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校对)第3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1/699

  “等一下!”李庆安又叫住了他。
  他沉吟一下,便问道:“隐龙会中,有人在打听李珰吗?”
  常进冷笑一声道:“没有人关心李珰的死活,他害死了李回春,就是死了也不能赎其罪,倒是罗品芳在打听夫人的下落,毕竟是自己的女儿,他很担心。”
  “你替我告诉他,她也是我生母,我已遵从她的意愿将她们母子安置在江南的一座小城内,她过得很好,也很安静,她已不愿再过问碎叶之事,请他不用担心。”
  “是!属下会转告罗品芳。”
  顿了一下,常进又低声道:“那个李珰,不如除掉他,免生后患。”
  李庆安摇了摇头,“他已经疯了,没有任何意义了,留他一命,陪母亲安度晚年吧!”
  常进暗暗叹了口气,道:“那属下告辞!”
  “去吧!我交给你的事情要立刻办理,不得拖延。”
  “是!”常进转身走了。
  这时,李庆安取出一枚银元,在桌上打了个转,望着滴溜溜转动的银元,李庆安的眼中露出一种嘲讽的笑意,自言自语道:“李豫,你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他立刻又写了一封亲笔信,封好信封,交给亲兵道:“立刻派人去北庭,交给崔乾佑!”
  ……
  大唐的柜坊也就是后来银行的雏形,兴盛于中唐,存钱收费,贷款收息,是大唐最赚钱的行当,能开柜坊者,都有一定背景和后台,而且资本雄厚,拥有大量的存钱,甚至朝廷拮据时,也不得不向柜坊借钱,因此大唐柜坊虽然是从商,但它对朝政影响力却不容小视。
  大唐各地都有柜坊,但大唐的七大柜坊,除了扬州的白记柜坊和成都的杨记柜坊外,其他五大柜坊的总部都在长安,其中以王宝记柜坊为第一。
  王宝记柜坊是长安巨富王元宝所开,传闻有张筠家族为后台,在大唐的十四个大城都有分店,资本极为雄厚,王宝记柜坊总部位于东市,离安西柜坊并不太远。
  但王宝记柜坊的大东主王元宝府宅却位于平康坊,占地三十亩,大唐对商人的限制颇多,比如不准骑马,不得为官,不得参加科举等等,但这也不是绝对,统治阶层为了发展经济,偶然对商人也会宽容,比如贞观年间,颜师古当秘书少监时,便曾经任命富商大贾为校书郎,校书郎一职,地位虽不高,但属清流要职,一般入仕都在举进士之后才有资格担任,又比如武则天主政时,张易之在内殿设宴,邀请蜀商宋霸子等数人入皇宫参与博易等游戏,虽然后来被抨击,但毕竟是进了皇宫,在武则天面前抖了抖威风,商人不仅进入政界,还进入了军界,如昭义节度使刘从谏就曾把商人任命为行署衙将。
  尤其开元盛世后,经济繁荣,李隆基对商人也比较宽容,像巨商王元宝本来是没有资格住三十亩地的巨宅,李隆基特批准他入住,他还捐款得了一个上轻车都尉的勋官。
  这天傍晚,东市王宝记柜坊的大掌柜魏晋生匆匆赶到王元宝的府中,他带来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他的伙计发现,安西柜坊在秘密搬运物品,每天晚上,大箱大箱的物品运上船,已经持续了好几天,安西柜坊规模虽然不大,但它独家发行安西银元,因此它已被公认为大唐第二大柜坊,它发生异常情况,魏晋生便格外重视。
  王元宝年约六十岁,皮肤很黑,长得极胖,再加上身材颇高,远望去就像一头巨大的黑熊,虽然其貌不扬,但他却是一个极为精明之人,在奢侈享受生活的同时,又善于大把赚钱,使他始终能财源滚滚,家资巨富不倒。
  而且他极舍得花血本找后台,张筠母亲过七十大寿,他便送了一尊足有一丈高,用极品碧玉雕成的观音像,仅观音的莲花宝座,就用数百斤黄金打造,并耗用五斗上品珠宝镶嵌,价值连城,正是张筠的关照,使王元宝虽然树大,却并不招风,各地官员对他的柜坊都敬畏有加,四年前,李林甫为给贵妃过寿,左藏窘困,朝廷拿不出钱来,李林甫便以朝廷的名义向王宝记柜坊借了三十万贯,后来在约定时间内归还,足见王元宝的影响力。
  王元宝正在一名侍妾的伺奉下,慢慢地喝一碗燕窝粥,听了大掌柜的禀报,他若有思,他也得到了一点朝廷的内幕消息,朝廷在夺取甘、肃两州,已经堵死了安西银元东进之路,据说这是为了朝廷发行八万贯银钱做准备,一钱当五十,这就是四百万贯钱,难道,安西柜坊是为这个而搬运物品吗?
