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校对)第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1/699

  段秀实忍不住摇头笑道:“这个七郎啊!怎么这样讨女人喜欢?”
  如画恨恨地瞪了她们一眼,低声对小莲怨道:“这帮小娘就像群苍蝇一样嗡嗡乱叫,真是讨厌!”
  如诗倒了一碗热茶,小心地端了过去,“李大哥,你喝茶。”
  李庆安下马接过茶碗,见她秀眸含羞,不由想起她昨晚的无限柔情,他心中生出了一丝爱怜,接过茶碗笑道:“这里有如画和小莲就可以了,你回去吧!”
  如诗心中一阵甜蜜,便低头小声道:“李大哥,来看你打球,我也很喜欢。”
  “李七郎——”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少女的娇喊。
  李庆安眉头一皱,她们怎么会知道自己的小名?只见一群少女的旁边,荔非元礼正咧嘴冲自己大笑。
  “这个混蛋,唯恐天下不乱。”李庆安低骂一声。
  如诗掩口一笑道:“李大哥,我们一路过来,到处都在说你昨晚的事情,可能明天会有更多的小娘过来。”
  李庆安苦笑了一声,他心念一转,便笑道:“今天晚上,我们来玩投壶,怎么样?”
  如诗却不知想到哪里去了,她俏脸一红,羞涩地点了点头。
  这时,段秀实在后面喊道:“七郎,好像有宫中人来了。”
  李庆安向远方望去,只见几名宦官正骑马向这边驰来,转眼便冲进了马球场。
  “李庆安何在?”
  李庆安催马上前道:“在下就是。”
  一名宦官昂头道:“奉陛下口谕,宣李庆安即刻入宫觐见。”
  ……
  此时已是午后,李隆基刚刚用过午膳,躺在御书房里闭目养神,按照他平时的习惯,他一定会回宫小睡一个时辰,但这两天宫中正在搬家,十分凌乱,他也没有心思回去了,同时他也等一份奏折,一份他关心了很久的奏折。
  这时,御书房房外匆匆走来一名宦官,高力士向他摆摆手,又向房内指指,示意他小声一点。
  “阿翁,陇右的奏折到了。”宦官把一份奏折递给高力士。
  “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高力士打开奏折看了看,不知不觉他的眉毛皱成一团,眼中闪过一丝忧色,这个王忠嗣,怎么如此不知趣呢?
  “大将军,是董延光的奏折到了吗?”御书房里忽然传来了李隆基的声音。
  “正是,刚刚到。”
  高力士连忙走进房内,见两名小宦官已经把李隆基扶坐起来了,另一名宦官递过一帕熏过龙涎香的湿巾,李隆基擦了一把脸,头脑立刻清醒了,他把帕子放下便道:“把奏折给我!”
  高力士心中叹息,恭恭敬敬地把奏折递给了李隆基,“陛下,请御览。”
  李隆基有些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奏折,不料,只看了几行,他便勃然大怒,重重将奏折向地上一摔,怒道:“这个王忠嗣什么意思?他不干,难道朕让别人干,也不行吗?”
  “陛下息怒!息怒!”
  高力士连忙捡起奏折,轻轻拍了拍,放回桌案低声道:“陛下,王忠嗣的意思是石堡城险恶,攻克它必将损兵过半,这是他体恤士兵,为将者的正常想法。”
  ‘为将者的正常想法?’李隆基冷笑了一声,“那为臣者的正常想法是什么呢?朕已经三次下旨让他拿下石堡城,要钱给钱,要粮给粮,可他不干,那朕也容忍了,让董延光去打石堡城,可他却不发援兵,让董延光惨败于石堡城下,朕就不知道,这陇右、河西军究竟是朕的,还是他王忠嗣的?”
  高力士知道事情严重了,如果自己再不劝,王忠嗣就将性命难保,他便极力替王忠嗣打圆场道:“陛下,王忠嗣忠心耿耿,他不会不了解陛下的心思,老奴以为,他一定另有苦衷,不如召他进京问一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能只听董延光一面之词。”
  李隆基仰望着天花板,半晌沉默不语,忽然,他问道:“太子昨晚为什么不去参加三夫人的寿宴,朕记得他是有请柬的。”
  在谈到王忠嗣的时候忽然扯出了太子,或许别人会有点丈二摸不着头脑,但高力士太了解李隆基,他心中一阵惶恐,他最担心的事情还是终于发生了。
  “陛下,听说昨天太子生病了,卧床不起。”
  “哼!他总是生病,他这样的身体怎么能接朕的担子,哪有精力治理大唐江山,也罢!大将军,你替朕去看看他,他有什么需求,可尽量满足他,即使稍有越制也无妨。”
  “老奴遵旨!”
