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门(精校)第1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365

  “是!”亲卫将答应一声,立刻去安排内线了。
  这时,旁边的副将悉达藏也忍不住道:“都督,唐军先锋进军速度极快,三百里,他们只要一日一夜便到,我们若不早做准备,到时真会仓促不及。”
  马重英冷冷地瞥了他一眼,“你也是不放心我吗?”
  “属下不敢!”副将被他冰冷的目光一扫,吓得唯唯诺诺,不敢再多说一句话。
  或许是知道属下担忧有因,马重英地脸色稍霁,他淡淡解释道:“我打了近五十年的仗,难道还对付不了一个初出道的毛头小子吗?张焕的一举一动早在我的意料之中,你这下明白了吧!”
  悉达藏略一思索,他忽然恍然大悟,“难道都督是诱敌深……”
  他猛地咬住嘴唇,没有将后面的话说出来。
  “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马重英轻轻一笑,回头吩咐左右道,“随我上街,看看城中的情形。”
  唐军攻占湟水城地消息传来后,鄯城内便乱了套,据说湟水城的吐蕃人被杀极多,这就是使得鄯城内的吐蕃人更加恐慌,家家在收拾东西,户户门前都停着载满物品的马车,大街上马车奔行,一家一家的吐蕃人坐在马车上向城外逃去,喊声、叫骂声不绝于耳。
  这时,一匹快马从城外疾奔而至,在马重英耳边禀报道:“都督,唐军先锋五千骑兵离城以不足五十里,二个时辰后将杀到。”
  马重英点了点头,遂对手下道:“去安抚吐蕃百姓,就说我已派大军前去收复湟水城,唐军不会打来,让他们不必惊惶,更无须离城。”
  在无数士兵的一再解释下,惊惶地吐蕃人渐渐平静下来,毕竟仓惶逃走损失太大,既然都督说得这么肯定,大多数人也就相信了,改成观望后再决定。
  马重英随后在数百亲卫的簇拥下来到了仓禀,仓库里粮食极多。堆满了铜钱布匹,他看了一圈,便下令道:“将仓库关闭了,没有我地命令谁也不准动!”
  仓库大门轰隆隆地关上,旁边心急如焚的副将几次想谏他将仓库烧掉,但见都督脸色阴沉,建议只得咽回肚中。
  这时。亲卫将赶来禀报,“都督。尚赞婆激愤过度,忽然倒地而亡,死因不明!”
  马重英微微点了点头,“办得不错,记得在唐军来之前要将他厚葬。”
  吩咐完毕,他调转马头,又来到了行署。这时又一匹快马从城外奔至,士兵跳下马,急声禀报道:“都督,唐军先锋已不足三十里,一个时辰后将杀到,请都督火速定夺!”
  “我知道了,再去探。”
  这时马重英身旁所有的亲卫都急得跳脚,“都督。情况万分紧急,我们快撤吧!”
  “急什么!难道我不知道吗?”马重英瞪了他们一眼,不紧不慢地进了行署,众人无奈,只得跟了进去,行署中乌烟瘴气。十几名文官正在焚烧文书,各个房间里都满地狼藉。
  “都督,要不要通知他们撤离?”副将悉达藏悄声问道。
  马重英一摆手,低声令道:“告诉大家切不要露出惊惶之色,随我视察。”
  马重英负手在署衙里慢慢踱步,不时含笑地和众人打招呼,“唐军二日后才会杀到,还有时间,各位须烧得彻底一点,不能给唐军留下半点有用的情报。”
  都督亲切的笑容和唐军两日后才到的消息。仿佛给大家吃了定心丸。不少人又跑回屋内,把一些准备放弃的文书又抱了出来。一张一张地焚烧。
  马重英视察了一圈,又和一些文官谈笑风生地讲述了他们将来地安排,这才慢慢走出署衙,忽然马蹄声如惊雷,一骑报信兵疯了似地打马狂奔而来,不等马停下,他便飞滚下马,急得颤声道:“都督,唐军先锋六千铁骑已到十里外,不用半个时辰便杀到,请都督速走。”
  马重英终于长长地吐了口气,他翻身上马,回头急命悉达藏道:“传我地命令,驻军立即撤退!”
