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精校)第9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0/365

  “当然!”朱泚从怀中摸出一个小小的纸包,阴险地笑道:“这包药他只需喝一口,便会中毒,会在一个时辰后毒发身亡,那时他应该回到了大明宫,剩下的事情就由我们来做,你明白了吗?”
  “可是我怎么让他来?又让他怎么喝下这包药?”
  “很简单,你就说推说自己病重,让他来看望你。”朱泚将小药包向张良娣面前轻轻一推,冷冷道:“我们的机会就在他为你亲口试药之时。”
  张良娣默默地点了点头,半夜里,太后寝宫里忽然发出一声尖厉的叫喊,令人毛骨悚然,所有的宦官和宫女都被惊醒了,灯被点亮,大群侍卫奔来,布控在太后寝宫周围,十几名御医匆匆忙忙拎着药箱赶来,宫人们紧张地在宫殿内来回奔跑,将桃木剑、镜子、剪刀之类辟邪之物悬挂在宫殿的每一个角落,太后遇鬼的消息很快地便在太极宫传开了。
  天依然是黑沉沉的,此时还是三更时分,东内苑的天骑营便在紧张地收拾东西,干粮、水、毛毯,早已经准备好,一刻钟之后,二千名天骑营的将士已经全副武装地等待出发,在帅帐里,张焕身着黑色的明光甲,头上的银盔在昏暗的灯光下散发着淡淡的光芒,他站在大帐门口,目光凝重地注视着大明宫方向,一个时辰前他接到了崔小芙的密令,太极宫发生了异变,他立刻明白,交锋的一刻即将来临。
  出发的时间到了,张焕一挥手,低声下令道:“出发!”
  一队队骑兵仿佛一条条黑色的溪流汇拢成一条河流,向营门外急速驶去,战马的四蹄皆包着厚厚的粗麻布,密集的蹄声就仿佛数百面已经破损的小鼓在同时敲响,声音低哑而震人心魄。
  东内苑一共有两个门,正南面是延政门,东北方向则是偏门,出了偏门是一条宫内御道,一直向北走两里便是大明宫的左银台门,若继续向北走则是禁苑,出了禁苑便是低缓的山岗,大片大片的密林延绵数十里,那里就是长安城之外了,当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李隆基便是从这里逃出了长安城。
  左银台门也是被天骑营控制,这里有五十名士兵把守,除了这五十名士兵,今晚还有一千名天骑营士兵当值,散布在大明宫的每一个角落,由李横秋统一率领。
  张焕慢慢勒住了缰绳,后面贺娄无忌飞马上来,他向张焕点了点头,按计划贺娄无忌率领一千人从左银台门进入大明宫,而张焕则率领另一千人从大明宫后面的重玄门入宫,他们的任务不仅仅是保护崔小芙,更重要是控制住玄武门,不让驻扎在西内苑的龙武军从玄武门进入太极宫和大明宫。
  “我们等会儿玄武门见!”张焕笑着拍了拍贺娄无忌的肩膀,他一挥手,一千士兵俨如冰山裂开,跟着他迅疾地向禁苑方向驰去。
  夜色深沉,乌云低垂,黑漆漆地没有一点星光,地上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霭,一股凌厉的杀气已经悄悄将整个皇宫包围。
卷四
经略河陇
第一百二十四章
玄武门之变(中)
  天刚亮,崔小芙便匆匆来到西凤宫,这里是田惠妃的寝宫,田惠妃是原魏博节度使田承嗣的女儿,田承嗣在河北被回纥骑兵大败,他本人被杀于乱军之中,他死后,女儿田心便被收养在宫中,前年被封为惠妃,只有二十岁,是李系最宠爱的一个妃子。
  “娘娘,皇上和田妃还在就寝中,请娘娘回避。”一名大宦官拦住了崔小芙的去路,虽然崔小芙是后宫之主,但近十年来她从不干涉李系的私生活,也从不去其他妃子的住处,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当大家适应了习惯,那习惯就会成为规则。
  崔小芙看了看这个宦官,冷冷道:“本宫是后宫之主,难道来不得这里吗?”
