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校对)第5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7/699

  旁边一名士兵把他的话翻译给了封常清,封常清便点点头,道:“先放他回来!”
  刀斧手放开了囊东赞,这时囊东赞的后背已经湿透了,他上前施礼道:“多谢将军给我机会。”
  封常清命人摆上一张椅子,淡淡道:“坐下谈吧!”
  “多谢!”
  囊东赞坐了下来,封常清才不慌不忙道:“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大唐安西节度副使兼信德总督,我叫封常清,你听说过吗?”
  “啊!原来是封将军,我多年前便有耳闻,久仰封将军威名。”
  “哼!恐怕是久仰我凶名吧!”
  囊东赞脸上露出尴尬之色,却说不出话来,封常清又道:“我只是执行赵王大将军的命令,可以让步的余地不多,希望你能明白这一点。”
  囊东赞取出帕子擦了擦脸上的汗,道:“我知道,我也是有诚意而来,希望大将军能给我一个机会。”
  “好吧!那我就把谈判的底线告诉你,若想和唐军谈判,吐蕃人必须先解除兵甲,最多留下不得超过五百名士兵。”
  囊东赞呆住了,解除军队,不就等于投降吗?那还有什么可谈的,他结结巴巴道:“封将军,这、这怎么行,吐蕃解除武装,不就亡国了吗?再说赞普还在吐火罗,要解除武装,必须得到他的命令,我们没有这个权力。”
  囊东赞只是和谈派,而不是投降派,他和尚琛氏的最终目的都是一样,想拖住唐军,等赞普率大军从吐火罗杀回来,没想到唐军和谈的前提竟是解除军队,解除了军队还谈什么,那不是与虎谋皮吗?
  他正想拒绝,却看到了封常清冷淡的眼神,猛地想起刚才说的话,谈不拢再拿他祭旗,背上顿时一身冷汗,硬生生咬住了要说出口的话,转了个弯道:“封将军,我不瞒你说,我手中只有五千军队,我可以答应大将军解散我的军队,可是其他军队都在大论尚琛氏的手中,我需要和他先谈,尽量去说服他。”
  封常清心里明白,他也不说破,便站起身,一挥手道:“送客!”
  转身便走了,说是送客,实际上就是撵出去,几名唐军抡起木棒向囊东赞打去,“快滚!”
  囊东赞抱头鼠窜,狼狈而逃,虽然遭遇了无礼,但好歹保住了一条命,他不敢停留,跑出土城翻身上马,便大喊道:“快走!”
  一行人向东疾奔而去,这时,封常清出现在一座木楼之上,望着囊东赞一行远走,他嘴角露出了一丝冷笑,他刚才说得一点都没错,要想和吐蕃人坐下谈,首先就要解散吐蕃人的军队,如果他们不肯自己解散,那唐军来帮他们解散。
  “传我的命令,大军即刻起拔,向逻些城进军!”
  ……
  八千唐军骑兵再一次出征了,不需要什么向导,他们只管沿着臧河而行,他们没有军粮后勤,一路劫掠,吐蕃部落纷纷组织抵抗,但他们的抵抗却反而给他们带来了灾难,封常清下了严令,凡抵抗,一律斩杀!
  封常清尽管放纵士兵,就算唐军奸淫妇女,他也睁只眼闭只眼,但他有一条铁的原则,那就是不得掳掠女人和牲畜,女人和牲畜将会成为唐军的累赘,会影响即将到来的战役。
  五百里的路程,唐军并不冒进,也不分兵,而是整备而行,他们走了整整六天,一路上劫掠屠杀,数以万计的吐蕃青壮被杀,吐蕃人的血染红了臧河,这天下午,唐军大队抵达了距逻些城约三十里外的乌宇土城,封常清下令就地驻兵。
  虽然没有得到吐蕃军的情况,但封常清知道,吐蕃人是绝对不会让他进攻逻些,所以,一场硬战即将爆发。
  “传我的命令,所有将士不得卸甲,兵器不得离手,马匹不得离身,不得埋锅造饭,不得扎营,不得聚众赌博,不得喧哗游戏,不得离开大队,违令者斩!”
