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精校)第3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7/365

  “好!那就由突厥第二军团挑战唐军,不必硬战,发现不支便可立即退回。”默雅利吩咐两句,立即下令道:“突厥第二军队出击!”
  随着默雅利一声令下,一万突厥军从大队中奔腾而出。仿佛一把利刃,卷裹着漫天的杀气,向数里外地唐军刺去。
  这支突厥军已不再是当年与隋唐军对垒的北方劲敌了,他们的编制和装备和大食军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尤其在远距离武器上,本来突厥人学到了汉人的制弓技术,弓箭十分犀利。但由于大食人已经习惯投掷短矛,在被大食人收编后。突厥人也改用短矛,放弃了弓箭,而且军队编制也和大食人一样,以一个军团为独立的作战单位,约一万人,下面分为十个大队,千人一大队。大队下又以百人为一中队,最后是十人为一小队,简单清晰,队长阵亡,上一级军官可以直接任命新队长。
  “杀!”铺天盖地的突厥骑兵已经冲到了五百步外。
  唐军的阵营依然纹丝不动,六千弩机兵开始从地上端起近二十斤重地伏远弩,将伏远弩的一端顶住自己地肩窝,冰冷的箭头瞄准了对面黑压压的突厥骑兵。三百步了,突厥骑兵已经冲进了伏远弩的射程,但三百步的箭头余劲已消,不能穿缟,弩机兵依然纹丝不动,他们在等待最佳的射程。这支弩机兵来自河东,经过三年时间严格的训练,对于距离地感觉已到分毫不差的程度,他们事先已经得令百步放箭,那就无需再击鼓传令。
  ‘二百步……’唐军弩兵手依然不动,冷酷的目光注视着万马奔腾而来的突厥人,他们甚至已经能清晰地看到突厥人毛耸耸的脸庞。
  ‘一百步!’随著一片‘咔’的轻响,破空之声陡然响起,二千支锐利的弩箭仿佛一片乌云,划破寒冷的薄雾。黑压压地向突厥骑兵迎面射去。强劲地弩箭射碎了突厥人的盾牌,穿透他们的头颅和胸膛。惨叫声此起彼伏,从战马上横摔下来,在密集的马蹄声被践踏成肉泥,第一轮箭后,冲在最前面的四百余名突厥兵阵亡,就仿佛被剥掉一层皮,但只奔出不到二十步,第二排箭、第三排箭轮番射来,两轮六排箭后,唐军强劲的弩阵使突厥人死伤惨重,满地地死尸和受伤挣扎的士兵阻碍了后续战马的奔驰,突厥人的进攻势头明显受阻了。
  巨大的皮鼓声在唐军身后隆隆响起,训练有素的弩兵立刻从陌刀军预留的空隙里退到了后面,迅速跑到三百步外重新布阵,等待着下一回射击的机会,但他们却留下了近千名弩兵,在距陌刀手近六十步左右的距离蹲下,拉弦搭箭,等待一次可能会出现的打出头鸟地机会。
  突厥骑兵却慢了一步,他们被一丈宽战壕分散了注意力,纷纷放慢速度纵马跃过壕沟,就在突厥骑兵跃过壕沟地极短时间内,弩兵已经奔出突厥军短矛的射程之外,这就是壕沟地作用,虽然无法阻拦敌人骑兵的冲锋,却给弩兵的撤退赢得时间,不被大食军的短矛所伤,或许这就是细节决定成败,往往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挽救成百上千士兵的生命。
  跃过壕沟突厥军便冲进四十步内,进入了他们的投掷射程,他早已憋足了劲,铺天盖地的短矛向唐军飞刺而来,五千陌刀军整齐地大喝一声,弩兵后撤的通道陡然合拢,形成了一道铜墙铁壁,飞矛刺在他们的重铠之上,发出一片叮叮当当的声响,纷纷落地,难以伤及陌刀军一丝一毫,五千陌刀军霍地端平了陌刀,陌刀前端锐利的尖刺形成了一片密集的刀林,寒光闪闪地刺向扑杀而来的敌军。