  “这个……”宦官心中一阵慌乱,他急忙后退一步,低声道:“皇上昨夜很晚才睡,老奴怕过早打扰会惊了皇上的龙体。”
  “很晚才睡?”崔小芙心头一阵火起,昨晚他们在干什么?大唐天子五更就必须起床,现在天已经亮了,他还有个天子的模样吗?
  “你去把皇上叫起来,就说太极宫有大事。”
  “太极宫发生了什么事?”刚刚穿好衣服的李系从内室转了出来,他脸上没有一丝血色,眼圈有一点青淤,很明显是有些纵欲过度了。
  “太后昨晚遇祟,受了惊吓,太医说很严重,已经三次派人来通知。难道陛下不知道吗?”
  “朕确实不知道。”李系瞥了一眼那个宦官,只见他嘴唇动了动,低着头一声不敢吭,他笑了笑便道:“既然有太医在,朕去了恐怕也没什么用。”
  崔小芙摇了摇头,“太医说太后是心病,并不是药物能治好。陛下还是去看一看吧!”
  李系有些诧异地看了崔小芙一眼,她和太后从来都不和。怎么今天却如此关心?崔小芙仿佛知道他的心思,淡淡一笑道:“如果太后由此大去,陛下却不在她身边,臣妾担心会落人话柄。”
  李系恍然,他微微一笑道:“皇后说得不错,这个时候朕是该在她身边。”
  说完,他转身令道:“摆驾。朕要去太极宫。”
  崔小芙眼睁睁地看着李系地龙辇渐渐消失,她的眼睛里忽然迸射出深深的痛苦,泪花慢慢在她眼睛里涌现,这一别,就将是他们的永别。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了带着一丝嘲讽的笑声,“怎么,娘娘这把年纪了。还这样留恋皇上吗?”崔小芙不用回头也知道是谁,这是一个从来不把自己放在眼里的狐狸精,仗着皇上的娇宠,她便一直想取自己而代之,她重重哼了一声,没有理她。
  “其实年纪大也挺好地。至少晚上可以安静一点。”
  一句话激起了崔小芙对李系的恨意,是地!丈夫已经快两年没碰自己了,却夜夜和这些狐狸精们鬼混,她眼中的痛苦立刻转成了仇恨,一直盯着龙辇消失,她才冷冷道:“既然你喜欢安静,那本宫就成全你。”
  说罢,她轻轻笑了一下,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
  太极宫,李系在大批侍卫和宫人的簇拥下来到了太后的寝宫。虽然是白天。但寝宫里格外亮堂,挂满了近百盏大灯笼。把寝宫的每一个角落都照到了,甚至一些阴暗了百年的死角也暴露在明亮的灯光下。
  李系走见宫殿,只觉宫殿里格外灼热,气息有些憋闷,这还不算什么,更让他头疼地是寒光闪闪,一面面的小铜镜反射出刺眼的光芒。
  “陛下!太后情况可能有些不好。”李系一进内宫,首席太医冯元才便迎了上来,他眼中十分焦虑,“这些天,太后的精神已经十分衰弱,昨晚再被猛烈刺激,恐怕她很难熬过这一关了,臣已经尽全力了。”
  “朕知道了。”李系走了两步,又回头道:“实在不行,就去请几个法力高强的道士来。”
  就在这时,一个面容长得异常精致宫女快步从内宫出来,她先向李系施了一礼,随即对冯元才道:“冯太医,太后醒来了。”
  冯元才一拍额头,欣喜地说道:“陛下真是洪福齐天,太后居然醒了。”
  他一转身,便急命那名宫女和手下的医官道:“快!快去煎药并把它端来。”
  李系有些惊讶地看着那名宫女,在太极宫内居然还有如此美貌的宫女,他一直目送她的背影消失,这才定了定心神,随冯太医进内宫了。
  煎药室便设在宫殿右边地一间小房间里,医官随身带的一只小红泥炉燃烧着火炭,专门煎药的医官则小心翼翼地把握着火候,在他旁边,刚才那名宫女正端着两只小盅耐心地等侯着,她自然就是李翻云,自从和张焕达成默契,她便沉寂了,耐心地等候着时机的到来。
  就在昨天晚上,张良娣的寝宫周围忽然多了数百名龙武军士兵,随后士兵簇拥一人离去,她便意识到,张良娣要行动了,紧接着张良娣遇鬼受惊,而天不亮时,一名宦官将一张纸条悄悄地塞给了她,纸条上笔迹娟秀,只有一句话,要她绝对相信太医冯元才。
  药罐中咕噜噜地沸腾起来,药香弥漫着整个房间,煎药医官紧张地把握着火候,十几名侍卫紧紧地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好了!”煎药医官低沉地喊了一声,动作异常敏捷地用一把弯钳将药罐夹起来,李翻云迅速上前将托盘递上去,就在医官正要滤药之时。旁边地侍卫头领却低声喊道:“等一等!”
