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万户侯(精校)第2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7/281

  无论李清的豆卢军还是高仙芝的安西军,都一齐随他手指方向看去,只见东方天际渐渐地出现一队人马,约千余人。
  “呜!”一声嘹亮的号角声从在草原杏黄色的旌旗在风中猎猎招展,为首大旗上一条金色的巨龙欲腾空而起,在蔚蓝的天空下分外夺目。
  “是唐军!”许多眼尖的士兵都大叫起来,高仙芝却看到了那条金龙,心中一阵惊疑,这是御驾亲征才能打出的旗帜,皇帝陛下不可能远征万里,来的应该是一名亲王。
  他回头看了一眼李清,一催马,率先迎了上去,李清却没有动,默默地注视那面大旗,他知道,他所等待的结果终于来了。
  ……
  “……加封安西大都护高仙芝为开府仪同三司,密云郡公……着广平王李俶为安西宣抚使、安西副都护,长史李清副之……”
  李俶手拿圣旨昂然挺立,他声音清朗,顺着风将李隆基的旨意传到每个人耳中。高仙芝心中惊讶万分,李清不但不升反而被降职了,这似乎有点不大合情理。他忽然想到了边令诚,难道是他?高仙芝不由微微扭头向后瞥去,只见李清面无表情,也正看着他,两人目光一碰,高仙芝得意一笑,又低下头继续聆听。
  李清却冷冷一笑,先赐予高爵,再哄骗进京,这是李隆基剥夺军权的一贯手法,当年皇甫惟明的前车之鉴尚在,高仙芝却似乎忘了。
  只听见李俶继续念道:“……贵妃寿辰将至,着令各边镇献俘,以向天下昭示我大唐上国之威仪……”
  高仙芝一怔,‘献俘!’。他忽然想起了尚关押在龟兹的小勃律王、吐蕃公主、突骑施酋长、朅师国王,那些都显示了他辉煌的战功,这是任何一个边镇大将也比不了的。屡战屡败的安禄山?还是令唐军死伤累累的哥舒翰?更不要说在成都颐养天年的郭虚己,谁能和自己相比?这简直就是为自己准备的盛典,高仙芝忽然有一种在朱雀大街上策马的渴望,强烈得使他无法自抑。
  大食东征说了快半年,却无一点动静,现在已入秋,往来的商人皆说阿拔斯正在西方围剿从前白衣大食的残部,根本就没有东征的迹象,如今有广平王在,就不怕李清翻上天去。
  这一瞬间,高仙芝暗暗打定了主意,先回长安献俘,待明天春天再领兵西征康国、史国,为他的子孙建立不世功勋。
  李俶念完,将圣旨递给了高仙芝,笑道:“我临走之时,皇上就曾说边镇大功者莫过于高使君,献俘大典在即,高使君为何不东归显赫长安?”
  高仙芝捋须呵呵笑道:“此事容我再想想,倒是殿下一路辛苦,还请和我一同回碎叶城,我当尽地主之谊!”
  李俶略略瞥了一眼李清,歉然道:“本王初行大事,当先公后私,待我与李长史交接符节后,再去碎叶城拜访高使君。”
  其实李俶此话已经有了漏洞,他怎么知道李清与高仙芝不住在一处,可惜高仙芝回去准备行装心切,竟没有听出来,他飞身上马,向李俶一拱手道:“殿下,那我先走一步!”
  说罢,不再理会李清,带领千余亲兵疾驰而去,将车鼻施父子晾在一旁,车鼻施见高仙芝走了,又害怕李清趁机发难,他也顾不得拜见新大使,急忙也带了儿子向南匆匆逃离。
  一直等所有人都走远了,李清才展颜一笑,上前拍拍李俶的肩膀,微微笑道:“让你来西域,可是高力士的安排?”
  李俶轻轻点了点头,他向后退了一步,挣脱了李清的手掌,却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挺直了腰,神色肃然对李清道:“皇上有密旨,李清接旨!”
