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精校)第1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4/365

  “那我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给你啊!”
  “姐夫老家不是还有一座田庄……”
  就在这时,一只乌鸦忽地从竹林里飞出。嘎嘎地飞上了天空,将张焕和竹后地两人都吓了一跳,长孙依依却一眼看见竹枝后站着一人,她低声斥道:“是谁!出来。”
  张焕不想见她,转身便快步离开了竹林,长孙依依追出来,她也认出了张焕。一直盯着他的背影渐渐消失,眼睛里慢慢闪过一丝复杂的神情。
  ……
  “下官是门下省补阙郎李须贺,参见张侍郎。”张焕刚走出院子,一个四十岁左右地男子便毕恭毕敬上前给他施礼。
  补阙郎原本是谏官,从七品,武则天设立供天下人告密地四匦后,补阙郎便掌管其中南方红匦,不过庆治五年。四匦被崔圆取消后,补阙郎也就成了虚职,没有什么实职。
  而这个李须贺也不是一般人,他本是日本国的遣唐使,原名叫中江须贺,庆治二年来大唐求学。因迷恋大唐地繁华,便不思扶桑,给自己改名为李须贺,娶大唐妻子、吃大唐饭食、说大唐汉语,十几年来,他早已把自己看成了大唐人,偶然有人提到他曾是日本人,他便暴跳如雷,矢口否认,深以做日本人为耻。
  他在庆治八年考中进士。一步步做到补阙郎一职。他本无资格参加长孙南方的寿宴,只因和侯耀宗关系极好。便偷偷溜进来碰碰运气,看能否遇到什么高官显要。
  裴佑这等实权高官的身边挤满了人,他是不敢近前地,不过一番搜寻后却被他发现宋廉玉将张焕拉进侧院,张焕不仅是门下省的第二高官,而且是一方诸侯,实力雄厚,若能投靠上他,自己的前途将一片光明,李须贺便躲在院门旁,苦等张焕出现。
  “李补阙不必客气。”张焕也向拱拱手,转身便要走开,李须贺却象影子一般紧紧跟随,他陪笑道:“下官在门下省已经做了六年,对省内的人情关系十分了解,侍郎大人可有兴趣听我一叙?”
  张焕停住了脚步,瞥了一眼这个腰弯成了虾一般地男子,他确实有兴趣,“你说吧!我听着。”
  张焕一边背着手慢慢走,一边听他的叙述。
  李须贺见侍郎给了他机会,他迅速整理了一下思路,道:“自从三年前给事中被调到政事堂后,我们门下省便成了死水一潭,所有的奏折、批文都不再来我们这里,连崔相国也极少来,门下省实际上已经成了空衙,大家都各自想办法调离到别处,原来裴相国的亲信都被调走了,又贬来一批原来老崔相国的旧人,还有就是我这样没有靠山的小官吏。”
  “都贬来什么旧人?”张焕插口问道。
  比如中书舍人张延赏被贬为起居郎,太府寺卿杨炎被贬为左谏议大夫,尚书左丞张重光被贬为城门郎,就连京兆尹崔昭也被贬为左散骑常侍。
  “看来门下省倒也人才济济。”张焕想起一事,笑了笑又问道:“长孙家地女婿可有在门下省地?”
  “有!有!”李须贺急忙道:“左拾遗万良便是。”
  “哦!左拾遗。”张焕点了点头,“多谢你地热心,你还有什么要告诉我地?”
  李须贺见张焕要跨入宴会厅大门,这个门他是无论如何不能进去的,眼看自己这次千载良机要消失,李须贺心一横,便低声道:“其实侍郎大人要想夺回权力也并不难,属下就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只是这里不是说话之地。”
  张焕停住了,他回头深深打量了一眼这个卑小的官员,见他长有一双精明的眼睛,脸上堆满了期盼。
  张焕淡淡一笑,取出一张名刺递给了他,“你明天可到我府上来找我。”
  李须贺手哆嗦着接过名刺,细心收好了,他又向张焕行了一礼,向两边看看,转身快步离去了。
  张焕摇了摇头,他刚要跨进大门,忽然听见背后有个女子在叫他,“张都督且慢走!”