  封常清的判断没有错,二十里外,一支近两万人的吐蕃军正急速向这边赶来。
  ……
第五百一十八章
吐蕃棋局(下)
  吐蕃军为了保卫逻些城,倾巢而出了,一万八千人,这是吐蕃最后的一点家底,或者说这些吐蕃赞普挑选剩下的军队,大都是老弱残兵,精兵强将都被赞普带走了。
  不仅吐蕃赞普没有想到,所有的吐蕃大臣都没有想到,唐军竟然会从天竺越过大雪山杀来,百年前,一名大唐使者曾借吐蕃兵一千从那里去了天竺,而百年后,一支近万人的唐军又从天竺杀了回来,历史给吐蕃人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吐蕃军的主帅是大论尚琛氏,他最终和囊东赞达成了共识,不管唐军是要战要和,不和唐军打一仗,他们无法向赞普交代,也无法向吐蕃国人交代。
  囊东赞也将他的五千军交给了尚琛氏,如果这一仗唐军败了,那么他们将成为吐蕃的英雄,如果他们败了,那吐蕃就算亡国,他们也问心无愧。
  尚琛氏催促士兵一路疾走,他心中还有一丝侥幸,那就是唐军在高原上的战斗力会大大减弱,他的士兵虽然是老弱之兵,但在高原上作战,或许唐军连老弱之军都不如。
  正是这一线希望,激发了尚琛氏的勇气,也激励着吐蕃军勇往直前,与入侵唐军一战高下。
  一名骑兵斥候飞驰而来,老远便大喊道:“封将军,紧急军情!”
  斥候的喊声让所有的士兵都警惕起来,坐着休息的士兵纷纷站了起来,封常清大步迎了上来,大声问道:“什么军情?”
  “回禀将军,一支约两万人的吐蕃军已开到二十里之外,即将抵达此处。”
  “军力如何?”
  “骑兵步兵各参半,大多是老弱之兵,不少人连盔甲都没有。”
  封常清点点头,他翻身上马,喝道:“准备作战!”
  “呜~”
  低沉的号角声响彻原野,顷刻间,队伍中的号角声立即全部吹响,此起彼伏,俨如乐队合奏,这劲吹的安西号角声仿佛原野上的暴风,山中的雷鸣。
  八千唐军纷纷上马,封常清战刀一挥,“出发!”
  他的战马飞跃而出,在他身后,大旗在风中飘舞,战马在绿野驰骋,左军郎将贺延嗣纵马飞奔,白色的鬃毛飞扬,飘到了他的头盔之上,他率领部下呼啸向前,如奔向海岸的汹涌浪花。
  “飞驰!攻克逻些城!”
  兴奋的喊声在队伍中回响,脸上洋溢着对战争的渴盼和激动,他们骨子那种对战争的狂热,俨如火焰一般在他们血液里燃烧起来。
  片刻,他们便冲出了崎岖不平的丘陵地带,冲进了一片广阔的原野之中,他们前进的步伐渐渐放缓了,在数里外,只见一支黑压压的军队出现在原野的另一边,这片原野简直就是天然的作战之处,厚厚的草甸,地面平坦,极利于双方的冲击。
  对面的吐蕃军也看见了唐军,他们也停止了前进,双方相距三里,相峙而望,这时,第二名斥候从斜地里奔驰而来,奔到封常清面前抱拳道:“封将军,对方确实为两万军左右,后面再无援军。”
  “战斗力如何?”封常清再一次确认道。
  “这支吐蕃军一半以上都是老弱之兵,兵甲不全,战马不过半。”
  经过两次确认,封常清最终相信了自己的判断,这是一支吐蕃弱旅,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迟迟不肯出战,一直要自己到了逻些,他们才被迫出战,看来,吐蕃的大本营十分空虚,所有的军队都被吐蕃赞普带走了,想到这,封常清眼中闪烁着一种决断的神情,他冲出队伍,高举战刀喊道:“决定我们命运的时刻到了,我们已无路可退,赢得此战,我们将成为大唐的英雄,八千安西的将士们,让吐蕃人在我们的铁蹄和战刀下颤抖,胜利属于我们!”
  “胜利属于我们!”
  八千唐军高呼怒吼,喊声响彻原野。
  “杀!”
  封常清战刀一挥,八千唐军骑兵如决堤的洪水,又俨如掠过原野的龙卷风暴,以一种势不可挡的气势,向吐蕃队伍席卷而去。
  “杀啊!”
  贺延嗣喊声如雷,他挥动大刀,一马当先,胯下的大宛战马雄骏矫健,奔跑如飞,他身后的两千儿郎个个奋勇争先,喊杀声震天,他们像一支锐利的长枪,直刺吐蕃大军。
  尚琛氏没想到唐军一开始就发动了强攻,他心中暗暗叫苦,他原想通过持久战拖垮唐军的体力,发挥出吐蕃士兵的高原优势,但唐军并没有上当,他们显然是想速战速决。
  尚琛氏没有时间多想,唐军骑兵已经冲到了一里外,他立刻令道:“弓箭准备!”