  
  第十一卷
怛罗斯
第312章
军权
  
  李清默默地看完了李隆基的密旨,‘升安西长史李清为安西节度使、冠军大将军、校检工部尚书’,一串令人眼花缭乱的头衔却没有迷乱他的眼睛,安西节度使五个黑字跃然于纸上,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李清的眉头忽然拧了起来。他忽然发现李隆基的密旨里漏了一个职务,安西大都护。高仙芝既然入京,此职务他就不可能再担任,但这个职务却没有相应封给自己。他抬头看了看李俶,也不可能是他,如果是亲王担任,只能是遥领,而不会到现的任职,看来李隆基对李俶还是有防备之心。
  李清见他一脸好奇,便笑了笑,将手中的密旨递给了他。李俶迟疑一下,还是接了过来,他匆匆看了一遍,心中不由暗暗震惊。皇上不仅将安西节度使给了他,还封他为工部尚书,虽然只是挂名,但这就意味着李清将来有机会拜相。他竟然被皇上如此看重,实在是少见,恐怕也只有安禄山才有一比。朝中那些嘲笑李清被贬到安西之人,当真是井底之蛙了。
  “恭喜大将军!”他眼里闪烁着喜悦,李清的拔升与他休戚相关。此时,他不得不佩服父亲的预见,皇上的真实用意果然用李清取代高仙芝。
  李清微微一笑,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走吧!咱们边走边谈。”
  西大都护之事他也懒得去多想,毕竟安西节度使才有实际军权,安西大都护品衔虽高,却只是徒挂个虚名,而且如何将安西军真正掌握到手,这才是他现在需要认真考虑的。
  亲兵们纷纷归队集合,罗阑公主见李清有大事,又见有皇族在场,她也刻意回避了。李俶见周围再无人,便靠近李清低声道:“李长史,不!大将军,关于石国,皇上还有些旨意命我口头带给你。”
  李清轻轻勒住缰绳。他眼角余光迅速扫了一眼罗阑公主,见她已经消失在亲兵队中,这才对李俶道:“殿下请讲!”
  “皇上有意恢复碎叶军镇,再新设立大宛军镇。将安西四镇改为安西六镇,一切事宜由安西节度使全权处置。”
  ‘设立大宛军镇?’李清不由轻笑一声。李隆基果然眼光犀利,一眼便发现了这个天赐良机,目前拓折城的突厥人几乎被高仙芝屠杀殆尽,满目创痍,尤其石国的贵族在一夜间荡然无存,再无力量反对大唐势力的进入。
  虽然石国是李清早就看中的根基,但建立大宛军镇对他来说却是利大于弊,最重要的就是中原移民能够顺利西迁,只要军队被他控制住,那无论是石国还是大宛军镇就逃不出他的手心。
  “此事我已知晓,先稳住了局势再行实施。”
  ……
  车鼻施父子在一千多石国士卒的护卫缓缓向拓折城方向开行。一路上,车鼻施低头不语,显得心事重重。刚才宣旨时他就站在一旁,高仙芝很可能会回长安献俘,那么李清会不会利用这个时机收拾他呢?
  想都不用想,罗阑公主既然成了他的女人,他怎么会袖手旁观,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在慢慢地向车鼻施迫近,怎么办?自己手中的士兵仅剩二千多人,怎么可能和李清的上万虎狼军抗衡,可如果投降大食,他又怕布杜不会饶自己,车鼻施左右为难,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时,车多咄从后面赶上来对车鼻施恨恨道:“父亲,大唐使者实在无礼之极!”
  他没有父亲看得远,他只看到新来的使者压根就不理会石国国王,甚至还不如李清。此刻,他的内心充满了失落与愤恨,这种被踏在脚下的滋味让他无法忍受。
  “小小的无礼算什么?”
