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官途(校对)第2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4/222

  但是他预感已经晚了,蓝玉话音刚落,他身后忽然传来了一片惊恐的喧哗声,只见士兵们纷纷站起来,向后方望去,蓝玉怒道:“究竟出了什么事?”
  几匹战马狂奔而来,马上军士惊恐地大喊:“大将军,后军遭辽东骑兵突然袭击,已经支持不住了。”
  蓝玉大吃一惊,他急忙追问道:“对方有多少骑兵?”
  “大约五千骑兵,非常犀利,为首大将好像是平保儿。”
  蓝玉的心一下沉进了深渊,自己的后军有两万人,而对方只有五千骑兵,这么快就支持不住了吗?
  副将孙光标也意识到了不妙,他连忙道:“大将军,恐怕事情很严重,如果对方大将真是平保儿的话,那么辽东的主力应该就在附近。”
  蓝玉猛地回头,目光紧紧盯着黑暗中的青梅镇方向,他忽然一字一句道:“我知道,李维正一定就在不远处看着我们。”
  他周围的将领顿时慌了神,纷纷央求道:“大将军,我们劳师远来,士兵们哪还有力气打仗?我们后撤吧!不能和辽东军作战。”
  “都给我闭嘴!”蓝玉大吼一声,众将立刻安静下来。
  “你们以为我们只有几千人吗?二十万大军,一旦后撤会是什么后果,你们都知道吗?军心大乱,对方只需五千骑兵就可以让我们兵败如山倒。”
  众将都低下了头,孙光标小声地道:“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请大将军下令吧!”
  蓝玉也知道自己军队非常疲惫了,如果能事先发现有埋伏,他会让士兵们休息两个时辰后再战,但现在对方已经发动了,士兵都知道自己中埋伏了,如果再拖下去,军队会不稳,很快就会出现混乱。
  他思量再三,他竟发现自己已经没有选择了,他慢慢抬头望着南方,他的军队要两倍于辽东军,他们未必会输,蓝玉毅然下令道:“传我的命令,大军立即整军,准备迎战!”
  ……
第六卷
潜龙出海
第二百七十章
眉资大战(下)
  战役首先是在蓝玉后军打响。平安率五千铁骑如一把犀利的刚刀,将没有防备的后军劈成两半,无数的士兵甚至还没有反应过来便身首异处,无疑骑兵就是步兵的天敌,尤其对于一支远途劳顿的步兵,骑兵的威力便显现无疑了,平安手执钢槊,连声大吼:“平保儿在此,受死者过来!”
  他俨如杀神一般,在密集的步兵集群中肆意杀戮,他钢槊所过之处,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将密集的敌军硬生生地杀透了,他又反扑杀进来,在面前的,已经不是人,而是草芥瓦狗,没有任何力量能抵挡他,后军主将马明被他一槊捅穿,随即割下人头大喊:“降我者免死,挡我者如此!”
  受主将的鼓舞。五千骑兵斗志高昂,他们分成五队,在蓝玉后军中穿插分割,所向披靡,狼牙棒下死伤累累,片刻间,便将敌军的阵势冲得七零八落,突来的杀戮使蓝玉后军大乱,几名指挥使将领刚开始还组织士兵拼死抵抗,并命人向蓝玉求援,但随着后军主将马明被杀,他们士气低迷,渐渐抵挡不住了,在骑兵的一次配合冲击后,瞬间蓝玉后军便全线崩溃了。
  “饶命!饶命!”战场上哭喊求饶声连成一片,精疲力竭的士兵们迸发出了最后的潜力,没命地向田野里四散奔逃,许多士兵一边逃命,一边脱去盔甲,不愿再替被朝廷宣布为叛逆的蓝玉卖命了。
  骑兵们开始点火焚烧物资,熊熊大火夹杂着滚滚浓烟冲天而起,平安见蓝玉后军已经溃败,他翘首向青梅镇方向望去,只见山岗上升起一支明亮的火箭,在黑沉沉的夜空中分外耀眼,这是大战开始的信号,平安立即大喝一声。“全军撤退!”
