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校对)第3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4/699

  “我也认为这是好消息,所以我才请先生来商量,下一步我们该怎么行动?”
  严庄脸上的笑意消失,眼中变得严肃起来,他沉思了片刻道:“其实这个问题我一直在考虑,圣上这样削藩的话,肯定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从安思顺和哥舒翰的抗旨便可看出,这几个边疆重臣都已经有了反抗之心,哥舒翰和安思顺因为兵力不足,可能闹不起事,但安禄山就不同,他经营河北十几年,兵精粮足,为了保住自己的军权,他已经不惜一切代价,如果圣上坚持要夺他的军权,他造反的可能就有十之八九了,安禄山一反,天下必然大乱,大将军的机会不会就到来呢?”
  李庆安却轻轻摇了摇头道:“还有一个可能先生没有想到,那就是安禄山做出强硬姿态,使圣上不敢再轻举妄动,转而去对付高仙芝,这就像我河西剿匪一样,说不定安禄山也来个河东剿匪,这样一来,安禄山造反的可能性就很小了,朝中局势就僵持那里,至少可以维持几年,那样我就有时间继续经营安西了。”
  严庄明白了李庆安的意思,李庆安不想现在出兵中原,他希望能够再赢得一点时间备战,确实,这很有必要,一方面,李庆安对安西军还谈不上完全控制,只有他的嫡系和死忠党羽才会支持他争夺天下,而不少官员依旧是支持朝廷,所以他需要时间捏紧军队,另一方面,安西的四边还不稳,吐蕃有反噬的可能,回纥实力还在,而大食一旦解决了国内危机,必然会继续东进,可一旦李庆安进入中原,安西就很难再保持这样强势了,这样,李庆安还是需要时间彻底解决周围的不利因素。
  严庄背着手走了几步,他又走到沙盘前,凝视着沙盘上的山川河流,半晌,他徐徐道:“或许我有一个方案,可以让中原局势形成大将军想要的局面,让安禄山僵而不反。”
  “先生请说!”李庆安也走到了沙盘前。
  严庄拾起旁边的木杆,指向朔方一带道:“安思顺兵力太少,圣上这次削他的军权不容置疑,一定会成功,受这个成功的鼓舞,圣上必然会趁热打铁,继续强势削藩,要么是哥舒翰,要么就是安禄山。”
  严庄将木杆陇右青海一带,道:“哥舒翰已经率军进了大非川,那一带地势很高,身体弱之人根本无法进入,圣上也一样进不去,所以他未必会动哥舒翰,我猜他极可能是直接对安禄山下手。”
  李庆安没有说话,他静静地聆听着严庄的分析,严庄又接着道:“所以要想实现大将军所要的局面,关键就在圣上这里,我们必须要迫使他放弃对安禄山的强硬削藩。”
  说到这里,严庄轻捋短须笑道:“大将军想到我的方案了吗?”
  这时,李庆安的目光落到了河西之上,严庄抚掌大笑道:“大将军果然一点就透!”
  他用木杆一指河西道:“没错!我的方案就是再入河西,现在哥舒翰调走了河西之军,河西异常空虚,正是占领河西的大好良机,只要大将军出兵河西,圣上必然会心生忌惮,不敢再用强硬手段对付安禄山,那样一来,安禄山压力减小,他造反的可能就大大降低,毕竟他也需要时间。”
  李庆安缓缓点了点头道:“先生的方案非常精辟!”
  他接过木杆,指着河西西部一带笑道:“占领河西全境在政治会对我不利,我只要拿下沙州和瓜州,河西的大门便对我敞开了,先生以为如何?”
  “大将军说得不错,其实拿下沙州便可,而且大将军可以上书储君和朝廷,说发现吐蕃巡哨出现在沙州一带,现在河西空虚无兵,希望朝廷能允许安西军入河西防御,只要朝廷或者储君答应,大将军便出师有名了,而且出兵沙州,必然经过瓜州玉门关,这样瓜州也一并落入囊中。”
  说得这,严庄忽然眼珠一转,得意地笑道:“仓库的战利品中不就有吐蕃军的盔甲吗?索性大将军就派人装扮成吐蕃军去骚扰敦煌县,让敦煌县令来向大将军求援,岂不是更出师有名?”