  “逃生?”车多咄愣住了,他满腹疑惑地向父亲看去。
  自己死无所谓,可儿子还年轻,必须要让他活下去,车鼻施低头沉思片刻,终于下定了决心,他抬头凝视道儿子,缓缓道:“我给你一千士兵,你驻扎到罗斯城去,假如我遭遇不幸,你立刻向大食投降。”
  ……
  且说高仙芝返回了碎叶,一路上他又仔细考虑了这件事,李隆基素来好大喜功,献俘也属于正常,应该没有问题,况且皇上答应荫他两子,正好趁此次回去好好打点一番,给自己地两子谋个肥缺,也算是了一桩心事。
  高仙芝一路思量,快到碎叶城时,他又忽然想到了安禄山和哥舒翰,功不如自己却能封到郡王,真该让那帮朝廷的酒囊饭袋们看看,什么才叫赫赫之功,高仙芝顿时心急如焚,现在已经是九月,贵妃的寿辰是十一月,不到两个月时间,还要到,时间非常紧张。
  他一路飞驰赶进了碎叶城门,虽然有李俶在,但他毕竟年轻,极可能受李清的蛊惑而听从于他,必须要将安西军安置妥当才能放心东去。
  高仙芝回到帅府,立刻命行军司马康怀顺来见他,康怀顺就是李清初到安西时与他发生冲突的屯田使,因他是高仙芝的铁杆心腹,此次西征出任行军司马一职,掌控军大权,在安西军里是仅次于副将李嗣业的第三号人物。
  片刻,康怀顺便小跑着赶来,一进门,却见高仙芝的亲兵们在忙碌地收拾行李,不由诧异道:“大帅要出远门么?”
  高仙芝将康怀顺拉到里屋,命他坐了,这才笑道:“十一月贵妃寿辰,皇上命各方镇献俘贺寿,此机会我不想放过,所以我打算亲自去长安献俘。”
  康怀顺心中大喜。如果真是这样,那高仙芝叫自己来是不是要将掌军之权交予自己。按理,高仙芝离军,军权应由副将李嗣业代领,还轮不到他,但高仙芝似乎并没有叫李嗣业来。康怀顺念头一转,便立刻明白了,这必定是因为李嗣业与李清有旧,高仙芝在防备着他,想到李清,康怀顺眼珠一转,忽然嘿嘿笑道:“大帅为何不将李清也一同带去长安?这样岂不是更解了后顾之忧。”
  高仙芝轻轻摇了摇头。这个办法他不是没想过,可问题是李清肯听他的话吗?
  “昨日广平王来了,取代了李清之职,所以我才决定回长安,有他在,李清应有所忌讳,不敢轻举妄动。”
  “广平王?”康怀顺略一思索,忽然想起这不就是废太子的长子、皇长孙么?他急忙道:“大帅,据我所知,李清就是东宫出身,皇上派广平王来,恐怕另有深意啊!”
  “有深意个屁!”
  高仙芝不耐烦地打断了他的话,李清与前太子李亨的矛盾,天下皆知,为何他就不知道呢?但既然要将安西军托付给他,高仙芝不得不耐住性子给他解释道:“你不了解李亨其人,此人寡恩刻薄,记仇极深。李清两次得罪于他,他岂会轻易忘记。皇上这次派广平王来,就是考虑到了这一点。再者,此时东宫未定,派任何一名亲王或皇孙来都会引起不必要的猜测,只有让废太子之子来,才不会让人误会,你明白了吗?”康怀顺作出恍然大悟之样,连连叹息道:“大帅远在万里之外,却对朝局了如指掌,眼光深邃,属下实不及万一,惭愧!惭愧!”
  明知是拍马屁,但高仙芝心里却十分受用,他捋须微微笑道:“你虽不是武将,但跟我多年,也颇懂军务,我此次东去,安西军就交给你了。”
  说到这,他忽然压低了声音道:“李嗣业与李清有旧,你要多防着他一点,若他有异常举动,我准你将他关押起来。”
  康怀顺突然跪下,重重地给高仙芝磕了个头,哽咽道:“大帅知遇之恩,怀顺铭刻于心!”
