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族(精校)第2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8/337

  “他不会再回来,这次他不是来买精铁,他是去庐江郡,具体去做什么我不知道。”
  “好!这件事可以了,我问你第二件事。”
  无晋将册子翻了翻,虽然有几百条记录,但归集起来也不过三十几家客商,他注视着黄老牙问:“你知道白衣兵吗?”
  黄老牙浑身一抖,最终还是低声道:“知道!”
  “我要知道,你这些客源中,哪些是白衣兵,他们在哪里?你回答完这个问题,我们就走!”
  黄老牙停了一下,低声道:“白衣兵只有一家,叫庐江赵记冶炼行,也是我最大的客人,我不知道它在哪里?但镇上的张记车马行知道,他给他们送过三次货。”
  “你用祖坟发誓你说的话!”
  黄老牙咬一下嘴唇,“我用祖坟发誓,句句是实。”
  无晋点点头,给军士使了个眼色,军士狠狠一刀捅进了黄老牙的背心,黄老牙惨叫一声,气绝身亡。
  “很抱歉,事关重大,你不得不死!”
  当天晚上,无晋便兵分两路,命孙建宏率三百余名梅花卫弟兄留在采石镇,准备配合即将到来的江宁水军将白沙会的船一网打尽,他自己则亲率一百余梅花卫,由张记车马行东主带路,直扑庐江县。
  ……
  皇甫无晋要找的庐江赵记冶炼行并不在庐江县城,而是在县城北面的冶甫山下,冶甫山又名冶父山,传说铸剑之父欧冶子曾在此山铸剑,山上存有铸剑池古迹,因此得名冶父山,这只是传说,真实性无法考据,但冶甫山一带却自古辈出优良铁匠,这一带所出产的铁器非常有名,所以有句行话叫,‘采石的铁,庐江的匠’,连朝廷军器监的很多良匠都是来自庐江。
  给梅花卫们带路的是采石镇张记车马行的二东主,名叫张乾,他曾两次给庐江赵记冶炼行运货,知道冶炼行具体地址所在。
  在路上无晋便从张乾口中得知,庐江赵记冶炼行并不是一个铁匠铺,它实际上是一个商行,接到生意后便将具体活计交给铁匠铺做,庐江附近的铁匠铺有大大小小数百家,这次朝廷限制民间生铁贸易,却不限制铁器成品,因此这些铁匠铺都没有受到影响,只是他们需要从官方购买生铁原料,结果原料价格大涨。
  虽然无晋带着一百多梅花卫来庐江县,并不意味着他要像对付黄老牙一样,一举杀入,那样做会打草惊蛇,让申国舅知道他已发现白衣兵,他必须用婉转的方法。
  庐江赵记冶炼行也是在一座小镇上,小镇就叫冶甫镇,却是一座很小的山镇,不到百户人家,却有五十家铁匠铺,五家客栈和一家吃饭的酒铺。
  这一次梅花卫的军士都换了便装,化妆成镖师,拿着洛京振武镖局的旗帜,梅花卫本来是属于特务军队,这种镖局旗帜,腰牌之类的东西他们平时都备用。
  一百余人走进小镇,在酒肆纷纷下马,五六名伙计跑出来替他们牵马,其实他们的马匹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战马,马腿上有军马的标记,马蹄铁上也有编号,只能哄一哄乡村僻壤的小地方人。
  伙计们嘘寒问暖,笑脸相迎,将大群客人请了进去,“我们有野猪山鸡,有肥鱼野鸭,还有上好的果酒,都是本地特色,保证大家满意。”
  酒肆很大,其实就是个三面通光的大棚子,占地倒不小,此时是上午,还没有到午饭时间,酒肆内空空荡荡,一个人没有,军士和几名伙计将他们的马匹牵到后面去喂草料和水,军士们却纷纷找地方坐下,大棚内顿时热闹成一片,全部都是京城口音,他们的振威镖旗就插在外面。
  无晋找一个靠边的地方坐下,很巧,庐江赵记冶炼行就在他们斜对面,挂一只大木牌匾,上写,‘庐江赵记冶炼行’七个大字。
  无晋眯着眼打量这家商行,商行大门很小,只能容一辆马车进出,但看得出后面占地相当大,似乎是几座仓库,并不高,只是占地面积大,占地有七八亩之多。
  这时,掌柜被领了上来,军士给他介绍,“这位爷就是我们总镖头,姓皇甫,那可是国姓,和贵族沾边,总镖头问你几句话,保证你生意兴隆。”
  掌柜卷着舌头陪笑着说官话,“那是!那是!今天你们一来,我们今天的生意就满了。”
  无晋两锭百两银子,往桌上一放,“掌柜请坐!”