  李庆安哈哈大笑,一竖大拇指赞道:“若论阴谋诡计,天下再无人出先生之右。”
  ……
  七天后,一支千人的吐蕃军出现在敦煌县以西三十里外,此时驻扎沙州的豆卢军已经被哥舒翰调走,整个沙州只有数百乡勇,吐蕃军的出现使沙州上下惊恐不已,四周的民众纷纷入城躲命,沙州长史和敦煌县令一方面火速禀报朝廷,令一方面他们急派人向驻扎星星峡的安西军和驻扎伊州的伊吾军求救。
  很快,李庆安便得到了求救信,他立刻上书朝廷向政事堂和李豫说明了情况,同时,他亲率三万大军穿过了星星峡,向河西瓜州和沙州进军。
  ……
  就在李庆安向沙州进军的同一时刻,漠北草原也被崔乾佑搅得天翻地覆,在茫茫的草原上,六万余唐胡联军席卷而来,铺天盖地的骑马在草原上疾奔,他们一路杀戮洗劫,一个月后,大军便抵达了回纥牙帐所在的嗢昆水上游一带。
  联军杀来的消息很快便传到了回纥牙帐,此时回纥主力尚在九原一带,留守牙帐的是葛勒可汗的次子骨啜特勒和宰国延支伽罗,还有留守驻兵一万余人。
  惊恐的号角声在嗢昆河畔回响,妇孺老人纷纷弃帐而逃,奔至金顶大帐求救,这时一名报信军官飞驰而来,冲到大帐门口惊呼道:“王子殿下,敌军离此已不足三十里,正疾速杀来,有五六万人之多,势不可挡,请王子速离去。”
  大帐内,王子骨啜特勒正在一群文官贵族紧急商量对策,听到这个消息,众人同时脸色大变,骨啜特勒惊惶道:“各位,敌军已经杀至,我们该如何应对?”
  宰国延支伽罗连忙道:“大家听我一言,敌军势大,我们不可抵挡,要立刻撤离,牛羊财产都不能要了,保住性命要紧啊!”
  这时,帐帘一掀,回纥留守大将拔览奔进帐大喊道:“你们速带殿下离开,我率军去阻拦唐军,能抵挡一刻算一刻,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喊罢,他出帐翻身上马,下令道:“鸣号,集结军队!”
  “呜——”一连串的号角声在草原上吹响,这是兵力集结的命令,一万多回纥骑兵从四面八方汇集,片刻,一万军队便已汇聚完,这时,王子骨啜特勒和宰国延支伽罗等数百名官员贵族已经仓惶向南逃窜了,草原上到处是骑马奔逃的妇孺老人,帐篷倒了,集奶罐倾翻在地,羊群四散奔逃,老人孩子,叫声、哭喊声连成一片,场面混乱不堪。
  就在这时,西方十几里外的草原上出现了一条长长的黑线,这是唐胡联军杀到了,大将拔览见形势万分危急,他一挥大刀,喝令道:“回纥勇士们,跟我去迎战!”
  “杀啊!”一万余回纥骑兵挥舞着战刀,迎着敌军浩浩荡荡冲去。
  这时,联军主将崔乾佑也发现了对面有大军杀来,他一挥手令道:“缓步整军!”
  六万大军登时放缓了冲击的步伐,渐渐停止前进,开始迅速在草原上摆列阵势,整理队伍,他们按照各部落的顺序依次排列,正中间便是六千唐军,随着回纥军越来越近,崔乾佑一声厉喝道:“大军准备冲击!”
  无数的刀枪剑戟刷地指向回纥军,俨如密密麻麻的兵器森林,队伍开始奔跑起来,双方越来越近,相隔不到两里,崔乾佑见时机已到,他大喝一声,“擂鼓,冲击!”
