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校对)第1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699

  旁边的李俅心中虽也失落,但并没有像父亲李琮那般恼火,从李庆安拒绝那时起,他便有明悟,李庆安恐怕已经看透了自己的谋略,李庆安转身去东宫,也算在他的意料之中。
  “他不来就算了,既然他不肯和董延光和解,不接受父王的邀请,那意味着他是死心塌地地要跟太子了,父王,李庆安不足为虑,成不了父王的绊脚石,孩儿建议不必在他身上放过多心思。”
  “可这口恶气不出,我李琮还是皇长子吗?”
  李琮狠狠一拳砸在桌上,盯着窗外一字一句道:“我想杀了他!”
  “殿下是要杀人,但要杀的人不应是李庆安!”李琮的幕僚阎凯从外面走进来。
  ……
  董延光从早上到现在,一直没有停息过,他找了张筠、庆王、杨钊、杨铦,直到最后一步,杨铦才一口答应替他说情,最终接受了他价值一万贯钱的一千两黄金和一千亩关中上田。
  杨铦是杨家的骨干,他肯替自己说情,董延光一直悬在半空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半,后天才是大朝,杨家还有一天的时间替自己运作,既然有杨家出面说情,那至少自己可以走王忠嗣的路,最差也可以当一州太守。
  想到自己堂堂的鄯州都督、陇右节度副使,竟然要去当太守,他心中不由对李庆安再一次恨之入骨,还有哥舒翰,要不是他们二人在背后害自己,自己会落得这个下场吗?
  这时,关坊门的鼓声响起了,董延光加快了马速,他的十几名属下紧紧跟随,远远地,保宁坊门前已经没有一个人,就在董延光眼看要冲进大门之时,忽然从坊内冲出大批黑衣人,人人手执弓箭,他对准董延光一齐开弓放箭,顿时箭如雨发,霎时间将董延光射得如刺猬一样,连惨叫声都没来及喊出,董延光便死尸落地,他的十几名随从也被射死大半,剩下几人转身要跑,却被黑衣人追上,一一射死。
  一名黑衣人唯恐董延光不死,再一刀狠狠插进他胸口,黑衣人扔下几把弓箭,分头四散奔跑,片刻便消失在沉沉的黑夜之中,过了很久,几名坊役才战战兢兢出来,见满地死尸,吓得他们大喊起来,“杀人了!快来人啊!”
  ……
  董延光被杀的消息,第二天一早便传遍了朝野,无数人为之震惊。
  尽管董延光罪重,但在京城被杀,这就寓示着京城不安全了,各部各寺各监的官员们议论纷纷,很多人都有意无意地提到李庆安,似乎杀死董延光,他的嫌疑最大,但很快又有消息传来,凶手扔下的弓箭是陇右军所有,嫌疑又到了哥舒翰的身上。
  今天李隆基没有来御书房处理政务,陇右之事定下,他也就倦怠了繁琐的朝务,把奏折扔给高力士代批。
  李隆基刚刚起床,正坐在桌前喝一碗参茶,这时,一名宦官匆匆跑来禀报,“陛下,高翁传来消息,京兆尹萧炅有急事要禀报。”
  “出了什么事?”李隆基有些不高兴,这段时间他难得休息一天,又有什么事找他。
  “让大将军替朕处理了。”
  “陛下,好像是董延光被杀了。”
  “什么!”李隆基‘腾!’地站起身,董延光被杀了,谁这么大胆?
  “立刻摆驾去御书房。”
  ……
  御书房内,高力士正在听取京兆尹萧炅的解释,董延光和他的十八名亲兵全部被杀,董延光身上中了四十二箭,这件事让高力士的心情有些沉重,明显李庆安脱不了干系,明天他就要大封了,如果不尽快查清楚此案,恐怕李庆安会受到一点牵连。
  这时,李林甫、陈希烈和张筠也先后赶来了,李林甫是右相,出了这种大事,他责无旁贷,而陈希烈是兵部尚书,董延光是受兵部之令进京,他也难脱其责,而张筠则是因为昨天董延光曾去找过他,如果他不把自己撇清,搞不好也会受到牵连。
  李林甫见萧炅又擅自越过自己来上奏,他不由重重哼了一声,冷冷道:“萧使君,你在这里做什么?”
