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校对)第2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3/699

  “两百步……一百五十步……”
  “射!”李光弼下达了射击的命令,第一轮一千支弩箭腾空而起,霎时飞影无踪,带着呼啸的风声扑进了敌群中,大食军奔速减缓,纷纷举盾相迎,一阵叮叮当当撞击声,中间夹杂着有人中箭的惨叫声,箭雨太密集,还是有数十人中箭射死,大食人新配的金属盾牌挡住了唐军的第一轮箭雨,紧接着第二轮、第三轮,铺天盖地的箭雨呼啸而来,密集得让人喘不过气来,唐军以五轮射的办法,使弓箭保持着最密集的打击,大食军前进极为艰难,每走一步都要付出近百人中箭阵亡的代价,他们也无法还击,固然是唐军的箭雨太密,使他们腾不出手,更重要是他们的弓箭远远不如唐军犀利,射程到不了那么远,短短三十步,唐军便像暴雨倾盆一般向大食军射出了十五轮箭,一万五千支箭的饱和打击,大食军也付出了近九百人的中箭伤亡。
  在这种对意志和勇气的绝大考验之下,粟特人有点顶不住了,开始出现了乱象,就在这时,两千呼罗珊骑兵抛下了步兵,他们从后面绕出,用最快的速度向唐军阵地猛扑而去。
  这一刻,俨如风云突变的刹那,后面的大食军主力发动了,号角声响彻天空,马蹄声如惊雷滚过原野,二万军奔腾而出,齐雅德挥动战刀,指着前方声嘶力竭大吼:“杀过去!”
  唐军的床弩也在两千呼罗珊骑兵扑上来的瞬间发射了,铁锤挥下,四百架床弩同时发射,四千支九寸铁箭从钢兜中射出,带着一种开金裂石的力道,强劲地射向二千骑兵。
  尽管呼罗珊骑兵的装备远胜于粟特人,他们身着坚韧的皮甲,普通刀剑难以砍透,手执长矛与坚盾,甚至他们的战马也披着铠甲,他们距唐军阵地只有百步之遥,一百步,对于冲刺力极强的大食战马,只须十秒钟便可冲过,可就是这短短的百步,却成了大食军的噩梦之源。
  二千骑兵在四千支铁箭面前显得是那么苍薄、那么脆弱,一支铁箭洞穿了盾牌,直接穿透了大食士兵的胸膛,带着血和碎肉的箭破后背而出,又射穿了另一个士兵的腹部,二千骑兵人翻马仰,战马长嘶摔倒,口吐白沫死去,身下压着痛苦蠕动的士兵,按身体上汩汩冒血的洞,在死亡线上作最后的挣扎。
  强劲的铁箭不仅射穿了骑兵,也给骑兵身后乱作一团的粟特士兵以最后的打击,刹那间,八百多人惨叫着倒地。
  “天啊!”
  远方的齐雅德看见了床弩的威力,他竟惊讶得失声叫了起来,当初侯梅德向他描述唐军弓箭之威时,他觉得侯梅德更多的是在推卸责任,但此刻,他亲眼看见了这令人恐惧的一幕,二千最精锐的呼罗珊骑兵在敌军一阵强劲的箭矢中死伤过半,短短百步,竟无一人能冲过去,最后的数百人也丧生在唐军铺天盖地的箭雨之中。
  事隔几年后,唐军令人恐惧的弩箭威力仍然会让齐雅德从噩梦惊醒,战后,他不遗余力地在大食军中推广唐军的弩箭,渐渐地,阿拉伯人威力巨大的十字弓源于此形成,十字弓又成为了西方基督世界的噩梦,以至于西方绅士们打仗前都要先签署协议,不准使用阿拉伯人的十字弓。
  唐军的床弩尽管威力巨大,但它也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上弦缓慢,尽管唐军发明了牛车绞弦,并曾在第一碎叶之战中投入使用,但还是赶不上大食军狂风席卷而来的速度。
