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万户侯(精校)第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281

  “来人!找十个士兵分头问话。”武行素应了一声,一挥手,率人冲上城楼。
  那守将大叫,“南诏使团是出城了,可他们是使团,应以礼相待,不拦他们又有什么关系!”
  “狗东西,到这个时候还敢骗我,真当我不敢杀你吗?”他手一用劲,一道血线顺着他的脖子流了下来,那守将只觉脖子火辣辣地疼,又闻到一股血腥气扑来,当李清真要杀他,吓得连声求饶,“将军饶命,小的也没办法,是我家主公命我放南诏使团出城,我不敢抗命。”
  李清缓缓直起腰来,果然是这样,爨崇道脚踏两只船,一方面答应和唐朝合作,另一方面又和南诏暗地勾结,难怪他接受自己的任命竟不看所谓‘圣旨’,一个念头从他心里闪过,恐怕南诏真正想扶持的人是爨崇道而不是爨归王,什么将阿婉和王冠送给爨归王,不过是障眼法,迷惑自己而已,那赵全为早就看出自己是唐将而不是所谓商人,而爨崇道利用自己干掉爨归王后,定会杀自己灭口。
  “好个老奸巨滑的爨崇道,我倒险些上了你的当。”
  李清心中一阵冷笑,“既然如此,我就陪你玩一玩。”
  想到此,他剑一收,喝道:“快开城门,等南诏大军来了,你们所有人都活不成!”
  城门吱嘎嘎拉开,李清一催马,三百多骑唐军仿佛狂风一般,冲出城去。
  
  第五卷
彩云之南
第124章
滇东遭遇战
  
  唐军冲出城门,远方是黑沉沉的山峰,大片大片的树林分布在起伏的山丘之上,一条泥泞的道路一直穿过树林朝远方延去,在道路两旁散布着各种形状的稻田,道路上有大队人马行进的痕迹,无数的马蹄印和几条长长的车轮轨迹,很明显,南诏使团就是顺着这条路而去,时间相隔不长,既然对方还有马车,应该很快便能追上。
  李清却沉思不语,后面李嗣业见李清停步,便上前问道:“阳明为何停步,不追上去?”
  “我再想既然爨归王来谈判,他岂能没有接应的人,爨崇道这样追下去,恐怕要吃亏。”
  他立刻回头对武行素道:“你带几个弟兄火速赶上爨崇道,让他不要追了,赶快回城备战!”
  武行素得令,手一招,率领几个弟兄折道向南而去,李清又叫来南霁云,道:“我若是赵全为,必然不会跟大队缓缓而行,我担心他会另覓小路逃走,”他一指树林西北方向一条小路,“你带五十个弟兄走另一条路,若有情况,可命人来通知我,我随后来接应。”
  李清又回头对身着唐军盔甲,一脸自豪的张疤道:“这里的地形你熟悉,你和南将军一起去。”
  南霁云和张疤齐声答应,纵马冲上田埂上的小路,率领五十骑,沿着树林边缘奔驰。仿佛一团乌云,很快便缩成一个黑点。
  这时高展刀上前道:“不如我也和老八一起去,我更擅长追踪之术。”
  李清瞥了他一眼,笑道:“我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任务交给你。”
  高展刀精神大震,眼中异常兴奋,摩拳擦掌只等李清的任务。
  “你去一趟昆州,命李宓立刻送粮到东城来。”
  高展刀迟疑道:“那李宓是侍御史,他恐怕不会听我的话。”
  李清却微微一笑。“若别人去,他或许不听,但若你去,他一定会听。”
  高展刀一呆,眼中露出不可置信的神色,他见左右都在二丈之外。便靠上前盯着李清的眼睛低声道:“你知道了?”
  李清捶了他一拳,笑道:“你当我是傻瓜,真以为这个果毅都尉是从天下掉下来的吗?那天上船你迟了,我便猜到是你。”
  高展刀眼中惭愧,便道:“其实我不是针对你而来成都,而是章仇兼琼,只是阴差阳错才跟了你。”
  李清笑了笑道:“我知道,我一个九品小官有什么监视的必要,只是粮食关系到我们滇东任务能否完成,事关重大。你要盯紧李宓,切不可大意。”
  高展刀见李清并不在意自己的身份。心中升起一股暖意,他点点头,“你放心,我决不辱使命!”