  他使了个眼色,两名侍卫上前小心翼翼地同时用银针在药罐探了一下,仔细辨别银针颜色地变化,随即点了点头,示意医官继续。
  一股浓冽乌黑的药汁从滤网里流下,很快便倒了满满两杯,这时。两名侍卫再次上前,用银针探了探杯中之药。一切正常,这才结束了验试。
  李翻云不动声色地用盖子将两只药盅盖上,这才在几个侍卫的严密监视之下,端着药进了张良娣的内宫,内宫里十分安静,侍卫和宫人们远远地站在墙边,李系坐在榻前。正低声安慰太后,“请母后放心,朕已命段秀实从安北军挑选五千精锐南下,他们将和天骑营换防,张焕的天骑营朕决定让他去洛阳驻防,就在这几日。”
  张良娣叹了口气,她微微点头,表示感谢皇上的安排。这时,李翻云端着两只药盅慢慢走上前,一旁的宦官骆承恩急忙上前接过,李翻云则行了一个礼,要退了下去,李系又看了她一眼。低声问太后道:“这宫女是几时进宫地?”
  张良娣知道他的意思,便微微一笑道:“她叫孙七娘,是高陵县尉孙健地女儿,今年十八岁了,不久前才进地宫,很是伶俐,若皇上喜欢就带她去吧!”
  李系大喜,“儿臣谢过母后了。”
  张良娣笑了笑,对李翻云令道:“去!去收拾一下东西,准备随皇上回宫。”
  “是!”李翻云施了一礼。转身离去。这时骆承恩用一支细长的银调羹在药盅里搅了一下,跪下来将药盅递给李系。“请陛下试药!”
  按照礼制,当父母生病时,喝药之前一定要由守侯在榻边地子女先饮一口,这叫做试药,以示孝道,李系新得美人,心情大好,他欣然接过药盅,就在他正要喝时,旁边的宦官陈仙甫却忽然道:“陛下,这杯药有些凉了,对你胃不好,不如喝另一杯。”
  陈仙甫久居宫中,对宫中的各种阴谋诡计见得太多,别的不说,刚才冯太医说太后病危,可现在太后虽然脸色难看一点,但思路却很清晰,精神也不错,还能把宫女赏赐皇上,哪里是要死地样子,他心里便微微起了疑心。
  从李翻云进屋,陈仙甫一直便紧盯着这两杯药,就在骆承恩用银调羹拌药之时,他忽然发现骆承恩有个极为细微的动作,他的胳膊肘略略有些抬高,挡住了他手上的动作,这是个十分不合常理的动作,似乎害怕别人看见他调药的手,难道这药里有什么问题吗?
  李系微微一怔,他回头瞥了陈仙甫一眼,陈仙甫不等骆承恩动手,便一步上前端起了另一碗药,必恭必敬地递给李系,“陛下,请喝这一杯。”
  李系有些明白了,他眼睛里霎时闪过一丝怒色,但随即消失不见,他接过药看了一眼骆承恩,淡淡一笑道:“既然有两杯药,朕喝这一杯就是了,那一杯请给太后。”
  说罢,他揭开盖子吹了吹,象征性吮了一口,便把药盅放回原处,这时,张良娣和骆承恩同时脸色大变,张良娣是颓然地倒下,而骆承恩则浑身颤抖,手中的药几乎抖泼出来。
  李系哈哈一笑,“既然太后病势康复,那朕就先回去了,多谢母后的美意。”他站起来施了一礼,阴沉着脸转身便走,他刚走到门口,突然,李系脸色大变,他猛地用手卡住脖子,‘嗬!嗬!’地低呼两声便轰然倒下,他浑身抽动、渐渐地缩成一团。
  “陛下!”
