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万户侯(精校)第2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0/281

  “陛下,边令诚回来了,在门外候旨!”高力士低声在李隆基耳畔禀报。此时只有他说的话李隆基才能听得进去一点,但他也不敢多言,每天小心翼翼地替各大臣传话,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他都要仔仔细细地进行分拣,不敢出半点差错。
  边令诚的报告他已经事先看过了,他将兵败责任完全推给了高仙芝。报告的一开始他就弹劾高仙芝纵兵抢劫陕州的各大仓禀,使士兵们有了维护财物的私心,故无人肯死战殉国,接着他又指责高仙芝消极懈怠,迟迟不敢发起总攻,丧失了一次又一次可胜的机会,才给叛军集结的机会,从而导致兵败,最后他写了大大的几个字,‘百死不足以赎其罪。’
  这是一份来得非常及时的报告,兵败自然需要人来承担责任,而这个人不能是平时荒于朝政的李隆基,更不能是因经验不足、已经引发储君变数的李豫。
  高仙芝无疑便是最好的替罪羊,所以这份报告一来,高力士第一时间将它便给了李隆基。
  在高力士的手上还有另一份报告,那是安西节度使李清写来的报告,是对时局的建议。不过,高力士却没有立刻将它给李隆基,必须要先将李豫的责任撇清,否则他兵败在前,李清建议在后,这样是没有什么效果的。
  “陛下,边令诚回来了,在门外候旨!”他见李隆基似乎没有听见,又低声重复了一遍。
  “哦!”李隆基这才缓过神来,他轻轻地摆了摆手,“宣他进来!”
  片刻,边令诚战战兢兢地走了进来,双膝跪倒,向李隆基重重地磕了三个头,“奴才特来向皇上领罪!”
  他是在昨日赶回长安,他是监军,只管监视大将是否有异心,而对作战部署并不干涉。但对高仙芝这一仗的评价大大超出了他的职责范围,将他的调兵遣将,甚至排兵布阵都狠狠地批了一番,尤其是高仙芝纵兵洗劫仓库一事,更是用浓墨渲染。可报告交出后他心中又忐忑起来,如果皇上责问他为何不早报,又该如何回答。
  李隆基眼皮一抬,瞥了一眼他道:“先不要说罪,朕来问你,你在报告中说此战本有获胜的机会,胜机从何而来?”
  “陛下,奴才以为,此战败就败在高仙芝用兵迟疑不决、举棋不定上,奴才曾劝他要么一鼓作气和叛军决战,要么出奇兵绕过叛军偷袭洛阳,逼叛军回援,从而衔尾追击,便可大败叛军。可高仙芝却说叛军骑兵机动,回避不战之意是在拖垮唐军,所以以不动来应动,待敌军疲乏自然会退军,这样,战机一次次失去,最后焉能不败?”
  “那他纵兵洗劫陕州仓禀,你为何不早报?”
  边令诚心中一沉,他最担心的事情终于来了,他迟迟不报自然是他想趁机勒索高仙芝,结果被高仙芝一直拖到大战前,最后回绝了他。可这怎么能说,边令诚情急之下,连连磕头道:“陛下,此事奴才有私心,不敢隐瞒陛下!”
  “什么私心?讲来!”李隆基已经坐起身来,他盯着边令诚,目光严厉。
  “陛下,奴才也曾听信高仙芝之言,以为纵兵抢掠可能激发士气,从大局考虑,奴才便替他隐瞒了。但当叛军夜袭唐营,那些士兵为保抢来的财物。个个争先逃命,导致大军不战而溃。奴才才意识到,高仙芝犯下了大错,所以才晚报了。”
  说罢,边令诚连连磕头请罪。李隆基却阴沉着脸,慢慢翻阅边令诚的报告,眼中若有所思,沉默了片刻,他淡淡说道:“朕听说楚王因病才将兵权移交给高仙芝,可有此事?”
  边令诚一愣,李豫一直便呆在潼关,他从未听说他生了病。边令诚抬起头刚要回答,忽然发现高力士向他使了个眼色。他猛然醒悟,连忙答道:“楚王殿下确实是生了病,奴才曾劝他回长安静养,他却说将士在前方浴血,他一点小病并不碍事,奴才好生景仰!”
  李隆基终于露出了一丝笑意,他将边令诚的奏折扔还给他,道:“这本折子还给你,连同楚王生病之事,再写一本来!”