  五千骑兵如一阵狂风般撤离了战场,迅速消失在黑沉沉的夜雾之中,留下了跪满一地的投降者,他们目瞪口呆地望着敌军远走,半晌,不知谁大喊一声:“快逃!”反应过来的士兵们纷纷溃逃,所有人都心里都明白了,这是他们最后的逃生机会了,片刻时间后,除了一千余名官兵和一地的死伤者外,二万后军悉数败逃了。
  此时,正面战场上的大战也已经打响,二十万大军在蓝玉的指挥下迅速整军,他们分为三队,在十几里的阵线上向辽东军掩杀而去,此时天边已渐渐泛起了鱼肚白,天色已经麻麻亮了,远处青梅岗的山影朦胧可见,大片黑黝黝的森林矗立在远方。
  在辽东的阵地,三千门虎蹲炮和子母炮已经等候多时了,这是大明王朝的第一支炮骑军。由一万人和三万匹战马组成,由于运输的限制,他们的全部战马并没有带来,只带来了五千匹托运火炮和后膛的马匹,三千门大炮分为两行,分布在长达数里的战线上,按照步兵的冲锋速度,在抵达他们撤退距离前,每门火炮可以发射六发炮弹,而五百门子母炮则可以发射十五发炮弹。
  这就是辽东军的王牌,在三千门火炮犀利的攻击下,青梅镇将变成绞肉机,这时青梅岗上鼓声大作,这是准备作战的鼓令击响了,十万辽东军立刻进入了临战状态,半个时辰后,远方终于出现了黑压压的军队,铺天盖地,一眼望不见边际,蓝玉也孤注一掷,准备在青梅岗下和辽东军进行决战了。
  这时,一名斥候奔来向蓝玉禀报:“大将军,已经发现辽东军,就在三里之外。”
  蓝玉望着朦胧的晨曦,按照他的经验,这种光线亮度在四百步外,对方不可能看清他的兵力部署,而对方的布兵他却很清楚,李维正兵力较少。和他打第一战的绝对不会是步兵,很可能是他的优势火炮,这就是他不肯主动进攻自己的原因,蓝玉冷笑了一声,李维正也未免把自己想得太简单了一点。
  他当即回头问道:“姜黎将军何在?”
  一名身材魁梧的羌人大将上前抱拳道:“末将在!”
  “距敌军五百步时,改由你们羌人骑兵冲第一战,记住,不让敌军火炮射出,我就记你首功。”
  蓝玉长年与蒙古人作战,深知骑兵的重要,但苦于川内无法组建骑兵,但他想办法从川西招募羌人组建了一支骑兵卫,共六千人,由羌人首领姜黎统帅。
  姜黎立刻接令,“末将绝不会辜负大将期望。”
  蓝玉点了点头,他又向雾气朦胧中的山影望去,不由得意地一笑,老天也在助他,等辽东军发现是骑兵冲来时,便已经晚了。
  蓝玉的想法本身没有错,借天气的掩护杀辽东军一个措手不及,但他却不知道,李维正手中有一种可以看得很远的千里眼。就是这个小小的细节疏忽,注定了蓝玉军最后的失败。
  山岗上,李维正正用千里眼专注地望着蓝玉大军掩杀而来,从行军的阵势上,李维正立刻判断出,这支军队就是蓝玉从贵州带出来的主力军,尽管他们已经疲惫不堪,但他们的阵脚依然整齐,丝毫不乱,走在最前面刚才还是步兵,但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支骑兵方阵。大约四千余人,根据探来的情报,蓝玉军中只有六千骑兵,是从川西的羌人中招募而来,应该就是这支骑兵了。
  从排列的阵势来看,蓝玉极可能就是利用这支骑兵来打头阵,以削弱自己的火炮优势,看来他也知道辽东军火炮的厉害,李维正放下千里眼,对身边指挥官下令道:“传我的命令,改火枪军打第一战!”
  随即他又问道:“平安的骑兵回来没有?”
  “回禀大人,已经回来了。”
  李维正点点头,又补充道:“若火枪军无法全歼敌人骑兵,再命骑兵迎战。”
  “遵命!”