  “你可知道他们搬的是什么吗?”
  大掌柜魏晋生连忙道:“应该是钱财之物,伙计看见有铜钱从木箱里滚出。”
  “那他们去了哪里?”
  “回禀东主,我派人跟踪,发现他们沿漕河出城了,去向不明。”
  王元宝想了想,道:“这件事不要管,安西我们惹不起,就当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可是我担心朝廷发行银钱,我已从少府监得到消息,新银钱是本来银一铜九,后来铜不足,又改成银一铜六铅三,几乎就是镀一层银,这样的钱还要以一当五十,后果严重啊!我们是不是也要采取对策了。”魏晋生忧心忡忡道。
  王元宝也很担心,朝廷怎么发行银钱,无非是发给官员做俸禄,或者拿去江淮购买粮食,再就是强制和柜坊兑换铜钱,让柜坊贷出去,或者把客人存在柜坊的钱以一比五十换成银钱,如果是后者,他的王宝记柜坊将首当其冲,可是他也没有好的办法,除非是关门停业,但那样会引起挤兑风潮,他的柜坊就完了。
  这时,一名家人来禀报道:“老爷,邢三爷来了,要见老爷。”
  邢三爷就是邢縡,当年被李庆安所救的那个长安富豪,他和王元宝是结义兄弟,在西市开了长安最大的茶叶铺,有王珙为后台,在长安也是响当当的人物。
  “请他进来!”
  家人犹豫了一下,道:“可是邢三爷还带了一名客人。”
  “什么客人?”王元宝奇怪地问道,邢縡从来不会带莫名其妙的人来,即使要带来,也会事先通报,今天怎么回事?
  “小人问了,但邢三爷不肯说,只说很重要,客人也遮着面,看不清楚模样。”
  “重要!”王元宝心中一动,来人必定不简单,他立刻吩咐道:“带去贵客室,我即刻便到。”
  他又对魏晋生到:“你先回去,要继续留意安西柜坊的情况,但不要靠得太近,若有变化,要随时向我禀报。”
  王元宝便坐上软轿,向贵客室而去。
第三百九十二章
货币战争(中)
  贵客室里,邢縡正喝着茶,目光不时扫向后面的黑衣人,其实他也不认识这个黑衣人,但是此人拿出了李庆安的金牌,李庆安亲口告诉过他,拿他金牌之人,请邢縡尽力协助。
  邢縡遭难之事已经快过去两年,和那时相比,他明显长胖了,而且举手投足之间,变得很自信,这也难怪,他的后台王珙当上左相,他在长安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而且他开了长安最大的茶叶铺,仅安西去年一年便向他订货二十万担,使他财源滚滚,发了大财。
  邢縡是个感恩之人,李庆安对他的救命之恩他一直念念不忘,但他也知道,以李庆安的地位,他恐怕很难再报答了,只能给李庆安立个生祠牌位,四季祭拜。
  不料今天这个黑衣人找到了自己,拿出了李庆安的金牌,说是奉李庆安之命要见王元宝,请他引荐,邢縡二话不说,立刻带此人来到了王元宝的府邸。
  他几次开口想问,可见此人无心回答自己,只得算了,这时,门外传来了王元宝的笑声,“晚饭时来我家,是想蹭饭吗?”
  门开了,四名家人抬了一顶软轿进来,软轿落地,家人们将肥胖的王元宝扶了出来。
  “人长得胖就是这么麻烦,连门槛都跨不过,哎!失礼了。”
  王元宝向他们二人笑着拱拱手,邢縡回礼笑道:“我先说明,我是吃完饭才来的,不想蹭你的晚饭,再说看见你,我便不敢再吃了。”
  “这是什么话,讥讽我胖吗?我可生气了。”
  嘴上说生气,可王元宝脸上却笑嘻嘻的,没有半点怒意,他看了一眼黑衣人,见他摘下了斗笠,年纪约三十四五岁,身材瘦高,双臂尤其长,双颊削瘦,一双鹰目炯炯有神,显得极为精明能干。
  王元宝见他居然戴着斗笠来自己府中,心中不由有一种古怪的感觉,这人也太神秘了,他向来人拱手行了一礼,问邢縡道:“这位是……”
  邢縡在他耳边低声道:“此人是李庆安派来,很神秘,我也不知他是谁?”