  可就在他抬手的一瞬间,高力士突然发现,在那本折子的最后一页,李隆基早已写上了两个触目惊心地大字:“皆斩!”
  ……
  等李隆基出去更衣回来,他忽然发现桌上又多了一本奏折,看了看,竟是李清写来的折子。他不由微微一愣,不解地向高力士望去,高力士连忙禀道:“这是李清下午派人送来,老奴见陛下疲惫,不忍让陛下太操劳,本想明日再上呈,可现在陛下精神颇好,便斗胆拿了出来,请陛下恕罪!”李隆基笑了笑,“你关心朕,朕怎会怪你!”
  说罢,他坐下随手拾起奏折,细细阅读,渐渐的,他的目光变得明亮起来。
  “臣闻唐军新败,不胜忧虑,但潼关不失,又感苍天佑我大唐,臣以为安禄山洛阳篡逆,彰显其狼子野心,已令天下人共愤,又使臣看到了转机。现唐军虽败,但关中仍有带甲士不下十万,只要用其之长,避其之短,逆势未必不能扭转,臣特献三策,以供陛下参考。
  一、潼关天险,乃关中门户,臣建议可选大将率重兵镇守,当拒关不出,切不可与敌争长短,如此可保京师不失。
  二、史思明大军南下,河东必然空虚,臣建议可由朔方军东出井陉,攻打太原,随即转攻河北,直取安禄山老巢。
  三、安禄山虽篡逆,但大唐民心犹在,臣建议陛下向天下下诏,号召大唐士民共戮国贼,可择勇者重赏之,以激励天下人士气。”
  “好策!”李隆基禁不住拍案而起,他兴奋地对高力士道:“李侍郎能在朕最危难之时献此良策,足见其忠于大唐之心,朕欣慰之极”
  高力士见李隆基喜悦之情溢于颜表,便趁热打铁道:“既然李侍郎能出此良策,他必有应对之法,陛下为何不召他来替高仙芝?”
  李隆基点头笑道:“朕也正有此意!”
  他快步走到案前,提笔便要在李清的奏折上批示,忽然他似想到了什么,又将笔放了下来,淡淡一笑道:“此事待朕再考虑考虑。”
  高力士暗暗一叹,李隆基必然是发现了这封奏折的漏洞,知道李清此时已不在安西。
  ……
  雨依然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天已经黑尽。此时尚不到关城门时间,但街上没有一个行人,安禄山造反之初,长安市民并未将它放在心上。但唐军大败的消息传来后,长安立刻人心惶惶,米价暴涨,只几天时间,一斗米已涨到五百文,因陕州粮库皆被焚毁,漕运断绝,军粮也开始吃紧,李隆基下旨从蜀中调米,粮商趁机囤积,米价再次大幅上扬,斗米竟值千钱,朝廷也无力进行平仓。
  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有人举家迁移躲避兵灾,或迁往蜀中,或迁往陇右,甚至迁往遥远的安西。
  雨越下越大,三十步外视线已经模糊,这时,一阵马蹄声由远而来,在朱雀大街上奔驰,渐渐的一辆马车出现在雨中,数百簇拥,马车在丰乐坊一拐,便驶进了坊门。这是杨国忠的马车,他要去的地方是哥舒翰的宅子,马车内,杨国忠目光闪烁不定,似乎在想着什么?嘴角不时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唐军大败,对所有人都是噩耗,惟独对他杨国忠是件喜事。这样一来李豫难辞其咎,在群情激愤之下。皇上未必再敢冒这个风险强行立他为储。
  昨日,三十三位亲王及嗣王联名上书反对立皇孙为储,甚至太庙也走水示警,这是一个好兆头。让杨国忠在即将绝望之时,忽然看到了转机。而今晚,他要取得左相哥舒翰的支持,在朝臣中掀起一场‘追究兵败责任,反对楚王立储’的上书运动。
  马车在哥舒翰的府门前缓缓停了下来,哥舒翰早听到消息,亲自出来迎接。说来也奇怪,自哥舒翰任左相之后,他的足病竟神奇般的好了,不仅能跑,而且还能饮酒,可以拼却一醉!