  冲在最前面的百余名突厥人收势不及,连人代马撞进了尖刺森林,倒下大片血淋淋的尸体,后面突厥人纷纷急勒马缰,战马纷纷立起前蹄,高高跃起,这就是后面六十步外千名弩兵等待的机会,千支强劲的弩箭疾飞而去,越过陌刀军的头顶,将数百名出头鸟射翻在地。
  五千陌刀军,开始如墙推进,刀锋过处,势如狂飚吹掠,血肉迸射、骨头劈碎,黑咕隆咚的人头滚滚落地,哭号呻吟声骤起,无主的战马悲戚嘶鸣,披散着鬃毛,在雪崩般的鏖战中离开了战场,俨如来自地狱的鬼马。
  约半个时辰后,曹汉臣见敌军已呈崩溃之势,他红旗一闪,两边的鼓声同时击响,两翼轻骑兵开始发动了,他们收缩战线,两翼尖端向前疾奔,从高空看去,密密麻麻的唐军骑兵就仿佛一支巨大飞鸟在振动翅膀,两翼向前弯出,似乎要将突厥军包拢一般。
  ‘呜—’大食人撤军的号角声忽然远远传来,默雅利看出了这支突厥人奴隶军已身处险境,一旦唐军两翼完成包围,这支军团就会像被食虫草抓住的飞虫,将一个不剩地被唐军吃掉。
  但是撤军的号角声已晚,唐军骑兵战马如飞,包围圈迅速合拢,剩下的数千突厥人一个也没有能逃出来。
  “默雅利将军,我们必须全军压上,救回我们的兄弟!”另一名突厥军团的首领红着眼大声吼叫,“你若不救,我就向哈里发告你通敌,故意让我们突厥人去送死。”
  “你在胡说什么。”默雅利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他又观察了片刻,确定被包围的突厥人确实已无法自我突围,他心一横,终于下达了出击的命令:“全军出动,击溃唐军。”
  万马奔腾,三万大食军向唐军横扫而去,唐军巨大的鼓声也轰隆隆敲响,五千枪兵开始出动。
  五千陌刀军转变成倒‘八’字阵型,分成两支绞杀最后残剩的三千突厥奴隶军,而两万唐军骑兵就仿佛两条突然昂头的巨龙,一左一右向敌军迎击而去。
卷一
葛逻禄人南迁引发的危机
第三十七章
碎叶风云(十八)
  这场惨烈的遭遇战在第二天拂晓时分终于分出了胜负,随着唐军将刚刚赶来的五百辆霹雳车投入战斗,威力强劲的连环床弩和令人恐惧的天雷弹成为战争的转折点,与唐军右翼骑兵鏖战的突厥奴隶军团在床弩和天雷弹的交替打击下,损失过半,率先崩溃了,他们逃离战场直接引发了大食军的全面溃败,唐军追杀出十几里,将大食军杀得人仰马翻、尸横遍野,最后默雅利仅率不到五千残军逃回裴罗将军城,这一仗唐军也死伤近五千余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但这一仗也改变了整个战争的形势,三万多唐军和刚刚赶到的由疏勒、高昌、龟兹等二十几个小国组成八万联军从南面进逼裴罗将军城,使大食军身处腹背受敌的尴尬境地,阿兰企图反击碎叶追兵的回马枪策略彻底失败。
  就在这时,从朱雀城赶来的马璘部六万军越过葛岭,出现在裴罗将军城以东十里之外;碎叶的五万大军在王思雨的率领下,也从北方逼近了裴罗将军城,西面却是难以逾越的碎叶山脉,这样,十三万大食军被二十余万唐军围困在一条十里长、五里宽的狭长走廊里,所有的重型武器都遗弃在碎叶城外,而更要命的是他们所携带的粮食只剩下不足十天了。
  大治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就在大食军被围困的第三天,一场罕见的暴风雪不期而至,席卷了整个碎叶谷地。暴风雪是中午时分到来,极为猛烈,狂野地寒风卷着雪片,摧残、蹂躏着地面的一切,尘土和碎石被风雪旋卷,在灰茫茫的天地间飞舞,帐篷在风的压力下倾斜、呻吟。打桩稍不牢固的帐篷都统统被卷走,人无法站立。只能匍匐在地上向背风的角落爬去。