  波涛汹涌的大食骑兵已经冲到了两百步外,唐军弩兵的箭雨也铺天盖地射去,不断有人在飞驰中落马,但还是阻挡不住近一万五千名大食骑兵的迅猛冲击,他们挥刀战刀,高举盾牌,纵马疾奔,喊杀声响彻天地。
  已经六十步了,这时弓骑兵万箭齐发,黑压压的箭雨遮蔽了天空,射入敌军骑兵队中,大食军死伤加大,但呼罗珊军毕竟是阿拔斯王朝的精锐,他们不惧箭矢,奋勇争先,唐军弩兵撤退的警戒线一般是二十步,但敌军骑兵太快,四十步时,弩兵便得到命令撤退了。
  随着最后一轮弩箭射出,弓弩兵迅速撤退,床弩也被战马拖走,而这时,唐军对付骑兵最犀利的两千陌刀军出战了,两千名重甲陌刀军排成两排,两丈长的陌刀挥出,寒光闪闪。
  关于陌刀军是否该在这次战斗中出战,曾在部署战役时,在唐军高层引起过争执,毕竟这不是决定胜负的大战,只是一场试探双方底细的战役,没必要过早的把实力暴露。
  但主帅李庆安却力排众议,坚持陌刀军出战,命田珍来负责指挥这两千陌刀军。
  陌刀军刚一出阵,便迎来了排山倒海般的大食骑兵冲锋过来,首先便是铺天盖地的短矛呼啸投来,锋利的短矛射不进陌刀军的重甲,他们紧密地排成了人墙,用一种集体的力量抵御大食军的第一波冲击。
  “轰!”一声巨浪,如惊涛骇浪相击,气浪四散,几十名陌刀士兵被撞翻,但后排的陌刀手立刻补上,陌刀将田珍大吼一声,雪亮的大刀斜劈而下,将一名骑兵团长连人带马劈成了两半,血浆迸飞,内脏滚落,腥臭和血气扑鼻而来。
  陌刀士兵们长刀翻飞,锋利无比的刀锋将士兵和战马砍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后面大食军将无数根短矛向陌刀军投刺而去,密如急雨,但这些锐利的短矛依然没有半点效果。
  陌刀军的出战令齐雅德吃了一惊,他没有想到唐军也有重甲步兵,个个高大威猛,那寒光闪闪的大刀似乎是骑兵的天敌,眼看自己的呼罗珊骑兵死伤惨重,他立刻下令:“第一军团骑兵攻击正面,第二军团骑兵从侧面进攻!”
  急促的号角声传达了主将的命令,唐军的陌刀队改由粟特骑兵来对付,而呼罗珊骑兵则迎战唐军的八千骑兵,唐军的另外两千骑兵则护住了陌刀军的后背和两翼。
  唐军一共二万人,其中骑兵有一万,弩兵五千,斥候军和跳荡军三千,再有就是两千陌刀军。
  弩兵在撤回后转变为驻队军,用弓箭保护军队辎重和指挥中心,并在条件许可下,继续放箭支援骑兵和陌刀军的战斗,而斥候军和跳荡军散布两翼和外围,防止敌军偷袭或攻击侧翼。
  这时,两军在两里长的战线上展开了鏖战,刀剑相击,长矛格斗,战马相交,惨叫声此起彼伏,大食将军侯梅德率一千骑兵从侧面绕过唐军的防御,企图偷袭唐军的指挥中心,但他们却被唐军跳荡军的拦截,跳荡军也就是刀盾军,他们护卫在外围,侯梅德的偷袭没有效果,弩兵密集的箭雨将他们射退。
  李光弼在驻兵队中间,他仔细观察着大食军的作战特点,大食军完全不同于草原胡兵,他们纪律强,训练有素,作战勇猛,最大的优势就是战马速度快,但他们的装备不如唐军,铠甲、弓箭、横刀是唐军能够占据上风的保证。
  然而大食军中的粟特人却明显要逊色得多,他们的七千骑兵竟然被二千陌刀军杀得节节败退,开始有溃败的趋向,粟特人这处软肋将成为大食军失败之源。
  这一点齐雅德也发现了,他也达到了目的,试探出了唐军的战斗力和作战特点,这支军队士气高涨,装备精良,和他们一样训练有素,这些,他都亲眼目睹了。
  眼看粟特人被砍瓜切菜般地杀掉一半,败局已定,他便知道,没有必要再打下去了,齐雅德立刻下令,“收兵!”