  王元宝心中震惊异常,竟然李庆安派来的人,来找自己,他忽然想起安西柜坊发生的怪事,心中惊疑不已。
  这时,来人取出金牌,放在桌上道:“这是我的身份,在下姓胡,排行五,王东主不妨叫我胡五郎。”
  来人叫胡云沛,原来是汉唐会洛阳负责人,也是隐龙会成员之一,他现在是安西内务府在长安的总负责人,也安西在大唐内地的情报头子,他接到安西飞鸽传书,来亲自执行李庆安吩咐的重要任务。
  李庆安一共有二十四块金牌,分给给他的各个心腹爱将,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王元宝也了解一二,他接过金牌看了看,他还是第一见到李庆安的金牌,只见正面是一条若隐若现的龙,在云中飞腾,下面有‘安西李庆安’字样,而背面是号数,十六号,王元宝暗吃一惊,此人在李庆安的心腹中排名第十六,绝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王元宝虽然不知金牌真假,但邢縡应该清楚,王元宝立刻双手奉还金牌,恭恭敬敬道:“有幸得见胡使君。”
  “王东主不用客气,说起来我们还是同行。”
  胡云沛笑着又取出一方白玉狮子印放在王元宝面前,这个王元宝认识,这是安西柜坊的宝印,一般只有东主级别的人才持有,连大掌柜都拿不到,这下王元宝相信了,他连忙一摆手,“胡使君请坐!”
  胡云沛显然是一个讲究效率的人,他一不喝茶,二不绕弯打圆场,坐下后便直奔他今天来的目的,“我今天来,是因为我们大将军想和王东主做笔交易。”
  王元宝正端起茶杯喝茶,听见这句话,手吓得一抖,茶水泼出一半,他也顾不得擦拭身上的茶渍,连忙放下茶杯拱手道:“胡使君,不如去我书房谈。”
  “也好,我就客随主便了。”
  胡云沛笑着站起身,看了一眼邢縡,邢縡却笑道:“你们去吧!我在这里休息喝茶。”
  他是个聪明人,有些事情知道得越少越好,他可不想惹火烧身,胡云沛也不勉强他,点点头,便跟着王元宝去他书房了。
  其实去书房只是王元宝的一个借口,他需要一点时间思考对策,李庆安居然要和他合作,除了柜坊,李庆安还能和他合作什么?王元宝立刻想到了这几天安西柜坊的异常,他心中不由有些忐忑起来,他只是一个商人,涉足政治最多是想找个后台,他可不想真的参与到政治斗争中去,可李庆安他又惹不起,王元宝只得硬着头皮带胡云沛来他的书房。
  走到书房门口,恰好遇到长子找他有事,王元宝的长子叫王牧云,负责王氏家族的对外联系,王元宝刚转了个弯,一堵影墙挡住了后面的胡云沛,王牧云没有看见,他上前施礼道:“父亲,孩儿有要事向父亲禀报。”
  王元宝急忙摆手,向后使了个眼色,王牧云这才看见了胡云沛,他不由一怔,这是什么人?
  “这是胡使君,很重要的客人,你也到为父的书房去吧!”
  王牧云疑惑地看了一眼胡云沛,便点点头,跟父亲进书房了,书房是男人最后的一道自由防线,和读书多少没有关系,就算王元宝这样的巨商大贾也有自己的书房,书房里布置奢华,紫檀木做的书桌,用黄金打造的书架,整块极品美玉雕成的笔筒,墙上贴满了各种名人字画的真迹,至于书反而不起眼了。
  王元宝请胡云沛坐下,长子王牧云则站在他的身后,一名侍女上了茶,两人终于走入了正题,王元宝喝了一口茶,压抑住心中的紧张,道:“胡使君请说吧!赵王殿下要和我这等草民合作什么?”
  “王东主谦虚了。”
  胡沛云笑了笑,便道:“我想先问一问,王宝记柜坊内还有多少存钱,我是指铜钱,范围是关中和河南府。”
  “这个……”
  王元宝有些为难,这可是他的商业机密,而对方是代表安西柜坊,他能说吗?他苦笑一下,便含糊地道:“我也没有具体帐目,大概几十万贯吧!”
  “超过百万贯吗?”
  “没有!”王元宝松了口气,连忙道:“连五十万贯也没有超过。”
  胡云沛点点头,道:“如果我们用安西银元收购王东主手上的铜钱,不知王东主是否愿意?”
  王元宝的眼皮猛地扯了两下,用安西银元兑换自己的铜钱,这曾经是他梦寐以求之事,因为安西银元极受商人欢迎,大部分商人来他柜坊提钱,几乎都指明要兑成安西银元,为此,王元宝近一年来兑换了大量的安西银元,他甚至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率领一大帮伙计冲到安西柜坊的地下室里,将他们的银元全部据为己有,可现在,当他的梦想要变成现实时,他却犹豫了,安西银元不知为什么突然变得有些烫手起来,其实问题不在安西银元,安西银元还是一样地可爱,而是眼前这个家伙,拿着李庆安第十六号金牌的家伙,他到底想干什么?
  王元宝喝着茶,装着沉思的样子,其实他心中已是一片乱麻,胡云沛仿佛知道他的心事,又抛出了一个巨大的诱饵,“当然,既然是合作,我们也会考虑王东主的利益,我们可以给出一比一的价格,一枚安西银元兑换一贯铜钱,王东主有多少铜钱,我们全部兑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1/6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