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校对)第1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699

  李庆安府宅的五个大院子,前院是给家人和佣人们住的,西院是他的亲兵驻地,中院是他家人平时起居场所,而东院空着,以后准备作为客房,从后宅无法直接去东西二院,必须走前院绕过去,他和如诗刚走到前院,一名亲兵跑来禀报:“将军,严先生来了。”
  李庆安不由苦笑一声叹道:“我的朋友是如此之多,竟让我无暇去看我的财富。”
  “那就让我们一起去看吧!”
  远门口传来了严庄的笑声,只见李庆安的四名亲兵抬着一顶软轿走了进来,严庄便坐在里面,他拉开轿帘,大笑道:“如果我没猜错的,你的财富应该来源于你的扬州之行。”
  “看来一切都瞒不过你这只老狐狸。”
  李庆安笑着对如诗道:“如诗,走吧!前面带路。”
  如诗从前见过严庄,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的神色,没想到安老爷的第一幕僚竟然会在北庭,而且好像和大哥的关系极好。
  她不敢多说什么,轻轻答应一声,挑一盏灯笼向东院走去。
  “将军,听说杨奉车来过了?”严庄笑问道。
  “没错,今晚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收获很大。”
  “说说看,程千里和将军对抗的依凭是谁?”
  “赵廷玉,先生想不到吧!”
  严庄恍然,原来是他,难怪呢!他连忙又问道:“那将军的对策有了吗?”
  这时,他们已经走到了放铜器的房前,如诗推开门,灯笼淡淡的灯光照亮了巨大的厅堂,这竟是一座足有容纳数百人的大厅,房间里空空荡荡,正中间摆放着几十口大箱子,其中一只箱子损坏了一角,露出一只铜佛。
  此时房间里除了他们三人外,还有李庆安的四名心腹亲兵,李庆安走上前简单地数了数,一共二十八大箱,箱子上标记有数量,总共三百二十件铜器。
  李庆安随手从破损处将一尊佛像拎了出来,撕去外面包裹的稻草,竟是一尊重约十斤的弥勒佛。
  他把佛像递给如诗,笑问道:“喜欢吗?”
  如诗瑶瑶头不接,抿嘴一笑道:“如果是观音铜像,我就喜欢了。”
  “里面观音像也有,等会儿我给你找一尊。”
  他将铜像又递给严庄,“先生看看我的财富。”
  严庄借着淡淡的灯光左看右看,怎么也是尊铜像,而且肚子处似乎也没有藏宝处,他疑惑道:“这就是将军的财富?”
  李庆安嘿嘿一笑,从靴中拔出匕首,在铜像上一划,道:“先生再看。”
  那划痕处金光闪闪,竟没有了铜的赤红色,严庄愣住了,他结结巴巴道:“这……这是黄金。”
  如诗美丽的眼睛也瞪大了,不可思议地盯着铜像,口中喃喃道:“好像真是黄金啊!”
  “这就是我的财富了,一共五万两黄金,足够做了一些事情了。”
  严庄的眼中闪过一道亮光,笑着问道:“李将军想用这黄金做什么事,不会是为子孙购置田产房宅吧!”
  李庆安瞥了如诗一眼,哈哈大笑道:“先生真会开玩笑,我现在连儿子的影子都没见呢!”
  他接过弥勒佛,抚摸着它的肚子笑道:“这么多黄金在北庭暂时还用不出去,但在大食,在中原,这些黄金能换来我所需要的一切物资。”
  严庄点了点头,有些话现在说尚早,他便笑了笑,岔开话题问道:“将军还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呢!打算怎么对付赵廷玉?”