  停了停,他又对亲卫将下达了最后一道命令:“火速去我府内,将我所有的女人全部杀死,一个不留。”
  一刻钟后,唐军六千铁骑在先锋大将李双鱼地率领下,黑压压地出现在鄯城的东门之外,他们遮天盖地,犀利的杀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
  二天后,张焕亲率三万主力唐军开进了这座吐蕃人在河湟的统治中心,也是大唐陇右节度曾经的政治、军事中心。
  洗掠和杀戮已经停止,尸首被掩埋,血迹被清理,城内已戒严,显得冷冷清清,到处是唐军地巡逻士兵,一些恢复了自由尚不知所措的汉人奴隶躲在门角窗后,偷偷地打量着这支浩浩荡荡进城的大军。
  张焕的临时行辕安排在河湟都督府内,这里也就是大唐历任陇右节度使的行辕,甚至还可以看到王忠嗣凿的井、哥舒翰种的树;古人已往,唯有今人可追忆,张焕背着手在府中慢慢地踱步,他走过皇甫惟明爱妾曾住过的小楼,走走安思顺最珍爱地藏酒地窖,不过数十年光阴,大唐便由极盛转为极衰,又在极衰中渐渐的恢复。
  瞻仰良久,一名亲兵跑来禀报,“都督,众将已经到了大堂,在等都督过去。”
  张焕点点头,快步走回了行辕的正堂,这时李双鱼和户曹参军事程铎以及其他一些将领已经领令前来。
  “大家坐!”张焕摆摆手,将众人坐下,他扫了众人一眼,见大家皆面带激动,收复陇右节度确实是一件令人振奋之事。
  “我让大家来,一是想听听城中的情况汇报,再就是想商量一下下一步的行动方略。”
  张焕看了一眼户曹参军事程铎,便笑道:“程参军,你先说吧!”
  “启禀都督,吐蕃人似乎毫无防备,其仓禀尚来不及焚烧,我已派人清点过。有库粮八万石,钱二十万贯,布匹十五万匹,还有大量金银器皿。”
  程铎十分惊讶吐蕃人的慷慨,从广武一直打到这里,只有一两个县地仓库被烧成白地,其余皆完好无损。也没有被败军搬走,不过作为管理钱粮的官员。吐蕃人留下的钱粮当然是越多越好。
  “还有,士兵们在他们官署内缴获了大量的文书账册,河湟各地的人口、土地以及征税情况都清清楚楚,专有汉文记载的账册。”
  张焕点点头,又问李双鱼道:“你那边情况如何?”
  李双鱼半跪行一军礼道:“确实有些奇怪,据查,马重英在我们杀到一刻钟前才撤走。吐蕃人军营内很多军用物资都没有来得及拿走,我们杀进城时,城中人就象如梦方醒一般,着实让人费解。”
  这时,张焕一眼瞥见蔺九寒欲言又止,便笑了笑道:“既然叫大家来,就是希望大家畅所欲言,能集思广议。蔺九寒,你有什么话就直说。”
  蔺九寒胀红了脸,上前施礼道:“都督,我以为这是明显的诱敌深入之计,我们几天前占领地湟水城时就没有遇到任何抵抗,退一万步说。就算湟水城是措不及防,那马重英也应该知道我们不日将杀来,他的仓库也该搬走,更不会一刻钟前才离开,这些实在不合常理,所以我以为马重英是在诱我们深入。”
  “我也赞成蔺将军地见解。”李双鱼接口道:“其实还有一些奇怪地现象,比如马重英竟杀了自己地妻妾,他完全可以提前送走,不少吐蕃人本来已经要逃走,马重英特地告诉他们大军已去湟水和我们作战。简直就是骗他们留下来。太不合常理了。”
  “那些吐蕃官员也是被马重英欺骗,他们恨得咬牙切齿。”户曹参军事程铎笑着补充道。
  张焕没有说话。他背着手在大堂内低头踱步沉思,“各种迹象确实是很明显的诱敌深入之计,可如果仅仅解释为诱敌深入,似乎又有点太小瞧马重英了,难道是他唱地空城计吗?他其实手中已无兵力,怕我西凉军追杀于他,所以布置疑兵来迷惑于我,真是这样吗?可斥候的情报中说,他手中还有一万吐蕃精兵,这又作何解释呢?还有王思雨,他们到现在一点消息也没有,难道是他们已经夺取石堡城,马重英仓惶撤退吗?这也不可能,若王思雨夺取石堡城,马重英退路已断,他更不可能离开鄯城了,真是令人费解啊!”
