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校对)第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699

  可就算这么低的要求,今天还是有一大半的参考者失败,尤其是江淮地区推荐的武生,更是只有十之一二通过,当然,这和皇帝亲临考场给考生造成了压力有关,李隆基心里也清楚,可是连这点压力都承受不起,将来还怎么上阵打仗?李隆基更加生气了,他重重哼了一声,回头问新任礼部尚书裴宽道:“裴爱卿,你以为今天武举如何?”
  裴宽身材高大,满头银发,他曾任范阳节度使,十分精于骑射,见圣上问他,他连忙道:“陛下,臣的感觉十分失望。”
  “朕也是同感啊!”李隆基轻轻叹了口气,道“同样是江淮地区,朕还记得前年有人能开七石弓,去年有人能开六石弓,可今年却没有一个能拉开五石弓,再说射箭,前年有人十发十中,朕印象十分深刻,可今年连十发七中都很少了,哎!一年不如一年,一叶知秋,江淮府兵堪忧啊!”
  “陛下,臣以为这是府兵衰败的先兆,各地土地兼并太严重了,导致兵源不足。”
  裴宽趁机说出了他的担忧,李隆基默然了。
  这时,左相兼兵部尚书陈希烈出列道:“陛下,臣以为这和府兵衰败的无关,裴尚书有点草木皆兵了。”
  “哦?陈相国说说看!”李隆基十分感兴趣地问道。
  “陛下,臣的理由很简单,如果是府兵衰败,那也应该是所有地区都出问题才能,可河南道的考武者成绩并没有下滑,岭南道也是一样,成绩和去年前年持平,成绩下滑的只是江南道和淮南道,臣以为,这两年江淮地区武备松弛是有自己的原因,一是江淮地区物产富饶,民众普遍家境殷实,享受之风盛行,文盛武衰,也影响到了府兵,致使训练不足,其次是将官大多老化,臣手中有统计,江淮各兵府的都尉年龄大多在四十五岁以上,果毅亦然,将官本身能力不足,下面军士又如何能提高,所以臣认为归根到底,江淮地区推荐的考武者成绩不高,还是一个训练问题。”
  “陈相国,连陛下都认为这是府兵衰败的必然结果,你是兵部尚书,难道还不清楚这其中的问题吗?却避实就轻,说什么训练不足,陈相国,你这是误国!”
  裴宽心中十分恼怒,身为相国,不思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却举轻避重,误导圣上。
  陈希烈冷冷一笑,反驳道:“裴尚书,我是兵部尚书,我所言皆有根有据,我可以拿江淮各军府的文书给圣上,而你不过才上任两天,请问你又有什么依据?”
  “好了,两位爱卿不要争吵了。”
  李隆基笑着打了个圆场,又问一直没有说话的李林甫道:“李相国,你兼是扬州大都督,你以为呢?”
  李林甫微微一笑,躬身道:“陛下,臣认为两者都有可能,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实地试验一下,看看究竟是陈相国说得对,还是裴尚书说得有理。”
  “那相国说说看,用什么办法试验呢?”
  “这个……臣还没有想好。”
  “陛下,臣倒是有一个办法。”陈希烈接口笑道。
  “陈相国请说,朕听着。”
  陈希烈轻捋一下他的山羊胡,笑道:“现在长安中有许多边军悍将,臣建议把他们任命为团练使,调到江淮地区统兵半年,用边军的方式来训练江淮地区的府兵,半年后,是土地问题,还是训练问题,便一眼可知。”
  李林甫也笑道:“陛下,臣以为陈相国的办法不错,可以一试。”
  李隆基又看了一眼户部尚书张筠,张筠也笑道:“陛下,可以一试,若不行,咱们再考虑裴尚书的意见。”
  “好吧!这件事朕准了,此事就由陈相国全权负责协调,半年后,朕看结果。”
  “臣遵旨!”
  ……
  崇仁坊马球场上比赛快要结束,第三支香还剩下一小截,场上的比分是六比四,高力士的飞豹马球队领先两球,这六个进球中李庆安一人便射中了四球,比赛的胜负几乎没有什么悬念了,飞豹队的八名球手都退至自己的球洞附近,用防守取代了进攻,他们要保住最后的比分,每人一千贯就到手了,只有李庆安和另一名球手在全场游弋,伺机寻找对方的漏洞,正因为有李庆安在中场附近游走,使金吾卫队不敢全力押上,这就是战争中的攻城,一支骑兵游弋在外,使攻城者心有忌惮,唯恐大营被袭。
  观众席中却喊声震天,锣鼓拼命敲打,如诗如画姐妹声音都喊哑了,小莲却无意中发现了那个化妆新潮的独孤明珠也在场,见她手中举着一张大纸,上用红字写着:‘李七郎必胜!’
