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万户侯(精校)第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281

  “在下在成都做点买卖,久闻海大少文才风流,今日相识,李清三生有幸。”
  海中天听李清说话得体,也急忙客气还礼,他从不问家事,竟不知李清与他海家的渊源。
  众人坐下,各有一妓在身边伺候,话题自然是风月,谈到性浓处,皆哄然大笑,羞得身边的美人捂耳不敢再听。
  李清便坐在海中天的身旁,虽有满月伺候,但他的心思却全在海中天的身上,他使尽十八般手段与他套交情,时而与他附耳低语,时而举杯劝酒,两人哈哈大笑,看得一旁的满月暗自愤恨,自己是店中王牌,几时被这等冷落过,满月正在怨恨,突然感觉到一只手慢慢摸上了她的腿,眼微微一斜,却是张仇,满月想起他鼓胀的腰包,春心荡漾,便悄悄向张仇身边挨去。
  身边女人跳了槽,李清却浑不知觉,他又敬了海中天一杯酒叹道:“我以前也见过那李太白,总以为他便是世间谪仙人,今天见了海公子,才知道人外有人,我从前真是井底之蛙了。”
  话虽说得无耻露骨,但对这种人却是最管用,若太含蓄了,他倒未必能理解,李清说罢,心中又暗暗给李白告了声罪:“老李,对不住了!以后到长安我请你喝酒。”
  海中天却听得畅快,虽也知道这比喻过了些,可心中着实受用,他和李清认识不到一个时辰,就已被李清拍得昏昏然,早视他为生平唯一的男知己。
  他将李清敬的酒一口干了,方才笑道:“身在大唐盛世,不会写诗怎行,李兄虽是商人,但若有时间,还是要读读书的好,若李兄有什么学问上的不解,只管来问我好了。”
  “大少有心,李清感激不尽,我平日只认铜钱白银,书却少看,无以为报,若大少短钱用,李清理当奉上。”
  海中天大喜,此人又会说话,出手还豪爽,当真是个冤大头,不好好和他结交一番,人生当无趣得紧了,哈哈一笑道:“明日我请客喝酒,李兄可有空?”
  
  第二卷
风骤起
龙争虎斗锦官城
第053章
暗流(五)
  
