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宋(校对)第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2

  “好刀!”他挽了个刀花,只听‘嗤!嗤!’两声,马车上包裹着的数层厚厚牛皮被划开了两道长长的口子。
  “真是好刀!”萧西炎又忍不住赞了一声,他见刀末端刻有‘临洮刘二’的字样,便笑着问道:“我没看错的话,这应是一把极为少见的‘蟠钢刀’,可削铁如泥,我听说只在南朝才有极少数人会打造,想不到你师傅居然也会打制,不简单啊!你可曾学到一、二?”
  李思业淡淡地说道:“这把刀其实是我打造的。”
  萧西炎惊异的打量了一下李思业,这才发现他穿着衣裳简陋,头发用一根绳草草挽着,脚下的布鞋甚至鞋边已经绽开。和其他衣甲鲜亮的武士站在一起显得十分寒酸,但尽管穿得简陋,但他立在那里时却不卑不亢,一双眼睛里闪着自信而坚毅,身上透出一种常人难及的气质。
  萧西炎微微一笑把刀还给了他:“果然是人若其刀!从现在开始你负责看管钱箱。起拔!”
  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李思业面无表情的回到了车队,商队缓缓启动,浩浩荡荡向东开去。
第四章
路上惊魂
  从金国的临洮到宋国的襄阳府约二千里,商队需行走近一个月,在邓州还会有人接应,为了赶路,商队出了潼关后便没有走官道,而是抄了另一条近路,这一天距邓州还有约五十里,商队便歇在一处柳林里。
  自从李思业被调去押运钱物后,商队里的人友善的话语也多了起来,其中武师蔡首领犹为殷勤,一会儿教他使弓,一会儿又指点他的骑术,但李思业却感觉到他的热情似乎过了一点。
  众人进了柳林便各找一地去喝水休息。突然,前方路上尘土大作,似乎有骑兵朝这边奔来,大家立刻站了起来,紧张地盯着前方。
  “是蒙古人!”
  放风的人冲进林来大喊道:“是蒙古人骑兵!”
  林内顿时乱成一团,大家纷纷上马,慑于蒙古铁骑之威竟一时不知该如何是好。
  “不要慌,其他人护送主人先走,武士跟我去阻击!”耶律信大声喝令道。
  毕竟不是头一次碰见这种情况,一阵慌乱过后,众人开始进入自己的角色,李思业立刻将两个钱箱放上马,便尾随着萧西炎的马车也向南逃去。
  来的是一队蒙古骑兵的斥候,约百骑,他们从太原府南下穿过金国军队的防御,来豫西一带探视金兵的部署。二十几名武士在耶律信的率领下隐藏在树林里,耶律信突然发现蔡统领却不在队伍之中,心中微微一怔,一种不祥的预感由然而生。这时蒙古骑兵也发现了前面树林内有伏兵,纷纷勒马不前,为首的百夫长高呼几声,率领百骑转道而去。
  山路坎坷,李思业的马渐渐落在了后面,萧西炎的马车一个转弯向另一条横道奔去,李思业刚要跟上,突然坐骑长嘶一声,带着李思业径直狂奔而去,李思业一回头,竟发现在马臀上插着一支短箭,远远的一骑追了上来,待靠近之时,见马上之人竟是满脸狞笑的蔡统领,李思业醒悟,大骇之下他催马奋力向前逃去,但跑不到三里他还是被蔡统领赶上。
  “弃马!饶你一命。”
  “休想!”
  李思业张弓一箭射去,那蔡统领挥剑一挡,将来矢劈为两段。
  “你哪点三脚猫的本事我还不清楚吗?早点把钱箱交出来,我或许可以饶你一命。”
  李思业不搭话,又取一箭射去,但用力过猛,竟将弓弦给拉断了,扔掉弓,李思业一勒缰绳,调转马头向旁边的树林奔去。
  “娘的!敬酒不吃吃罚酒,让你试试我的手段!”
  一箭射来,正中马的后腿,那马长嘶一声摔倒在地,将李思业甩出三丈多远,李思业只觉身子象裂开成七八瓣,痛得几乎晕厥过去。一睁眼,一把剑挟着风声已经兜头砍到,李思业大骇,一滚身,躲过了一剑,但剑随尾追至,象一条毒蛇般当胸刺来。
  已躲无可躲,李思业眼一闭,等着生命结束。不料‘叮’地一声响,那剑竟被弹开,没能刺进去。那蔡统领诧异,反手一剑向他脖子抹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只听“嗖!”的一声,蔡统领猛地瞪圆了眼睛,不可置信的回头看了一眼,慢慢向前倒下,一支弩箭射穿了他的脖子,他的身后不远处立有一骑,马上正是前来寻找李思业的耶律信。
  “你没有事吧!”耶律信伸出一只手,把李思业拉了起来。
  李思业心有余悸地摇摇头,他刚才从阎王殿里转了一圈,现在还没缓过神来,他突然想到什么,伸手向怀里摸去,摸出一面银镜,正是它挡住了刚才致命的一剑。
  ※※※
  “想谋我钱财,真以为我没看出来吗?”萧西炎冷冷地看着蔡统领的尸首。
  “耶律信,把箱子打开给大家看看。”
  耶律信把两只大钱箱打开,众人这时才发现,在每只箱子里竟只放着十几根铁条,根本不见半个钱的影子。
  李思业默默地看着这两只几乎让他送命的‘钱箱’,两眼始终紧盯着某个地方,呆立不动,所有的人都向他投来了嘲讽的目光,有几个人甚至忍不住想挖苦几句,但看着他的那种沉默、那种静止,却感到有一种令人生畏的东西,就连最刻薄的副首领王黑鱼见了也不寒而立,不敢贸然造次。
  这时萧西炎走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你很忠心!我没有看错你。”
  李思业没有理他,他只是回过头去,向正离开的耶律信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过了邓州,一个百人的镖局加入了商队,总镖头是个姓江的汉人,五十几岁,声音异常洪亮。他和萧西炎素来相识,半天工夫便和众人打成一片,后来听人说起李思业有把宝刀,便向他借刀一试,竟也爱不释手。
  自‘钱箱’事件后,李思业便再次升级成了萧西炎贴身随从之一。这时一个年轻的姑娘也加入进来,她约十五、六岁,戴着一顶珠环翠绕的尖帽,面纱低垂,一直遮到脖颈处,只有当微风吹过时,才偶然能看到白嫩如脂的皮肤。她虽然年轻,而萧西炎对她却一直恭敬有加,众人猜测纷纷,却无人知道她的身份。
  五月初,商队终于抵达了襄阳,这就是李思业前世的家乡,望着千年前的故乡,李思业心潮起伏,内心久久难以平静。
  “你还能回到故国,可我的故国早已经不复存在。”不知何时耶律信来到李思业的身后。
  “耶律大哥的家乡在何处?”