  他刚走了没两步,却听身后一声轻笑,“其实我也拿不准,先试你一试!”,高展刀身子一晃,险些没跌下马来。
  李嗣业见高展刀远去,上前道:“阳明要当心。那李宓我见过一次,为人奸诈卑鄙。我担心他会抢你的功劳。”
  李清望着高展刀已经驰远的背影,淡淡道:“你放心,就算太子和李林甫一起帮他,他也抢不走!”
  说到此,李清腰一挺,哈哈一笑,“弟兄们,随我去追!”
  李清一催战马,几百骑唐军跟着路上的马迹,顺着大路追了下去,确实如李清所料,南诏皮逻阁是将滇东的宝压在爨崇道身上,而不是爨归王身上,爨归王虽偏向南诏,但野心彰显,不易控制,反之爨崇道却更要听话,而且在赵全为刚到时便表示愿归顺南诏。
  赵全为出城后,便带领十几个侍卫以及如玉脱离了大队人马,抄小路逃走,虽然这个可能性被李清想出,但有一点李清却没有料到,那赵全为除了随他进城的五百人外,他其实还另外带来了一千护兵,驻扎在数十里之外,一但滇东有机可乘,便会出手控制局势。
  且说南霁云绕过树林,只跑出一段路程后,便发现了马蹄印,都是刚刚踩出的,南霁云大喜,立刻催马猛追下去,追出十几里,越过一个高坡,果然见前方有两匹马在狂奔,马上之人正是南诏使臣打扮,南霁云摘下弓箭,纵马又追赶一段路,眼看相隔不到百步,准对方,刷刷连射二箭,箭如流星赶月,正中前方两匹马的后腿,两匹马一声长嘶,扑倒在地,将马上两人掀滚出去。
  “南将军,他们不是!”张疤拉开二人的帽子,不禁大叫起来,两人都是年轻面孔,正吓得缩成一团。
  “上当了!”
  这一下,他们的距离便拉远了,东高原上山丘众多,林木茂密,仿佛处处都是一样,极容易迷路,亏得张疤熟悉地形,南霁云一行才从原路返回,又向西北追出几十里,刚开始还可以看见蹄印,但越往后路上草甸开始变得厚密,就再没有发现马蹄印,正焦急间,南霁云见右首有一座小山,山势较高,山顶上视野开阔,可望见远方,顶上一棵大树已被砍断,光秃秃地站立,象一个人在极目远眺。
  南霁云心中一动,他跳下马大步向山顶走去,只见绿草茵茵,长满了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山花,五颜六色,开得分外灿烂,他不时弯下身查看地面,一阵风吹过,厚密的草丛象波浪一般,起伏飘摆,将所有人为的痕迹都梳理得干干净净,但是到了离山顶不远的山径,有条小溪穿流而过,在湿漉漉的泥地上他终于发现了目标,一长串杂乱的脚印,还有女人的脚印。
  脚印向山顶而去,又从旁边折道下来,若不是刻意去看,根本发现不了,脚印的间距很大,仿佛他们跑得很急。
  南霁云自言自语,“女人脚印一定是阿婉的姐姐,不知道他们在山顶看到了什么?竟如此心急,是自己吗?应该不是,自己的来路被一片树林遮挡,不可能看见。”
  他心中犹豫起来,他很想亲自上山一趟,或许能发现什么蛛丝马迹,就能解开心中的秘团,偏偏时间又那么紧迫,想了一想,他猛地拔腿向上跃过块块巨大的扁石,身上的甲叶‘哗!哗!’作响,在草地上踉跄奔跑,向山顶跑去。
  到了山顶,他跳上一块巨石,打手帘极目望去,但见阳光灰暗,大地变得空蒙而辽远,远远可见波光浩淼的池,他又朝南北方向各自看去,目力所及,除了远山,就只见一只苍鹰在高空盘旋,正慢慢向地面落下。
  南霁云不仅目力超群,而且听力敏锐,他听见山下河西树林方向传来了响声,不觉惊呆了,那是阵阵脚步声伴随着马蹄声,离自己越来越近,“有敌情!”他大喊一声,掉头便跑,迈开长腿,几步就冲到山下,“弟兄们,打起精神来,咱们的买卖上门了!”