  一直到二更,海中天这才尽兴回家,今晚都是那个李清请的客,此人确实不错,知趣且出手阔绰,实在是重义之人,值得好好深交。
  酒劲上头,海中天有些迷迷糊糊,马车很快便到了海府侧门,海府规矩极严,大门已经关了,海中天早安排好一人替自己开侧门,时已二更,府里很安静,大都已经睡了,海府共分三个大院,分别住着海氏三兄弟,其中东院为长,是海澜住;西院次之,海霸住;而偏院自然是海澜的二弟海明住,这海中天便是海明长子。
  他估计所有的人都在梦乡,便蹑手蹑脚进了偏院,可就在过客厅之时,突然听见一声低低的厉喝:“站住!”
  海中天一个激灵,只见父亲负手站在客厅门口,眼中燃烧着怒火,死死地盯着自己。
  他吓得酒意顿消,心中忐忑不安,急上前低声道:“这么晚了,父亲还没睡吗?”
  “哼!有你这样的儿子,我睡得着吗?我从天刚黑就在等你,我想你戌时回来,说明你在悔改,若你亥时回来,我就当你还有救,可是现在已经二更了,才见你返家,你让我怎能睡着!”
  “父亲今天是怎么了,自己这些年哪天不是这样过来的,为何今天却如此罗嗦?”海中天心中诧异,但却不敢吭声。
  “你过来,我有话对你说!”
  海澜和海明虽是同父异母,但二人相貌却大不相同,海澜是个干巴老头,海明却胖大威武,与他儿子海中天长得一般丑陋,平日里沉默寡言,以斗鸡为乐,但今天大哥将海家的餐饮生意移交给了他,他的心境便发生了变化。
  “你先坐下!”
  房间里没有点灯,只见父亲两只细长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着精光,海中天心中怪异,感觉父亲似乎要和他讲一件见不得光之事。
  “你可知道今天你大伯将部分海家的产业转给我了!”海明尽量用平淡的语气说出,但颤抖的声调还是暴露他内心的紧张。
  “大伯居然肯将产业给我们?”海中天简直有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海家的产业是他曾祖父一手打下,到父亲这一辈全部传给大伯海澜,他掌控极严,几十年来,父亲连边都碰不到,但今天却转了性,他仿佛听见了天底下最荒唐的事情。
  “哼!他也是无人再用,才想到我,要不是昨天望江酒楼出事,我连根球毛都轮不到。”
  虽然掌管部分产业,但海明丝毫不领情,这本来就该是他的,更何况大哥只给他经营之权,却并非产权,说白了自己不过是大哥雇的一个大掌柜。
  想到此,他又瞥了儿子一眼,黑暗中他肥硕的身子和自己一般无二,可他若能有自己一半的本事,自己也就多了个帮手,可偏偏是个浪荡公子,海明又恨又无奈。
  “中天,你收收心吧!帮爹爹夺回咱们应得的一份,将来也是你的。”
  听到一个夺字,海中天心中突然一阵惶恐,他并没有多大的野心,对现在的生活已经知足,家里有老婆伺候,外面有红粉知己,闲时写几首诗,或呼三五朋友大醉一场,日子是何等悠闲,可父亲偏偏要提什么夺字,坏了心情,海中天不由咽了口唾沫。
  “父亲是想对付大伯吗?”
  “对付?”海明重重地哼了一声:“不错!祖上留下的家产凭什么让他一人独占。”
  埋藏了数十年的仇恨种子渐渐开始发芽、开始冒头、开始疯狂地滋长。
  “必须将属于我的一份夺回来!”海明狠狠一拍椅背,浑浊的眼睛里竟射出一道从未有过的精光。
  ……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中秋自唐初被定为佳节,渐渐地在唐朝已颇为盛行,百姓赏月,大多在院中置一张方桌,桌上摆几盘月饼,放一壶老酒,全家围聚一圈,笑语声声,仰望清辉皎洁,共享团圆之喜。
  但中秋更多是属于文人,文人玩月,一轮明月承载了太多的相思,承载了太多的寄情,惟有他们留下了千古绝句,供后世文化苍白的子孙们缅怀。
  而今年的中秋夜,李清却无暇抬头赏月,今夜是章仇兼琼的老爷子八十岁寿辰,从剑南各地赶来拜寿的官员名流几乎将望江酒楼挤爆,连五楼的行政区也被辟为夫人小姐们更衣化装的场所。
  驷马桥一带已经禁止行人通行,有官兵维持秩序,戒备森严,只有凭请柬才能进入望江酒楼,大街上停满了车轿,一些身份低下的马夫轿客凑在一起各自聊天,酒楼自有人会给他们送去盒饭夜宵。
  宴会的主厅设在二楼,百桌席位整齐摆放,每席旁均设有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天竺的檀香,几上还摆有八寸来长、三寸来高、点缀着山石的小盆景,俱是新鲜花卉。
  又有扶桑漆茶盘内放着官窑什锦小茶杯,旁边又有各色官窑小瓶数个,均插满了时令鲜花,两边大梁上挂着联三聚五琉璃彩穗灯,每席前竖有倒垂荷叶一柄,上面插几支大喜烛,火苗旺烧,突突地冒着红光。
  正南面的墙上贴着个斗大的‘寿’字,用金箔拼成,金光闪耀,给明亮的大厅带来几分富贵之气,在寿字两旁便是李清盗用郑板桥的寿联,下面紧靠墙的是供桌,寿桃、寿酒、如意、月饼,一应俱全,摆得满满当当,再旁边便是今天的主桌,桌上所用器皿皆是皇上赏赐之物,摆出来以显尊荣,各种饮具镶金嵌玉,有垒金嵌玉盏、紫香罗木水晶注碗、白玉双莲杯盘、水晶提壶;席间摆设有花盆、花瓶,有碾玉水晶金瓶、官窑瓷瓶,盆、瓶里的花卉名均用象牙牌标出,席后陈列有从鲜于府借来的巨幅白玉屏风:百子献寿图。
  这一桌除了主角寿星外,其他便是剑南道的高级军政要员,如节度副使、望州刺史、有宗室背景的司马、长史,还有就是遭贬或退仕的老尚书、老将军之流。
  菜却不多,以味重辛麻的益州菜为主,每一道都制作得精美玲珑、巧夺天工,让人不敢下箸。
  今天是望江酒楼有史以来最盛大的宴会,所有的掌柜、领班、伙计、厨师都忙得脚不沾地,个个声音嘶哑,两眼通红,李清事先已经开过动员大会,只要此次寿宴做成功了,每个人都有重赏。
  时间一点点过去,流程快走完,老寿星疲惫不堪,坐在主席上昏昏欲睡,不知是李清有意安排,还是人确实太多,大厅里闷热难耐,每个来宾的心里象着了火似的。
  “李东主,今天辛苦你了!”章仇兼琼拍了拍李清的肩膀,目光赞赏,今天确实办得很成功,老太爷非常满意,客人也尽兴。
  李清受宠若惊,急陪笑道:“应该是小人感谢节度使大人才是,这一场宴会就等于替鄙店做了次绝好的宣传,以后还要请大人多多照应,我实在担心有人不肯罢手啊!”
  章仇兼琼明白李清的意思,也淡淡笑道:“既然这里面还有李别驾的份子,我自然会帮他保住饭碗,不过你放心,这个酒店是不会有人再敢打主意了。”说到此,他压低声音笑道:“李东主可能还不知,李别驾已蒙皇上圣恩,被封为嗣宁王,如此,谁还活得不耐烦,再敢打望江酒楼的主意。”
  李清心中大喜,这样一来,他岂不是又多了个强硬的靠山,有时间一定要去趟长安,好好巴结李琳一番。
  突然,灯光暗淡下来,李清精神大振,今晚的重头戏马上要开场了,就在众人诧异灯光为何变暗之时,楼口出现了一道璀璨的风景,这是五辆用鲜花扎成的两层推车,车上点满数十支五彩小蜡烛,在昏暗的背景下,光环交织,如梦如幻,显得异彩夺目,在满堂的惊目摒气中缓缓前行。
  在每一辆车上都摆满了数百只晶玉细腻的白瓷小盅,十几名貌美胡姬身着五彩银泥裙,如一只只在鲜花中翩跹的艳蝶,将小盅分发到每一个宾客的手中。
  小盅用一只小瓷盘托着,旁边放一把精巧的小铜匙,还有一张精美雅致的书签,正面印有两行张九龄的名句:‘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翻过来则是今夜的卖点:缤纷雪泥,供君品尝,下面有雪泥的各色品名,或秋色连波、或寒烟翠,诗情画意,让人感到一丝雅意。
  “雪泥?”从来没有听说过的东西,性急的掀开盅盖,里面便是各色鲜艳的雪泥,或黄玉细腻、或青翠如竹、或艳若桃花,散发着淡淡的甜香,让人忍不住垂涎欲滴,早有焦渴用小铜匙挖出一块放进嘴中细品,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惊讶,随即赞声一片,在口焦舌燥之时更觉得美味异常。
  与此同时,在每一层楼都发生着同样的事情,李清苦心设计的雪泥广告秀终于发生了预期的效果,望江酒楼沸腾起来,好评如潮,夸赞声、叹息声,人们相互打听、相互追捧,小李记雪泥终于在天宝二年中秋之夜一炮走火。
  