卷七
入朝
第二百四十五章
出其不意
  张焕蓦然回头,只见身着一身珠光宝气的杨飞雨出现在他身后,她的肤色白净如玉,容颜美貌而成熟,浑身洋溢着贵妇人雍容华丽的气质,张焕打量着她,无法把眼前这个贵妇和天宝县那个面带菜色、孤苦守寡的卑微女人联系在一起。
  杨飞雨伸出修长而白皙的手指,优雅地将头发向后拢了拢,“张都督,我们多年未见了,是吧!”
  张焕望着这个曾经名动京华,又为了爱情放弃了一切的女人,在历经苦难之后,终于又回到了她的人生轨道。
  “恭喜你了!”张焕不由微微一笑,他这一笑俨如四月的阳光,温暖而灿烂,昨日初见张焕,杨飞雨内心深处泛起了一丝对往事的悲哀和不安,可现在,‘恭喜你了’,短短的四个字,却使她体会到了张焕释放出的善意,不经意间,她的鼻子感到有些发酸,那种对往事的悲哀也一扫而空。
  她深深地看他一眼,盈盈施了一礼,“张都督对我昔日的大恩,小女子铭记在心。”
  “夫人,院子冷,快到屋里去吧!”旁边传来了关切的声音,只见户部侍郎卢杞快步走了过来,卢杞是前任礼部尚书,是裴俊的铁杆心腹,因将内阁之位让给朱滔,而被补偿改任为户部侍郎兼度支使,掌握大唐的财政大权。
  卢杞年纪约五十岁,虽然长着一张靛蓝色的鬼脸。十分丑陋,但他却是大唐望族名门之主,趣味高雅、文采出众,早在十年前,杨飞雨以琴艺名动京华之时,他便是她地忠实仰慕者,虽然杨飞雨失踪多年。但他依然对她念念不忘,在几年前。杨飞雨落魄回京后,他立刻细心地将她安顿下来,直到年初,他元配夫人病逝,他便迫不及待地娶她为新妇。
  卢杞年长杨飞雨二十岁,多年的相思夙愿得偿,使得他对年轻的妻子百般疼爱。小心翼翼地宠着她,他快步走上前,将一袭白狐大氅披在她肩上,小声道:“进去吧!外面冷。”
  “卢郎,这就是我多次给你提到的张都督,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助过我。”杨飞雨向卢杞介绍张焕道。
  卢杞脸上立刻充满了感激之色,他上前向张焕深施一礼,“张侍郎对我夫人的大恩。卢杞须臾不敢忘记,若有什么用得到我的地方,张侍郎尽管开口。”
  忽然,一阵掌声从旁边传来,只见长孙依依从立柱后转了出来,她眉毛一挑道:“张都督下地好注。不索条件却得到人情,以退为进,果然是高明。”
  杨飞雨见到她,眼中露出一丝厌恶之色,她不理长孙依依,又向张焕施了一礼,“张都督的善意飞雨明白,我不会受人所挑,卢郎,我们走吧!”
  说完。她不屑地瞥了一眼长孙依依。又向张焕送了一个秋波,风情万种地去了。
  “下溅地女人!”长孙依依盯着她的背影重重地‘呸!’了一声。一回头,却发现张焕也已经走了,她拎起长裙慌忙追了上来,“张焕,等我一下。”
  张焕停住脚步,看着她淡淡一笑道:“我是不该偷听你们的谈话,但刚才你也以牙还牙,我们就算拉平了,你还要兴师问罪吗?”
  “我不是想说刚才之事,我是想……是想。”长孙依依的脸忽然有些红了,“我是想问裴莹为何没有来?”