  李嗣业在天宝五年李清调进京任了户部侍郎后,便代理沙州刺史,次年,小勃律战事爆发,高仙芝将他重新要回安西,小勃律一战使他威名远扬,朝廷破格提升他为四镇兵马使、中郎将,这次击破朅师国,李嗣业又升迁为安西节度副使、千牛龙武将军。
  李清来安西后,李嗣业却一直刻意躲避,他不想让高仙芝为他与李清的旧交感到为难,若实在有事要找李清,他也是遣部将前往交涉。
  到石国后,李嗣业一直便住在城外大营,每日操练军士、处理军务,每天倒也过得忙碌充实。这一天,天色将晚,李嗣业吃罢晚饭回到自己营帐,他刚坐下,忽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帘一挑,偏将席元庆冲了进来,他气喘吁吁道:“李将军可听到传言?”
  李嗣业一怔,“什么传言?”
  “城里均说大帅已于昨日返回京城!”
  “什么!”李嗣业腾地站了起来,他随即又摇摇头道:“不可能,大帅若走,定要先和我办理交接,传言必然不实,或许大帅去白水城了?”
  席元庆暗暗叹息,他说传言只是含蓄之语,怕李嗣业的脸上挂不住罢了。高仙芝确实走了,他将军权交接给了康怀顺,而不是他李嗣业。见对方不信,席元庆再一次劝道:“李将军还是去问问吧!既然大家都这样说,必然事出有因。”
  李嗣业见席元庆的语气已经渐渐变得肯定起来,他心中也开始有一些动摇,‘难道大帅真的走了?’他低着头在营帐里来回走了几步,终于拳掌一击,坚决地说道:“我不相信大帅会如此薄待于我,也罢!我就去亲自确认一下。”
  打定主意,李嗣业便大步向外走去,席元庆见他固执,苦笑着摇了摇头,也快步跟了上去。
  一刻钟之后,李嗣业赶到了帅府,他跳下马,几步便跑上了台阶,几名高仙芝的亲兵见了,立刻上前拦道:“大帅有令,只准李将军一人进去,其余人在外等候。”
  这几名亲兵李嗣业都认识,一直不离高仙芝左右。他回头诧异地看了一眼席元庆,意思是道:“这是怎么回事?你不是说高帅走了吗?”
  席元庆也奇怪地摇了摇头,明明有人看见高仙芝离去,怎么又回来了,他的目光也迷惑起来。
  李嗣业挥了挥手,命他们在外面等候,自己随高仙芝的亲兵进去了,绕了几个弯。亲兵将他带到一座大屋前,弯腰恭敬地说道:“这是大帅的书房,大帅就在里面等候李将军,请!”
  李嗣业走进‘书间’一下子愣住了,里面空荡荡。什么东西都没有,哪里是什么书房?
  忽然一阵尖细的笑声从身后传来:“让李将军亲自跑来,真是不好意思。”
  李嗣业猛地回头,只见康怀顺在五十几名高仙芝亲兵的护卫下大摇大摆走了进来,他脸上得意非常,李嗣业已经醒过味来,自己上当了。
  康怀顺瞥了一眼肩阔体巨的李嗣业。心中不由一阵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道:“本想早一点去看望李将军,但万机待理,实在抽不出身来。”
  此时李嗣业的心慢慢沉了下去,他已经看见了。就在门口,康怀顺最心腹的两名亲兵一个抱着高仙芝的令箭,另一个则托着高仙芝的帅印,皆目光阴冷,显然高仙芝已将军权移交给了康怀顺。
  他傲然挺直了腰,冷冷地望着康怀顺道:“我听说大帅回京,可有此事?”
  康怀顺从李嗣业孤零零的身影中渐渐找到了自信。他也冷哼一声,眼皮向上略略一翻道:“不错,大帅确实有要事回京,他不在,安西军主帅一职由我暂领,任何人都不得违抗我的军令。”
  “你地军令?”李嗣业的心里猛地抽一了下。他忽然明白了,高仙芝压根就不相信自己,在这种重要的时刻,他宁愿将军队交给一个不会带兵的文官,只因此人是他的心腹,却罔顾大局。若此时大食人突然攻来,这个人能对付得了吗?
  李嗣业望着康怀顺那副小人得志的嘴脸,心中极度厌恨,不用说,他现在在等着自己向他下跪行军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7/2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