  第二卷
风骤起
龙争虎斗锦官城
第054章
品牌效应
  
  第三天,望江酒楼正式推出雪泥,不需任何宣传,雪泥的美名在中秋之夜早传遍成都,引来无数仰慕的粉丝,李清又刻意打造品牌,做出不同口味,配以三月桃红、大漠箫声、秋色连波、寒烟翠等雅名,又在包装上追求精美,只用温润碧绿的越州青瓷盅,或配以晶莹剔透的邢窑玉碗,每一份价值不菲,竟要卖到五十文,渐渐的,去望江酒楼品雪泥竟成为成都上流社会的时尚,每天望江酒楼前车水马龙,各种豪华马车停满了广场,更有社会地位低下但腰间丰盈的商人特地赶来,以品雪泥表示修养品位的提高,继而社会地位也似乎跟着上升。
  雪泥带来的最终效果便是望江酒楼营业额的直线上升,俨如坐火箭一般直冲云霄,利润如云团滚滚而来,高利润带给员工高收入,高收入又创造高效率,高效率又带来更优质的服务,望江酒楼的经营步入良性循环,渐渐成为成都酒楼业的楚翘,将所有的竞争对手远远甩下,而雪泥,就是望江酒楼这艘火箭直冲九天的原动力。
  这一天,李清在审查上个月的帐目,连续二个月来,望江酒楼每天的营业额都在八百贯,按五成的利润,也就是说这二个月,利润竟到了二万四千贯,而他李清拿六成,就是一万四千贯,这样过不了几个月,他的资本就足以做大买卖了,‘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这一直是他的愿望。
  门轻轻地敲了敲,“东家,想和你商量个事儿。”是席掌柜的声音。
  “请进!”
  门开了,露出一张笑容可掬的脸,这笑容已经不是天然生成,而是发自内心,他在这里做了二十年的掌柜,还从未象这两个月如此舒心畅快过。
  “坐!”
  李清搬过一把椅子,让席掌柜坐下。
  “什么事?说吧!”
  席掌柜坐下,又略有点局促不安,他的话说得吞吞吐吐,眼里却带着一丝期盼。
  “是这样,我那二小子想拜刘野为师傅,不知东主能否答应。”
  话说得很含蓄,言外之意是想学做雪泥的技术,刘野是李清的第一个伙计,现在除了帘雨二人外,他是唯一掌握雪泥配方和制作流程的人。
  李清却沉默了,席掌柜的脸慢慢地变红,急站起身来,略略尴尬地笑道:“为难东主了。”
  “席掌柜!”
  李清突然叫住了他。
  “东主还有事吗?”
  又沉默片刻,李清终于道:“并非我不肯,只怕二郎学了,恐反遭不测。”
  ……
  李清的担心并非无的放矢,几天后,一片阴云开始向望江酒楼的上空飘来,望江酒楼的火爆终于引起了业界竞争对手的眼红,这个竞争对手不是别人,正是李清的老对头……海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2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