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万户侯(精校)第2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8/281

  过了半天,他才缓缓问道:“什么事?”
  “皇上,李詹事在宫外求见!”
  李豫长长吐了一口闷气,“召他进来!”
  他知道李泌必然会来,所以才特地在御书房等他。过了一会儿,李泌匆匆赶来,进了房间,却将准备跟进的马英俊关在了门外。虽然他猜不出是马英俊泄的密,但今天他要和李豫谈的话,绝不能让第三人听见。
  李泌快步走到李豫面前,向他深施一礼笑道:“这么晚陛下还勤政不休,真是大唐之幸也!”
  “朕其实也有点累了,师傅请坐吧!”李豫拾起一本奏折翻了翻,随即扔在桌上叹道:“他一回来,这些奏折朕恐怕就做不了主了。”
  “今天李清杀了张倚,臣倒以为是一件好事。”
  李泌见皇上眼中诧异,便轻捋长须笑了笑,慢慢开导他道:“张倚看似事事替陛下着想,可他却是尽拣陛下顺耳的话讲,让陛下觉得他似乎总说到点子上,听之信之,其实他是在害陛下。远的不说,就说郭子仪之事,上次陛下告诉我想用郭子仪替代李清,这大概就是张倚出的主意吧!若真这样做了,陛下恐怕要大难临头。”
  李豫的目光顿时变得凝重起来,他这次召郭子仪进京正是有这个打算,而李泌的话却似迎面给他泼了一盆冷水。
  “师傅请详说!”
  李泌轻轻点了点头。继续道:“张倚实际上只是一个政客。他只能泛泛而谈,话似好听,可在细节上却一带而过。可真正要做成一件事,又必须得从细节上入手,还是说郭子仪这件事,张倚只说用他替代李清,可郭子仪本人的态度呢?他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能替代李清吗?若能的话,怎么替代?是直接夺李清的兵权,还是让他们血拼一场?还有最关键的一事,他有没有被李清收服?如果连这个都不了解清楚,就贸然告诉他,陛下要用他为大元帅,倘若他转身去告诉李清,陛下岂不是大祸临头?”
  说到此,李泌叹了一口气道:“从今天郭子仪的表现来看,他确实是一个十分圆滑之人,表面上他给陛下跪的叩首,说什么君臣之礼不可废,可当李清指责张倚通敌时,他也在洛阳作战,完全可以站出来为陛下说话,可他却沉默了,试问这样的人陛下怎么能托付他大事呢?”
  李豫的脸略略有些红了,师傅说的这些,他都没有考虑过,他确实打算明日就召见郭子仪,和他谈接李清兵权之事,现在他才觉得自己是有些孟浪了。
  “师傅,那我该怎么办呢?”李豫无奈地叹了口气,不知不觉,他把‘朕’换成了‘我’字,仿佛又回到了他谦虚好学的少年时代。
  “忍!”李泌重重地说出了这个字,“我还是那句老话,忍耐以等待天时!”
  李豫摇摇头,不甘心地说道:“可是师傅,我真的很难忍,现在安贼大势已去,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我,不!朕好想施展拳脚,好好的大干一番,可眼前却挡着李清这座大山啊!”
  李泌静静地注视着这个年轻地君王,可以感受到他焦急的内心。这是个在深宫里长大的君主,还缺少挫折与磨练,他怎么可能是已在官场中拼斗了十年的李清的对手。但几个月的帝王生涯,他也开始有些进步了,至少在今天他忍下来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兆头,假以时日,他必将越来越老辣成熟,完全可以和李清一博。
  想到这,他淡淡地笑了笑道:“其实陛下也不是没有事情可做,虽然陛下不能动李清的兵权,但却可以动郭子仪、李光弼的兵权,尤其是郭子仪,他手下的几员大将如卫伯玉、李抱玉、长孙全绪、张知节、乌崇福等等,这些要么是京城世家子弟,要么就是羽林军出身,完全可以效忠陛下。过些日子我没猜错的话,李清必然会去相州会战安庆绪,陛下便可趁机将这些忠良之后调入京中,夺了郭子仪的兵权,那时,李清也就不敢对陛下轻举妄动了。”
  此刻,李豫已经完全没有了沮丧之感,他想起了长孙蓝玉的话,立刻兴奋地道:“朕可以用长孙全绪为突破口,让他逐一替朕进行联系,只要朕有兵在手,又有君王的大义,除非那李清效仿安禄山造反,否则他如何能取代朕?”