  时间离比赛结束越来越近,尽管金吾卫队疯狂反扑,但飞豹队却防守如铁桶一般,让对手毫无机会,这时一名球手抓住了机会,一杖将球送出去七十步远,正落在李庆安的身旁,李庆安挑出一个高球,纵马疾奔,突至对方球洞斜角处,这个位置的前方无人阻挡,球从空中落下。
  金吾卫的四名防卫球手见势不妙,一齐向李庆安狂奔而来,但他们还是晚了一步,李庆安行云流水般地打出一记旋转球,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调到另一边的空挡处,那边还有一名队友策应,此时在他的前面已经没有一人防守,他轻松一记抽击,球应声入洞,七比四。
  这时比赛结束的钟声敲响了,顿时满场欢声雷动,飞豹队的球手们翻身下马,将球杖高高抛起,激动地拥抱在一起,这是他们第一次用真本事击败了劲旅,每个人都激动得热泪盈眶,纷纷和李庆安拥抱,如果说他们曾经对李庆安有过不满和怨恨,但在胜利面前,所有的怨恨都无影无踪了。
第一百章
调将扬州
  夜幕初降,皇城兵部的衙门里灯光微明,原本休假中的各司朝房里都有人影在晃动,今天是武举第一天,一千余名今天参加武举考生们的成绩已经出来了,几个司的官员们都在忙碌地整理文书档案,笔在沙沙地走着,一个个考生的命运将在他们笔下定格。
  这时,兵部司郎中罗端拿着一份文书匆匆走进了侍郎李麟的房内,“李侍郎,名单已经我们排出来了,这是初步方案。”
  罗端将一纸名单轻轻放在李麟的案头,李麟连忙接过名单仔细地看了起来,这份名单就是陈希烈的方案了,调京中的边关悍将为团练使,去江淮地区练兵半年。
  陈希烈中午提出来,便要求兵部连夜拟出方案,用他的话说,此事甚急,不得拖延。
  李麟看了片刻,便点点头,起身匆匆向尚书房而去,尚书名义上是一部的首脑,但实际上的权力掌握在副手侍郎的手中,尚书并不过问具体的事务,他们实际上是相国的一员,参与商讨军国大事,所以陈希烈名义上是兵部尚书,在兵部也有一间朝房,但他却极少来兵部坐镇。
  但今天的情况却例外,调边将是他提出的方案,所以最后的定案是一定要他来拍板。
  此时尚书房内灯光微明,陈希烈坐在房内看书,等待下面报来的方案。
  “相国,已经好了。”
  门口传来了兵部侍郎李麟的声音,陈希烈连忙放下书道:“进来吧!”
  门推开了,李麟快步走了进来,将一份方案文书放在他的面前,“请尚书过目。”
  陈希烈接过草案,上下仔细地查看,李麟在一旁解释,“按照相国的建议,这次选了江南道和淮南道的十五个兵府为试点,从在京边将中抽取三十名弓马娴熟的边将赴任,为期半年,每兵府各设正副团练使一人,暂行都尉之职……”
  陈希烈一个一个查看,调范阳史思明为升州江宁团练使,蔡希德副之;调朔方郭子仪为苏州长洲团练使,李国臣副之;调陇右李光弼为常州武进团练使,哥舒曜副之;调安西李嗣业为扬州江都团练使,荔非元礼副之……
  他迅速找到了李庆安,在第八组,‘调安西李庆安为寿州寿春团练使,荔非守瑜副之。’
  陈希烈眉头轻轻一皱,指了指李庆安道:“把他和李嗣业调换一下,李庆安为扬州江都团练使,其他各州都不变,可以正式拟方案了。”
  “属下明白了,这就去改。”
  李麟匆匆离去了,陈希烈将笔往桌上一放,长长地舒了口气,有一种完成任务后的轻松。
  半个时辰后,一辆由数十人护卫的马车驶进了平康坊,在李林甫的相国府前停了下来,陈希烈手中拿着一份文书方案,匆匆走下了马车。
  ……
  李庆安的第二场比赛是在初六下午,在安仁坊马球场,由上届第三名安西队对阵剑南队,虽然剑南是大唐的边区节度之一,但它的马球水平却远远不如北方的各支强队,只相当于一支中等水平的州队,这也和它的地理环境有关,巴蜀地域狭窄多山,骑兵较弱。
  虽然对方是弱旅,但安西队并没有因此轻敌,他们依然派出了最强大的阵容,十名代表安西最高水平的马球悍将出场,白元光、李庆安、段秀实、荔非守瑜、贺娄余润等等。
  这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比赛,几乎是安西军马球队压着剑南马球队打,无论是个人的技术,还是整体的配合,安西马球队都打得如行云流水,无懈可击,不时打出一个个精彩绝伦的进球,白光远的背击,贺娄余润的海底捞月,李庆安的七十步绝杀,都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最后的比分成为开赛以来悬殊最大的一场,十二比一,剑南队惨遭淘汰,安西队表现出了王者的风范。