  这场暴风雪足足肆虐了两天,碎叶战争在暴风雪的肆虐下陷入了停顿,两天后,当这场暴风雪逐渐平息下来,大地已是白茫茫地一片,厚厚的积雪齐至膝盖,人马行走倍感艰难。尽管如此,唐军却异常警惕,随时注意大食军可能地突围。
  “大帅,我看你是有些多虑了,这么厚的雪,大食军怎么可能过得来。”雪地里一行人正艰难地行走,走在最前面的是主帅王思雨,跟在他身后的是侍御史武元衡。碎叶接到了皇上发来的手谕,武元衡一早赶来送信,却遇到了王思雨正在视察岗哨。
  王思雨回头看了他一眼,笑道:“那你说拔汗那下了大雪,谁都认为唐军不会在雪中偷袭,可我们唐军偏偏偷袭得手。”
  武元衡有些跟不上王思雨的步伐了。他气喘吁吁跑了几步,不服气地辩解道:“偷袭拔汗那首先是下的雪不大,而且又是在雪后,唐军地战马能在雪地上奔驰,如果是今天这场雪,施将军也同样无法南下。”
  王思雨听出他口气中颇不服气,便笑了笑道:“那好,我给你换个例子,十几年前我还是一个小校尉时,随陛下去了武威郡天宝县。我们在那里呆了没多少时间便拿下了武威。你知道是怎么拿下的吗?比这个还要狂暴的风雪,我们在暴风雪中走了三天三夜。一百多里山路,那种寒冷比阎王的勾命鬼还要可怕,我们就是在暴风雪中咬牙硬挺下来了,最后奇袭武威得手。”
  “还有这种事?”武元衡惊讶之极,他挠了挠后脑勺道:“朝廷的文书中不是说陛下进驻武威是韦谔主动让出吗?怎么变成了雪夜偷袭?”
  “韦谔主动让出?”王思雨不屑地冷笑了一声,“笑话,当时韦谔恨不得把我们全宰了,他会把武威让给我们吗?既然朝廷要这样写,我也无话可说,不过那一仗我们打得真是艰辛无比,可如果不是那样趁雪夜偷袭,我们的实力确实也拿不下武威。”
  说话间,王思雨便来到了一个岗哨处,几十名士兵正在修复被暴风雪的吹倒的哨楼,“怎么样,这里地弟兄们都无恙吧!”
  众士兵一齐回头,见竟是大帅来了,吓得众人纷纷半跪行礼,“参见大帅。”
  一名队正又道:“回禀大帅问话,暴风雪刮倒哨楼里面的一名弟兄摔断了腿,已经送回碎叶疗伤去了,除此之外,再无人员伤亡。”
  “没有伤亡就好。”王思雨点了点头,又问道:“那大食军那边可有情况,我是说你们发现什么异常没有?”
  一句话提醒队正,他连忙点头道:“有!我们抓到了一名投降过来的拔汗那士兵,他也是名哨兵,趁暴雪摸到我们这里来投降。”
  “哦?还有这种事。”王思雨大感兴趣,连忙问道:“这名投降的士兵在哪里,快带他来见我!”
  队正连忙起身向远处的帐篷跑去,大声叫喊几声,片刻,两名士兵把一名三十余岁的男子带了过来,从外表便可以看出是个突骑施人,他上前跪倒在地,用突厥语大声说着什么,一名懂突厥语地士兵翻译道:“这个人说,大食军的粮食出现了危机,他们每天只能吃一点点东西,又不准杀马,实在饿得不行了,大家就猜测是不是拔汗那出了事,他惦记家人,便趁风雪逃了出来,他说他不想打仗了。”
  王思雨沉吟了片刻,对士兵道:“你问问他,在大食军中究竟有多少拔汗那人?”
  士兵用突厥语问了几句,便回答道:“他说有四千多人,驻地离这里不远,大约四五里路,和他们驻扎在一起的还有石国人和史国人。”
  王思雨沉思不语,这个意外的发现使他知道大食人地粮食已经不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大食主帅必然会厚此薄彼,从而让许多协从国的士兵都开始心生不满,如果这名士兵所说是实,这倒是一个分化敌军的机会,可是道路异常艰难,怎么样才能让其他拔汗那人知道这个消息呢?
  他瞥一眼这名拔汗那士兵。又对翻译的士兵道:“你告诉他,如果他愿意回去替我传递消息。战争结束后我会赏他一千头羊和十匹马,你问他愿不愿意?”