  但李泌却似乎没有受他的情绪感染,他有一点忧虑,目光盯着窗外徐徐道:“陛下,臣这几日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臣最担心李清有一天会攀上李氏皇族的这棵大树,宣称他也是高祖之后,这样以后一旦时机成熟,他就极有可能行纂位之事,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将李清的名份定下,让他无法迈出这一步。”
  这突然冒出的两句话使李豫脸色大变,是!李清也是姓李,若他真称自己为皇室的某一偏支,宗正寺也不敢不听,这确实是一件天大的事,多亏师傅先提了出来,他定了定心神,急忙问道:“那如何才能定下他的名份?”
  李泌微微一叹,“按道理是很简单,陛下只要重重封赐他的先祖,先将他的身份大白于天下便可,可问题是臣翻遍了吏部和户部的资料,又派人去仪陇查访他地底细,竟找不到他的户籍,只知道他最早是一个道士,而他的父母家人一概不知,这件事还真很难办!除非……”
  “除非怎样?”李豫急问道。
  “除非他肯接受陛下指任给他的先祖,比如卫国公李靖,若他肯接受,那篡位可能性就没有了。”
  李泌长长地叹了口气,“这件事就由交给臣来和他谈吧!”
  
  第十四卷
家国天下
第373章
偷梁换柱
  
  李清的府第依然在宣义坊的老宅,他从前的家人奴仆都现在各个房间一大半都住着军士,他的家人和几个从安西带来的下人则住在后园的一个大院里,这也是没有办法之事,李清得罪之人太多,他的家人必须实行最严密的保护。
  李清回到自己府上时天已经黑尽,整个大街都空空荡荡,没有一个行人,而他对面从前车辆排了长队的杨国忠宅此时也是黑漆漆一片,已经换了主人,现在是兵书尚书韦见素的新宅,只不过韦见素还没有来得及搬来。
  李清的步伐开始加快,他已经近半年没有看见家人,妻子、女儿、儿子、小雨,还有李惊雁。想到李惊雁,李清的心里就一阵激动,倒不是为了她,而是为了她生的一对儿女,李惊雁在入秋后便生下了一对双胞胎,竟然是龙凤胎,一个男孩一个女孩,据帘儿的信中说都长得极象自己,这让李清又惊又喜,这是遗传了他李家的基因,他的父亲就是双胞胎,没想到到自己却更进了一步,居然是龙凤胎。
  进了府门,没有管家上来迎接,只有两排军士笔直地站着,一路走进去,也看不见一个丫鬟或仆人,还是一队队的士兵在交叉巡逻,偶然从某个角落里忽然冒出几个拎着强弩的军人,弄得李清郁闷不已,这哪里还是家,分明就是一座军营。
  一直走到后院,才勉强看见一个丫鬟迎了上来,这是妻子赵帘贴身侍女,跟了她多年,所以李清倒也认识她,可是她见到自己并不高兴,脸上还显得有些悲伤。李清的心中紧了一下,千万别是家中出事了。
  “青菊,家里出事吗?你怎么这副模样!”他向后看了看。紧张地问道:“夫人呢!她怎么不来接我?”
