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校对)第2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2/699

  “母亲!”宁卿依连忙站起身,道:“我没有什么心事。”
  “来!坐下谈。”
  罗夫人拉她坐了下来,微微笑道:“刚才珰儿对我说,他希望你和我们关系更进一层,所以我就想和你谈一谈,不知你的态度如何?”
  宁卿依低下了头,虽然她不喜欢李珰,但罗夫人对她却恩重如山,不仅在她最落魄时收留了她,又带她去北庭,对她关怀备至,让她体会到了从来没有得到过的母亲的温暖,她是庶出,生母在她很小时便去世了,父亲对子女又不闻不问,使她从小在孤寂中长大,她更因此对罗夫人充满了感激。
  现在罗夫人希望自己做她的儿媳,使她内心矛盾之极,但她也知道,自己不能再含糊下去了。
  “母亲,我想离开碎叶。”
  罗夫人一怔,她忽然想起了自己进门时卿依的反常,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疑惑,便拉着卿依的手问道:“你既然叫我母亲,那你就要给说实话,究竟是怎么回事,你似乎对那个李庆安很忌惮,这是为什么?只要你给我说清楚,我就让你走。”
  宁卿依再也藏不住内心的秘密,小声道:“因为他会认出我。”
  罗夫人心中更加惊异了,她紧紧抓住宁卿依的手,急问道:“你一定要告诉我,到底是怎么回事?”
  “母亲,其实我不姓宁,因为我在宁远国才改姓宁,卿依只是我的乳名,我姓李,叫李素云,也算是大唐的宗室。”
  ‘李素云?’罗夫人喃喃念了两遍,她忽然反应过来,“莫非你就是……”
  宁卿依点了点头,叹了口气道:“没错,我就是送去宁远国和亲的和义公主。”
  罗夫人惊得站了起来,她正要跪下,宁卿依一把扶住她,“母亲,千万不要这样,和义公主已经死了,我现在是宁卿依,是你的义女。”
  “卿依,你这是?”
  宁卿依眼中闪过一丝黯然,过了良久,她才低声道:“人人只看到大唐和亲公主的尊贵,可谁又知道她们命运的悲惨,我嫁到了宁远国,远离故国亲人,语言不通,风俗不惯,国王阿悉兰达干对我还算疼爱,可是他的粗鲁却不是外人所能知道,只有我自己清楚,这次大食进攻虽然使我家破国亡,丈夫也死了,但对我来说,这同时也是一个新的开端,我自由了,我可以回到自己日思夜想的母国,可以喝故乡的水,吃故乡的饭,母亲,你能理解吗?”
  罗夫人轻轻点了点头,“我能理解那种远离故国的痛苦,不过为什么你不肯公开身份?你丈夫死了,你就完全可以正大光明地回大唐,回自己的家,你为什么要隐瞒呢?”
  “母亲,你不了解!”
  宁卿依连忙解释道:“宁远国信奉祆教,在他们的教义里是鼓励血亲婚姻,也就是国王死了,我必须要改嫁给继承王位的儿子,我如果公开了身份,宁远国一定会来索要我,而朝廷为了大局,也必然会送我回宁远国,除非是我死了,我才能逃过这个劫难,母亲,我思念故国,你就让我回去吧!”
  说着,宁卿依跪了下来,罗夫人半天没有说话,她脑海里忽然闪过了一个念头,为什么自己不带珰儿离开碎叶呢?
  是啊!李庆安继承了隐龙少主之位,他的隐太子后裔的身份对他来说是事关性命,如果珰儿不懂事,跑去大吵大闹,他会放过珰儿吗?自古为了权位,有多少手足相残,况且他们还不是兄弟,还有自己也知道他的秘密,他会因为称自己一声母亲就放过自己吗?
  罗夫人到这时才忽然反应过来,她顿时呆住了。
  “母亲,你怎么了?”
  罗夫人心中害怕之极,她抓住宁卿依的手道:“卿依,我们走,我们一起走,不能再留在碎叶了。”
  这一下,轮到宁卿依大惑不解了,她惊讶地问道:“母亲为什么要走?”
  罗夫人平静一下内心的焦躁,她不敢说实话,便找了一个借口道:“我想回中原去找一个名师教授珰,在这里没有什么前途,珰儿从小聪颖过来,他只要好好读书,说不定还能考上功名,为了他的前途着想,我们应该回中原去。”
  “可是他肯去吗?”