  掌柜的眼睛都长钩子了,白花花的银子谁不爱?他坐下笑道:“总镖头有什么要问的吗?”
  “是这样!”
  无晋慢慢悠悠问道:“我这次来庐江县是受人之托,想要买一批上好兵器,但掌柜也知道,兵器是禁货,只能通过非正常的渠道购买,不知掌柜能不能给我指一条明路。”
  说到这,无晋把银子向前移了移,他一直坚信一点,‘有钱能使鬼推磨!’
  “如果掌柜说得好,这两锭银子就是今天中午的酒钱。”
  冶甫镇是小地方,物价低廉,像他们一百来人吃顿午饭,三十两银子顶天了,无晋却摆出一百两银子,这让掌柜怎能不动心?
  他立刻低声道:“客官看见没有,周围这些铁匠铺家家户户门口挂着锄头、镰刀、铁犁之类,可实际上这些都是挂羊头卖狗肉,他们家家户户都是打造兵器的,客官如果想要买十几刀剑,或许他们凑一凑肯卖给你,如果想大量买,就得去县里找冶金商行,因为这些铺子的兵器都是卖给冶金商行,他们不敢卖给外人,尤其是客官这种说官话的人,他们都知道这是违法的,所以定下这条行规。”
  “那对面那家商行可以吗?”无晋指了指对面的庐江赵记冶炼行。
  掌柜摇了摇头,“那家不对外,你们去了也没用,这家商行从不接待外人,他们有自己的内部客人。”
  这句话,让无晋更加相信对面的赵记冶炼行就是白衣会的兵器总部,这时,从冶炼行大门内走出一人,坐在旁边的跟踪军士眼睛猛地瞪圆了,无晋看在眼里,他不露声色地将银子递给掌柜笑道:“把所有好东西端上来,让我的镖师们吃喝痛快。”
  掌柜高兴得答应一声,接过银子便慌不迭地跑去吩咐了。
  “怎么,你认识此人?”无晋盯住那人的背影问军士,只见那人进了一家客栈。
  军士点点头,“此人是李白沙的左右手,他的鼻子长得很有特色,又大又红,像只茄子,所以我记忆深刻。”
  ‘这么说来,难道李白沙也在这里吗?’无晋暗暗思忖。
  他一招手,把骆胜叫上来,吩咐他道:“我们这么多人在小镇太醒目,吃完饭你带弟兄们进县城,我带十名弟兄留在这里。”
  “将军只带十名兄弟太危险了吧!不如我们就在附近村庄内。”
  “不行!我觉得这里的人都不可靠,搞不好那个掌柜就是他们耳目,听我的命令。”
  骆胜无奈,只得点点头答应了。
  ……
第一百七十四章
白衣兵(下)
  经历了很多事,无晋已经变得很谨慎了,虽然他只是猜测酒肆或许是冶炼行的探子,但确实有这种可能,他只能装作听掌柜的话,把大部分弟兄打发走,他自己则带了十名弟兄留在小镇上,逛逛铁匠铺,悄悄买几件兵器,做得像真的一样。
  很多事情往往就是这样,你越担心它会发生某事,而它偏偏就会向担心的方向发展,就在无晋他们刚刚吃完饭离开,那名掌柜脸色便有些变了,他一直冷冷盯着大队人马走远,这才端上一份饭菜,绕一个大圈子,匆匆走进了赵记冶炼行的侧门。
  “罗管事,我敢肯定这群人不是镖师,而是军队,他们骑的都是战马,他们是来庐江县买兵器。”
  赵记冶炼行的管事姓罗,是一个四十余岁的胖胖中年男子,这里确实是楚王系私兵的武器供应基地,而对面的酒肆也是他们所开,专门用于监视异常情况发生。
  他们倒不是害怕别人知道楚王养有私军,他们这里没有私军,而是民间私自买卖兵器是大罪,如果申国舅被查出买卖兵器,那他的宰相也当不下去了。
  所以他们非常谨慎小心,罗管事背着手来回踱步,居然来了一支军队,而且化装成镖局,这倒是有点奇怪啊!