  “杨相国要来也不先说一声,若哥舒有事出门怎么办?”哥舒翰一面埋怨,一面搭上杨国忠的肩膀,语气亲昵之极。杨国忠被他搂得浑身不自在,只得干笑一声道:“这么大的雨,我想左相应该是呆在家里喝酒,不会外出。”
  哥舒翰仰天大笑,“是极!是极!既然猜出来了,那杨相国必须得与哥舒同醉,今晚就别走了。”
  杨国忠吓了一跳,赶忙回绝道:“今晚我有要事来和左相商量,不能喝酒!”
  “那喝一小杯也无妨!”
  半个时辰后,面红耳赤的杨国忠被扶到哥舒翰的书房。他一屁股坐下,随手端起茶碗一饮而尽,这才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道:“哥舒相国的酒量,国忠是见识了,下此再不能上当!”
  “杨相国也是好酒量,哥舒佩服!”
  虽这样说,但哥舒翰的脸上却半点酒意也没有。他也端起茶碗,细细地吮吸,目光却在偷偷地打量杨国忠,猜测他今晚来的用意。
  “酒喝完了,也该说正事了。”杨国忠打了个酒嗝,只觉心跳得厉害,他闭上眼睛等了一会儿才道:“这次唐军兵败,三十万大军竟被十万叛军击败,我以为应追究主帅的责任。”
  本来应该小心翼翼试探着说出的话,此时却随口说出。哥舒翰心中一阵冷笑,他已经明白杨国忠今晚来的目的了。自己是左相,他要反对李豫立储,必须要得到自己的支持。
  坦率地说,哥舒翰也并不希望李豫立储,他支持的是永王李璘,但李璘一直被庆王李琮压制,没有了出头的机会。但李琮被赐死后,又使哥舒翰看到了李璘希望,两人随即商议如何争取东宫,但还没等他们商议出一个结果来,皇太孙忽然被封为楚王,立储的意图异常明显。
  可随即李豫又被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率军东征安禄山,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这是李隆基为加强楚王权力而作的举动时,哥舒翰却知道此事必将给李豫立储带来变数。果然,唐军大败,声讨李豫的呼声再次高起,哥舒翰便在等待着机会,今天,杨国忠终于上门了。
  他笑了笑,不露声色地道:“楚王是皇上亲封的大元帅,恐怕皇上不会追究他的责任。”
  杨国忠哈哈一笑,异常得意地说道:“你只知其一,却不知其二,从表面上看皇上是信任李豫,封他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可如果真的相信,他为何又要派个监军呢?哥舒相国想过没有?”
  “杨相国的意思是说……”
  “没错,我有宫里的消息,皇上对李豫也并不是完全放心。”说到此,杨国忠向前欠了欠身,异常诚恳地道:“所以李豫兵败,皇上恐怕会重新考虑立储之事,我打算在朝臣中发起一次反对立李豫为储的联名奏折,此事我希望得到哥舒相国的大力支持。”
  哥舒翰淡淡一笑道:“那杨相国有没有想过,推举谁来取代他天下兵马大元帅一职?”
  此时,杨国忠已经平静下来,他听出了哥舒翰的话中话,看来,他是要自己答应将大元帅一职让给他,这就是他的条件。
  这个条件不在话下,杨国忠想一口答应,可又怕答应得太爽快让哥舒翰瞧不起。于是,他沉默了良久才小心翼翼问道:“那哥舒相国可有好的人选?”
