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校对)第3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5/699

  这时,门外传来了亲兵的禀报声,“严先生来了!”
  李庆安精神一振,他正想找严庄呢!他就来了,连忙道:“快请进来!”
  门开了,进来的却是两人,一个严庄,另一个却是裴瑜,被他派到拜占庭帝国的特使。
  李庆安大喜,急对裴瑜道:“你不去怛罗斯城了吗?什么时候回来的?”
  “我听说大将军回来了,便快马加鞭赶回。”
  “来!来!快请坐下。”
  李庆安亲热地将裴瑜拉坐下,旁边严庄笑呵呵地自己坐了,不打扰他们叙旧,李庆安娶了独孤明月,便和裴家有了姻亲关系,裴瑜便成为他的族党,为人又务实能干,以后必将前途无量。
  裴瑜坐了下来,李庆安又给他倒了一杯茶,笑道:“裴阁老若见他的孙子变成了黑炭,不知会心疼成什么样子。”
  裴瑜也笑道:“这样很便利,一路上都以为我的是突厥人,省得我化装了,连拜占庭的皇帝也以为我是突厥人。”
  “你见到拜占庭的利奥三世了?”
  裴瑜摇摇头笑道:“利奥三世在天宝初年便去世了,现在是他儿子君士坦丁五世在位,不过大将军虽然写错了皇帝,君士坦丁五世也没有在意,他还以为唐朝还是则天皇帝在位呢!”
  李庆安大笑,“这倒是很有趣,我只犯了十年的错误,他们却犯了五十年的错误。”
  笑罢,他又问道:“那他对我信中的建议是什么态度?”
  裴瑜脸上的笑容也去了,他叹了口气道:“君士坦丁五世虽然年轻,但非常慎重,他说自己不是很了解唐朝的情况,希望能多和唐朝交流,没有提到与唐朝联合进攻大食之事。”
  李庆安点了点头,他能理解拜占庭皇帝的慎重,毕竟自己不是大唐皇帝,不能代表唐王朝的意志,如果他贸然答应,安西换了新节度使,却不承认联合一事,拜占庭就尴尬了,不过既然拜占庭皇帝没有明确拒绝,就说明他对联合攻打大食一事也动心了。
  想到这,他便问道:“那他有没有说,怎样加强交流?有没有什么书面的回信?”
  裴瑜道:“没有书面的回信,不过他说他会在适当时候派使者来碎叶,听他的口气,他好像是希望伊蒂尔城能成为两国的中转贸易城。”
  ‘贸易!’李庆安点了点头,他大致明白了,拜占庭帝国想和唐朝贸易往来,这也算是一种交流方式。
  “你对拜占庭帝国有什么感想?”
  “他们的都城临大海而建,是一座坚固得无以伦比的雄堡,我不知道用什么办法能攻克,城内繁盛异常,尤其对外商业十分繁盛,普通民众穷困潦倒,但贵族们从对外经商中获利,生活奢靡无比,他们也有养蚕织丝,但品质很差,所以唐朝的一匹丝绸在那里要卖五个拜占庭金币,仍然供不应求。”
  裴瑜从怀中取出一枚金币,递给李庆安笑道:“这就是他们的金币,他们叫金索里。”
  李庆安这两天正在关注铸币,他连忙接过金币仔细看了看,金币不大,有点像大唐新铸的银钱,是一种不规则的圆形,做工比较粗糙,中间没有孔,两面都有图形,正面是基督的图像,背面像一种权杖似的东西,还有一圈罗马文字,虽然粗糙,但含金量很高。
  裴瑜指着基督像笑道:“这是他们崇拜的圣人,不过拜占庭皇帝正反对崇拜圣人,到处可见军队在捣毁圣像,烧死修教士,因为局势太乱,我也没有多住,便回来了。”
  虽然拜占庭之事他很关心,但卖官一案却迫在眉睫,李庆安便拍拍裴瑜的肩膀笑道:“你一路辛苦,先回去休息,明天我再和你详谈拜占庭一事。”
  裴瑜知道李庆安见严庄有要事,便起身笑道:“那我就先告辞了。”
  他向严庄点点头,便退了下去,待裴瑜走了,李庆安这才暂时把拜占庭之事放在一边,问严庄道:“庆王之事如何了,他肯去沙州吗?”