  “公子!你可回来了,帘儿姐已经病倒三天了。”李清一抬头。只见小雨匆匆地赶来,她今年已经二十五岁,过去那个清涩、秀美的小雨已经消失了。她现在是另一种美,身材高挑而丰满。神态里总挂着一丝庸懒的笑意。可今天她却很焦急,帘儿姐本来只是一次伤风,可过了几天她的病势竟渐渐加重了,不停地咳嗽,偶然竟咳出血来,请了很多名医。大部分人都说这恐怕是肺里的毛病,是受寒气侵袭所致。
  李清很少见小雨这么焦急,他也不想再多问,撒开腿便向屋里奔去。门没有关,留了一条缝,从门缝中只见自己的女儿端着个小瓷碗,正一勺一勺地给娘喂药。看见女儿弱小而懂事的背影,李清的鼻子不由一酸,眼眶渐渐地红了,这些年他东征西讨,欠家人实在太多。
  李清慢慢推开门,妻子削瘦而苍白的脸庞呈现在他眼前,她正躺在床上,一手轻轻抚摸女儿的头发,目光温柔地看着她。
  忽有所感,母女俩一齐回头向门口看去,只她的丈夫、她的父亲正站在门口,脸上带着微笑,可眼里却有泪花在闪烁。
  “李郎,你终于回来了!”帘儿挣扎着要坐起来,可用力过猛,竟咳成一团。李庭月一面盯着爹爹咧嘴直哭,一边慌忙给娘捶打着后背。
  李清心中一阵痛楚,一把将女儿抱起,坐到妻子旁边,一边用脸颊紧紧贴着女儿的小脸,一边轻轻给妻子捶打着后背。过了好一会儿,帘儿才慢慢停止咳嗽,她勉强笑了一下,伸手给丈夫拭去脸上的眼泪,埋怨道:“看你!堂堂的大唐右相,竟象个孩子一样流泪,被外面的士兵们知道了,不笑你吗?”
  李清苦笑地摇了摇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时李庭月却将药碗端给爹爹,“药快凉了,快给娘喂了吧!”
  李清接过小碗,在女儿脸上亲了一下,“这才是爹爹的乖女儿,以后爹爹不会再和你们分开。”
  “李郎不要再轻易许诺了,月月可都记着呢!”帘儿拍了拍女儿小脸,让她先去睡觉。李庭月却眷念地望了一眼爹爹,明显是不想走,李清摸了摸她的小头笑道:“去吧!爹爹这次说的是真的,不会再和你们分开。”
  得了爹爹的再一次保证,李庭月才念念不舍地去了。女儿一走,帘儿却恍若变了一个人,她直勾勾地望着李清,忽然一头扑进他地怀中,哀哀地痛哭起来,“李郎,我可能要死了,孩子可怎么办啊!”
  李清紧紧将她搂住,坚定地摇头道:“不会!你一向身体很好,可能是去年冬天你去大宛犒军时落下了病根,只要细心调养,你绝不会有事,以后府里的事情你尽量少过问,交给惊雁和小雨,你安心养病就是了。”
  丈夫有力的胳膊和坚定的话语,无疑就是最好的药,帘儿哀哭声渐止,脸上露出了笑容,她索性象少女一样撒娇地躺在丈夫的怀中,不时伸手摸摸他的胡子。忽然她想起一事,对李清道:“惊雁已经生了孩子,你就应该给她一个名份了,虽然她从不提,可人家堂堂一个郡主,怎么能委身为妾,也亏你也想得出,我记得你曾说过安禄山有二妻,现在你手握大权,这点小事谁还敢说你?”
