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校对)第6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3/699

  李庆安走到一个老农前蹲下,笑问道:“老人家,这块稻田是你的吗?”
  老农见他似乎身份尊贵,不敢怠慢,便站起身,指着周围的一大片田道:“这一片有三十亩,我自己有二十亩,另外十亩是租种宗家的田,今年麦子收成不太好,但愿稻子能补回来。”
  “那现在官府的税赋是多少?”李庆安又问道。
  “我们这里是上田,田赋每亩两升两合,还有每亩三百文的青苗钱,再就是要交一匹绢,其他没有什么了。”
  “那宗家的税赋呢?是你们承担吗?”
  “不!不!”老农连忙摆手,“宗家可是好人,从宗老太爷开始就善待佃户,每亩以实际收成为准,收租三成,田赋和青苗钱都是他们自己负担,假如遇到灾年,还可以问宗家借粮,没有利息。”
  李庆安笑着点点头,又问道:“那宗家在哪里?我是他们的故人,来拜访他们。”
  老农指着不远处的村庄道:“进村后最大的房宅就是,很好认,有一座道士塔,不过旁边的一座宅子也是,原来是其他人家,去年被宗家长女和她姓李的丈夫买下,也算是宗家。”
  “多谢老丈了。”
  李庆安拱拱手,谢了老农,便快步向村里走去,这时老农又大声道:“这位官人,日头很毒,把斗笠戴上!”
  “多谢了!”
  李庆安戴上了斗笠,很快便来到了村子里,村子里种满了梨树和杏树,青油油的小梨和淡黄色的早杏已经缀满了枝头,几条细犬闻声奔来,围着他们吠叫,进村没多久,果然看见了一座大宅,一座白色的道士塔矗立在院中,大门上挂了一块黑底金字的横匾:‘宗府’,这里应该就是宗楚客的老宅了。
  但李庆安找的却不是这户人家,他又向前走了十几步,斜对面果然又有一座宅子,比宗府要小一半,但树木更加茂密,院墙不高,只齐人的胸口,李庆安忽然在院墙前站住了,院子里是一片菜地,一个中年男子正在拿着一根长勺给蔬菜浇水,他也戴着斗笠,穿一件洗得发白的长袍,身材高大,他动作很慢,显得有些漫不经心。
  李庆安笑道:“这么毒的日头浇水,要把菜烧死的。”
  中年男子慢慢抬头,看了一眼李庆安,不由愣住了,“是你!”
  “是我,太白兄,别来无恙乎?”
  这个中年男子正是李白,李璘兵败时他中了箭伤,从乱军中逃脱,投奔他的族叔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便被妻子宗氏接回陈留宗家养伤,一直隐居至今。
  李白没有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李庆安,他不由有些尴尬和慌乱,一时也不知该怎么办?
  这时,一个年轻妇人从屋里快步走出,埋怨他道:“夫郎,这么热的日头不在屋里休息,出来种什么菜。”
  这个少妇就是李白的妻子宗氏了,她是宗家长女,仰慕李白才学,在李白最失意潦倒时嫁给他,正是得到她的精心照料,李白的箭伤才得以渐渐好转。
  她走到菜地边一眼看见了李庆安,她不由一怔,这是何人?
  李庆安拱拱手笑道:“原来是嫂夫人,在下是太白兄朋友,从长安来,路过陈留,特来看看他。”
  “原来是青莲的朋友,快进家里来。”
  “那就打扰了!”李庆安笑着走进府宅,他的亲卫则留在府外等候。
  宗氏有点埋怨丈夫不会待客,“夫郎,客人老远来,应请进家才对,这么热的天让别人晒在日头下,多无礼啊!”
  李白苦笑了一下,这可不是一般的客人。
  李白的新家占地虽然大,但大部分都是果园菜地,房舍只有十几间,李庆安在客堂坐下,客堂很宽敞,铺上了厚木做地板,前后通风,门外都是郁郁葱葱的果林,后院还有一个池塘,布置有假山凉亭,可以看见池内红鲤鱼游动的身影,环境幽雅,令人心旷神怡。
  “太白兄居住在世外桃源,令人羡慕啊!”
