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校对)第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699

  杨钊坐下,关切地问道:“听说二哥断了几根肋骨,现在有没有好一点?”
  “断了几根肋骨还算好的,差点就断子绝孙了。”
  杨铦一阵咬牙切齿道:“不知是哪个王八蛋在后面暗算我,竟然把短箭射进马的屁眼里,我若查到,也非让他断子绝孙不可。”
  杨钊又看了一眼杨锜,问道:“大哥还有什么发现吗?”
  “我正要给二弟说呢!”
  杨锜又缓缓道:“长安县衙又询问了当时守门的士兵,当时明德门内正好有陇右节度使哥舒翰一行,另外,万骑营中郎将长孙全绪及安西中郎将李庆安当时也和哥舒翰在一起。”
  ‘李庆安!’
  杨钊心中敏感地一跳,他立刻联想到了短箭,能把短箭射进马的粪门,除了李庆安这种箭术绝顶高手,还有谁能办得到?杨钊心念急转,这几个月他虽然低调隐忍,但并不说明他由此转了性,相反,他比从前更加嫉妒李庆安,嫉妒他在三娘的寿宴上大出风头,嫉妒他去教贵妃投箭,嫉妒他当了扬州团练使,这种嫉妒他从不会表现出来,而是将它压在心中,越积约深,就像放了高利贷的铜钱,嫉妒也生出了诸多利息,使他狭窄的心胸有些容纳不下了,此刻,杨锜一提到李庆安的名字,杨钊心中的陈年旧帐一起翻了起来。
  他不露声色笑道:“我听过哥舒翰枪法了得,但箭法却一般,这种箭法精准的活儿估计不会是他干的。”
  一句话提醒了杨铦和杨锜,他们俩对望一眼,眼中都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李庆安,除了他还会是谁干的?
  “反了他了!”
  杨锜异常愤怒,他振臂吼道:“他天大的胆子,一个小小的中郎将,竟然敢暗害我兄弟,我要告他去!”
  “这个李庆安教过娘娘投箭,我估计娘娘会护着他。”杨钊又一次提醒他道。
  杨锜重重哼了一声,咬牙道:“我就不相信了,一笔写不出两个杨字,都要断子绝孙了,娘娘还会护着外人不成?”
  “是什么事情让老二这么发怒啊?”门口忽然传来了杨花花的声音。
第一百一十九章
杨家发难
  这两天,李隆基格外地勤政,今天虽是旬休,但他依然一早便赶到了御书房,陇右战役的重要性使他从未像这两天这样关注朝局,他赶到大同殿时,李林甫已经等候多时了。
  “臣李林甫参见陛下!”
  “相国不必多礼!”李隆基轻轻摆摆手笑道:“旬休日还把相国找来,朕着实是过意不去。”
  “陛下为国事操劳,臣又岂能置身事外。”
  “不愧是朕的老相国了,理解朕的心啊!”
  李隆基坐下,他翻了翻桌面上的奏折,不由眉头一皱,问高力士道:“大将军,朕昨天看的陇右地图呢?”
  高力士也吓了一跳,这两天他为太子之事有些走神,对李隆基的事情也没有太尽心,竟不知道桌上的地图是谁收走了。
  “陛下,老奴这就问问!”
  他快步走出书房,沉着脸问几名当值的宦官,“昨天是谁收拾陛下的书案?”
  “昨天是我收拾的?”一名年轻的小宦官怯生生道。
  “陛下的地图是你收走了吗?”
  “回禀高翁,地图在书架上,我以为陛下不用了。”
  “哼!胆大妄为。”
  高力士一声怒喝:“来人,拉下去打八十棍!”
  立刻冲上来几名侍卫将小宦官拖了下去,小宦官吓得浑身发抖,“高翁,饶我一命,饶命啊!”
  高力士又扫了众宦官一眼道:“以后陛下桌上的东西不准移位,听到没有?谁敢再犯,立即杖毙!”
  “是!”