  脚步声越来越响,山顶上蓦地冒出几十匹战马,在山丘左右两边,密密麻麻涌出两大群黑压压的南诏士兵,长矛如林,足有上千人,见他们只有几十个人,都兴奋得直叫,叫嚷声刺耳又凶猛。
  在敌人发现前离开叫撤退,但敌人发现了再回头便叫逃跑。南霁云傲然挺立,他从不知道什么叫逃跑,他只知道狭路相逢,勇者胜,五十名大唐骑军一字排开,手中战刀高举,阳光下闪着道道寒光,他们人人目光严峻,嘴唇绷得笔直,一阵大风吹过,将他们的衣襟拍打得猎猎作响。大唐军人的盔甲在他们身上显得格外明亮。
  “杀死他们!”一名军官从山丘上冲下,大声吼叫:“赵大人有令,将他们统统杀死!”
  但他话音未落,一支箭飞射而来,‘噗!’一声,血光飞溅,箭从他的口中射入,直透头颅。南霁云一挽巨弓,低笑一声,“该死的应是你!”
  “跟我冲!”
  五十匹战马如一把利剑,笔直地向山顶冲去,南霁云轻舒猿臂,连连放箭。只听弓弦响处,便有一人翻身落马,唐军一下子冲上了高坡,南霁云背上弓箭,一抖长枪,吐出五个枪尖,直向人群中的赵全为杀去,赵全为得军队接应,刚刚惊魂稍定,现在又见一白马银枪的唐将向自己杀来。威猛凌烈,杀气逼人。将他惊得手一哆嗦,宝剑竟落下地。
  他身边的护卫们见唐将嚣张,顿时大怒,一齐上前敌住南霁云,南霁云却长啸一声,一掉马头,率领手下又向小山的另一边冲下去,可就在下山的瞬间,只见他收枪挽弓、搭箭瞄准,动作一气呵成。干净而利落,‘嗖!’的一声。狼牙箭透过重重人群,从缝隙间如闪电般穿过,一箭正中赵全为的喉咙,他捂住喉咙,不可置信地望着南霁云,喉咙里‘咯!咯!’两声,翻身落马而死。
  南霁云仰天大笑,纵马冲下山去,众南诏将领见他们护送的使臣已死,个个吓得脸如死灰,又恨极了这个箭术厉害无比的唐将,南诏军已越过山腰,从两边向唐军夹击而来,这一下,南霁云不再跑了,他瞅见敌军阵脚已乱,大喝一声,“跟上我!”
  只见他银枪飞舞,如漫天梨花,拨开满天乱飞的箭矢,直向右面的南诏军杀去,身后五十骑军紧紧跟上,一排排盾牌举起,形成一道盾墙,抵挡着箭矢,战马泼风般卷杀向前,猛冲猛砍,南诏军人多势众,不断有唐军中箭中枪倒下,或胯下马腿被砍断,落入敌群中被斩杀成泥,但唐军没有一人胆怯,战友之死更激发出他们杀人的野性。于是,哭嚎、呻吟声骤起,一根银枪左右飞挑,几十把战刀上下翻飞,在密密麻麻的南诏军中杀出一条血路,暴烈的马群胜似风暴,在这条血路下踹踏一切,压倒一切,披靡一切,唐军的血勇震慑住南诏人,他阵脚早乱,再也顶不住,一声大喊,向四散跑去。
  在东高原上竟出现了这么怪异的一幕,后面大群南诏军在追赶,而前面另一群南诏军则被杀得四散溃逃,中间却是一队唐军,队伍整齐,浑身浴血,仿佛阎王殿里冲出的一群恶鬼。
  猛然间,伴着一声低沉的喊叫,响起一阵嘹亮的号角,群山震撼,空谷回荡,山顶上出现了大群唐军骑兵,一名铁盔将军长剑一指,骑兵齐声呐喊,仿佛咆哮如雷的瀑布,向山下的南诏军卷杀而来,三百名英勇善战的唐军将士汇合在一起,形成一只巨大的铁拳,在东高原上横扫一切。
  硝烟渐去,战火消退,众人将十几名战死的战士安葬在山冈之上,将他们的头向北而放。
  这一场遭遇战南诏军也几乎全部阵亡,只剩几十名投降幸免的士兵,在掩埋南诏士兵的尸首,连同先前被杀光的使团,南诏使团终于没能逃走一人。
  南霁云坐在一块大石上,默默在一块木头上刻着阵亡弟兄的名字,显得神情忧伤,李清按了按他的肩膀,刚要说话,却见李嗣业手上拎了个红衣女人过来,便迎了上去。
  那女人正是如玉,被唐军在树林里搜到,她已被满地的尸首吓得魂不附体,一见李清,便哀哀地哭了起来。
  “她怎么处理?”李嗣业将如玉扔在地上。
  李清厌恶地看了看这个蛇蝎心肠的女人,道:“她是皮逻阁的女儿,先交给爨崇道吧!”