  “管事,小人觉得他们是来私买兵器,小人的直觉不会错。”
  确实,来庐江县除了买兵器外,实在想不到这些军士还能来做什么?他们更是做梦都想不到,从他们这里能查到楚王系私兵的分布,一般人都想不到这种另类办法。
  其实罗管事担心的是白沙会的人,他这里有三名白沙会的人,是来高薪诱骗三十名优秀的铁匠去白沙岛打造兵器,他担心这些军队是来抓捕白沙会的人。
  他思虑半晌也拿不定主意,最后对酒肆掌柜道:“你继续盯住他们,有什么事情随时向我报告,另外,那些白沙会的人叫他们不要乱跑。”
  停一下,他又摇摇头,“算了,白沙会的人不会听你的话,我来说。”
  酒肆掌柜答应一声,便退了下去,罗管事有点心烦意乱,他想写封信报告,可又不知该怎么写,自己是不是有点草木皆兵了,他叹了口气,将手中笔插回了笔筒。
  酒肆掌柜又匆匆回到了酒肆,此时正值中午吃饭高潮,很多铁匠和客人也来酒肆吃饭,掌柜开始忙碌起来,渐渐地,他便忘记了军队之事。
  当送走最后一个客人,掌柜筋疲力尽地回到自己房中,他要小睡片刻,可他刚走进屋,一把雪亮的钢刀却压在他的脖子上。
  “不准叫喊!”
  ……
  一天便这样平平静静过去了,黄昏时分,罗管事和往常一样,骑上一匹马,准备回自己家,他家在庐江县,但他并不是本地人,他是关中人氏,被派来这里当管事已经三年了,老婆在老家照顾两个儿子和年迈的公婆,而他却在当地娶了一房小妾,县城内租一栋两亩地的宅子,请一些仆妇,舒舒服度地过日子。
  下午他去一趟酒肆问情况,掌柜告诉他,那些人是豫州某郡的乡兵,受刺史派遣,私自来庐江买兵器,因镇上买不到兵器,已经去庐江县城了,只是路过这里,罗管事也就放心了,乡兵和他没有关系。
  他两天没有回家,开始想他的小妾了,心有点急,一路打马疾奔,庐江县是比较偏僻的县城,虽然郡名也叫庐江郡,但郡治却在北部合肥县,和庐江县没有关系,地方偏僻,没有宽阔平坦的官道,罗管事在一片树林中奔驰,眼看天要黑了,他心中更急,阴森的树林让他感到害怕,尽管这条路他已经走了三年,但今天他心中特别不安。
  忽然,他勒住马匹,前方小路上隐隐约约一棵大树倒下,正好拦住了去路,他只好放慢马速,准备一跃而过,可就在这时,他头顶一张大网撒下,将他连头带身子罩住,被拖下马匹。
  罗管事惊恐万分地被带到树林内一间废弃的小屋内,小屋内点着蜡烛,昏暗的烛光映照着一名年轻男子,在他两边站着六七名彪形大汉,双手叉在胸前,冷冷地望着他,墙面和地上的影子随着烛光不断拉长缩小,使小屋内的气氛显得格外阴森恐怖。
  “我们是梅花卫,来调查白沙会之事。”
  年轻人开门见山,直接表明了身份,听说是梅花卫,罗管事却暗暗松了口气,他以为自己遇到了山匪,那可是要劫财杀人的,他是关中人,对梅花卫多少了解一点,只要老实配合,一般都能饶过一命。
  “小人愿意配合大人调查。”
  皇甫无晋点了点头,他们审问过酒肆掌柜,知道这个罗管事不过是普通人,不是那种申国舅的铁杆心腹,这种人贪生怕死,容易对付。
  “听你口音,是雍京那边人?你叫什么名字?原来是做什么的?”
  “小人叫罗寿财,是雍京府蓝田县人,原来是申二爷所开盐铺的管事。”
  申二爷就是申国舅二弟西京留守申济,也是申如意的父亲,他在雍京也开了不少商铺赚钱,其中盐是其中生意之一,占据了雍京近一半的市场。
  无晋笑了笑,又问道:“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罗管事心中忽然后悔了,他刚才不该说实话,对方查到他的家人,从而伤害到他的父母儿子,他心中暗暗懊悔不已,不肯再多说。
  无晋却淡淡道:“我怎么问你,你就老老实实回答,你原来是申济盐铺的管事,我已经知道了,酒肆掌柜都告诉了我,你家就在蓝田县平桥镇,我要查你家人易如反掌,你还是乖乖说实话,不要因此丢了小命。”
  罗管事毕竟是商人,有些事情还不懂,他刚来庐江县时和酒肆掌柜这些当地人关系很好,喝酒时,便把自己从前的不少事都说了出来,作为一种炫耀,他和申二爷的关系如何如何,他老家在当地如何如何有钱,有多少地多少屋,后来渐渐懂了,便不敢乱说话,但从前的事情已经说出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8/33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