  “皇上!”
  张良娣霍地翻身坐起,她惊讶得眼珠都快瞪出来,忽然,她也反应过来,皇上怎么能死在太极宫?
卷四
经略河陇
第一百二十五章
玄武门之变(下)
  李系之死俨如山忽然崩裂,瞬间让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宦官陈仙甫眼睛都急红了,他声嘶力竭地指着张良娣大喊,“太后毒杀皇上!太后毒杀皇上!”
  他一边喊,一边跌跌撞撞向外跑,护送李系来的几十名侍卫杀戮之心大发,拔出长刀,狂吼一声向张良娣冲去,而站在张良娣身边的十几名侍卫也拔刀迎上,拼死保护张良娣的安全,寝宫里一片大乱,宫女和宦官们四处奔逃、躲藏,到处是哭喊之声。
  张良娣呆呆地望着眼前的混乱,她到现在还想不通为什么李系会喝了另一杯药而死去,这中间到底还藏着什么玄机?
  忽然,一片暖热的液体扑在她脸上,她顺手一抹,手中竟然是粘稠的鲜血,她一下子惊醒过来,眼看她的侍卫们已经快支持不住,张良娣的眼睛里不由闪过一阵惊惧,慌乱地向四周张望。
  “太后,到这边来!”张良娣急扭头,只见在一幅帐帘后,太医冯元才正向她招手,她忽然想起那边有个侧门,张良娣不及细想,转身便向冯元才那里跑去,她却没发现,冯元才见她向自己这边跑来,脸上里竟微微露出了一抹得意的笑容。
  李翻云在离开寝宫后,便立刻向玄武门飞奔而去,张焕告诉她,一旦下手后就在此汇合,李翻云一路小心翼翼。避开了一个又一个的岗哨,此时已是换岗时间,劳累了一夜地士兵们正焦急地等待西内苑的士兵到来。
  玄武门位于西内苑和太极宫之间,而西内苑从唐初起,一直就是禁军的驻地,武德九年六月初四,李世民就是在这里发动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事变。继而拉开了贞观之治的大幕。
  而此时,玄武门又成了两宫斗争的最后焦点。驻扎在西内苑的龙武军要进入太极宫,也只有这一条路。
  此刻,玄武门前也不再冷清,雄伟地城门关闭得严严实实,朱泚率领数千龙武军士兵已赶到玄武门下。
  朱泚也是一夜未眠,他一直坐镇帅帐,一个又一个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从太极宫传来。太后遇鬼、御医已经赶到、已经向大明宫派出第三批报信之人,而最后一个消息是李系进入太极宫,他便命令士兵开始准备,一旦张良娣得手,他便立刻率军杀向大明宫,但随后他地消息便断了。
  就在一刻钟前,他忽然接到岗哨的报告,说玄武门处发生了骚乱。朱泚立刻意识到了不妙,为防止意外发生,他特地在玄武门增加了防守,守城门的士兵足有三百人,发生了骚乱却没有人赶来报告,由此可见事情不会小。
  事情正如他所预料。玄武门已经被天骑营偷袭得手,就在李系前往太极宫的同一时刻,贺娄无忌便率一千天骑营的士兵以换防的名义进入了大明宫,只是他们并没有换防,而是从天骑营控制的玄德门登上了城头。
  玄德门是东宫和大明宫地分界处,也是去太极宫的必经之路,它和玄武门平行,高大而坚固的城墙将两座城门连成一体,它们相距约一里,虽然它们之间并没有什么阻隔。但镇守它们的两支军队平时也井水不犯河水。可今天却成了贺娄无忌偷袭玄武门的捷径,三百名龙武军士兵在一千从天而降的天骑营将士的围困下。成了瓮中之鳖,只是一场简单的战斗后,龙武军士兵或死或降,无一逃脱。
  “将军,好象城楼上是天骑营!”朱泚地一个副官眼光锐利,忽然认出了城楼上的士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0/3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