  指挥官跑去下令,鼓声变了,变成了两长一短,这就是火枪军出迎第一战的信号,鼓声响起,大队火枪手从后面走到了前排,一共两万人,一样分为三个纵队,每队六千余人,排列成两排,士兵们开始检查枪支、填充弹药。
  稀薄的雾气中,他们已经听见马蹄声传来,开始是稀疏,但在数百步外却猛然加速,密集马蹄声击打着地面,白雾被冲开,若隐若现的骑兵突然出现在三百步外。
  一万支燧发枪霍地平端起,黑洞洞的枪口瞄准了飞驰而来的骑兵,随着山顶上“咚!”的一声号炮响起,一万支燧发枪骤然发作了,密集的子弹向骑兵呼啸而去,大片羌人骑兵顿时滚翻在地,紧接着后排火枪兵举枪瞄准,又是一阵枪声大作。已经冲到两百步外的千余名骑兵纷纷栽倒,随后换弹填药的前排火枪兵再度发射,两排火枪兵此起彼伏,配合如行云流水般默契,五六轮射击后,四千多骑兵只剩下一千余人,羌人骑兵被辽东军犀利的火枪吓得魂飞魄散,大呼:“妖法厉害!”他们调头向本军逃跑。
  两万火枪兵立刻后退,将主战场让给了火炮军,这时两里外蓝玉脸色惨白,骑兵竟这么快便几近全军覆没,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恐惧感弥漫在他心中,他立刻意识到,这场战役自己将必败无疑,蓝玉几乎是毫不犹豫地下达了命令:“速令大军后撤!”
  至于大军后撤的后果,他已经顾不上了,就在这时,山岗上的李维正也发现了蓝玉大军后撤的迹象,他当即下令道:“火炮射击!”
  三千门火炮同时发射了,黑色炮弹铺天盖地射出,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在蓝玉大军后面一排排炸响,弹片横飞,赤焰腾空,滚滚浓烟直冲天际,蓝玉大军被辽东军猛烈的轰炸惊得胆寒心裂,身体的疲惫加上士气低迷,大军的阵脚开始乱了,他们争先恐后向北奔逃,蓝玉再三喝令也止不住,就在这时,平安的五千骑兵突然从侧面杀来,犀利异常,一下子便撕开了左翼的阵脚,左翼大军无心恋战,瞬间便崩溃了,仿佛如滚雪球一般,左翼的溃败迅速带动了全军,蓝玉大军顿时失控了,他们互相践踏、争相逃命,十万辽东军随后掩杀而来,二十万大军兵败如山倒,死伤惨重,投降者不计其数。
  建文二年十月,十万辽东军在眉州与资阳之间的青梅镇北,以逸待劳,大败蓝玉二十二万主力大军,这场眉资战役,辽东军斩首敌军五万余人,投降者十余万人,最后蓝玉只带五万残军逃回了成都。
  青梅镇大捷后,李维正并没有继续北上,他下令重庆只留两万军守城,其余八万军立刻北上资阳,三天后,八万大军抵达资阳,与先期抵达了李维正军汇合,十五万大军包围了资阳,被困在资阳的三万蓝玉前军见大势已去,遂开城向辽东军投降。
  自此,辽东军的战线已经推移到眉州到资阳一线,掌握了四川战场的主动权,十一月初,李维正以五军大都督的身份命令汉中留守张翼率大军南下,与辽东军会猎成都。
  十一月初十,鹤庆侯张翼在百名亲兵的护卫下,来到了李维正的大营,拜见大都督。
  ……
第六卷
潜龙出海
第二百七十一章
张翼抉择
  鹤庆侯张翼说起来是李维正老朋友了。多年前,李维正还是锦衣卫三所千户时,就曾在广东救了张翼一次,尽管他最后是辞职回乡,但正是因为他及时离开了官场,才使他躲过了冯傅案大劫,否则他也是难逃一死。
  张翼对李维正一直怀有一种感激之情,再加上他们是同乡,两人的私交也甚好,那年李维正被贬回乡迎娶叶苏童时,张翼还帮了他不少忙,所以当李维正复出,又出任辽东总兵时,他也深感欣慰,还特地写信去祝贺。
  直到后来,李维正逐渐坐大,被先帝所忌,却又拿他无可奈何时,张翼便慢慢感觉到了李维正迟早要和朝廷翻脸,为了保护自己,他便不再和李维正有任何联系。和他疏远了,不过这次李维正被任命为五军大都督,节制湖广、四川两省,这却让张翼感到十分意外,在他看来,这绝对是朝廷犯下的一个严重错误,是朝廷在引狼入室,蓝玉不过是小患,可李维正一旦坐大,那才是大明的灭顶之灾。
  就在张翼担忧不已时,他忽然接到了皇上给他的一份密旨,命他与李维正共剿蓝玉,但不能把兵权交给李维正,这让张翼又松了一口气,说明皇上也知道李维正入川的后果。
  此刻,张翼奉命来见李维正,他心里有些忐忑不安,尽管皇上密命他不要把军权交给李维正,但皇上却没有拿出一个明确的态度,比如改封他为别省都指挥使也好,这样他就可以不受李维正节制,偏偏他现在的职务仍是四川都指挥使,而且还是左军都督,受李维正的双重领导。
  朱允炆这种想当然的书生处事风格让张翼十分尴尬,他总不能把皇上的密旨给李维正看吧!如果李维正真让他交权,他又如何拒绝呢?但无论如何,他是绝对不会交权。
  得到军士的禀报。李维正亲自迎出大营,老远便呵呵笑道:“老将军,别来无恙啊!”
