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校对)第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99

  那女子听有人叫她,回头找了一圈,忽然看见了他们几个,不由大喜过望。
  “段小剑、白蜡棍,还有席慢枪,你们怎么在这里?”
  她笑着跑了过来,忽然一眼看了李庆安,呆了一下,失声道:“你怎么也在这里?”
  李庆安干笑两声道:“我是来给你送豹皮的,你既然付了钱,货当然要给你。”
  “一张破兽皮,我才不稀罕呢!”
  女子撇了撇嘴,用劲推了一下白元光,“白蜡棍,你坐过去点。”
  她坐了下来,向伙计招了招手,“小二,给我先来一块饼,我肚子饿坏了。”
  白元光殷勤地给了她倒了一杯酒,笑问道:“雾娘,这几个月你跑哪里去了?怎么会认识我们新弟兄?”
  “我去拔焕城和疏勒逛了一圈,累得不行。”
  雾娘像个男孩子似的将酒一饮而尽,俏丽的脸升起了一抹霞红,她瞟了一眼李庆安,忽然想起他居然不肯卖给自己豹皮,不由狠狠瞪了他一眼,道:“你们三个,这个家伙在拔焕城欺负我,你们替我狠狠教训他。”
第十一章
马球风波(上)
  “喝酒!喝酒!”
  白元光用胳膊拐了段秀实一下,顾左右而言他道:“成公,今天这家酒肆的菜不错,是不是换厨师了?”
  “哈哈!是不错,小二,再来一盘红烧鱼。”
  “你们!”雾娘气得重重一拍桌子,“你们帮他欺负我,我告诉封二叔去。”
  李庆安的头忽然有点大了,叫封常清为封二叔,这个雾娘难道是……
  这时一直不说话的席元庆笑道:“七郎,你可能还不认识雾娘吧!她就是我们高帅的小女儿,外号叫……”
  “席慢枪,不准你说!”雾娘急了,狠狠瞪了席元庆一眼,席元庆连忙举手笑道:“好!好!我不说就是了。”
  雾娘瞥了一眼李庆安,“喂!你叫什么名字?”
  李庆安连忙笑道:“我叫李庆安,他们都叫我七郎,那豹皮你若不要了,我明天就拿去卖掉。”
  “那是我掏钱买下的,你敢卖!”
  停一下,雾娘又问他道:“那你用什么兵器?”
  李庆安一咧嘴,这小娘该不会是想给自己起外号吧?
  白元光最是幸灾乐祸,他连忙道:“雾娘,七郎是用弓箭。”
  “那好,以后我就叫你李臭弓,我说李臭弓,明天把豹皮给我送来,听到了吗?”
  其他三人听李庆安得了个李臭弓的外号,都忍俊不住,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李庆安苦着脸,暗暗忖道:“他奶奶的,高仙芝怎么生了这么个女儿?”
  ……
  喝完酒,高雾先回府了,段秀实和席元庆另有事情,白元光和李庆安一路返回军营。
  “七郎,你可别小瞧雾娘,她弓马娴熟,剑法很高,几个男人都不是她的对手。”
  “我看得出,你们都很喜欢她,对吧!”
  “是!安西军上下都很喜欢她,不是因为她性子爽快,而是因为她很仗义,看见有不平之事,她就要管,去年康怀顺的儿子在街上鞭打士卒,被她看见了,不仅把康怀顺的儿子狠揍一顿,还逼他向士卒道歉,现在想想都解气。”
  李庆安点点头,他忽然想起一事,连忙笑着问道:“她外号叫什么?”
  白元光哈哈一笑,“她最喜欢给人起外号,所以大家也给她起了个外号,叫高脚凤,不过你可千万不能在她面前提起,她好像对你特别不满。”
  李庆安不觉哑然失笑,高雾的个子很高,一双腿又长又细,可不就是一只高脚鸡吗?
  “七郎,对了,我有件事险些忘记告诉你了。”白元光重重一拍脑门,连忙道:“明天有场马球赛,你可要参加。”
  李庆安欣然点头笑道:“我还没有正式比赛呢!正好用实战来检验一下。”
  ……
  马球在大唐之盛,已经到了狂热的地步,上至帝王权臣,下至走卒小贩,无人不酷爱这项运动,它要求参加者不仅要有强健的体魄,高超的骑术和精准的射击,还要有最坚韧的意志和无比灵敏的反应。
  马球从它诞生那天起就被称为‘军中戏’,是大唐军人必须的一项训练,大唐高水平的马球手大多出身军队,尤其是骑兵众多的边军,更是人材辈出,马球在安西军也同样深受喜爱,拥有众多高水平的马球手,在去年春天大唐举行的马球大赛中夺得第三名。
  李庆安接触这项运动仅仅数十天,便已经表现出了超然绝伦的天赋,他捕捉战机的能力和临门一杖的精准,令无数人深为赞绝,他现在缺的只是一种大赛经验,这种经验需要在一次次比赛得以磨砺。
  今天这场比赛是夫蒙灵察亲兵队和高仙芝亲兵队之间的一场比赛,这两支队伍中拥有安西最优秀的马球手,高仙芝这边是段秀实、白元光,李庆安,贺拔余润等名将,而夫蒙灵察那边则拥有白孝德、荔非守瑜、柳青、刘志奎等高手,两边各出十人,在龟兹马球场上举行了这场比赛。
  马球场长约千步,相当于现在的三个足球场大小,球杖长三尺,外形如偃月刀,球大小似橙子,而球洞是一块木板上挖出一尺见方的圆洞,后面编以软兜,以打进对方球洞为赢。
  全场比赛共分上中下三局,每局时长一柱香,进球多者获胜。
  这场比赛吸引了五千余人观战,不仅有士兵、军属,而且龟兹城的许多平民也闻讯赶来观战。
  在马球场旁的观兵台上坐着节度使夫蒙灵察,副都护、四镇兵马使高仙芝,监军边令诚,副都护程千里,押衙毕思琛、行官王滔、长史康怀顺等安西军一班文武高官。
  夫蒙灵察年约五十余岁,双眼细长,皮肤黝黑,或许是上了年纪的缘故,他的身子变得有些肥胖了,已经没有了当年率军南征北战的威武和雄心壮志。
  他看了一眼高仙芝,眯着眼笑道:“仙芝,我们照例设个彩头如何?”