  “只要你让他回去,他一定就听你的话。”
  罗夫人下定了决心,她手中还有不少金银细软,只要勤俭持家,他们在中原应该过得不错,她要让儿子平平静静地过一辈子。
  当天晚上,两辆马车在雪夜中悄然驶出碎叶城,向北庭方向而去,罗夫人给父亲罗品方留了一封信,便带着儿子和宁卿依离开了碎叶城。
  ……
  唐军的中军大帐内,李庆安将两块龙凤玉佩并排放在桌前,默默地注视着这两块碧绿温润的美玉,这两块玉佩居然是李建成留给他的后人,李建成,李庆安不由想起了玄武门之变,所谓胜者王侯,败者为寇,李建成失去了江山,也就失去了礼贤下士、精明能干的名声,从此荒淫好色、愚蠢无能便成了他的盖棺定论。
  没想到事隔百年,他李庆安却成了李建成的后人,他真能实现隐太子百年前未成的事业吗?
  李庆安背着手慢慢走到帐门口,仰望夜空中漫天的星斗,在某个星际之间,或许就隐藏着他回去的道路,他不止一次想过,假如上苍给他一次回去的机会,将时空之门在他面前打开,他真的会跨出那一步吗?答案是他也不知道,现在已是天宝十年底,他来大唐已经快六年了,早已经融入了这个时代,假如他真的回去,那会不会是大唐的李庆安穿越到后世呢?
  李庆安不由一阵苦笑,这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实际上根本就不用去想,他不可能再回到后世了,他这一辈子就是大唐人,他要娶妻生子,会有自己的后代,这份责任就注定他没有选择的余地。
  是的!责任,不仅是对家人的责任,他还有一份对大唐、对这个民族的责任,能否避免安史之乱?能否让大唐的旗帜在中亚的天空飘扬?能否彻底解决草原之患,让汉民族不再遭受亡族灭种之灾。
  明天,他将开始一个崭新的人生,将面临着人生最严峻的挑战,他李庆安能笑到最后吗?望着漫天璀璨的星斗,望着无边无垠的宇宙,他心潮起伏,这一刻,他竟觉得自己是如此渺小。
  ……
  隐龙会的宗祠位于汉唐会总部的后院,这里也是汉唐会最神秘戒备最森严,对外,这里供奉着三皇五帝,是汉唐会的精神之根,但在三皇五帝的中间却有一尊无头塑像,他就像一道影子一样,隐藏在三皇五帝之间,寓意着他隐的身份,只有隐龙会的二十几名成员才知道这座无头的真实身份。
  去年大食人攻占碎叶之前,汉唐会便将宗祠里的所有雕像和灵牌都带走了,几个月前又重新安置在祠堂中,按百年前立下的规定,隐龙会将在二月十五和六月初四两天祭拜宗祠,二月十五是常妃诞下建成后人的那一天,而六月初四则是玄武门事变。
  但今天是十一月初八,隐龙会为李庆安而特别举行了祭拜仪式,一早,十八家将的子弟们站满了汉唐会总部的每一个角落,但宗祠内只有二十人,除了远在长安和扬州的四人无法赶回来外,其余隐龙会的成员都到齐了,他们个个身着锦衣长袍,头戴峨冠高帽,肃穆地站在祠堂两旁。
  李庆安也装束整齐了,他内穿紫衫,外套白袍,腰束九琪玉带,头戴三梁冠,在他前面不远,便是那尊无头的隐太子雕塑,在雕塑前面则放置着一面灵牌,上面书写简单,只写着‘太子建成之位’六个字,旁边几块灵牌则是百年来,李建成在碎叶的几名后人。
  随着司仪李回春的一声喝喊:“跪拜!”
  李庆安点燃三炷香,插进香炉里,缓缓跪了下来。
  “归宗一叩首!”
  李庆安磕了一个头。
  ……
  “归宗二叩首!”
  李庆安再磕了一个头。
  ……
  “归宗三叩首!”
  李庆安深深吸了一口气,在李回春的引导下,恭恭敬敬地对灵牌磕了第三个头。
  “平身!”
  李庆安站了起来,默默地望着这几块灵牌,从今天开始,他的命运将和这条血脉连为一体。
第二百五十四章
各有心事
  大马士革王宫,阿布·穆斯林直挺挺地跪在地上,此时任何辩解都是苍白无力,他败了,败得很惨,前后十三万大军只剩下一万余人,他无法给哈里发一个交代,似乎唯有一死才能谢罪,但穆斯林并不想死,因此他没有选择自杀,而是单枪匹马来到大马士革王宫,他要赌一把,赌阿拔斯不敢杀他,因为呼罗珊而不敢杀他。
  穆斯林已经跪了很久了,但阿拔斯依然一言不发,十三万大军全军覆没,河中之地也丢了,这是他登位以来的第一次惨败,一败涂地,滔天的怒火在几天前他便发泄过了,宫殿的台阶上还有打死的宫人血迹,现在他的怒火已经稍敛,失败已经无可挽回,他在考虑以后的安排,包括对阿布·穆斯林的处置。
  在阿拔斯旁边,曼苏尔眼中的怒火几乎要将穆斯林吞噬,他的三万叙利亚军也全军覆没了,他恨不得一刀杀了穆斯林,当初他把军队交给穆斯林时,穆斯林可是拍着胸脯保证把军队完完整整给他,另外再给他一万唐军战俘,现在呢?唐军战俘的人影都不见,他的叙利亚军倒成了战俘,尽管曼苏尔的愤怒已经快无法抑制,但在哈里发面前,他再大的怒火也得忍着。
  “那被唐军俘虏的士兵怎么办?”
