坏了,此时他已决定今晚就搬离杨府,本来他是不忍祖父难过,才勉强住在杨府,可现在他已无法忍受,一时一刻都呆不下去了。
  杨元庆正在低头考虑今晚搬到哪里去,是去晋王府,还是去单雄信住的客栈,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搬去晋王府。
  就在不远处,离他约五十几个座位,蔡夫人已经找到了丈夫郑善愿,他们望着杨元庆在低声说着什么?郑善愿脸色一变,又问了几句,蔡夫人指了指对面的郑夫人,郑善愿的脸色越来越沉重,最后他坐不住了,起身向杨元庆这边走来。
  杨元庆给自己倒了一杯酒,忽然,身后有人笑道:“元庆贤侄!”杨元庆一回头,见又是郑善愿,一脸尴尬地站在他身后,杨元庆此时对郑家实在是没有半分好感,他端起酒杯淡淡道:“世伯还有什么事吗?”
  “刚才得到一个消息,我一个朋友不幸病逝,明天要出殡,在蓝田县,明天一早我就要赶去,真是对不起贤侄了,明天的午宴只能……”
  杨元庆心中冷笑一声,此人消息好快,他也笑了笑,“其实我也正想找个机会告诉世伯,明天我也正好有事,不能去郑府赴宴。”
  “那最好了,否则我心中歉疚,几天都会睡不好觉,这才我就放心了,先告辞!”
  郑善愿拱拱手要走,等他走了几步,杨元庆忽然微微笑道:“郑世伯,那磐郢剑其实利人市有卖,二十吊钱一把,如果郑世伯喜欢,我买一把送你,如何?”
  郑善愿浑身一震,慌慌张张地跑了,杨元庆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他站起身准备离开寿宴,今天寿宴所经历的事情已经让他受够了。
  可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声高喝:“皇帝陛下驾到!”
  主殿内霎时间安静下来,鸦雀无声,连音乐声也停止了,所有人的目光都一起刷地向大门处投来,杨元庆的位子正好在大门旁,他站在那里显得非常凸显,只得暂时又坐下。
  一队队侍卫从门外走进,迅速列成人墙,将两边宾客隔离,片刻,杨广的笑声从外面传来,“朕是一直想去边塞巡视,已经在考虑了,可汗要好好招待朕。”
  “突厥期盼陛下驾临,就像草原期盼太阳。”
  紧接着大群人走进了主殿,为首两人,正是隋帝杨广和突厥可汗,隋帝杨广小睡方醒不久,休息得充足,他显得精神抖擞,和可汗谈笑风生。
  而突厥可汗是专程进京觐见新帝,昨天刚到,正好遇到了乐平公主寿宴,染干同样是神采奕奕,杨元庆在哈利湖一战杀死了达头可汗,直接导致西突厥分裂,被西突厥控制的铁勒各部以及从前都蓝的部族纷纷脱离西突厥,投靠东方突厥,使染干控制的力量迅猛增加,各部落人口已愈百万,称霸于草原。
  此时染干对隋朝已是心悦臣服,他从一个落魄的小部族头领最后成为草原霸主,这完全得力于隋朝的扶持,使他心怀感恩。
  另外哈利湖一战,杨元庆以三千人大败两万薛延陀军,使染干亲眼目睹了隋军强悍的战斗力,草原人信奉实力,隋军强大的实力使染干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
  在他们身后,跟着突厥可敦义成公主和萧后,几十名宫女和侍女跟在她们身后,但义成公主身后只有两人,一人是她的贴身侍女,另一人是贴身带剑女护卫,当杨元庆看到这个女护卫时,顿时愣住了,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眨了眨,没错,正是尉迟绾,此时的尉迟绾不再是隋军士兵打扮,而改换成了女装。
  尉迟绾头戴脱浑帽,身穿锦缎突厥女裙,腰束革带,佩戴一把利剑,她身材很高,又经过五年的军队磨练,此时更显得她英姿飒爽,步履矫健。
  杨元庆心中一片混乱,尉迟绾不是回老家探亲了吗?几时去了草原成为义成公主侍卫,这件事他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本来杨元庆准备从旁边小门溜走,但尉迟的意外出现,使他打消了离开的念头,他想找个机会当面问问尉迟。
  但今天的贵宾并不仅仅是突厥可汗,还有高句丽国王的特使大对卢(相当于宰相)渊太祚,这是一名四十岁左右的中年男子,身材很高,面容削瘦,显得精干而有力,在他旁边跟着一名十七八岁的少年,长得酷似渊太祚,瘦长的面孔,阴鹜的眼睛,应该是渊太祚的儿子。
  他手中拿着一支玉如意,但他依然像拿刀一样握在手中,杨元庆锐利的目光注意到了他的手指,手指修长而有力,仿佛蕴藏着一种极富技巧的力量,仅仅从他握玉如意的姿势,便可看出这是一名刀术高手,只是高句丽居然出现这种使刀高手,令杨元庆感到有点惊讶。
  在渊太祚旁边的官员,正是杨元庆的父亲,鸿胪寺卿杨玄感,因为渊太祚并不是高句丽国王,所以陪同档次稍低,本来这几天进京的还有新罗王子,但因为新罗和高句丽势不两立,高句丽参加寿宴,新罗王子便借口身体不好,而没有出席。
  大殿正面的主位依然空着,今天的寿宴主人乐平公主杨丽华刚刚出来,已经在等候了,她又换了一件红色的绸缎锦裙,脸上也抹了一层薄薄的脂粉,在灯光的映照下显得容光焕发。
  启民可汗认识乐平公主,他连忙向她深深施礼,表示寿辰祝贺,杨丽华笑着还礼,她又亲热地拉过义成公主,让她坐在自己身边。
  义成公主准确说是杨丽华的族侄女,是宗室之女,但在未出嫁之前她就和杨丽华的关系极好。
  她们都是比较亲近自然,彼此有共同的语言,今天是义成公主出嫁几年来第一次返回故乡,她心情格外激动,满心的话要诉说。
  杨丽华问了一点草原的情况,这时她注意到了站在不远的尉迟,见她英姿飒爽,颇有巾帼英雄的气概,便笑问:“这个女护卫是你在草原找的吗?”
  义成公主看一眼尉迟绾,笑了笑道:“她其实是大利城的隋军,一直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我很需要一个这样的贴身护卫,她也愿意,正好这次南下在路上遇到她,她便随我同来了。”
  “大利城?”
  杨丽华眉头一皱问道:“那她不就是杨元庆的手下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0/85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