  “我在长安呆的时间不长,拖家带口来去实在不便,所以这次她就没有跟来,依依小姐有什么话可要我带给她?”
  “其实没有什么话要说。”长孙依依摇了摇头,她看了张焕一眼,眼睛里不由闪过一丝黯然,半晌,她咬了咬嘴唇低声道:“你这些年过得好吗?”
  “我过得好不好,我想所有人都应该很清楚,不过总的来说还算不错,多谢依依小姐关心。”
  “可我过得不好,你知道吗?我嫁的夫婿碌碌无为,不思上进,整天就躲在府中盘算赌局……”
  她絮絮叨叨地述说,张焕却有些耐不住性子了,先是进府被宋廉玉强行带走,随即又遇到一个投机地李须贺,再遇到杨飞雨,现在又是长孙依依来叙旧情,他竟没有一刻时间清净,早知道今天就不来了。
  就在他忍无可忍之时,张焕忽然见对面走来了一人,他面容清瘦、神采熠熠,正是沉寂多年的张破天,自己正准备去拜访他,却没想到能在长孙府相见,一时间,一直懒懒洋洋的张焕立刻精神倍振,他向长孙依依拱拱手,便大步朝张破天走去。
  长孙依依千言万语要说,就算说不出来,也可在眉目间传递出悲戚之情,以表达出自己婚姻的不幸和对当年不经意放过机会的悔恨,不料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张焕一个转身便将她丢在被遗忘的角落之中,长孙依依顿时芳心受挫,眼睁睁地望着张焕离去,她狠狠一跺脚,一道目光又怨又恨地朝正和几个马球迷侃经的父亲瞟去,若不是他整天不务正业,自己怎么会嫁给只会玩马球赌博的纨绔子弟。
  ……
  随着时间地推移,张破天也渐渐淡忘了不幸,两年前他的小妾又给他生了一子,晚年得子的张破天喜不自胜,他将整个身心都投在了幼子的身上,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笑容重新挂在他脸上,闲来无事便抱着幼子到各处游玩,张焕在陇右的情况他也略知一二,开始是不放在心上,但自从太原张煊在裴俊的支持下重开张府后,张破天也开始重新考虑张家地前途和命运。
  在张家所分裂地几支中。最正宗的一支一直跟随张焕,从武威到金城郡,家主张灿始终没有放弃过对张家的振兴,而且随着张焕的名声渐大和崔家失势,许多原本依附张若锦的张家族人也纷纷改换门庭,或投奔张煊,或到陇右投奔张灿。陇右张家已经从最初西进的十七户聚拢到了二百余户,隐隐有和太原张家分庭抗礼之势。散居在京城的百余户张家也就成了两派争夺地对象。
  这次张焕被任命为门下侍郎,正式入阁,这对已远离权力中心张家无疑是一剂强心药,毕竟张焕曾是老家主张若镐指定的家主继承人,对振兴张家有义不容辞地责任,就算他不会重任家主,但在他地庇护下。当年的第五大世家未必不能重振旗鼓,许多张家之人都是抱着同样地想法,张破天也不例外,但已饱经挫折的张破天还是沉住了气,如果张焕有意,自然会来找他。
  老远他便看见了张焕,向他笑着点了点头,张焕快步走到张破天面前。躬身行了一礼,“十八郎见过四叔!”