  萧炅吓得浑身一哆嗦,他因为情况紧急,便直接跑来兴庆宫了,这才想起自己越位了,他连忙结结巴巴解释道:“李相国,卑职已经将奏折递给了中书省,属下因事情重大,又有了新情况,便赶来说明。”
  “是吗?原来小事情向本相禀报,大事情就直接跑来面圣了。”
  “属下不是这个、这个意思,属下的意思是……”
  萧炅急得语无伦次,这时,高力士一摆手笑道:“相国,这件事先缓谈,我估计圣上马上就要到了,我们不妨先谈一谈董延光之事。”
  李林甫瞪了萧炅一眼,等完了此事再弹劾他,他虎着脸,冷冷问萧炅道:“你说吧!有什么新情况?”
  萧炅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连忙道:“属下收集到了所有关于董延光昨天活动的情报。”
  “收集到了什么情报?”
  李隆基大步走进了御书房,高力士、李林甫等人一起躬身施礼,“臣等参加陛下!”
  李隆基在御榻上坐下,一摆手道:“先把奏折给我。”
  李林甫连忙将萧炅交给中书省的奏折递给了李隆基,“陛下请看。”
  李隆基打开了奏折,仔细阅读昨晚发生的事情,御书房中十分安静,谁也不敢打扰李隆基的思路,李林甫眼角余光迅速扫向高力士,董延光之死,李庆安是第一嫌疑人,他与董延光仇深似海,同时也能拥有陇右的弓箭,而且他又带有两百人进京,各方面的条件都十分符合,极可能是他杀死董延光后再栽赃给哥舒翰。
  不料高力士面色平静如水,脸色没有任何表情,李林甫忽然醒悟,高力士一定有李庆安不在场的证据了,难道会是哥舒翰?他杀人后再扔下弓箭,让别人以为是栽赃给他,哥舒翰这次进京参阅的军队虽然都没带弓箭,但他的五百亲兵是带有弓箭的,杀死董延光,陇右军尽归他掌握了,他也有嫌疑。
  户部尚书张筠心中却十分紧张,昨天董延光进京后是找过自己的,虽然他没有理睬,但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董延光和他有瓜葛,等会儿皇上问起来,他该怎么回答?
  这时,李隆基看完了奏折,奏折只是描述董延光在保宁坊门前被杀的情况,包括死亡的时间、地点、人数、中箭数和扔下的弓箭,以及坊役的证言证词,至于其他的情况,奏折上都没有说。
  李隆基放下奏折便问萧炅道:“萧爱卿,刚才朕进门时听你说有新发现,现在你说吧!有什么新发现?”
  “陛下,臣调查了数百人,基本上已经摸清了昨天董延光的路线,他昨天找了很多人。”
  “等一等!”李隆基止住了他,道:“既然涉及人多,那就改在大同殿问话,今天朕来审案,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
  众人又移到大同殿,李隆基坐下便道:“萧爱卿,开始你说吧!”
  “臣遵旨!”
  萧炅上前施了一礼,便缓缓道:“董延光是昨天上午进京,在东市门口他们首先遇到了李庆安,据说当时他们对峙紧张,颇有敌意,这是第一。”
  “好!先传李庆安。”
  几名宦官匆匆跑去找李庆安了,李隆基又对萧炅道:“你继续说下去。”
  萧炅看了一眼张筠,便低声道:“然后董延光便去找了张尚书。”
  李隆基目光严厉地瞥了张筠一眼,吓得张筠连忙出来道:“昨天臣略染小恙,提前回府,在府门前遇到了董延光,他求臣替他说情,臣没有理睬他,一句话也没对他说。”
  张筠这话李隆基倒相信,以张筠的精明,他怎么可能惹祸上身,他点点头便问道:“爱卿和董延光是什么关系?”