  他起身看了看周围的情况,“叫弟兄们收拾一下,准备回去。”
  这时,几匹马飞奔过来,正是先前被李清派去通知爨崇道的武行素,他见大战已经结束,心中懊恼不已,来到李清面前,武行素下马禀报道:“末将已及时通知到爨崇道,他现在已经返回东城内备战。”
  武行素说完正要离去,忽然见到披头散发的如玉,他想起一事,便指着她道:“爨崇道再三叮嘱,如果将军抓到这个女人,无论如何要给他送回去,他愿意用夺来的金刚王冠交换。”
  他不说这话,或许如玉还能活命,可说了这句话,李清和李嗣业对望一眼,眼中皆露出警惕之色,他们会意地点了点头,这个女人留下来将会是一个极大祸患。
  
  第五卷
彩云之南
第125章
小人眼红
  
  一场遭遇战后,纷乱的滇东局势渐渐被理顺,开始明朗起来。南诏想通过联姻而染指滇东的企图破灭,其势力也暂时被排挤出东,剩下的便是唐朝在两寒间选一人为东王,阻止南诏东扩,朝廷选的是爨崇道,也支持爨崇道灭掉爨归王,但李清却发现了爨崇道脚踏两只船,甚至比爨归王还要不可靠,他一方面派人回长安汇报,另一方面却在暗地里寻找第三个侯选人。
  爨归王逃回安西城后便没有了动静,爨崇道忙着备战,整日也不见他踪影,就这样平静地过了五日,今年云南的春天来得特别晚,仿佛昨夜刚到,只一夜春雨,梨花、杏花相约而放,整个滇东城便淹没在姹紫嫣红之中,空气中飘满了芬芳的香味。
  这一天,李清来到巫庙,巫庙在城东,是东北部一带爨人的精神归宿地,有近百间屋舍,恍若一座宏大的寺院,有一百多名弟子,各司其职,巫女便是里面的最高者,巫女在东的爨族民众中的地位极高,甚至超过爨崇道,听说李清到来,巫女亲自迎了出来,“李将军光临小庙,实在荣幸倍至。”
  “上次多蒙巫女助手,李清还未来谢过,实在是失礼。”嘴上客气,眼睛却四处乱扫。
  巫女知道他的意思,只微微一笑,将李清引入偏殿,又让人上了茶,待周围人退下。她这才道:“将军想找之人三日前便已闭关修习巫术,要再过几日才能出来。”
  李清一呆,“巫女的意思是说她已答应做你的接班人吗?”
  “那倒不是,在她决定前总该让她先了解一下,”露出焦急之色,便摆了摆手轻笑道:“我当日答应过,尊重她的选择,决不勉强她。所以请将军放心,我不劝她,任她自己选择。”
  说到此,她又顿一顿继续道:“再者,将军挫败这次南诏谋我东的企图,大恩于我。我感激都还来不及,又怎会特意去做让将军难过的事情。”
  听她这样说,李清的心情渐渐好起来,他笑道:“听巫女的口气也是十分不喜欢南诏。”
  “如果说有谁最不希望南诏进入滇东的话,那便是我了。”巫女抬头看了看大殿,略为感慨道:“南诏原本信鬼教,但皮逻阁即位后开始推广佛教,他若并我滇东,要教化子民,必不容我巫教。如此,你说我怎么会喜欢南诏。大唐却不然,它胸襟广阔,容我爨人自治,也绝不干涉我们信仰,所以我倒希望大唐能对南诏再强硬一点。”
  李清心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他见左右无人,便低声问道:“如果大唐支持爨崇道为滇东王来对抗南诏,巫女以为如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2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