  士兵把大帅的话翻译给了拔汗那人,他的眼睛竟渐渐地亮了起来,重重地点了点头,不用翻译王思雨也知道他愿意了,便微微点了点,又细细地给此人说了几句。这才命人将他放了,拔汗那人深一脚浅一脚地向南走去,渐渐地,他地身影消失在树林之中。
  这时,武元衡走过来道:“大帅,我以为光凭此人恐怕难以达到大帅想要地效果,我们应多派人抄写突厥语传书,告诉他们若立即投降者可以给粮食释放回家。若顽抗不化者将在碎叶银矿罚做二十年奴隶,我们把传书送到敌军的阵地上去,我想,这就像鸟儿经不起毒蛇诱惑一般,一定会有不少人乖乖地出来投降。”
  王思雨连连点头,“你地建议很好。我这就回去命人抄写,只是该用什么法子把传书送到敌阵,要好好想一想。”
  武元衡抬头看了看天空中的风向,微微一笑道:“大帅无须烦恼,我有一个好办法。”
  ……
  入夜,两千名唐军将五百多个圆桶状的东西一排放在雪地上,每个圆桶高约一丈,唐军两人一组,两人一左一右将那圆桶挑起,另一人点燃了一根火棍。靠近圆桶的底部。‘轰!’的一声轻响,下面竟燃起了一团火苗。火光中可以看见,竟是一个盛满了火油的辟火板盒子,而在盒子的下面有一个竹篾筐,里面放满了用突厥文和粟特文写地传书,随着火燃起,那些巨大的圆桶竟然慢慢升了起来,两名士兵一松竹篙,圆桶越升越高,最后升到二十丈高,在北风的吹拂下,带着竹篾筐里的传书向大食军的阵地飘飘悠悠而去,五百余孔明灯布满了天空,在高空中俨如夏季里的萤火虫群,显得格外地诡异、夺目。
  ……
  在被唐军围困的狭长地带里有一座城池,叫裴罗将军城,这是碎叶的卫城,虽然是卫城,但城池并不小,可以驻军万人左右,加上原来地数千民户皆已搬空,裴罗将军城的甚至能容纳两三万军队,目前二万余呼罗珊军皆驻扎在城内,他们享受着粮食的充足供应,在城池外围,则是近三万埃及军和一万多突厥奴隶军,他们享受半饱的食物供给,而最外围的康国、安国、石国等协从国军约六万地位低下,装备差、战斗力也极弱,故待遇也是最差,他们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而且最高统帅也下了严令,禁止杀马,违令者将被处以极刑。
  不公平的待遇和饥饿折磨着协从国军地士气,再加上暴风雪后,绝大多数协从国官兵都认为突围无望,他们渐渐对前途变得绝望,恰好在这时,一只只从天而降的天灯带着打量唐军的传书来到了协从国军的阵地上,拔汗那爆发了起义、投降的宽大和顽抗的严厉处罚剧烈地冲击着每一个士兵的心,士气开始迅速瓦解,流言满天飞舞,到处是聚在一起窃窃私语的士兵,离军心的彻底崩溃仅仅只剩下一纸之隔,局势就象沸腾的火油,只需一颗微小地火星就能点爆大规模地投降浪潮,而此时,裴罗将军城内却静悄悄的,高大地城墙就仿佛用辟火板做成,丝毫感受不到外围的即将爆炸的火焰,就在这时,一只耐力持久的孔明灯飞进了裴罗将军城内,几名亲兵拿着唐军的传书,惊惧地飞跑进了正在开会的统帅室。
  ‘砰!’地一声巨响,阿兰狠狠地在桌上猛拍了一掌,他最心爱的叙利亚金壶也被震翻,重重地摔落在地上,壶底凹进去一大块,但他也顾不上了,他大声怒吼道:“立即派人去搜查,有胆敢藏匿文书者一律处死,现在就去。”
  “是!”一名呼罗珊军团长大声答应。转身出去处置这个意外事件,旁边的默雅利见主帅震怒,连忙低声劝道:“将军,这件事不能草率处置,我担心会激起兵变。”
  “那你让我怎么办?”阿兰猛地转头盯着他道:“难道让我安抚他们吗?我拿什么安抚,粮食只剩下五天,当然要优先保证战斗力强地军队。这些杂国军队本来就不忠心于哈里发,不用高压手段又能怎么办?”阿兰已经盛怒到了极点。