  哥舒翰心中一阵冷笑,随即他用坚决的、不容讨价还价的口气说道:“我推荐永王李璘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第十二卷
返京述职
第352章
战争与阴谋(二)
  
  天宝十二年三月,高仙芝以纵兵洗掠仓禀、私没财物之罪在潼关被边令诚斩首示众,同时被杀还有大将封常清,李隆基随即任命王思礼为潼关副帅,暂领潼关防御之责。
  三月中,李隆基任命朔方节度副使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命他率朔方军东出井陉,攻打太原。又任命郭子仪为范阳节度使,先赴河西、陇右,收两地军近十五万,入关中备战。自此,关中唐军又增至三十万,三月底,剑南二百万石米运入关中,关中形势稍解。
  天还没有亮,长安城内黑沉沉的,忽然轰隆隆的鼓声在长安各坊响起,顿时将整个长安都惊醒。市民们先是惊愕,随即便回忆起来,在多少年前,每天都会有同样的鼓声敲响,这是大臣们上朝的鼓声,在沉寂了近六年后,又再次响起。
  大街上开始出现了一辆又一辆的马车,橘红色的灯笼星星点点在充满寒意的夜风中漂游,渐渐汇成一股股细细的涓流向大明宫丹凤门流去。中断了多年的大朝,今天又再次开启,这是唐廷的朝制在面临深刻政治危机后开始重新走向正轨。
  宏伟宽广的含元殿一片肃穆寂静,五品以上的朝臣们依次排列,所有人都沉默着。这是一次极为特殊的朝会,异常敏感,先开口之人将决定本次朝会的讨论内容,甚至决定大唐的走向,很多大臣们都希望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陛下先开口。若是由他开始,那必然是下罪己诏,向天下民众致歉。那么,大唐就将步入一个崭新的开始。
  但李隆基一直保持沉默。他阴沉着脸庞,下罪己诏对他来说是绝不可能之事,他开朝会的目的,也是希望能得到群臣对时局的建议,对剿灭安禄山造反的良策,对缓解朝廷财政危机的妙招。
  三十万大军汇聚关中,这是他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支军队,不容再有半点闪失,可是左藏空虚,存钱不过二十万贯,每月百万贯的军饷从哪里来?去年关中大旱,近一半的土地颗粒无收,现在正值青黄不接,按惯例朝廷需要米平仓,可是陕州粮库均被焚毁,关中存粮虽有近三百万石,但在保证军粮第一的前提下,他不可能再进行米救市。
  还有陇右、河西之兵大部调入关中,对吐蕃的防御问题也是大事,这些都是要急着解决的事。
  “陛下,臣有本奏!”杨国忠终于打破了朝堂上的沉默,他一步走出朝班,躬身施一礼道:“请陛下准许。”
  李隆基微微点头。“右相请说!”
  “陛下,我唐军在陕州大败,三十万将士几近覆没,虽然高仙芝、封常清已被斩首,但他们只是副职,主将却逍遥法外,至今未受半点处置,臣为三十万唐军而深感不平。”
  说到此,他提高声音,将一本奏折高高举过头顶,大声道:“这是三百二十名朝廷重臣的署名册,望陛下能体谅我们一帮臣子对大唐社稷的忠心。”
  大殿里的气氛陡然变得紧张,有当值宦官下来,将杨国忠手上的奏折递给了李隆基。李隆基翻了翻,第一个是杨国忠,第二是哥舒翰、第三个是韦见素、以下是张倚、鲜于仲通……果然是几乎所有的重臣都签了名,当然有的是慑于杨国忠的权势,未必是真心。但这本厚厚的奏折确实给李隆基施加了很大的压力,甚至超过了三十三名皇室王族的签名。
  李隆基脸上没有半点表情,他将奏折往案上一搁,对杨国忠解释道:“相国维护社稷之心朕明白,但楚王当时在潼关病倒,无法去前敌指挥,此次兵败与他并无直接关系。”
  李隆基的声音不大,远一点的人根本听不见,但立在台阶上的杨国忠却听的一字不漏,他并没有因皇上的解释而罢手。相反,他不依不饶地道:“陛下,楚王虽没有参战,但他擅自将主帅之权交给高仙芝,没有经朝廷同意,这是不是应该承担责任!”
  人的脾气是被纵容出来的,这话放在杨国忠的身上一点不假,他勾结李琮欲逼宫造反,这等大罪他都能皮毛不损地过了,而且李隆基为安抚他,甚至将万春公主下嫁他的次子。如此宽恩厚德,便使杨国忠变得日益嚣张,明知这次朝会是要讨论如何应付安禄山造反,他却偏要拿李豫来发难,更明着摆出大臣私下串联之事向李隆基摊牌。
  他已经摸透了李隆基的软肋,只要有贵妃娘娘在,他就不怕得罪李隆基。同样是说话强硬的相国,张九龄是为国事坚持,而他杨国忠却是出于自己私心。
  李隆基被他的不依不饶逼得有些恼火,他忍了忍,不悦地拉长了声调道:“相国,楚王之事今天暂且不讨论,待平定安禄山之乱后再讨论其是否有罪,今天要商议财政和如何平乱。”
  虽然没有明说,这其实已经是李隆基的一种妥协,这就意味在安禄山之乱没有平息之前,李豫不可能被立为储君,在强大的反对意见压力下,他不得不进行让步。
  “陛下有旨,楚王兵败有罪与否,平乱后再讨论,今日只商议财政和如何平乱!”当值宦官高亢的声音直传出大殿之外,这便算下了定论,不容人再说此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0/2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