  李清默默地点了点头,这事现在对他来说确实只是一件小事,不过她生的儿子却牵涉到自己一件大事。他将妻子服侍睡下了,又让小雨在一旁侍侯,这才在帘儿耳边道:“我去看看那一对孪生兄妹,晚上我再回来陪你。”
  帘儿恋恋不舍地拉着李清的手,笑道:“今晚有小雨陪我,你就留在惊雁那边吧!明早再过来。”
  李清点了点头,又叮嘱小雨几句,这才去了,事实上李惊雁就住在一旁,只隔了两个房间,只是她不想打扰李清与帘儿地相聚,所以才没过来。
  一下子生了两个孩子,李惊雁明显胖了不少,倒真有一点唐画中仕女的韵味,见到李清,李惊雁份外高兴,急命乳母将孩子抱来。
  两个孩子尚在襁褓之中,不足两个月,睡得正香甜,红润的小脸蛋胖乎乎的,李清一手抱了一个,疼爱地看着自己的这一双儿女。
  “李郎,女孩儿的哭声又大又粗,可男孩儿却细声细气,有些颠倒了。”李惊雁见李清喜欢这两个孩子。心中一块石头也渐渐落地,她又道:“女孩儿我给她起名为李婉,这男孩儿需要你给他定下姓名。”
  “叫李逸!”李清淡淡道,这个名字他在洛阳时便已经想好,他望着李惊雁再一次重复道:“叫李逸,逸兴瑞飞的‘逸’。”
  “李逸?”李惊雁念了两遍,她忽然有些反应过来。“李郎,这不是皇室的名吗?”
  李清轻轻地点了点头,却没有继续说下去。李惊雁见丈夫表情有些凝重,以为他是为帘儿的事情忧心,便命乳母将孩子抱走,她坐到李清身边,将头轻轻倚在他肩上,劝慰他道:“我们请了很多名医,皆说大姐的病只是难断根,每逢秋冬就会发作,只是需要用好药养着才行,但也不至于坏了性命,虽然穷人家难以负担,可咱们家大业大,这倒不是问题,你平日再多关心关心她,大姐心情好了,也就不会有什么事!”
  “我知道,以后我不会再和你们分开!”李清笑了笑,轻轻抬起她的下巴,在她唇上吻了一下,李惊雁一时心醉神迷,她伸出玉臂搂住丈夫的脖子,主动将香唇送去,李清紧紧地抱住她,随手将灯灭了。
  夜色深沉,家人皆已入睡,李清却躺在床头,睁大眼睛望着屋顶,他无法入睡,他在想一件大事,这十几天来他一直在想这件事,虽然已经下定决心,可如何对李惊雁开口,这才是让他头疼之处。
  李清低头看了看李惊雁,她睡得正香甜,一络乌黑的头发遮住了她白瓷般的脸庞,李清伸手替她将头发拨开,凝视了她片刻,轻轻一叹,翻身下了床,慢慢走到窗前,将窗户推开,一股清新而充满寒意的风迎面扑来。
  他抬头望着漫天星斗,从天宝三年进京至今天已近十年,他一步步终于走到了今天。大权在握,控制了整个大唐的朝政,该是他大展宏图的时候了,安禄山的造反虽然给无数百姓带来痛苦,可它同样给予唐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原本根深缔固的各大利益集团,纷纷土崩瓦解,摇摇欲坠,正是进行一系列改革的时机。
  李清一直认为,大唐后期衰败、灭亡甚至使宋积弱百年的根源就是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而藩镇割据的本质其实就是地方与中央政权的博奕,周之灭亡、秦之灭亡、汉之灭亡、隋之灭亡、唐之灭亡、清之灭亡,无不是地方与朝廷矛盾尖锐的结果,所以避免中唐藩镇割据局势地出现,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是现在的重中之重。
  虽然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自有其规律,但他李清只需在最关键处拨动一下,后世中国逐渐衰败的历史就完全可以被改变,现在,他需要长期掌握绝对的权力,他的各项改革才能够顺利实施。
  就在李清望着满天的星斗思绪万千之际,一双洁白的胳膊将他腰环抱住,随即一个柔软的身子贴上他的后背,“这么晚了,怎么还不睡?”
  李清没有说话,他凝视着夜空,半晌才徐徐道:“你大哥不是膝下无子吗?我将把逸儿过继给他,你可愿意?”