  “将军请息怒。属下建议还是应允许他们杀马,以暂时解决粮食不足,然后待事态稍稍平息,再将他们和埃及军换防,让他们位于中间,以防止他们投敌。”
  阿兰满脸怒气略略缓和,杀马是军中大忌。他一直坚决反对,但从现在的局势看来,想全部脱逃已是不可能,那么就索性让协从国军成为呼罗珊军的垫脚石,没有马更好,就让他们在后面拖住唐军,阿兰终于微微点了点头,“好吧!我同意他们杀马解决粮食问题。但也不能一味安抚,须宽严相济才行,我刚才的命令不变,有胆敢藏匿文书者一律处死。”
  命令完毕,阿兰十分疲惫地坐了下来,他从没想过会陷入今天这个困局。一场突来的暴风雪打乱了他的作战计划,阿兰.梅赛因,这位曾随拉希德哈里发远征拜占庭、被誉为‘绿圆顶宫的守卫者’地大食名将,将不得不面对极其严重的后果,十三万大军地生死存亡,至今为止,阿兰皆不认为自己犯下什么战略性的错误,是的,上天曾经给了他两个多月的时间,但他无法攻下碎叶城。大食人对攻城从来都有先天的缺陷。无论是伍麦叶王朝还是阿拔斯王朝对攻城的软弱都是一脉相承,数百年间曾四次围困君士坦丁堡。四次皆攻城失败,所以碎叶的攻城失败也不是偶然,说到底是大食地决策层低估了攻打碎叶城的艰难程度,也低估了唐军对守城的坚韧,更低估了大唐倾尽举国之力打赢碎叶战役的决心,上天不会再给他两次机会,既然阿兰两个多月都无法拿下碎叶,那机会就自然转到了唐军的手中,这是天经地义的公平,一场有利于唐军的暴风雪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统帅室中十分寂静,几名高级将领都在等待统帅的下一步训话,阿兰似有所觉,他立刻从沉思中惊醒,摆了摆手道:“我们继续开会,下面商议一下从东路突破地可能。”
  ……
  唐军的传书已经完全扰乱了协从国士兵军心,几乎每一个协从国的军营里都有人在公开谈论如何去投降唐军,军官们也各怀心事,根本不闻不问军营中越来越危险的气氛。
  拔汗那协从军的大营内,一名哨兵正站在一块大石上,向上千名士兵大声宣讲,“我在大雪中几乎死去,幸得唐军所救,他们告诉我拔汗那已经发生了巨变,唐军从阿史不来城出兵,焚毁了大食人的军粮,歼灭了萨曼家族地走狗,我们的国王已经揭竿而起,正式和大食人分裂,投向了大唐,各位弟兄是否知道,当年我们归属大唐时,他们从不向我们征一文税,而大食人和萨曼家族却盘剥得我们家破人亡,强占我们牧场,还强迫我们放弃自己的信仰,这样的统治者我们还在为它卖命,弟兄们,听我的,我们向大唐投降,帮助我们的国王去。”
  哨兵的话激起了无数士兵的共鸣,甚至许多军官也生出了强烈的投降意愿,连他们的国王都反叛大食了,那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在这里为大食人效命。
  “呼罗珊人来了!”不知谁大喊一声,只见从营门口冲进一队杀气腾腾地军队,足有百人,皆铁甲铁盔,手执弯刀,一个个面目凶恶,众士兵都吓得脸色大变,纷纷后退,他们就像一群被欺压习惯地绵羊,从内心深处惧怕呼罗珊人这头恶狼。
  为了收缴协从国军手中的传书,呼罗珊军队派出了十支巡查队,每队百人,这一队人正好查到了拔汗那军营。
  “你们聚在这里干什么!想造反吗?”领头地呼罗珊军中队长大声吼骂,声如雷鸣,他一眼看见站在大石上宣讲地士兵。手一指道:“这个人就是造反份子,把他给我抓起来。”
  立刻有十几名呼罗珊士兵向宣讲的士兵冲去,拔汗那士兵们胆怯地后退,他们还是缺乏反抗的勇气,那名士兵见呼罗珊人横冲直撞跑来,他心中愤怒之极,大声喝道:“弟兄们。你们为什么不反抗,难道你们真要任由呼罗珊人杀我吗?”