  ‘呜——’收兵的号角声吹响了,大食军如潮水般地退下,由来赶来支援的七千步兵押后,骑兵在两边护卫,开始缓缓地向东曹都城撤退,唐军追赶一阵,用弓箭射击大食军的撤退,但步兵皆手执大盾,弓箭的效果不大,这时,唐军阵营一片锣响,唐军也收兵了。
  随着大食军渐渐走远,唐军中的三百名女护兵们开始忙碌起来,迅速给受伤的唐军简单止血包扎,让士兵们用担架将伤兵抬进大营,对一些唐军重伤兵进行紧急抢救。
  这场战斗虽是试探性的战斗,但大食军却死伤惨重,近一万人死伤,大部分是死伤在弓箭之下,唐军俘获了三千伤兵,而唐军也有近一千伤亡。
  两个时辰后,李庆安的一万援军缓缓赶到大营,这时,唐军的兵力达到了近三万。
  “末将李光弼参见大将军!”
  李光弼迎到李庆安马前,半跪行了一礼。
  李庆安下马,将他扶起来笑道:“这次光弼击败了齐雅德,给高仙芝报了一箭之仇,我定当禀报朝廷,给将军以重赏。”
  李光弼心中感动,连忙道:“末将不敢抢大帅部署之功,这场战役能获胜,是大帅调兵有方,是将士们舍生忘死,末将毫末之功,不值一提。”
  李庆安笑了笑,道:“以功论赏历来是安西军的传统,若不如此,哪来今天的李庆安,我自有分寸。”
  他又看了看天色,已经到黄昏了,便道:“这次我带来重型攻城器,先休息一晚,做好攻城准备,明天开始攻城。”
  他话音刚落,东曹都城方向飞驰来了几名斥候,李庆安见他们奔驰颇急,不由一怔,出什么事了?几名斥候奔至李庆安身边,翻身下马禀报道:“禀报大将军,东曹都城内火光冲天,似乎发生了内乱。”
  李庆安立刻转身跑上了眺望塔,搭手帘向东曹城方向眺望,他目力极好,隐隐看见了城内是有黑烟在升腾。
  “传我的命令,一万骑兵立刻赶往东曹城!”
  李庆安带来的一万骑兵马不停蹄地向东曹城奔去,东曹城内确实发生了内乱,齐雅德败军返城,但和他一起出征的两千东曹士兵却全军覆没,士兵家属哀痛之极,纷纷闹事,便引发了东曹国人对大食摧毁他们宗教的严重不满,从闹事演变成了起义,东曹国人纷纷拿起武器走上街头,他们冲击城门,焚毁大食人的商铺,杀死街上的巡哨。
  齐雅德见情况严重,而唐军援兵又到,他便立刻决定撤离东曹,返回撒马尔罕。
  李庆安的军队抵达东曹城时,齐雅德已经撤离半个时辰了,城门大开,数以万计的东曹人出城迎接,他们端着面饼清水慰问唐军,呼喊着阿胡拉马兹主神的名字,激动万分,以极大的热情欢迎唐军入城。
  李庆安骑马进入了第二座粟特国的都城,这时,东曹副王设阿忽上前跪下道:“奴东曹副王设阿忽欢迎大唐天兵入城,我愿誓死效忠大唐天可汗陛下。”
  “你们正王苏提那呢?他怎么不来迎接我?”李庆安冷冷问道。
  “回禀大将军,苏提那自知罪孽深重,他跟随大食人一齐逃跑了,还带着他的妻女,王宫已经没人。”
  李庆安重重哼了一声,“跑了?倒是便宜他了。”
  他马鞭一指设阿忽,命道:“从现在开始,你就是东曹国王,你给我立即稳住城内的局势。”
第二百四十五章
北城失守
  “轰!”地一声巨响,一扇铁门被粗大的巨木猛烈撞击,铁门痛苦地晃动着,摇摇欲坠,城上的大食士兵发一声大喊,拉弓向城下的射去,箭如雨发,几十名衣衫褴褛的奴隶惨叫着中箭倒下,但又有更多的奴隶接手上来,他们用木板作盾牌,抵御着城上的射箭。
  银城是波悉山脚下的一座中等城池,由大食人在开元二十年修建,它是大食人控制波悉山十几座银矿的老巢,有大食驻兵一千余人,这里面储存着大量的白银和粮食,十几年过去了,它给大食倭马亚王朝输去了不计其数的财富。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抗争,此刻,波悉山的各个矿山都爆发了奴隶们起义的浪潮。