  耶律信摇头不答,他看了看李思业说道:“跟我来吧!主人找你。”
  萧西炎找李思业是要带他一同去看货,但货却不在襄阳的墟市,而在城外的一个大宅里,萧西炎向门房递交了信物,很快有人将四人蒙着眼领了进去,走了数百步便停了下来,摘去眼罩,在他们面前出现了一名额头上有一道长长的黑色伤痕的中年男子。
  “我便是这里的管家,这次交易鄙上交给我全权负责,各位可随我来验货。”
  李思业走进一间宽敞的大屋,只见里面竟然堆满了铁条,估计有数万根之多。
  萧西炎看了看李思业道:“李思业,你去看看那些铁条的成色。”
  李思业恍然大悟,原来是看中了自己的特长。
  他随手抄起一根铁条,发现这竟是用于打造兵器的精铁,硬度十分高,这种精铁只有宋朝才能冶炼出来,杂质极少,组织细密,自己打造的一些好兵器也是用的这种精铁,这可是宋朝严禁卖到金朝的军用品,李思业突然明白了萧西炎此行的目的,竟是为金朝走私军品。
  李思业不禁暗暗心惊,回头说道:“用这种铁条可以打制出和我那把一样的刀。”
  萧西炎转身问那少女道:“明珠小姐,你看如何?”
  少女不答,轻轻撩开面纱,上前仔细地对比了多根铁条后方才点点头。
  萧西炎见少女点头便对那管家说道:“这批货我买了,价格就按事先讲好的,用黄金支付,先由贵方把货先送到边境指定处,我们再来接手,同时钱物交割两清。”
  说完又对耶律信说道:“明天就由你陪同明珠小姐押货去南京。”
  “可是主人,我想陪你去临安。”
  “我知道你是不放心我,可是这批货实在重要,再说明珠小姐若有半点闪失,那就是我萧家灭族之时,临安那边我自会处理,你就放心去吧!”
  李思业见萧西炎如此看重那少女,不由诧异的看了她一眼,正好她也回头看来,两人目光一触,李思业方才发现他以前未曾注意到的地方,那就是她的眉毛特别的长,而且有力的弯在眼睛上,他觉得她的眼珠凝聚着闪闪的光彩,是一种美的同时又是一种庄严,说庄严并不妥帖,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合适的词—贵气,是的,她的浑身上下都散发出一种贵族女子才特有的气息。
  一时间李思业竟走了神,那少女脸一寒,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第二天,众人依依惜别,江老镖头紧紧握着李思业的手不舍离去,眼睛却落在那把刀上,李思业会意,便解下刀送给了他,江老镖头大喜,浑身摸了半天,方才找到一只暗藏有剧毒的祖母绿戒指回赠给了李思业。
  “保重!”
  耶律信飞马过来拍了拍李思业的肩头,便领着大队人马呼啸而去,李思业望着一团黄尘远去,心中竟略略有了一丝失落之意。
  萧西炎的下一个目的地是宋都临安,同行的除了李思业外还有十名商从。
  “李大哥,前面便是宋都临安了,这是宋朝的名茶临江玉津。”
  在一个歇脚的茶铺里,金小乙给李思业端来一杯茶对他殷勤的说道,自从挨了一顿揍后,金小乙便老实了很多,尤其李思业成了萧西炎的贴身随从后,同伴和他说话时口气更多了几分敬意,这一点在金小乙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
第五章
重获自由
  词云: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高宗自靖康二年即帝位以来,临安已成百万人大城,其中繁华风流已非言语所能述足,尤其工商业的迅猛发展不仅吸收了大量世代农耕的百姓,也为解决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矛盾找到了一条出路,如仅信州铅山的一个铜铅矿就常雇有十余万矿工,日夜开采,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社会经济和生产力的飞速提高,宋朝发达的经济、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因发达的经济而产生的新阶层和新思想,都在预示着社会的质变将要到来。
  “临安比咱们临洮可繁华不止百倍,将来赞足钱我一定要来临安过下半辈子,李大哥!你看那杂耍的,还有那边,李大哥快看那个卖瓷器和卖海货的,这要是拿到临洮去可能卖个大价钱。”
  “凭你那个身手,恐怕不到半道就被人抢光了。”
  “说的也是!这恐怕只有主人这样的财力才能保得一路平安,做小买卖是不成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