  “给我杀了他!”呼罗珊人中队长恶狠狠地下达了杀人命令。
  十几名呼罗珊人包围了大石。纷纷拔刀向他砍来,士兵见已无退路,他大吼一声,拔剑扑了下来,一剑刺穿了一名呼罗珊士兵的胸膛,但其他人的刀已经落在他的身上,他浑身是血。跌跌撞撞逃跑,士兵的鲜血终于点燃了拔汗那人心中地血性,他们绵羊般的胆怯消失了,被激怒地士兵们忽然呐喊一声,纷纷拔剑猛扑上来,围住一百多名呼罗珊人劈杀,营帐中的拔汗那士兵也冲了出来,四千人仿佛愤怒的浪潮。迅速将百余名呼罗珊人吞没了。
  “杀出去,投降大唐!”拔汗那人的吼声传遍了整个协从国军驻地,无数拔汗那士兵争先恐后向北方逃去,最后连他们的军团长也脱去大食军服,混进士兵之中一齐北逃。
  拔汗那人的造反就是点燃沸油的火星,他们激发地从众效应是无法估量的。整个外围阵地全部失控,茫茫的雪原上只见密密麻麻的黑点在没命奔逃,向北、向东或者向南,对战争的厌倦、对前途的绝望,以及难以忍受的饥饿驱使着他们杀死了呼罗珊巡查兵,成批成群,大规模地投向唐军,自发而没有任何人组织,当允许杀马的命令传达到外围营地时,营地里早已经空空荡荡。六万协从国军只剩下四五千跑不动地老弱残军和受伤的士兵。
  协从国军的集体叛逃彻底改变了战局。当天晚上,唐军从三面大举压上。五百余架缴获的重型投石机在骆驼的牵引下从南面慢慢靠近了裴罗将军城,成千上万的大食火油弹向敌军阵地倾泻而去,整个裴罗将军城、整个大食军阵地成为一片火海,使那里变成了人间地狱,惨叫声、焦臭味弥漫在大食军上空,三万多士兵被暴烈地希腊火活活烧死,冲出来投降之人不计其数,副将默雅利也投降了唐军。
  但大食军统帅阿兰率领二万呼罗珊骑兵从东面突围,遭到六万北庭唐军的拦截,随即王思雨率军从后面包抄,断绝了呼罗珊军所有的逃路,两军兵力悬殊,经过两个时辰的鏖战,这支最后的呼罗珊骑兵全部被唐军歼灭,统帅阿兰.梅赛因在绝望中自杀。
  自此,碎叶战役终于以唐军全胜落幕,这次战役从葛逻禄人南下算起,到次年的十一月底结束,历经了整整一年零两个月,两国皆倾尽了举国之力,大食军先后动员三十万人参战,国库罄尽,而大唐也调动近二十万大军、近百万汉人及西域各国的民夫,调拨粮食一千万石、钱四百万贯,最后的结果是大食军全部被歼灭,投降者超过十万,葛逻禄人全族灭亡。
  这次战役的影响是极其深刻,标志着大唐和大食两国在葱岭以西的战略上攻守互换,唐军占据了上风,拔汗那和石国先后投向大唐,大唐地势力推进到了药杀河流域,包括怛罗斯在内地近百座城池被唐军占领,大食举国震动,惶恐之极,哈里发拉希德紧急调八万最精锐的近卫军增援撒马尔罕,并取消了十年前与拜占庭签署地不平等条约,与拜占庭达成了和解,使得驻扎在叙利亚和亚美尼亚的军队得以南下,而此时大唐的国力也疲惫不堪,无力再进行西征,再加上吐火罗还控制在大食人手中,回纥人狼心不死,大唐皇帝张焕便下令唐军止步于药杀河,暂不西进,至此,大唐取得了碎叶战役的全面胜利。
  但就在这时,回纥却发生了惊天的异变!
卷一
葛逻禄人南迁引发的危机
第三十八章
回纥惊变(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7/3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