  阿拔斯终于开口了,他的声音嘶哑,带着一种深深的疲惫,“还有齐雅德将军,呼罗珊总督阁下,你想过对策吗?”
  “哈里发陛下,我想用上次俘获的唐军战俘去交换。”
  “你认为可行吗?”
  阿拔斯的目光渐渐变得严厉起来,上次不过俘获了一千二百多唐军,这次大食军被唐军俘获了两万多人,唐军会答应以二十换一吗?
  “哈里发陛下,去和唐军的主帅交换或许不行,但如果是去和他们的皇帝交换,我们多说些奉承话,给足他们面子,再拿一些妻女思念丈夫的书信给他们文官看,我想从道义上说,他们的皇帝和文官大臣应该会同意。”
  阿拔斯的脸色略略平缓了一点,他也认为穆斯林说得有点道理,大唐人自诩道义,没准为了面子就真把人放了,他又沉思了片刻,便道:“虽然说胜败是兵家常事,但你这次失败实在令我们大伤实力,而且河中地区还丢了,这些都是你的责任,不过看在你在剿灭倭马亚王朝上立下大功,我准备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回呼罗珊好好准备吧!我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听见你胜利收复河中的喜讯。”
  穆斯林一颗心落下了,阿拔斯没有杀自己,尽管丢失河中的责任并不在他而是因为阿拔斯,是阿拔斯处理祆教圣女失败才导致粟特人大起义,现在居然把责任推给了他,但穆斯林没有申辩,他重重磕了一个头便下去了,阿拔斯说得对,现在说什么都苍白,只有早日收复河中,他才有说话的分量。
  穆斯林退下去了,大殿里一片寂静,阿拔斯瞥了一眼曼苏尔,淡淡一笑道:“怎么不说话了,是奇怪我为什么不趁机把他杀了,对吗?”
  曼苏尔点了点头,“我以为这是一个机会。”
  “你以为我不想杀他吗?”
  阿拔斯轻轻叹了口气,道:“与大唐宣战就是我犯下的最大错误,帝国刚刚建立,内部不靖,埃及那边战事未完,我便急于树敌,导致怛罗斯之战惨败,河中也丢了,这个教训我若不吸取,再杀穆斯林,很难说呼罗珊也会跟着造反,所以我只有忍,待局势平静后再收拾他。”
  “既然哈里发无意再和大唐为敌,那为什么还要让穆斯林收复河中呢?”
  “此一时彼一时,那时唐军只占碎叶和塔什干,我还可以忍,但现在唐军占了撒马尔罕,我若再忍下去,唐军迟早会进攻信德,再说让唐军消耗一些呼罗珊的实力,那时再收拾穆斯林,我也容易一些,你明白吗?”
  曼苏尔这才恍然大悟,借唐军的手来削弱呼罗珊,果然高明,他深深行一礼赞道:“哈里发陛下的深谋远虑,臣弟远远不如。”
  阿拔斯笑了笑,又继续道:“不过穆斯林说得也有道理,想要回战俘,去长安或许比碎叶更有效,曼苏尔,你就辛苦去一趟长安,去觐见他们的皇帝,给我带一封信去,要低姿态一点,尽可能满足他们的虚荣心。”
  “臣弟明白,这件事我一定会做好,另外,我建议先释放他们的一部份战俘,以示诚意。”
  “可以,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另外,如果满足他们虚荣心还不够的话,我准你随机应变,可以适当答应他们一些条件,目的只有一个,尽快要回我们的被俘士兵。”
  曼苏尔答应了,正要退下,这时阿拔斯忽然想起一件大事,又叫住了他,冷冷道:“还有,唐军那个秘密武器你要想办法搞到,甚至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给我弄到。”
  ……
  长安,当冬日黎明的第一抹曙光刚刚从云缝中透出,大街上激烈的马蹄声便惊破了宁静的街头,一队队羽林军在朱雀大街上来回奔驰,将街上的行人赶到路旁等候,大街上一律不准通行,大街不仅是行人,也挤满了赶来看热闹的民众,众人议论纷纷,有人说是安西军凯旋归来,要举行盛大的入城仪式,但这种说法立刻被人否决,从碎叶到长安最少也要两个月时间,军队哪里可能赶得回来,很快有人便猜到了真相,不用说了,肯定和去年一样,圣上和贵妃娘娘要去温泉宫度冬日,这不,出动的都是羽林军,这种说法很快便得到了证实,京兆府和长安、万年两县的衙役们在维持秩序时泄露了真相,是圣上和娘娘去华清宫,和去年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2/6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