  巨大的鼓声轰隆隆地敲响了,六万大军一声呐喊,仿佛平地一声闷雷,大军万马奔腾,马蹄敲打着地面,惊天动地,俨如海潮狂涛,铺天盖地地向回纥军席卷而去。
第三百五十四章
回纥撤兵
  九原城下的回纥大帐中,数十名回纥高级将领济济一堂,饮酒作乐,他们已得到消息,大唐皇帝李隆基将亲自来九原谈判撤军事宜,为表示谈判的诚意,李隆基特地命人先送来一千担羊酒和数千头牛羊,作为对回纥人的犒赏。
  大帐中灯火通明,狂笑声不断,一百多名被掳掠来的少女浓妆艳抹,被逼着陪他们饮酒作乐。
  一名回纥将领搂着一名少女大笑道:“大唐的皇帝真他娘的贱,我们杀他的子民,抢他的女人,踏平他的城池,他居然还送酒来犒赏我们,简直闻所未闻。”
  另一名回纥将领咕嘟咕嘟喝了几大口酒,一抹嘴角道:“这是唐朝皇帝不把他的子民当人看,既然要来求和,咱们就好好勒索他一笔,不枉跑这一躺。”
  这时,葛勒可汗摆摆手笑道:“大家听我说,这次谈判,咱们要边打边谈,吸取上次的教训,不去招惹那些彪悍的党项人,咱们就直接杀向关陇南部,那里都是汉人聚集区,那里更加富饶,女人更加漂亮,咱们好好抢他一票,把他们杀痛了,唐朝皇帝自然会让步。”
  大帐里顿时爆发出一片狂笑声,就在这时,大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回纥士兵急奔入帐,他脸上和身上都是暗褐色,那原本应该是血,但一路风尘仆仆,风吹日晒将他身上的血晒成一层外壳。
  “可汗!”他一声悲呼,大帐里依然笑声不断,但离他最近的几个人都停了下来,惊讶地看着他,这种惊讶仿佛是一种迅速传播的病毒,大帐中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愣住了,放下了手中的酒杯。
  “出了什么事情?”葛勒可汗注视着这个浑身是血的士兵,心中开始有一种不妙的感觉。
  “可汗!安西大军突然杀来,我们死伤惨重,拔览大将军率领一万多人去拦截,结果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安西军赶上了逃命的妇孺老人,那个崔乾佑心狠手毒,他将所有的男人都杀了,甚至小孩也不放过,十几万牧民啊!最后逃脱者不足万人。”
  大帐中霎时间如死一般沉寂,随着几声凄厉的喊叫,回纥将领都发疯似地跳起来,他们的家眷子女大多留在草原,有人破口大骂,有抢天呼地,有的以头撞地,悲哭声、吼叫声在大帐中吵嚷成一团。
  “都给我统统安静下来!”
  葛勒可汗一声怒吼,大帐里一下子又安静下来,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问道:“为什么我一直没有接到消息,这是怎么回事?”
  “可汗,安西军狡猾异常,他们先派斥候队在南面截杀报信者,和我一同报信的有三十人,可是只有我一个人杀出重围,其他全部都被截杀了。”
  尽管葛勒可汗心中惊乱异常,但他还是克制住内心的焦急问道:“他们有多少兵力?唐军有多少?现在他们在哪里?”
  “他们有五六万人,但唐军不多,只有数千人,其余是同罗部、葛逻禄部、沙陀部和黠戛斯人,但首领却是唐军大将崔乾佑,我离开时,他们带着抢来的财物和各部女人正要回去。”
  “可汗!快去追,绝不能放他们跑了!”大帐中顿时吼叫声一片。
  葛勒可汗一摆手,大帐里又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急切地看着他,焦虑之火在他们眼中燃烧。
  葛勒可汗心中更加焦急,他的几百个女人被抢走了,他的五个儿子和十几个女儿生死不知,但作为可汗,他不能表现这么急态,他扫了一眼众人,缓缓道:“如果就这么回去,我们将得不到任何补偿,与唐朝皇帝的谈判就意味着失败,你们不在意吗?”
  “以后可以再来打,但要夺回我们的家园和女人,可汗,走吧!”
  “可汗,走吧!”大帐里喊声一片。
  葛勒可汗猛地一脚踢翻了眼前的桌子,酒菜摔落一地,他把刀大吼一声道:“好!先回去,杀死侵犯者,夺回我们的女人。”
  “杀回去!”