  “快快免礼!”张破天连忙将张焕扶起,上下打量一下他,不由感慨道:“每一次见到你,都会感觉到一种气度的变化,怪不得当年家主一心立你为家主继承人。现在让人不得不佩服他的眼光,可惜张家没有这个机会了。”
  三言两语间张破天便将心中地想法传了出来,有些事情不需要点破,也不需要长篇论述,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便足以达成目的。
  张破天的话说到这里,张焕便已明白了他对重建张家的强烈愿望,而且他是希望自己出面担任张家新家主。
  对张焕而言,重振张家固然是必要的,但他的目光早已超越了小小的张家,张家和陇右集团一样。不过是他大棋局上的一枚棋子。争取更多人地支持,得到更广泛的同盟者。代表一种主流的声音,用临走时辛云京所说的话,要取代崔家成为朝中与裴俊抗衡的势力,这才是他张焕所追求的第一阶段目标。
  虽然张破天地意思是要他挑这个头,但张焕知道,他万万不能再担任张家家主,否则,他又会被扣上保守派的帽子,让人误以为他是想复辟世家朝政,将任人惟张,从而失去吸引寒门士子投靠的光环,重建张家之事,他只能在幕后给予支持。
  想到这,张焕索性挑明了对他道:“好在家主身前已经指定了继承人,张灿这些年更加稳重成熟,相信会是个合格的家主,他过几天就要进京,希望四叔能出面助他重建张家。”
  话说到这一步,张破天便明白了张焕的意思,他略略沉思片刻,只得无奈地道:“当务之急是要重建张家,具体情况等张灿来了后再商量吧!”
  ……
  虽然长孙南方发帖遍请长安名流,但裴俊、崔寓、楚行水、王昂等重量级的人物一个也没有来,大都是遣子自代,一直到月上中天,长孙府上的盛大寿宴才宣告结束,众人纷纷向主人告辞。
  “贤侄,你岳父那里还是要去拜访一下,就算是出于礼节你也该去。”府门外,裴佑有些酒意微酣地拉着张焕的手,再三叮嘱他道。
  张焕扶着他上了马车,笑道:“裴二叔放心,岳父那里我会去的,莹儿也准备了不少礼物。”
  “那好,我就先走一步,有什么事,你尽管开口。”裴佑说完,一挥手,马车飞驰而去。
  目送裴佑远走,张焕翻身上了马,一抖缰绳,在骑兵们的严密护卫下向永乐坊驰去,永乐坊和长孙府所在地务本坊并不算远,只行了一刻钟便抵达府门。
  一路上,张焕便得知有人在远远地跟踪着自己,对方跟踪地手段十分拙劣,显然不是专门的探子,直到自己到府,跟踪之人还没有离去,他给手下使了个眼色,片刻,两名亲兵将跟踪之人抓了过来。
  “轻一点,哎哟!我没有恶意。”亲兵下手颇重,痛得被抓之人连声求饶。
  “都督,就是他。”亲兵将跟踪之人扔到地上。张焕这才认出他竟是在长孙府上遇到地补阙郎李须贺。
  “怎么是你?”张焕脸一沉问道。
  李须贺在宴会开始后不久便偷偷离开了长孙府,在回家地路上,他不停地翻看张焕的名刺,一种迫不及待想效忠的冲动激荡在他内心,他知道,这是自己的一次机会,能不能抓住它将决定自己的前途命运。可快到家门时,他才猛然想起。自己竟然不知道张焕的住址,明天怎么找他,他便又跑回长孙府外等张焕出来,一直跟踪他回府。
  见张焕脸色阴沉,李须贺慌忙解释道:“我只是想知道侍郎大人住哪里?明日才好向张侍郎禀报。”
  张焕点了点头,此人还算诚实,便对亲兵道:“带他到我书房来。”
  书房里光线柔和。被杨春水收拾得干净而整洁,屋角的香炉散发着袅袅地檀香,亲兵早已点了一盆炭火,使房间里温暖如春。
  张焕进书房坐下,便令道:“带他进来!”
  片刻,李须贺被亲兵带了进来,他官职卑微,不敢坐下。张焕也不勉强,便直接问他道:“你今天告诉过我,你有办法夺回门下省之权,是什么办法?”
  李须贺连忙谄笑道:“回禀侍郎,属下办法就是补阙这个职务曾经管理过的一种监查手段。”
  “你是说四方之匦?”张焕迟疑一下问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4/3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