  “没有,我暂时还没有想好。”
  李庆安把铜像放回原处,忽然,他停住了手,半晌回头笑道:“或许不久的将来,机会就会来了。”
  ……
  次日一早,李庆安便在一千骑兵的护卫下离开了北庭城,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巡视之旅,北庭地域广阔,巡视一圈少说也要大半年,但作为主管北庭军政的首脑,出巡北庭各地是他份内之事,所以无论安西还是北庭的新任节度使,一般都会用一年的时间来了解治下的各地情况。
  李庆安去的第一站并不是高昌的天山军,也不是向西去月弓城,更不是去视察庭州三县,而是向东去了伊州,他的第一站是视察伊吾军。
  伊吾军位于折罗漫山以北,在伊州西北的甘露川,紧靠蒲类海北岸,蒲类海也就是今天的巴里坤湖,这里地势平坦,人烟稀少,是一望无际的广袤草原,再北面便是沙陀人的居住之地。
  三月的草原已是一片生机盎然,一条清澈的河流缓缓流淌,丰美的草原上随处可见大群牛羊,牧人们挥舞长鞭,蔚蓝色的天空中白云朵朵,远处是白雪皑皑的折罗漫山,冰峰如宝石,在阳光下闪烁着璀璨的光泽。
  这天下午,一队长长的唐军骑兵出现在蒲类海以东的草原上,他们盔甲鲜明,威风凛凛,数十杆大旗在风中猎猎飘舞,这便李庆安的巡视队伍了,他们离伊吾军的城堡已经不到二百里。
  与他同行的除了一些心腹将领外,还有判官岑参和文书官裴瑜,李庆安见岑参一路若有所思,便笑道:“岑判官,可是诗兴大发。”
  岑参笑道:“现在没有什么诗兴,倒是来北庭时写了一首诗,只可惜时节有些不对。”
  李庆安挥手笑道:“不妨,念给大家听听。”
  “我这首诗叫做随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大家听一听。”
  众人大笑,纷纷道:“愿听岑诗人大作。”
  岑参摇头晃脑,缓缓念道: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道口行人绝。
  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随君万里西击胡。
  功名祇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好诗!”众人轰然叫好,不管听懂听不懂,众人都记住了最后一句,‘真是英雄一丈夫’。
  “李将军,岑诗人文采天下第一啊!”有人大喊一声,大家一起跟着大笑起来。
  这时,一名亲兵指着远方道:“将军,好像有一队人马来了,不像是唐军。”
  李庆安搭手帘眺望,只见远处来了百余胡人骑兵,个个身着白色披风,李庆安不由笑了起来,对众人道:“是玉门关的老朋友来了。”
  片刻,胡人骑兵飞驰而至,正是沙陀人,为首之人便是沙陀叶护骨咄支。
  他老远便看见了李庆安,不由喜出望外,不等战马停稳,便飞身而下,紧走几步,长身施礼道:“李使君,我正要去庭州见你,没想到这里便遇见了。”
  李庆安微微一笑道:“我也打算视察完伊吾军后,便来顺道去看看叶护,沙陀人也是北庭一员,我应该去巡视。”
  他回头命道:“大军扎营,明日再启程。”
  众军答应,纷纷跳下马安帐扎营,一些士兵则跑去河边取水,准备做饭了,李庆安翻身下马,走到一块大石上坐下,笑着问骨咄支道:“上次玉门关一战后,羌胡有没有前来报复?”
  “没有!”
  骨咄支摇摇头叹道:“非但没有报复,甚至大泽以北草原羌胡人也不敢去了,早知道他们如此欺软怕硬,我又何必去和他们讨价还价?”
  李庆安笑着点了点头道:“不过你们子弟确实骁勇,圣上准我将北庭军扩兵一万,我打算从沙陀招收一些勇士从军,你看能有多少子弟进入北庭军?”
  骨咄支大喜,如果沙陀子弟能正式进入北庭军,那以后李庆安便会更多地考虑沙陀人的利益了,他连忙道:“我们沙陀人数不多,两千人,李使君以为如何?”
  “和我想的也差不多,可以,这件事宜早不宜迟,下个月,我希望沙陀勇士们便出现在我北庭军中。”
  “那我立即回去准备。”
  “不急!不急!”李庆安摆摆手笑道:“我找你还有别的重要事情。”
  “请李将军吩咐!”
  李庆安沉思一下便问道:“我听说沙陀人和葛逻禄人有些矛盾,到底是怎么回事?”
第一百七十二章
两胡相争
  提到葛逻禄人,骨咄支眼中闪过一丝仇恨,他尽力使自己内心的愤怒平静下来,缓缓道:“我父便是死在葛逻禄狗贼的手中。”
  李庆安一怔,歉然道:“抱歉,我不知。”
  “这和将军没关系,是我们实力不如人。”
  骨咄支叹了口气道:“开元二十九年,北庭暴雪,我父带族人迁徙去金山以西,那里受暴雪影响较小,金山以西原本归属无定,被葛逻禄人占领,我父带人去葛逻禄牙帐交涉,请求他们准我们沙陀人呆一个冬天,结果遭到拒绝,不仅如此,我父在回来途中被葛逻禄人围攻,身受重伤,随即葛逻禄人出动一万人来驱赶,杀死我们数百人,抢走了无数妇女儿童和大部分牛羊,我们被迫离开了金山西,父亲三个月后便不治身亡了,那一年冬天,我们牛羊冻死饿死不计其数,沙陀人元气大伤。”
  “那你们想过复仇吗?”
  “怎么不想,只是沙陀人口稀少,实力不济啊!”
  骨咄支叹息一声,心情显得十分低落,李庆安瞥了他一眼,徐徐道:“如果我让沙陀去金山西和葛逻禄人打一仗,当然,规模不会太大,但也不能太小,比如争夺牧场发生了冲突,你可以配合我吗?”
  骨咄支愣愣地望着李庆安,半天才道:“使君这是何意?”
  “你不用管我是什么意思,总之,我需要沙陀人和葛逻禄人发生冲突。”
  李庆安又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假如你配合得好,以后我会把金山以西的牧场给你们沙陀人。”
  骨咄支的眼睛慢慢亮了,他缓缓点头,“我明白了,我愿为使君效劳。”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6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