  回纥将领们叫喊着冲出了大帐,大营中乱成一团,得到消息的回纥大军,只能用‘仓惶撤军’四个字来形容,一夜之间,九原城外的回纥军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到处是他们丢弃的帐篷、箱子和牛羊等物品,不少抢来的女人来不及带走,被他们统统杀死。
  他们仿佛一群被驱赶的蝗虫,密密麻麻地向草原深处疾奔而去。
  天还没有大亮,九原城的唐军便发现回纥撤军了,几万军民一起涌上城头,望着空空荡荡的回纥大营,都忍不住一起欢呼起来。
  这时,郭子仪高声令道:“开城门,派人去四处查看情况。”
  旁边的汴王李璥连忙道:“老将军,当心回纥人有诈,我们不可大意。”
  郭子仪大笑道:“殿下放心,回纥人一定是赶回去了,若我没料错的话,这必然是安西军出兵回纥,抄了他们老巢,我了解回纥人,他们没有这么多计谋。”
  李璥愣了半晌,他忽然叫道:“老将军,若回纥人真的撤军,我们要立刻赶去灵州,父皇有旨令到来,命你我立刻赶去灵州和他汇合。”
  郭子仪大吃一惊,圣上居然来朔方了?他根本就不知道,他急问道:“圣上现在在哪里?”
  “我也不知,我十天前接到飞鸽密旨,说父皇已经离开长安来朔方巡视了,现在到了哪里,我确实不知晓。”
  郭子仪呆呆地站在城墙上,他当然明白这是圣上亲自来朔方夺权,只是他没有想到局势居然会变得如此严重,圣上为夺安思顺之权,亲自来朔方了,而且还是大张旗鼓,如此一来,安思顺还会老老实实在灵州城等死吗?
  郭子仪脑海里闪过无数念头,他忽然意识到,这是他的一次机会,若抓住这次机会,将是他郭子仪彻底翻身的时刻,他从中武举人至今,一直便默默无闻,这个机会他已经等了几十年,他怎么能不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想到这,郭子仪立刻低声对李璥道:“殿下,请这边走一步,我有一事和殿下商议。”
  ……
  李隆基在八万关中大军的护卫下浩浩荡荡地离开了长安,开赴朔方,尽管他恨不得插翅飞到朔方,将敢抗旨不遵的安思顺千刀万剐,但他也知道,他所带的军队还是不足以保护自己的安全,尤其回纥有八万大军在九原一带,如果他掉以轻心被回纥人偷袭抓住,那可就是千古奇耻了,李隆基到了庆州便驻足不行,等候河东军和陇右军赶来和他汇合。
  李隆基虽然是简服出巡,但他的排场一点都不减,庆州太守张遥为了迎驾,特地动员当地百余富户捐钱二十万贯,又征用了万名民夫将一座破旧的隋炀帝行宫修葺一新,由于行宫周围无树,他们便从各地把树拔来栽上,再用绫罗绸缎缠绕在树上,使行宫看起来华丽无比,也使李隆基深感满意。
  而且太守张遥又从白马县找到了两名千娇百媚的少女来侍奉李隆基,这更拍准了李隆基的马屁,使李隆基对他大加赞许,许诺将调他进京任重职。
  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安排使李隆基没有感到旅途之苦,反而有一种巡游之乐,不过很快,李隆基便高兴不起来了。
  三天后,西凉王李璿率四万军队先抵达了庆州,李璿怕父皇责骂,一直没有把哥舒翰抗旨不遵的消息传给父皇,但现在他已经无法隐瞒了,李璿只得来到父皇面前跪下请罪。
  如果说李璥还算是一个比较聪明的读书人,尽管胆小,但至少他会用人,知道可以信任郭子仪,那么这个李璿就是一个十足的花花公子了,他容貌俊秀,风流倜傥,一直便受李隆基的宠爱,对他在外面放荡不羁,屡屡惹是生非也睁只眼闭只眼,这样便更加纵容了李璿,他才二十二岁,可恶名却已整整传了十年。
  在长安李璿可以随心所欲,无人敢管,可在陇右军中,他却劣根不改,屡屡触犯军规,令陇右军上下不耻,因此这四万陇右军他带得异常艰难,若不是长孙全绪及时赶到,替他稳住了军心,他根本就无法将军队带出河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4/6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