  “属下已经和阎先生谈过了,阎先生说问题不大,庆王对龟兹始终不满意,只要我们能在敦煌修一座庆王行宫,他会说服庆王去敦煌看一看,最终让庆王长居敦煌。”
  李庆安对严庄的办事效率还是很满意,他知道严庄是从俱战提而来,便又笑道:“那粮食情况如何了?”
  严庄没有去阿漫河交换现场,他是在俱战提安排粮食水运,刚刚从俱战提随第一批粮食返回碎叶,他笑道:“第一批十万石粮食已经运回,一切都很顺利,我估计二个月内,我们可以得到一百万石粮食,这足以让我们应付移民和吐蕃战争了。”
  李庆安只是顺口问一下粮食之事,他关心的还是卖官案,他将汇总清册扔给严庄,“你看看吧!能看出什么?”
  严庄在碎叶主管军事物资,不涉及人事,对升职中的黑幕他并不了解,他看了清册半天,便道:“好像瀚海军被驳回的人数也太多了一点。”
  “问题就出在这里,今天下午,一名军属来鸣冤,说她丈夫花了六百贯买官,就是瀚海军,最买官不成,钱也没有退回,便自杀了,仆固怀恩极可能就是幕后收钱者。”
  李庆安叹了口气,道:“我现在最担心是南霁云也涉案,所以想听听严先生的意见。”
  严庄想了想道:“如果南霁云不涉案,只有仆固怀恩一人涉案,大将军准备怎样处置他?”
  “杀了此人,号令三军!”
  “不可!”严庄断然阻止。
  “有何不可?”李庆安奇怪地回头问道。
  “大将军,如果是杀安西军系的任何一人,都没有问题,但仆固怀恩却万万不能杀!”
  “先生的意思是说,仆固怀恩是来自朔方军吗?”
  严庄点点头,“我正是此意,我听说仆固怀恩在朔方军中威望颇高,大将军若杀了此人,我担心朔方军由此闹起来,就算不闹,大将军又怎么向圣上解释,大将军已经此事号令三军,他焉能不知,这个机会他放过吗?圣上肯定会派御史来军中,借口查卖官之事兴风作浪,大做文章,将大将军的心腹一一铲除,这个后果,将军得三思啊!”
  这个后果李庆安倒没有考虑到,严庄说得不错,这个机会李隆基是不会放过,待吐蕃战役一结束,他必然会用这个借口来安西军中兴风作浪,即使罢免不了自己,但也能将自己的心腹一一铲除,让自己大伤元气,在这种情况下,家丑确实不能外扬。
  “可是不杀他,难除我心中之恨!”李庆安恨恨道。
  “大将军不用急,我倒有一个一箭双雕的计策。”
第三百一十三章
卖官之案(下)
  “你快说,什么一箭双雕?”
  严庄眯起小眼睛笑道:“很简单,仆固怀恩不是回纥人吗?就以勾结回纥之罪处置他,把他逼反逃去回纥,他为报复大将军,必然会引回纥军来犯北庭,那时,大将军攻伐回纥的借口不就更加充足了吗?”
  李庆安欣然笑道:“果然是一条毒计,我可以考虑。”
  严庄又接着道:“我听说他女儿长的貌美,不如把她一并放归回纥,让仆固怀恩也有一个进升之阶。”
  “先生想得倒挺周到,可以!我可以安排。”
  李庆安背着手又走了几步,他沉吟了片刻,便道:“刚才先生说到了我最担忧的问题,我也感觉到吐蕃之战后圣上可能会对我动手,先生以为,我该如何应对这个危机?”
  严庄半晌没有说话,他忽然跪了下来,对李庆安重重磕了一个头道:“属下有句话,藏在心中已久,大将军可允许我说吗?”
  “你说吧!无论你说什么,我都不会怪罪于你。”
  “大将军,属下想说,大将军其实只有一条路可以走了。”
  “继续说!”