  李白已经从最初的尴尬和慌乱中恢复了常态,他淡淡一笑道:“其实我是个静不住的人,若不是身上有箭伤,我早就出门了。”
  这时,宗氏端了一只木盘过来,盘中是两杯冰镇酸梅汤,她将酸梅汤放在丈夫和李庆安面前,笑道:“青莲的朋友中我只认识杜甫和岑参,还有王昌龄,不知这位先生怎么称呼,或许我已久仰大名。”
  宗氏是大家闺秀,而且非常能干,宗家的事务她有很大的发言权,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李白是入赘宗家,但宗氏又很贤惠,她见兄长和族人都瞧不起丈夫,便毅然独立,用丈夫的名义买了这处房宅和宗家分开了,在家里李白几乎什么事都不闻不问,是个甩手掌柜,全靠宗氏来当家,她最大的希望就是丈夫的伤势早日康复,再想办法给丈夫找点事做,把他拴在家中,不要再到处去游逛了。
  李庆安连忙欠身道:“大嫂过誉了,在下不是诗人,是从政的俗人。”
  李白在一旁笑道:“夫人,其实你也是久仰他大名,前天你不是还说到他吗?”
  “你是……”宗氏略略有些猜到了,只是她不敢相信。
  “在下李庆安,是太白兄的旧友。”
  “哎呀!”
  宗氏吓了一大跳,她慌忙起身行礼,“原来是赵王殿下,民女刚才怠慢了。”
  宗氏是前相国的孙女,从小受家族影响,官家思想很重,李白也知道,他不以为然地摆摆手,“夫人,李将军是我的旧友,你太客气,我们就无法叙旧了。”
  如果来的是一个太守或者朝官之类,宗氏倒也无所谓,可李庆安是何人,天下谁不知道,未来的天子,即将成为大唐皇帝陛下,这是一般人吗?丈夫也太不懂人情世故了。
  “殿下请稍坐,我去准备酒菜。”
  李庆安连忙笑着止住她,“大嫂不用忙了,我还要赶路,坐一会儿就走,如果大嫂方便,能否给我的亲兵们也准备一杯酸梅汤,他们就在门外。”
  “好的,我让家人请他们进来,到别屋休息。”
  宗氏匆匆去安排了,这时,李白又叹了口气道:“我夫人什么都好,就是受她祖父的影响太重,一心想去给我谋陈留县的户曹主事,我给她说了多次,我不是做政务的料,她就是不听。”
  “那太白兄以后有什么打算吗?”
  李白摇摇头,“经历了永王之事,我也算明白了,我不适合官场,我进官场,别人累,我也累,再说我今年也五十余岁了,人生七十古来稀,我想趁余生还走得动,去完成我的几个心愿。”
  “太白兄说说看,你还有什么心愿,说不定我能帮你。”
  “将军还真能帮我。”
  李白笑道:“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去西域,回我的故乡碎叶看看,我自小离开碎叶,也不知老宅还在不在?”
  “太白兄的老宅还在,空关着,院子里的沙果树已经长成参天大树,我前几年还尝过果实,味道很甜。”
  “真的吗?那棵果树还在?”
  李白有些激动了,他离开碎叶时还小,碎叶的很多事物他都忘记了,惟独那棵沙果树他记忆犹新,那是他亲手种下的,离开碎叶时他还求父亲把树也一起带走。
  “青莲伤势未愈,恐怕去碎叶不行。”
  宗氏又回来了,她就是担心丈夫提出去西域,一去西域,那就是他们夫妻永别了,这怎么行,而且宗氏还有一个想法,就是想趁这个机会求李庆安给丈夫安排一个官职,俗话说,知夫莫若妻,她知道丈夫虽然在永王那里遭遇重挫,但骨子里还是想出去做事,以实现胸中的抱负,她想尽力帮助丈夫,只是宗家的影响力早已经消失了,最多也只能给丈夫谋一个户曹主事的职位。
  但今天李庆安来了,那就不一般了,她从来不知道,李庆安居然也是丈夫的故人,她这时才反应过来,丈夫给她说过,天宝七年时他在扬州给一个李将军当了几天幕僚,原来那个李将军就是李庆安。
  “殿下,我已给青莲谋了一个陈留县户曹主事之位,许县令已经答应,让青莲过几天就去上任。”
  李白有些不高兴了,“夫人。我不是说了,我不想去吗?你怎么还提这件事?”