  众宦官吓得战战兢兢,高力士又一指其中一名年轻宦官道:“鱼朝恩,这几天的御书房就由你负责检查,若再有失误,我首先拿你问罪。”
  “奴才遵命!”
  高力士这才回书房,他从书架上找到了陇右地图,在书案上铺开来,小声道:“陛下,收地图的宦官已被我重打八十棍,请陛下消消气。”
  李隆基被这个小风波坏了心情,他哼一声,对李林甫道:“相国,今天朕想和你讨论一下陇右战役,这一次,朕想一次拿下赤岭,把吐蕃军赶回大非川以南,恢复开元二十八年以前的势态,相国以为如何?”
  “陛下准备什么时候开战?”
  “所以朕要问相国,朝廷府库情况如何?这一开战,士卒粮食、抚恤钱粮等等都将是个不小的数额支出,而去年河东、河南招了旱灾,关中也粮食减产,朕很担心国力是否承担得起?”
  “陛下,虽然以上三地粮食减产,但江南、江淮以及巴蜀地区却粮食获得丰收,米价始终没有恶涨,现在太仓尚有存粮三百四十万石,左藏有钱二百万贯,以及绢八十万匹,应该能支撑起这场战役。”
  李隆基听说府库钱粮有余,他心情顿时大好,长长松口气笑道:“朕从即位开始,便与吐蕃打这场陇右拉锯战,来来去去几十年,如今安西小勃律大胜,给陇右之战打下良好的开端,朕有信心拿下这场战役。”
  说到这,李隆基又感慨道:“陇右一直是朕的心腹大患,正因为陇右不靖,所以当年昭武九国被大食入侵而向朕求救,朕却无力出兵,以至于我大唐对岭西控制削弱,如果这次陇右获胜,并能巩固战略优势,朕就准备重建碎叶军镇,加强我大唐对岭西的控制。”
  “陛下深谋远虑,臣深为赞同。”
  李林甫也笑道:“如果陇右之战获胜,臣还建议也要加强剑南地区的兵力,吐蕃西、东两线受挫,它的突破口必然是南线,所以加强剑南的防御,控制南诏坐大,便是下一步同等重要的大事。”
  李隆基站起身,走了几步道:“相国倒提醒朕了,朕刚刚得到消息,南诏王皮逻阁病重,南诏两个王子争位激烈,朕以为无论是哪个王子获胜,都会首先朝觐我大唐,所以朕要派个熟悉剑南情况的大臣出使南诏,一方面探望皮逻阁的病情,另一方面促使南诏继承者尽快来长安觐见。”
  “陛下,臣推荐剑南节度使郭虚已为安抚使,前往南诏。”
  “嗯!此事让朕再想一想。”
  李隆基说完,他又从御案上取过一本奏折笑道:“兵部刚刚上了奏折,赴江淮地区练兵的团练使们都已全部抵京,等待朕的检阅,朕想尽快一观江淮军容,就放在后天,从三品以上的官员都一起参阅,相国以为如何?”
  “臣没有意见!”
  “那好,检阅就仍然在右武卫校场内,相国安排一下,朕想同时召开陇右之战的政事堂会议。”
  ……
  裴宽因李隆基召见,提前赶了回来,而李庆安从军营回来时,已是下午时分了,他刚到翊善坊门口,却迎面来了一行人,五十余名身材魁梧的带剑骑士护卫着一辆马车。
  马车镶金嵌银,装饰奢华,在车顶上插着一面杏黄色三角旗,上书一个‘杨’字,李庆安策马闪过一边,不料马车却停了下来,车帘拉开,露出杨花花那张娇媚俏丽的笑脸,“七郎,我正找你呢!”
  李庆安见是杨花花,一颗心放下,上前拱手笑道:“好久不见,三姐比从前更漂亮了。”
  “油嘴滑舌的家伙,你还记得我吗?”
  杨花花口中埋怨,可眉眼中却透出一种难以抑制的笑意,眼睛笑弯成了月牙。
  李庆安也笑道:“我谁都可以忘记,唯独不能忘记三姐,上次赐弓之恩,庆安还没有报答三姐呢!”