  这一切都来自于三百名唐军的鼓动,他们鼓动饱受奴役的奴隶们,告诉他们,唐军来河中就是要恢复他们的自由,恢复他们的信仰,现在唐军已经击败了大食军,他们都将重回自己的家乡,与亲人团聚。
  银山的奴隶大都是被大食人从自粟特、吐火罗抓来的袄教信徒,他们在波悉山挖矿已经有五六年,干着沉重的体力活,吃着最粗糙的食物,日晒雨淋,棍打鞭抽,饱受折磨,他们无数次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伴在身边死去,看着他们用泥土塑成的阿胡拉马兹像被砸碎,这一刻,怒火在他们心中燃烧,波悉山北面十几个银矿的五万名奴隶都先后爆发了起义。
  他们用铁镐、用木棍、用铁链,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工具进行抗争,在各银矿监工的三千多大食军被打得抱头鼠窜,很多人被愤怒的奴隶打死,武器被夺走、帐篷被焚毁、名册被撕碎,他们逃往银城躲避,但很快,从四面八方聚集起来的奴隶们包围了银城,他们要粮食,他们要返回自己的家乡。
  黑压压的五万奴隶犹如愤怒的蚁群,将银城包围得水泄不通,三百名唐军斥候骑马在其中奔驰,指挥着奴隶们攻城。
  但秦海阳心中却充满了忧虑,他感觉这些奴隶的暴动要失控了,是的,他们受到了太多的压迫,他们心中有太多的憋屈,一旦他们的压迫被释放,他们心中的憋屈爆发,那他们就会做出损害唐军利益的事情,他们会把城中储存的白银和黄金一抢而空,那样他秦海阳升官发财的机会就没有了。
  但他知道,还有一个人能控制住局面,秦海阳纵马冲到在这些奴隶中最有威望的一名沃教长老面前,此人叫巴鲁米,他是史国沃教大长老之子,被抓时也曾身强力壮,一晃近二十年过去,他也成为了一个老人,他在银矿继承了父亲的事业,成为银矿五万奴隶秘密崇拜的袄教长老。
  “巴鲁米,你要让他们杀死大食人,仓库的物资不要哄抢,我会给大家平均分配。”
  巴鲁米坐在一块木板上,六名信徒抬着他,他的腿在十年前的一次逃亡中被大食人打断,从此站不起来。
  巴鲁米低着头,半晌才徐徐道:“你让他们帮你打死大食人,却又不给他们一点好处,谁愿意干?”
  “那好,你告诉所有人,打死一个大食人,赏一斤白银,双份粮食,大食人身上的东西都归他。”
  “每个人都要给一斤白银,这是他们长年累月的劳动成果,是他们应得的,打死大食人者,给双份!”
  “他娘的,心够狠!”
  秦海阳用汉语骂了一句,重重吐了一口唾沫道:“好吧!我答应你。”
  巴鲁米一挥手,他的信徒将他抬上一座高台,这时,无数双眼睛向他望来,他伸开双手轻轻一摆,城外顿时安静下来。
  “我的弟子们!”
  他的声音很嘹亮、清晰,被风传得很远。
  “今天是阿胡拉马兹主神解放我们的日子,我们要杀死侮辱我们主神的大食人,但城内的物资我们首先要用来敬奉我们的主神,在我们举行敬奉仪式后,我将按主神的意志,将光明带给每一个人。”
  “他娘的,真有一套!”秦海阳低声骂道。
  “我的弟子们,让我们用神的名义,攻破这扇大门,杀死所有的大食人。”
  “杀死他们!”
  五万奴隶怒吼起来,怒吼声响彻天地,巴鲁米一指城门,“去吧!砸碎它。”
  五万人如波涛起伏,向城门汹涌而去,近千人抱住巨大的撞木,再一次向城门撞去,‘轰!’地一声巨响,城门剧烈的晃动,仿佛整个大地都在颤抖。
  “一、二、三!”
  巨木再一次猛烈地撞击城门,破旧的城门再也支持不住,轰然被撞开了,数以千计的奴隶冲进城内,大食士兵四散奔逃,两百名早已准备好的唐军纵马跟随着奴隶们冲了进去,秦海阳大声叫喊:“快!抢占银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3/6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