  安西队顿时成为了夺冠的最大热门,无数人都押注在了安西队的身上,不过下午时分,朝廷里突然传来一个爆炸性的消息,朝廷决定,任命三十名在京的边将为团练使,赴江淮练兵半年,三天后出发。
  名单很快便在朱雀门旁的公示榜中公布了,在这三十名在京边将中,有二十人都是各马球队核心人物,如范阳史思明、蔡希德;安西李庆安、荔非守瑜;陇右哥舒曜、汤詹;朔方的李国臣等等,一时间风云突变,使天宝七年的马球大赛变得扑朔迷离,而上届第一名,羽林军马球队却没有一个人被调走,实力丝毫不受损,它变成了第一大夺标热门。
  得此消息,各大边军马球队都连夜召开紧急商讨会,商讨应对之策,在安西进奏院内,二十几名安西军人也在商讨应对之策。
  “这次调将不仅是我们安西,几乎所有的边军都涉及了,所以从实力上说,大家都同时降了一级,实力对比影响并不大。”
  说话的是段秀实,他是安西马球队的领队,所有的排兵布阵都是由他负责,这次突然调将去江淮,确实令他措手不及,不过运气还好,安西军被调走的五人中,李嗣业、荔非元礼和田珍都不是马球队的成员,只有李庆安和荔非守瑜受到了影响,最惨的是范阳队,被调走四人都是马球队的核心成员。
  旁边的白元光重重在桌上砸了一拳,无奈道:“哎!把我们最优秀的二人调走,心中总是不甘啊!”
  这时,段秀实瞥了一眼李庆安,见他若有所思的样子,便笑道:“七郎在想什么?”
  李庆安此时心中非常疑惑,他是被分到了扬州,怎么这样巧,居然是扬州,难道这真的只是一种巧合吗?他觉得应该只是巧合,调边将去江淮练兵是一件大事,不会用这种大事来刻意安排自己去扬州。
  “七郎,你说说看?”白元光见他有些走神,又提醒他道。
  李庆安这才反应过来,他笑了笑道:“我是在想,说不定我能赶上和范阳军的一战。”
  “不可能!”白元光立刻否定了他的意见。
  “布告上说得很清楚,你们是正月初九走,恰好和范阳军的比赛也在正月初九,你们上午还要去兵部办手续之类,哪有时间参加比赛。”
  这时李嗣业接口笑道:“说不定真的可以,反正是初九走,也没有规定具体时辰,晚上走也符合兵部的规定,至于去兵部办手续,我可以帮七郎一并办好。”
  听了李嗣业的话,众人的眼睛都亮了,如果能在走之前淘汰掉范阳队,那么杀入决战后,他们极可能会遇到羽林军队。
  “嗣业说得对!”
  段秀实笑道:“只要干掉范阳队这个最大的对手,我们后面就好打得多,至于羽林军队,说实话我并不看好他们,上次他们夺冠并不代表他们实力强劲,对付他们,我有七成的把握赢,关键就是范阳军,我估计他们也会一样全部出场,这将是一场最大的硬战。”
  “大家早点休息吧!明天上午还要和金州队打一仗,虽然是弱旅,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众人纷纷站起身散去,李庆安又和李嗣业说了几句,这才离开了,他要赶去高力士府,安慰他那三个可怜的小娘。
  李庆安牵马刚出进奏院的大门,便听见一人在叫他,“李将军,稍等一步。”
  待来人走近,李庆安才认出来,竟是李林甫的贴身侍卫陈忠,这是个武艺十分高强的年轻人,原本是少林寺的和尚,还俗后成为李林甫的贴身侍卫,李林甫下朝后,他便会像个影子一样,紧跟在他的旁边,是李林甫最信任的人之一。
  “陈侍卫,有事找我吗?”
  “李相国有个条子给你,你看完后还我。”
  说着,陈忠递给了李庆安一张纸条,李庆安心中有些惊讶,他打开纸条,就着门口灯笼的昏暗灯光看了看,上面果然是李林甫的亲笔手迹,只有一句简短的话:‘助扬州太守查案。’
  ……
  李庆安有些心事重重地返回了高力士府,尽管他觉得自己去扬州练兵不会是李林甫的刻意安排,但李林甫的一张纸条却推翻了他所有的猜测,练兵是假,查案是真,这很可能就是李林甫刻意安排的。
  为什么?仅仅让自己去扬州,有必要造出这么大的动静吗?李林甫到底想要自己做什么?
  李庆安已经隐隐看出了李林甫的深意,远远看见了高力士的宅子,他不由淡淡一笑,不管查案也好,练兵也好,他李庆安绝不会是一颗任人摆布的棋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6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