  高仙芝欠身笑道:“可以!”
  “那好,老规矩,我们各出五十贯,胜者得之。”
  旁边监军边令诚笑道:“咱家也凑个趣,我有一颗明珠,哪队获胜,就归谁。”
  “边公公,一队有十人,可你只给一颗明珠,获胜后怎么分啊!”
  坐在高仙芝身后的女儿高雾插口笑道。
  “雾娘,大人说话,你不要多嘴。”高仙芝轻轻斥责女儿一声。
  夫蒙灵察笑了,“雾娘说得很有道理啊!监军,你就不要吝啬了,就再掏点钱来助助兴吧!”
  边令诚干咳两声,点头笑道:“既然雾娘有意见了,咱家就不得不出血了,我再出一百贯,胜者得之。”
  “那明珠呢?”高雾不依不饶问道。
  边令诚捻出一颗核桃大的明珠,在她面前一晃笑道:“若你的破刀烂枪队赢了,这明珠就归你!”
  “真的吗?”
  高雾大喜,她拢声大喊道:“段小剑、白蜡棍、李臭弓,你们要拼命啊!”
  周围的安西军纷纷笑了起来,夫蒙灵察也哈哈大笑,笑罢,他问道:“雾娘,李臭弓是谁?”
  “就是、就是……”高雾忽然忘了李庆安的真名。
  “就是那个单弓独箭,射杀四十名突骑施骑兵的李庆安,我收他做了牙将。”高仙芝接口笑道。
  这时,有人轻轻哼了一声,小声道:“稍有点本事,便立刻收为私有,不知道的,还以为安西军姓高呢!”
  高仙芝勃然变色,站起身厉声喝道:“程都护,你说清楚了,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第十二章
马球风波(下)
  安西人人都知道高仙芝和程千里不和,这并不是谁是谁非的问题,而是官场中最常见的僧多粥少问题,夫蒙灵察是一把手,这无可争议,但二把手该是谁,那就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了。
  资历派认为,程千里早在夫蒙灵察的前任盖嘉运时代便是副都护了,资历甚至比夫蒙灵察还高,也没有退居二线,按理,就算委屈当不了一把手,那二把手也非他莫属了,可偏偏杀出个高仙芝,抢走了都兵马使的掌兵大权,硬生生把程千里挤成了三把手,这就着实令人愤慨了,所以在资历派的眼里,程千里是受了委屈。
  但在实力派的眼中,高仙芝却是受害者,实力派认为,安西非中原,担负守土拓疆的重任,所以真本事要远远比所谓资历重要得多,程千里空有资历,而军功不著,这就说明他能力有限,做不了大事,不能成为独镇一方的诸侯。
  相反高仙芝虽年轻,但南征北战,军功卓著,天宝元年,原来归附大唐的西突厥达奚部落举兵反叛,从哈密一带逃到了碎叶,高仙芝率领二千骑兵万里追击,追达奚部落到碎叶,将他们斩尽杀绝。
  由此可见高仙芝卓越的指挥才能,而程千里时时进谗言,处处设障碍,这就让实力派人替高仙芝打抱不平了。
  今天,程千里再度发难,而且话说得极重,安西军姓高,这话什么意思,如果高仙芝保持沉默,恐怕不久一纸圣旨就会把他抓入京中问罪了,这是程千里的策略,逼高仙芝在节度使面前发作。
  见高仙芝发作,程千里却装聋卖哑,不理睬他,高仙芝忍无可忍,单膝跪下,对夫蒙灵察道:“大帅,我高仙芝行得端,走得正,可有人却屡屡陷害,恳请大帅为我正名,若不然就请大帅罢了我都兵马使之职,请能者担任。”
  人人在谈论程、高不和的根源时,往往只会看到军权归属的问题,却很少有人会注意夫蒙灵察在这个问题上的责任,可事实上,夫蒙灵察才是程、高不和的真正罪魁祸首。
  很简单,作为一把手,制造部下的不和是他的领导艺术,若部下团结和睦,那一把手的危机就会出现了,这也就是夫蒙灵察一手提拔少壮派高仙芝的根本原因,刻意制造不和的根源,用高来遏程,再反过来用程来制高,他则坐享渔翁之利。
  夫蒙灵察连忙把高仙芝扶起来坐下,安抚他道:“仙芝,不要为这种小事大动干戈,程都护的意思是说仙芝要多给李庆安这样有作为的年轻人一点锻炼的机会,放在身边有点可惜了,并没有别的意思,监军,你说我说得对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