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校对)第4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1/699

  “李庆安很不错啊!”裴宽核桃般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何止是不错!”
  裴遵庆得到了裴宽的响应,立刻精神一振,他摆摆手,让丫鬟都退下去,这才靠近裴宽压低声音道:“这次他重挫崔家,局势已明了,如果我们裴家不尽快抢占一席之地,将来必追悔莫及。”
  虽然裴宽老弱不堪,但毕竟有几十年的阅历,一下子便听出来裴遵庆的言外之意,他眯起一双老眼,道:“你是说他会登基?”
  裴遵庆点了点头,其实李庆安的野心并不是什么新闻,李庆安霸占安西,早已有不臣之心,又是建成之后,位列亲王,两年前就有人弹劾李庆安拥兵自重,居心叵测,这些,很多明眼人都看得出,但裴遵庆作为一个大世家的头面人物,他也在观察李庆安,他想看李庆安是如何争位,是想做十年皇帝,还是想做百年之帝,从李庆安兵压关陇,并不是一脚踏上天子位,而是支持李适登基后,裴遵庆便明白了,李庆安是想做百年之帝,那么裴家就可以将前途命运押在李庆安身上,今天的朝廷之争,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
  “大哥,这是我裴家的一个机会,崔家已倒,必然是我裴家兴起之机,我希望大哥能说服裴氏家族,全力支持他登基。”
  裴宽笑了,道:“那你打算怎么做?”
  “我打算第一步便是和他联姻,将婉儿嫁给他,用婚姻将裴家和他绑在一起。”
  裴宽点了点头,他赞成裴遵庆联姻的想法,而且裴婉儿是裴家孙女一辈中佼佼者,无论容貌、才学还是性情都非常令人喜欢,由她来拉拢李庆安,无疑是最好的人选。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奔跑声,门房在外禀报道:“老爷,监国殿下来了,说是为寿辰之事来给老爷道歉。”
  ……
  婚姻如衣,如果说裴家和李庆安是两片衣襟,那么裴婉儿就是连系这两片衣襟的扣子,此时这颗水葱般的玉扣子并不在裴府,而是在独孤府内,裴婉儿这些天和独孤家的二姑娘明珠关系极好,还有一个裴雨,裴宽寿辰之后,三人便三天两头聚在一起厮混,三人中明珠的年龄最大,要比裴家姐妹大上三四岁,可心理年龄,她们却是一样。
  绣房内,明珠小心翼翼取出一只金盒,打开了,里面是一颗鸽卵大的金刚石,兴奋地递给她们道:“你们看看这个,没见过吧!”
  这颗淡蓝色金刚石是当年碎叶突厥可汗献给李庆安的贡品,叫热海晶泪,堪称举世罕见,李庆安为感谢明珠万里迢迢来北庭报信,而送给了她,作为奖励,这是明珠最珍贵之物,自从上次差点丢失后,她再不肯轻易拿出来示人,这次是和裴家姐妹关系密切,才给她们一看。
  裴家姐妹虽然都是世家名门女子,但明珠这颗璀璨夺目的金刚石还是令她们两人同时低低惊呼一声,两人眼中都不由流露出了羡慕之色。
  “明珠,这真是你的吗?”
  “当然,这是我姐夫送我的。”
  明珠提到姐夫,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的神色,现在她姐夫被公认为大唐最有权势之人,连皇帝监国都未必比得上她,她出去时,总会听见有人在她身后低声议论,‘看!她就是赵王妃的妹妹。’这让明珠心中充满了荣耀感,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别人只说她是赵王妃的妹妹,而不是说她是李庆安的小姨子。
  明珠小心地将金刚石收好了,对兴致盎然地对她们道:“我再带你们去看看我姐姐的房间,那可不是轻易给人看的,很多人来家里都想去参观,我娘不给。”
  裴婉儿和裴雨对此却没有什么兴趣,裴婉儿摇了摇头,笑道:“改天再看吧!我们先商量一下明天去秋游的事情。”
  提到期盼已久的秋游,明珠顿时眉开眼笑道:“说起秋游,我心都飞到曲江池了,咱们索性多带一些朋友,热热闹闹地去玩一趟,你们说怎么样?”
  “不好!”裴家姐妹同声反对道:“如果人多,我们就不去了。”
  明珠慌忙道:“不愿人多就算了,其实游曲江池就要人多才好玩,大家赛船踏歌,吟诗饮酒,就我们三个人,大眼瞪小眼,那有什么意思?”
  这时,裴夫人走了进来,接口笑道:“那就让你们姐夫陪你们一起去吧!”