  这时,门外传来一名宦官的禀报声,“陛下,中郎将李庆安已经带到,在宫外候见。”
  ……
第七十八章
太子李亨
  “臣李庆安参见陛下!”李庆安向李隆基行了一军礼。
  石堡城之事李隆基已经放置一边了,他微微一笑道:“李将军,可去了朕的酒窖?”
  “臣准备下午就去,正好陛下召见。”
  “哈哈!”李隆基仰天大笑,笑罢,他摆了摆手道:“李将军,你今年多大了?成婚了吗?”
  “回禀陛下,臣二十五岁,尚未婚配。”
  “二十五岁,不错!朕二十五岁的时候,已经登基为帝,治理天下了,李将军,你也可以有一番作为啊!”
  说到这,李隆基略略探身问道:“你有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将来?”
  “臣愿为陛下戍边,保卫大唐的安西。”
  李隆基淡淡一笑,又道:“李将军,你知道朕今天为何召见你吗?”
  李庆安摇摇头,“臣不知。”
  “是这样,朕的贵妃酷爱掷壶,却苦无良师指导,昨夜她见李将军技艺高超,便恳求朕向李将军求师,不知李将军可愿屈身?”
  李庆安愣住了,教杨贵妃投箭!
  “怎么?李将军有难处吗?”李隆基笑着问道。
  这时,旁边的高力士连忙向李庆安使了个眼色,要他答应下来,李庆安心念收拢,连忙应道:“陛下,臣没有半点问题。”
  “那好,每十天一次,不过明天贵妃要搬到兴庆宫了,可能一时也没有时间,这样吧!第一次练习就定新年的正月初三。”
  “臣遵旨!”
  李隆基笑了笑又道:“教贵妃掷壶是朕的私事,另外还有一件公事想交给你做。”
  “请陛下吩咐。”
  李隆基取过一本奏折道:“相国给朕上了一本折子,说最近大量人口涌入京城,京城治安压力倍增,仅靠金吾卫和两级衙役已经是无法维持,眼看快到新年,所以朕就和相国商量,抽调左右万骑精锐,临时成立两支九门巡察营,参与维护京中治安,其中万年县的一支,相国便向朕推荐了你,说你曾是安西军斥候营校尉,经验丰富,朕就想问问你,可愿接受朕的任命?”
  “臣愿为陛下分忧!”
  “好!朕就任命你为九门巡察使,归李相国直辖,负责维护新年期间的京中治安。”
  ……
  李庆安退下去了,李隆基望着他的背影消失,便笑着问高力士道:“大将军,你觉得此人如何?”
  “陛下,此人智勇双全,是我大唐的栋梁之才。”
  李隆基点了点头道:“大将军说得不错,一叶可知秋,昨晚他与史思明一战,令我起了爱才之心,这次任命他为九门巡察使,朕也想亲眼看一看他的能力。”
  李隆基慢慢靠在象牙龙榻上,似乎在思考着什么,高力士也没有打扰他,他知道有些话不能多说,点到为止,圣上对李庆安起了爱才之心,这就足够了。
  半晌,李隆基又拾起董延光的奏折看了看,随手往桌案上一扔,轻轻叹息一声,道:“朕有些累了,想回宫了,大将军别忘了去看看太子。”
  “老奴这就去。”
  高力士快步走到门口,高声道:“陛下回宫,备驾!”
  ……
  一般而言,太子都住在东宫,李亨的前任太子李瑛也是住在东宫,可开元二十五年,李隆基废太子后,便做出一个决定,从此太子不再住东宫,而是与他同住大明宫。
  就这样,李亨便成了大唐第一个与皇帝同住一宫的太子,近十年来,一直生活在父皇的羽翼之下,在李隆基鹰一般目光的注视下,李亨在大明宫内煎熬了近十年。
  自从月初的大朝后,李亨的身体便一直不好,一连病倒两次,前天他又一次病倒了,以至于昨晚杨花花的寿辰,他也没有去参加。
  此时,他正躺在榻上,听长子李俶给他讲述昨晚发生的事情,李俶是皇长子,住在百孙院,他可以每隔三天来探望父王一次。
  “父王,刚开始我对那李庆安还不服气,可看完他和史思明的比试后,我才知道天外有天,我真的是远不如他,连皇爷爷也盛赞他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高明。”
  李俶最后也明白了李庆安的策略,他对李庆安的态度也由不满转为了佩服。
  李亨轻轻摸了摸儿子的头笑道:“能让你佩服的人,父王倒也很想见一见,既然你觉得他不错,那就可以和他多多交往,学习他的优点和长处。”
  “孩儿听说他弓箭非常厉害,倒真的想向他求教,就不知他愿不愿意教我?”
  “小王子不用担心,老奴去给李庆安说说,他一定会教你。”不知何时,高力士出现在了门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1/6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