  就在张焕百思不得其解之时,亲兵在门口喊了一声,“都督,杜参赞来了。”
  张焕大喜,杜梅的到来,正好可以给他参详一二,他快步走到门口,只见杜梅大步走进,一见张焕,他便大声道:“都督可速发兵追赶,马重英用地是空城之计。”
  “为何?”张焕沉声问道。
  杜梅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案桌前,取出一幅河湟地图展开,他指着最南面的定戎城道:“我刚才在门口截住了斥候的消息,马重英已经退到定戎城,这里距石堡城已不足五里,可以说他完全放弃了河湟,就算九曲地区有援兵赶来,那我们只要控制住西面的绥戎城、正中的临蕃城以及东面的绥和城这三座坚固的城堡,就算九曲来五万援军,也不可能突破防线,这就等于重新回到了天宝八年前的唐蕃形势,所以,我敢下定论,马重英手中地计策就是布下疑兵让我们不敢轻易南下抢占要塞,他在等九曲援军的到来。”
  张焕仔细地思索片刻,虽然中间还有些令人费解的地方,比如马重英为何只占定戎城一座城堡,而不将其他几座城堡一齐占领,还有那一万吐蕃军到哪里去了?
  可思来想去,确实只能是这一个解释,他在使大胆的空城计,吓唬自己不敢南下,想到这,张焕毅然下定了决心,“传我的命令,大军即刻出发,兵发定戎城!”
卷五
破乱局
第二百二十二章
风云突变
  张掖郡,这里是吐蕃在河西的统治中心,也是吐蕃进攻大唐的桥头堡,一直有重军驻扎,但从庆治十三年开始,吐蕃的战略重心便渐渐移到了安西,在和回纥争夺北庭的拉锯战中,河西的吐蕃军基本上都集中在敦煌郡一线,配合安西吐蕃军的北攻,这时的张掖郡只有两万驻军。
  但大唐宣仁二年末,就在武威郡张焕大举进攻陇右之时,张掖的吐蕃兵力却悄然发生了变化,安西五万吐蕃军和敦煌郡的三万吐蕃军开到了张掖,张掖郡的吐蕃兵力已达十万,这一切都在极度保密中进行,就连管理张掖政务的吐蕃刺史也不知晓。
  宣仁三年新年后不久,也就是吐蕃使臣尚赞婆进京正式和大唐定盟的同一天,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悄然抵达了张掖郡。
  和回纥战略重心转向西不同,吐蕃对大唐百年的渴望从未减弱过,十年前,赤松德赞决定西征天竺和吐火罗,便暂时放松了对大唐的进攻,但随着吐蕃南征天竺的不顺利,以及大食出兵阻挠吐蕃征服吐火罗,赤松德赞的目光再一次转向东方,可就在这时,吐蕃又和回纥爆发了争夺北庭的战争,使得赤松德赞再一次放缓了进攻东方的计划,也就是这时候,张焕占领了武威郡。
  但随着回纥国内政局变化,吐蕃和回纥两国罢兵,赤松德赞便再次一举起了砍向大唐的战刀。
  为了麻痹对方,赤松德赞策划了一个近一年地阴谋。他提出与大唐会盟,似乎吐蕃是无力进行三线作战的无奈之举,其间河湟都督马重英擅自出兵会西堡,险些坏了赤松德赞的计划,结果被召回逻些狠狠斥责一通。
  一边与大唐会盟,一边秘密调兵到张掖准备,赤松德赞更是本人抵达了张掖郡。他要亲自指挥这场攻占陇右的战争。
  武威郡天宝县西十里外有一座城堡,叫做交城堡。它是大唐目前最西端的一座城堡,远方便是祁连山支脉焉支山险峻的山峰,它和被皑皑白雪覆盖的祁连山连为一体,只有在山脉地南麓有一条两里宽的峡谷,交城堡便扼守在这条峡谷地最南端。