  “娘,你怎么偷偷摸摸进来,也不说一声。”明珠吓得站了起来,有些埋怨母亲道。
  裴家姐妹一起上前施礼道:“参见姑母!”
  “我是来清扫你姐姐的房间,正好听见你们聊天,刚才你姐夫派人来说,明天他想去游曲江池,问你有没有兴趣一起去,正好婉儿小雨都在,那就一同去。”
  “真的吗?那真是巧了。”明珠笑逐颜开道:“我们也要去秋游,怎么想到一起去了?”
  裴婉儿低下头道:“那我就不去了。”
  “怎么不去!”
  明珠不高兴道:“本来我们自己就要去的,就当作他加入我们三人行,多了一个人,不对!可不止一人,他还有一大群侍卫呢!”
  明珠忽然反应过来,和李庆安一起去游玩,她是千肯万肯,可一想到还有大群侍卫在一旁虎视眈眈盯着,她的兴致便减了大半。
  “要不咱们还是过两天自己去,明天就说生病,算了。”
  “别胡说了,娘已经答应了,你们今天先收拾一下,明天一早,他会派马车来接你们。”
  ……
  骊山,在距离华清宫约五里的一座土山上,林木茂盛,在林木中掩映着一座土地小庙,庙里供着不知何年何月塑的土地神和土地奶奶,小庙颇为破旧,门窗都没有了,空空荡荡,泥神也缺胳膊少腿,只有一张三条腿破木案,墙角屋顶布满了蜘蛛网,这里地方偏僻,连乞丐都不会在此过夜。
  入夜,一直冷冷清清的土地忽然变得热闹起来,几十名黑衣人聚集在小庙里,他们身形灵活,奔走如飞,显然都是武艺高强之人。
  黑衣人一声不吭,都各自坐在一旁吃干粮喝水,在土地神的供桌上坐着一人,同样穿着黑衣,此人重眉马脸,相貌十分丑陋。
  他便是安禄山部署在长安的情报头子刘骆谷,自从安禄山在关内道兵败后,一直活跃在长安交际场的刘骆谷也销声匿迹了,当然,他并不是撤回范阳,而是从台前转到幕后,在暗中活动,据点也从长安城转到高陵县,这一段时间他没有任何活动,只是将一些长安发生的大事写成鸽信送至幽州。
  而五天前,刘骆谷终于接到了安禄山的命令,鉴于杨玉环已经渐渐被人淡忘,安禄山命令他将杨玉环绑架到幽州,若他能完成这个任务,将给他官升两级,赏钱五万贯。
  安禄山的命令使刘骆谷不敢有半点怠慢,他立刻将潜伏起来的各路手下重新召集起来。
  刘骆谷在长安经营多年,安禄山给他经费充足,使他有本钱招兵买马,收罗能人奇士,他在长安的一座庄园内就藏有五百精兵,另外还收罗了近百人的能人奇士,这些所谓的能人奇士其实就是汪洋大盗,或者负案累累的杀人越货之犯,一转身便成了安禄山的特殊人才。
  这次刘骆谷又将这些人重新召集起来,执行安禄山下发的新任务,此刻,刘骆谷正和两名头领站在供桌前,商量如何绑架杨玉环的方案,事实上在三天前他们已经动手一次,只是他们把事情想简单了,以为华清宫就只有一个营的三百名士兵看守,却不料华清宫内外还埋伏着其他人,使他们行动失败,死了三人,有些暴露了他们的企图。
  尽管有些担心杨玉环已经被转移走了,但在离安禄山给他们的七天期限只剩下两天,刘骆谷不得不硬着头皮,再进行第二次行动。
  供桌上放着一张简易的地图,微弱的灯光将地图上的笔迹照得若隐若现,这张地图是一名曾在华清宫当值的侍卫卖给他们的,地图上画明了杨玉环出家的道观和进入华清宫的捷径。
  捷径就是华清宫的西北角和东南角两处地方,两处都是树木浓密,易于躲藏,而且可借树木攀爬入宫,上一次他们是在西北角被人发现,现在那里必然是重兵布防,那这次他们就进攻东南角。
  刘骆谷屈指重重敲了敲供桌,不容质疑道:“今晚就从东南角进入!”
  这时,外面奔进一名探子,道:“将军,时辰到了。”
  刘骆谷抬头看了看外面,天空依然下着蒙蒙细雨,乌云密布,风高夜黑,正是动手的好时机,他立刻对坐在地上近百名手下道:“我还是那句话,不准惊吓了贵妃娘娘,把人装进麻袋就走,谁能成功,我赏钱一万贯。”
  一万贯的厚赏刺激得每个黑衣人的眼睛都冒出光来,他们纷纷站起身,摩拳擦掌,这时一名首领建议道:“将军,不如声东击西,佯攻西北角,把防守人吸引过去。”
  “好!就这么办,第一队攻西北角,第二队跟我走东南角。”
  他呼地一下吹灭了灯,“出发!”