  想起寿宴那天的情形,杨花花的美眸中秋水盈盈,她媚眼一瞟道:“你上我马车来,我给你讲件正事。”
  立刻有一名侍卫拉开了车门,李庆安犹豫了一下,便下马进了马车,车厢里俨然就是一间小屋子,十分宽敞明亮,除了杨花花外,前排还有一名她的贴身侍女。
  杨花花今天打扮得格外漂亮,梳着云鬓,发丝上斜插着一支凤凰金步摇,凤凰口中衔挂金刚石珠串,光芒璀璨,脸上化了红妆,涂脂画眉,额头上贴着花钿,她穿着一件用纱罗缝制的露胸长裙,雪乳半涌,肌理如玉,纱裙轻如烟雾、薄如蝉翼,隐约可见里面窈窕曼妙的玉体。
  见李庆安进来,杨花花连忙取过一只鹅绒坐垫,放在自己身旁,娇笑道:“七郎,坐这里来!”
  李庆安坐下来,打量了一下马车,车壁用艳丽的蜀锦装饰,脚下铺着厚厚的波斯地毯,各种器具皆用黄金打造,上面镶满了名贵的宝石,连车后的一只马桶都是用整块蓝田美玉雕成,使车厢里显得珠光宝气,富贵异常。
  李庆安不由暗暗摇头,这也太奢华了,杨花花目光透彻,她轻轻一笑道:“怎么,觉得太奢侈了吗?”
  “呵呵!大户人家的马车,我还从来没有见过,今天确实开眼了。”
  ‘大户人家的马车?’杨花花冷冷一笑道:“莫说一般的大户人家,就算是相国的马车也远不能和我比,更甚者,就是贵妃娘娘的凤辇,也要逊我几分。”
  李庆安一怔,他有些不解地问道:“可三姐不怕被人嫉妒吗?”
  杨花花笑得花枝乱颤,“嫉妒?我还巴不得呢!”
  她的笑容慢慢消失了,凝视着窗外,良久,她叹了一口气道:“我丈夫死得早,生计艰难,一文钱都恨不得掰成两半用,那时我就发誓,假如有一天我富贵了,我一定要让自己痛痛快快地生活,随心所欲,绝不会委屈自己,喜欢哪个男人我就招他入幕,不喜欢我就一脚踢开,管他别人怎么说我,今天我如愿以偿,这种荣华富贵能享受一天是一天,谁知道明天我会是什么样子?”
  她回头又瞟了一眼李庆安,轻轻握住他的手,媚然笑道:“七郎,你肯上我马车,我真的很开心。”
  李庆安听她说到‘不喜欢便一脚踢开,’心中略路有些不爽,便拍拍她的手笑道:“三姐,你说有正事告诉我,是什么?”
  “嗯!是有一件要紧的事。”
  杨花花注视着他眼睛问道:“你告诉我实话,我二哥前天马车倾翻,是不是你做的手脚?”
  李庆安耸了耸肩道:“为什么说是我做的手脚?难道你们抓到了我的什么证据了吗?”
  杨花花摇了摇头,“虽然没有直接证据,但我的两个姐姐和几个堂兄都一致认为是你所为,这次二哥伤得很重,他咽不下这口气,一定要去娘娘那里告你的状,你告诉我实话,我才能帮你。”
  李庆安轻轻抽出手,淡淡一笑道:“真的很抱歉了,既然没有证据说是我做的,那为什么一定要我承认,三姐,我真的不明白,裴家的马受惊了,撞了你二哥的马车,怎么就是别人暗算?就算是有人施了手脚,可当时城门洞挤满了人,凭什么只盯住我?三姐,你们杨家也未免太荒谬吧!”
  杨花花怔怔地看着他,半晌才道:“七郎,我是为你好,希望你能明白。”
  “三姐为我好,我当然明白,我也心存感激,只是莫须有的事情让我承认,很抱歉,恕我不能接受。”
  说完,李庆安喊了一声,“停车,我要下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6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