  张筠心中一跳,该来的还是逃不过,他只得硬着头皮道:“董延光的女儿是张家的儿媳,有这么一点关系。”
  李隆基看了他一眼,没有继续下去,他又对萧炅道:“再说!”
  “董延光离开萧府后又去了庆王府,有人看见他进了庆王府的大门。”
  “庆王?”李隆基的头忽然有点大,他这才想起,董延光是庆王之人,不用说,他一定是找庆王求情去了。
  “还有呢?”
  “还有,就是董延光又找到了京兆府少尹鲜于明叔,他们在一起商谈了半个时辰。”
  “传朕的旨意,宣庆王和京兆府少尹鲜于叔明觐见。”
  这时,殿外传来了高喝,“安西中郎将李庆安已到,在殿外等候。”
  “宣他进殿!”
  “圣上有旨,宣安西中郎将李庆安觐见!”
  随着侍卫的高喝声,李庆安匆匆走进了大殿,他也听说了董延光被刺杀一事,令他又喜又忧,喜是董延光被杀,大仇得报,而忧是这下手之人手段毒辣,就在自己即将被封赏的前夕杀人,让自己背上了嫌疑,显然是为了影响自己明天的封赏,此人会是谁?
  他上前躬身施礼,“臣李庆安参见陛下!”
  李隆基注视着他问道:“李将军,董延光被杀一事,想必你也知道了,朕只想问你一句话,董延光是否你所杀?”
  “臣虽恨董延光,恨不得亲手杀了他,但陛下曾答应过,会给安西军一个交代,所以臣在等待陛下的处罚,绝不会擅自杀人,董延光不是臣所杀。”
  “陛下,老奴也可证明董延光不是李将军所杀。”
  高力士慢慢走了出来,道:“李将军的亲随昨晚都在我府上,一直未离开过,老奴亲眼所见,而董延光虽然被二百人所杀,但应该和李将军没有关系。”
  李隆基又瞥了一眼李林甫道:“相国以为呢?”
  李林甫轻叹一声道:“李庆安可用之人皆已阵亡,臣同意高大将军所言。”
  李隆基这才点点头道:“李将军,你否认杀了董延光,朕相信你在朕面前不会说谎,你退下吧!沐浴更衣,等待明日早朝。”
  李庆安一颗心落下,“臣谢陛下!”
  他又对高力士和李林甫躬身道:“谢高翁和相国主持公正。”
  高力士面无表情,但李林甫的眼睛里却微微有一丝笑意,这个李庆安手段不错,居然已渐渐成为太子的心腹了。
  李庆安慢慢退下了,这时,一名宦官上前道:“陛下,庆王病重不能行,他请求改日面见陛下。”
  李林甫和陈希烈同时交换了一个眼色,一定是庆王所为,董延光就是他的人,他怕董延光狗急跳墙暴露什么,便杀人灭口。
  李隆基的脸色已经难看到了极点,他显然也想到了什么,大殿里鸦雀无声,气氛有些尴尬,这时殿外传来侍卫高喝:“京兆少尹鲜于叔明觐见。”
  这一声喊得非常及时,打破了大殿的尴尬,李隆基立刻道:“宣他觐见。”
  “宣京兆少尹鲜于叔明觐见!”
  鲜于叔明快步走了进来,董延光这一死,他便知道自己逃不过这一劫,他心中悔恨不已,他的一时义气,竟然将自己陷于死地。
  他一进殿便跪下道:“臣鲜于叔明叩见陛下!”
  “鲜于少尹,朕不想再和你解释什么,昨天董延光找你做什么,你都做了什么?你从实招来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69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