  近百黑衣人冲出了小庙,俨如一群黑野猫,他们的身影迅速消失在黑沉沉的蒙蒙细雨中。
第四百六十六章
贵妃失踪
  黑夜中,一个身材矫健的灰衣人站在一株大树上,锐利的目光注视着十里外的土地小庙,尽管有十里之遥,但这个灰衣人的眼力异于常人,他还是看到了土地庙中那一点点昏暗的灯光。
  树下一块大石上,胡云沛扶刀而立,脸上充满了嘲讽的冷笑,他不明白这些黑衣人怎敢再来第二次,难道他们不知道,华清宫周围部署了一千名安西军最精悍的军人,有目力最好的斥候,有箭法最准的弓手,还有身经百战的铁骑兵,这些人怎么敢来送死!
  一座山神小庙,这么明显的目标,他们居然还敢在里面聚集,这究竟是他们无知,还是他压根就轻视安西斥候?
  “胡将军,他们的灯灭了!”树上的斥候发出了信号。
  胡云沛点点头,立刻下令道:“按照原计划行动!”
  他一声令下,潜伏周围的士兵纷纷向华清宫奔去,胡云沛拔出剑,也转身奔进了树林。
  ……
  十里路程对于武艺高强的黑衣人而言瞬间即到,刘骆谷在半路上又改变了主意,如果进攻西北角被发现,很可能贵妃会被转移,只有从东南角进去,或许还有机会。
  他们很幸运,在茂密的树林中他们没有遇到上次的麻烦,没有冷箭,也没有陷阱猎杀,百名黑衣人从树上和地面慢慢向华清宫推进,雨雾朦胧,难以察觉周围的情况。
  在离华清宫还有一里时,他们停了下来,刘骆谷手握钢刀,紧张地等待着探子的消息,片刻,一名黑衣探子窜身而至,对刘骆谷禀报道:“刘将军,西北角发现有埋伏!”
  “好!”
  刘骆谷一颗心放下了,只要还有埋伏,他就不担心了,他立刻低声对众人道:“我们动作一定要快,即使被发现也不要管,翻过向北走一百二十步就是道观,抓住人就退回,记住!要活人。”
  刘骆谷见时机已到,便一挥手令道:“发动!”
  近百黑衣人仿佛觅食的猎豹,奔跑中带着风声,撞击着树叶和灌木,沙沙作响,心中怀着对天下第一美人和一万贯钱的向往,不顾一切地向华清宫高墙奔去。
  美人和钱财,这是人类永远的弱点,强大得足以让人暂时忘记身边的一切危险,强大得足以令他们拎着人头向前冲锋。
  ……
  房间里,身着一袭素白裙的杨玉环有些忧伤坐在桌前,尽管她不施粉黛,可依然有着倾国倾城之貌,冰肌玉肤,粉光若腻,让任何一个女人都会为之黯然自愧。
  此时,在昏暗的灯光中,她显得十分形单影孤,雨丝沙沙地敲打着窗外的蕉叶,颇有一点‘一声梧桐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的忧愁滋味。
  在桌上放着两块牌子,牌子上都写着她的名字,不同的是,一块是金牌,一块是木牌,这是李庆安给她的一个选择。
  杨玉环明白李庆安的意思,选择金牌,不管她住在哪里?是什么身份,但她依然是从前的杨贵妃,受世人瞩目,受民众膜拜。
  而选择木牌,则就意味着杨贵妃已死,事实上,在杨玉环心中,杨贵妃早已死去,消逝在霓裳羽衣的乐舞中,消逝在繁华云烟的尘世中,但那只是她自己的消失,长安朝廷的卷册和档案里,她并没有消失,她还住在华清宫里,还是人们记忆中的杨贵妃。
  李庆安的木牌就是要让卷册档案中的她也一起消失,她心中很清楚,可这一刻她心中却又有一丝怅然若失。
  真的要离去吗?杨玉环有些恍惚,她仿佛又回到了二十年前的下午,那时她还是在洛阳,是一个娇憨年少的小娘,那一天她带着从老家来看望她的三姐来到城郊游玩,姐妹俩俨如两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在一条小溪边,溪水清澈。
  “玉环,你怎么不下来玩?水可清凉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1/6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