  “你说什么!”李惊雁大吃一惊,睡意全消,她转到李清面前,不可置信地盯着他,迟疑地问道:“你想把我的孩儿给大哥?”
  李清郑重地点了点头,“我已经考虑了半个月,此事事关重大,绝非儿戏!”
  “不行!”李惊雁拼命地摇头,“他是我的孩子,就算是我大哥也不给,谁也不能将逸儿从我身边夺走!”
  “惊雁,事情没有你想的那么坏,你听我给你解释。”
  李清揽住她的腰坐到床头,低声安慰她道:“逸儿过继给你大哥只是名义上,在宗室的记录里留下这个名字,让他自然而然成为宁王的嫡嗣,过段时间我们全家都会搬到宁王府去,逸儿实际上还在你身边。再说你爹爹膝下无孙,这已经困绕他多年,这样一来,外孙变亲孙,他岂不是欣喜若狂,你也算尽了孝道。”
  “这……”李惊雁有些动摇了,大哥膝下无子,而二哥又游手好闲,不肯娶妻成家。她也知道父亲为无后一直烦恼不已,李清的办法虽然也可行,可孩子将来不再叫自己娘,这却让她无法接受。想到此,她的眼睛变红了,颤抖着声音道:“李郎,可是他将来不会叫我娘,而是叫姑母,这让我怎么能受得了,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吗?”
  李清依然负手望着夜空,声音苍凉而异常坚定,“我知道这个决定让你委屈,可就在不久的将来,你的儿子就会成为大唐之主,成为傲视四方的大唐天可汗,而我会成为他最忠心的臣子!”
  
  第十四卷
家国天下
第374章
满月酒
  
  从洛阳被收回,而安庆绪逃往相州后,大唐朝廷与江南、江淮各州的联系终于被疏通,十一月,从江淮运来的一百万石粮食和五百万贯盐税经天宝渠抵达了长安,一时关中沸腾起来,漕运恢复,意味着大唐又重新走上了正轨。
  这一天,嗣宁王府张灯节彩,庆贺长孙满月,这可是嗣宁王李琳唯一的孙子,是长子李照成婚十年后才喜得的贵子,当然不是正妻所出,那个女人十年都下不了一个蛋。
  据说孩子的母亲是李照的一个贴身丫鬟,产后不久便凑趣得产褥热死了,不过没人关心这个,嗣宁王是宁王李宪的长子,李照是长孙,而这个宝贝孩子自然就是宁王的嫡重孙了,血统十分高贵。
  嗣宁王焚香更衣、玉盆洗手后,虔诚叩拜了李氏的列祖列宗。在他满月的前一天,正式将这个孩子定名为逸,宗正寺卿也饱蘸浓墨,亲自在李氏族谱的正册上小小地添了一个‘逸’字,皇上的封赏随即跟到,封李逸为上轻车都尉、高陵伯,他的父亲、中书舍人李照也连升数级,被升为苏州刺史,实现了他为官一方的多年夙愿。
  一时满门荣耀,但所有人都清楚,恐怕这还是因为李琳有一个暧昧的女婿,说是暧昧一是因为二李相婚,二是李惊雁还在感业寺为尼呢?
  不过李豫的又一道圣旨也及时下了,尊右相李清之父李大寨为泾原县公,并向天下明言李清与李惊雁虽为同姓,但并不同宗,可赦免其二李相婚之罪,准李惊雁从感业寺还俗,正式嫁与李清,除平阳郡主称号,封为宋国夫人,为李清次妻。
  方方面面的矛盾似乎都解决了,众人皆大欢喜。这个满月酒做得也格外隆重,从早晨天尚未亮,嗣宁王府便派出十几辆马车到长安各坊施粥,让穷苦人也沾沾他的喜气,不!应是让孩子沾沾贫苦之气,据说这样好养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8/2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