  三月十五日,张焕发动河湟战役第十五天的夜里,本该是月圆之夜却乌云密布。星月无光,漆黑的山脉仿佛一条酣睡的巨龙,交城堡的八百名驻军也大多睡了,只有十几名当值的哨兵无聊地望着天空的乌云,确实,平静地日子已经好几年了,一个普通的夜晚相对于数年的平静是微不足道的,士兵们早已经麻木了。谁也不会想到,一支三千人的吐蕃最精锐军队借着夜色和山形的掩护,正悄悄向城堡潜来,已经到了百步外,而在数里之外的峡谷另一头,十万吐蕃大军列队待发。无边无际,旌旗铺天盖地,仿佛正是他们漫天的杀气遮蔽了星月。
  赤松德赞今年已快四十岁,他地身体里拥有一半汉人的最高贵的血统,他的母亲就是大唐金城公主,他身材不高,说话也轻言细语,甚至显得有些羸弱,但他却是吐蕃的九五至尊,他一句话便可以决定天下百万人的生死。
  他是继松赞干布后吐蕃最杰出地赞普。为扫荡旧贵族。巩固自己的绝对统治,赤松德赞引入佛教。最终确定佛教为吐蕃国教,改变了由旧贵族控制民众信仰的局面。
  在他手上,吐蕃的国力一度达到的最强盛的顶点,但他野心勃勃,且好大喜功,对大唐的侵略也是百年来最为凶暴,正是由于他这些年四方征战不止,吐蕃的国力渐渐走向衰落。
  此时,这位吐蕃的最高统治者正坐在由五十匹雄壮骏马所拉的车上,他身后半圆形地白色帐篷俨如一轮明月,他凝视着谷口,正用一种千年不动地耐心等待消息传来。
  忽然,马蹄声惊碎了寂静的夜,一名百夫长飞奔而至,跪倒在赤松德赞面前,“禀报赞普,交城堡已经拿下。”
  赤松德赞微微点头,他回头对随军大论囊热尔轻言细语道:“你先行一步,告之武威军民,投降我者,可为吐蕃臣民,我秋毫不犯,但若有半点抵抗,那怕是武威郡地一只蚂蚁我也要斩成碎片。”
  说完,他紧闭双目,一言不发,过了半响,他的眼睛微微睁开,依然轻言细语道:“传令大军,进兵武威。”
  十万吐蕃大军缓缓启动,伴随着夺人心魄的低沉的脚步声,他们俨如地域来的恶魔大军,剑指东方,杀戮一切,吞噬一切!
  ……
  金城郡北五十里的黄河沿岸,留守陇右的节度副使贺娄无忌正在巡视烽火台,都督西征河湟已半个月,一路连战连胜,十分顺利,最新的情报是大军拿下了湟水城,至此,河湟的大半已归大唐,虽然一路大捷,但贺娄无忌却总觉得有些心神不宁,或许是太顺利了一点的缘故。
  贺娄无忌站在一座土岗之上,带着一丝忧虑地望向武威郡方向,他并不担心河湟的战局,事前有充分的斥候探察,应该不会有问题,他是有点担忧河西方面,在张焕出兵河湟前,他一直便是河西主将,对武威总有一种特殊的牵挂,他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裴明远反对出兵河湟时说过的话,‘张掖郡那边情况我们并不知道。’
  应该说都督也考虑到了这个可能,所以武威郡的一兵一卒都没有出征河湟,二万驻军,又有高墙坚城,对付张掖郡的二万吐蕃军应该是足够了,但贺娄无忌还是有一种莫名的担忧。他自嘲地摇头笑笑,难道是自己又想回武威了吗?
  忽然,他身后一名亲兵指着远方大喊,“将军,烽火!”
  贺娄无忌猛地扭头,他地一颗心仿佛坠入深渊,只见数十里外。两道笔直的狼烟直冲云霄,这是河西那边传来的警报。吐蕃攻打河西了!
  他不假思索地掉转马头冲下山岗,“整军,立即返回武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3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