  两千弓箭手大步跨出,张弓搭箭,目标对准了疾冲而来的唐军前锋,等待他们进入射程。
  “弓骑兵!”贺延嗣一声大喊,他所有的手下都纷纷端起了角弩,人伏在马背上。
  “射!”唐军率先冲进了一百二十步的杀伤射程,两千支弩箭离弦而去,他们立刻挂上角弩,反手取过圆盾,挡住了战马的前胸,人伏在马脖子后面,另一只手提着长矛,动作一气呵成,干净利落,显示出唐军高超的训练水平。
  两千支箭呼啸着向吐蕃弓箭手扑去,唐军弩箭的射程远远大于吐蕃军的弓箭,他们还没有进入吐蕃弓箭的射程,但他们的弩箭却先到了。
  吐蕃弓箭手措不及防,强劲的箭矢密集地射进了吐蕃弓箭手阵型之中,只听一片惨叫声,吐蕃士兵纷纷中箭到地,瞬间便死伤了数百人。
  突来的射击打乱的吐蕃弓箭手的阵脚,他们吓得纷纷后退,有的人寻找盾牌,忘记了自己职责,尚琛氏大怒,挥动长剑大喊:“射击!射击!”
  这时,一部分吐蕃士兵如梦方醒,他们应该放箭,但是已经晚了,黑压压的唐军已经冲到了六十步外,蹄声如雷,大地在颤抖,那种视觉感官带来的强烈冲击和近万骑兵冲杀而来所激起的滔天杀气,让每一个人都心惊胆寒,两腿战栗,整个吐蕃军的阵脚开始向后移动。
  “顶住!组成矛阵!”尚琛氏声嘶力竭地大喊。
  前排的吐蕃军畏畏缩缩地举起长矛,许多人都恐惧得大叫起来,就在这时,唐军俨如疾风暴雨扑面而来,霎时间冲进了吐蕃军阵之中,强大的气势和冲击力将吐蕃军冲得人仰马翻,唐军骑兵挥动战刀劈砍,鲜血迸溅,人头滚滚落地,号哭、呻吟声骤起,矛刺在密密麻麻的吐蕃军中杀开了一条血路,暴烈的唐军骑兵塞如风暴,在这条血路上踹踏一切、压倒一切、披靡一切。
  吐蕃士兵抵挡不住,纷纷向两边躲闪,两万人的阵脚开始乱了起来……
  封常清不愧是中唐名将,他审时度势,迅速判断出了唐军的吐蕃军的优劣长短,唐军战马高大,骑兵力量强劲,士气高昂,极为适合冲杀,但人数只有吐蕃军的一半,又在高原作战,呼吸不畅而影响体力,这是他们的不利。
  而吐蕃军大多是老弱之兵,他们战马矮小,大多使用长剑,长兵器较少,在强烈的冲撞中难以和唐军匹敌,但他们的优点是兵力较多,适应高原作战,适合进行长时间的鏖战。
  封常清便迅速做出了决定,冲击敌阵,用最血腥最快捷的方式结束战斗,在出兵之前,他便做好了详细的作战计划,他们的目标是冲击吐蕃军的中军主帅,封常清知道,吐蕃军主帅一般是在队伍的东北角,便于指挥军队作战,而今天的情况确实如此,吐蕃军的帅旗就在东北角上,这样,便给唐军分割包围中军主帅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由左锋郎将贺延嗣为冲击主力,像一把锋利的刀,切开了吐蕃中军和其他军队的联系,而右锋郎将江再兴再率两千骑兵从北面包抄,和贺延嗣的部队一北一南,像一把锋利的大剪刀,将吐蕃中军绞杀,而封常清则亲率四千骑兵,替贺延嗣部队抵挡住后面吐蕃军的冲击。
  贺延嗣的军队犹如穿透森林的霹雳,成功地冲破了吐蕃军阵,他们像一条极有灵性的毒蛇,队伍一转,直向百步外的帅旗掩杀而去,贺延嗣挥舞大刀,左劈右砍,杀人累累,一步步向吐蕃帅旗逼近。
  吐蕃军的阵脚此时一片大乱,士兵们四散奔走,队伍散乱了,许多士兵都无所适从,只是拼命地向人多处奔跑。
  而尚琛氏只是一名文官,他没有看出封常清的战术,依然在拼命大喊:“不要乱,各自归队!”
  就在这时,他的北面一片大乱,士兵们纷纷叫喊:“唐军杀来了!”
  尚琛氏这才发现另一支唐军从北面包抄而来,势如猛虎,所向披靡,他急又扭头向南面看去,另一支唐军在他南面冲杀,已经越来越近,不足六十步了,而他的中军只有不到四千军,难以抵挡两支军队的南北夹击。
  而他南面的大队士兵则被另一支唐军骑兵冲击,应接不暇,根本顾不上他这边,尚琛氏大吃了一惊,他终于明白唐军的企图了,竟然是要先剿灭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7/6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