  “大将军控制安西,收复河中,扩展大唐疆域,所控之地不输于中原,拥有雄兵二十万,关中也不能比,说得远一点,是名垂千秋,可说得近一点,便是功高震主,任何一个稍有头脑的人都知道,无论是当今圣上,还是以后的皇帝,都不能容忍大将军独霸西域,大将军的下场只有一个,王忠嗣第二,不容置疑,所以大将军若想长远在安西呆下去,只能拥军自立,除此之外,再无他途。”
  李庆安还以为严庄会说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不料他只是劝自己独立,他若知道隐太子一事,不知他会不会像历史上劝安禄山造反一样,劝自己入主长安。
  李庆安笑了笑便道:“如果我的志向更加远大呢?”
  严庄猛地瞪大了眼睛,眼珠子都差点掉下来,他腿一软,坐在地上,他明白了李庆安的意思,竟是要想登九五之尊,他知道安禄山也曾经有过这种念头,却没想到李庆安也有这种野心,他嘴唇动了动,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我只是开个玩笑,先生不要当真。”李庆安轻描淡写笑道。
  “不!不!”
  严庄像弹簧一样坐起,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大将军,这正是我心里所想,只是我一直不敢说,才转弯抹角劝大将军自立。”
  李庆安的目的只是点醒严庄,并不想就此深谈,他见严庄已经明白,便岔开话题道:“先生是明天回龟兹吧!我上午要和裴瑜谈话,下午我们一起走。”
  ……
  严庄从衙门里出来,天色已经黑了,他上了马车返回家中,马车在黑暗中迅速行驶,严庄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今天他终于知道了,原来李庆安也有野心,这是他期盼了很久很久的事情。
  ……
  翰海军主力随崔乾佑北伐后,只有不到两千人留守,由副使仆固怀恩统领,这几天,仆固怀恩一直处于提心吊胆之中,他听到一个消息,队正赵腥的妻子已经在碎叶告他的状了,他最害怕的事情终于事发了,仆固怀恩没有想到事情会闹到这个地步,本来军中收钱升官是各军中普遍的规矩,仆固怀恩早已习以为常,他原以为安西也是一样,便在年初报功升职开始后,指使他的心腹瀚海军司马姚广大肆许官揽钱,前后得钱四万余贯,令他囊中饱满。
  仆固怀恩本人升官不成,只有靠发财来满足心中的失落,但这次发了财,他才知道钱竟然会是那么烫手,他不知道高仙芝在任时就严禁安西军买官卖官,到了李庆安这里,更是将高仙芝的此条规定列为安西第一禁令。
  仆固怀恩后来也明白了这一点,但钱已经到手了,让他再退还回去,却也是不可能了,他只能拼命掩盖这件事,眼看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事情渐渐平息了,但赵腥之妻的突然告状,将事情揭开了。
  一连几天,仆固怀恩惶惶不可终日,这天下午,仆固怀恩外出巡查回营,一进大营他便感到一种异样,这时,一名亲兵飞奔跑来,低声道:“将军,碎叶监查使来了。”
  仆固怀恩的头脑里‘嗡!’地一声,他担心的事情终于来了,他急忙问道:“李庆安来了吗?”
  “没有过来!”
  仆固怀恩的心略略放下,只要李庆安没来,事情就不会那么糟糕,他快步向大营走去,一边走一边问道:“一共来了几人?”
  “来了五人,都是文职军官。”
  说话间,他便来到一座刚刚搭起的大帐门口,帐帘没有放下,透过帐门可以看见里面的情景,只见里面摆了五张矮桌子,桌上摆满了大量的卷宗,司马姚广正背对着外面,给一个坐着的人解释着什么。
  仆固怀恩重重咳嗽一声,走进了大帐,几个人一齐站了起来,姚广见他进来,满眼惊惶地向他使眼色求援,仆固怀恩毫不理睬,他已经打定了主意,大不了就让这个姚广去顶罪,他不是也得了两千贯钱吗?
  “五位,请问你们是从哪个衙门而来?”
  五名监查员中,为首者是一名中年男子,他拱拱手道:“在下蒋雍,是安西军监察署署正,奉大将军之令,来瀚海军调查队正赵腥的死因,请仆固副使给予配合。”
  说着,五个人都取出各自的银牌放在桌上,蒋雍还将李庆安的手令递给了仆固怀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5/6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