  张翼也笑容满面道:“李都督,几年不见,风采更胜从前。”
  “那是当然,小小的锦衣卫千户能和五军大都督相比吗?”李维正和张翼对望一眼,一齐仰头大笑。
  “那是!那是!”
  张翼一边和李维正向大帐走去,一边感慨道:“辽东军果然不同凡响,青梅镇一战全歼蓝玉主力,困扰了我们几年的大问题,李都督居然半个月便解决了,我真的老了。”
  “廉颇八十尚能斗米,老将军今年不过六十有四,何其言老,再者,若不是老将军死守汉中,一旦秦王军南下汇合,后果将不堪设想。”
  李维正把张翼请到大帐坐下,又命亲兵上茶,这才又笑道:“蓝玉主力被歼,离他覆灭的时间也不远了。这次四川平定蓝玉之乱,我准备给老将军请次功,让皇上厚赏于你,老将军以为如何?”
  张翼心跳了一下,李维正口口声声都是把他视为属下看待,这可不行,一旦他也认可了,李维正夺他军权岂不是顺理成章?
  他点点头叹道:“多谢李都督厚爱,不过我自己心里有数,我来四川好几年了,却始终无法平定蓝玉,我打算亲自去向皇上请罪,就不烦劳李都督了。”
  李维正笑了笑,端起茶慢慢吮了一口,心中却急转念头,简单的几句话他便试探出来了,这个张翼不肯交兵权,也不承认自己的领导,看样子他很可能是接到了朱允炆的密旨,这一点,李维正已经有心理准备了,就算朱允炆想不到他会在四川夺权,但黄子澄、齐泰他们却能想得到,他们焉能不防?
  所以李维正也知道张翼的军权不是那么好夺,他在汉中久了,军队都听他的,如果夺得太急太直接,搞不好张翼会和自己翻脸,那事情就不好办了。
  想到这。李维正放下茶杯笑道:“咱们现在谈功也好、罪也好,似乎都太早了一点,我今天请老将军,主要是想商量一下如何夺取成都,说实话,要夺下成都很容易,但这样会伤及平民,我不想这样做,大将军可有好的办法?”
  张翼听他绝口不提交兵权之事,一颗略略放下了,他想了想便道:“我觉得既然蓝玉大势已去,再用武力强攻已经没有必要了,毁坏城池、伤及平民,最好的办法就是围而不打,让朝廷派大员来和蓝玉谈判解决,封蓝玉一个虚职,给他荣华富贵,蓝玉交出最后的军队,向朝廷投降,这样是最理想的解决方法,李都督以为呢?”
  李维正眯着眼笑道:“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我也正有此意,把蓝玉交给朝廷解决。让我士兵们少一点伤亡。”
  张翼听李维正答应了,他心中暗喜,只要朝廷派大员来,他就可以有机会脱离四川,让李维正夺权无望,他立刻起身笑道:“既然如此,我们立刻分头行动,我负责包围北城和西城,李都督负责包围南城和东城,朝廷那边,我即刻修书前去请示。”
  李维正深深看了他一眼。缓缓点头道:“就照老将军的方案行事!”
  ……
  张翼告辞走了,他的幕僚邵闻达从帐后走出笑道:“大人为何不直接夺了张翼的权,派人接管他的军队?”
  李维正摇了摇头叹道:“估计他已经有了准备,我也是投鼠忌器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4/2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