  李庆安也笑了起来,“大嫂真是为难太白兄了,以太白兄的才学让他做户曹主事,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
  李庆安其实也知道,李白历史上参与永王之乱,后被朝廷流放夜郎,中途遇赦返回江淮,曾经一度穷困潦倒,但就是这种境况,他也不忘忧国忧民,向李光弼上书平淮之策,作为一个读书人,实现胸中抱负一直是他们的毕生梦想,从李白做永王的幕僚便可看出,其实他也是太久没有机遇了,以至于书生意气,没有看清后果便上了贼船,一直到他死,都是永王之乱种下的根。
  当年李白做了翰林供奉,因得罪张垍而被贬,他李庆安要实现大唐中兴,他胸中疆域万里,难道连一个李白都容不下吗?
  想到这,李庆安对李白诚恳道:“太白兄,我这次来看望你,一是想叙叙旧,其次也是想说一说你的将来。”
  李白心中叹了一口气,他没有说话,低下了头,宗氏心中也燃起了希望,她听出李庆安话中有话,似乎要给丈夫一个安置。
  李庆安笑了笑又道:“太白兄处理政务的能力我确实很了解,我也不会为难太白兄,但我大唐并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要处理政务,我想继续聘用太白兄为翰林大学士,同时兼任太学博士,不用管理政务之事,而是替大唐培养并选拔英才,不知太白兄是否愿意出山?”
  李白心中激动,他眼角已经湿润了,他从开元十三年出蜀,想一舒胸中抱负,可颠沛流离几十年,依然一无所获,甚至还差点被抓入狱,上个月他的挚友杜甫升为兖州太守,赴任途中来看望他,邀请他去兖州,但他婉拒了,他心中着实酸楚,王昌龄出任工部侍郎,岑参出任凤翔府尹,王维任尚书右丞,他所有的挚友都实现了胸中抱负,而他有什么,已经五十余岁,两鬓染霜,还做一个陈留县的户曹主事,连九品芝麻官都不是,这让他情何以堪。
  就在他对人生几近绝望之时,命运开始垂青他了,李庆安竟然让他做翰林大学士,还出任太学博士,这让李白如何不激动。
  “青莲,你倒是说话啊!”宗氏有些急了,她怕丈夫又犯倔脾气,拒绝这个机会。
  “将军,我们真是有缘分。”
  李白有些自嘲地笑了笑,“当初我在扬州给你做幕僚,我嫌你是武将,而且官太小,觉得委屈了我自己,便甩手不干,没想到时隔十年,我又要成为你的幕僚了。”
  “那太白兄这次有没有再嫌官小?”李庆安打趣地笑道。
  李白轻捋长须,微微一笑道:“如果让我做相国,我也不嫌官大。”
  李庆安哈哈大笑起来,宗氏心中激动,连忙起身道:“我去给你们准备酒菜,你们稍坐。”
  李庆安心情也十分畅快,笑道:“好!从来都是太白兄蹭我的酒,今天我也要蹭一蹭太白兄的酒了。”
  ……
第六百八十一章
路遇明珠
  大明宫浴堂殿,这里是太后沈珍珠的寝宫,在宫殿的最里面,有一间隐蔽的小房间,这是沈珍珠从来不准任何人进去的地方,是她的最隐秘之地,除了她和贴身侍女纹娘外,其余所有人都不准入内。
  此刻小房间内灯火昏暗,小桌案上放着两块灵牌,灵牌旁边有香烛供品,沈珍珠身着一袭道袍,跪在小桌案前,手执两支香默默祷告。
  “我儿及夫郎在上,恶人自有恶报,害你们之人已经伏诛,你们上天之灵安息吧!”
  她将两支香插进了香炉中,两颗晶莹的泪珠从她眼角流下,她叹了一口气,又对丈夫灵牌道:“大郎,我虽有对不起你,但我心中的苦楚望你能理解,我……”
  她声音变得异常低微,“我也是情不得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3/6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