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万户侯(精校)第1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9/281

  “是的!”第五琦有些得意地笑道:“你看看这个七字,明显是‘一’字添上去的,这样,后面的存货就不平了,少了六万石,我们是先发现存货不平,才追溯上去的,其他十几本都是一样,就我们现在查到的帐,一共发现少了五十五万石盐。”
  “不错,你们果然都是查帐高手。”
  李清拍拍他的肩膀,笑着抚慰道:“辛苦你了!”
  他又翻了翻其他帐簿,果然都有新鲜的涂改痕迹,有些还有墨香犹在。
  “这些都是哪个时段的帐簿?”
  “主要集中在开元二十三年到天宝四年这十年中,以前也有一些,但量不大,只有数千石。”
  李清冷笑一声,如此大规模的集中偷盐,如果说这里面没有庆王的份,打死他都不会相信,既然已经有把柄在手,他就可以采取行动了。
  他负手在房间里走了几圈,忽然回身对第五琦断然道:“我现在正式任命你为江淮盐铁支使兼扬州漕运判官,你现在去做三件事,一、将主管盐政的官员抢先给我抓起来,再将查到假帐的风放出去。二、我派兵配合你,将所有扬州所有官府盐仓、盐田的官员和帐本一概查扣。三、在江淮各州去贴出通告,限本地三日内、外地五日内所有民间盐田、盐仓、盐商都统统到我这里备案,逾期不来者,以贩卖私盐论罪!”
  李清身上散发的杀气让第五琦不由自主打了个寒战,他一一记下,转身急去办理。李清想了想,又将刘晏叫来,对他道:“你先把府中打杂的人统统给我赶走,再去买一些仆役来替换,然后将大唐盐铁使的牌子挂出去,就以此府为官署,我任命你为盐铁使主薄,负责所有帐簿管理和官署内日常内务。”
  随后,李清又找来数名骨干,各任命官职,将专卖盐的各项事务一一分配完毕,他这才去后宅看望李惊雁。
  李惊雁住在一个独院内,自有她带来的几个贴身侍女伺候,李清又拨了十几个亲兵护卫,走过中院,李清忽然看见武行素和荔非兄弟在房中说话,才想起南诏之行的结果还没问他,便大步走进房内,笑道:“你们这里倒挺热闹!”
  三人见李清进来,连忙站起,李清先对荔非兄弟道:“等会儿咱们要去淮扬酒楼,你俩先去找到高先生准备一下。”
  荔非守瑜会意,一把便将荔非元礼拖了出去,见二人去远,李清才回头对武行素摆了摆手笑道:“先坐下说话。”
  武行素脸上表情复杂,他忽然一下子跪在李清面前,愧疚道:“属下去南诏未能完成都督重托,特来请罪!”
  “快快起来!”李清赶紧扶起他,捏了捏他的肩膀笑道:“我现在已经不是都督了,你得改改口啊!”
  武行素见李清并无怪罪之意,这才略略放下心,他叹了一口气,道:“我们刚到太和城,正遇到南诏内讧,三王子和四王子各领一批支持者在厮杀。太和城内死了很多人,到处都是尸体,血流成河,王宫更是戒备森严,我们根本就无法传信,一直过了五天,两个王子的人都死得差不多了,王宫的军队忽然出动,将两个王子抓起来杀掉,随即又控制全城,又过了两天,我们就听说南诏军民一致拥护阿婉姑娘登基,她、她就成了女王。”
  “那你见到宜南王后了吗?”
  武行素点点头,“见到了,把你的信给了她,可是就再没有消息。”
  李清沉默了,看来是定是宜南王后不打算让阿婉知道此事,他忽然又想起一事,急问道:“那阿婉孩子呢?你们可知道消息?”
  “是王子,已经被封为王储,听说叫凤嗣清,所有南诏百姓都在为他祈福。”
  ‘凤嗣清’这名字的意思明显就是他李清的儿子,百般滋味李清在的心中混杂,他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悲,自己的儿子居然要成为南诏国王。
  李清心中不禁大声呐喊:“阿婉,你既有此心,为何又音信全无?”
  “都督!”
  武行素偷偷看一眼李清,呐呐道:“按照惯例,南诏国王即位后都要到长安朝觐,接受册封,或许阿婉姑娘就是想那时来见你吧!”
  “不错!”李清精神一振,他倒真忘了此事,或许是千头万绪之事要整理,所以她才一时来不了,他忽然又看到了希望。
  既将南诏之事放下,李清的思路又回到眼前,他从怀里掏出一封信,对武行素歉然道:“我想来想去,还是你最合适,做事让我放心,就辛苦你再回趟长安,替我送封信。”
  武行素接过信,霍然起身道:“属下一定办到!”
  “多谢你了!”李清笑着拍拍他肩膀,仔细叮嘱他道:“你去长安兴道坊,找到太平公主旧宅,现在住的应该是贵妃的姐弟,你将这封信交给贵妃弟弟杨末,记住,此信一定要交给杨末本人,尤其要防备他姐姐杨花花,记住了吗?”
  武行素行了个军礼,沉声道:“请都督放心,属下一定办好此事!”
  说完,他转身大步离去,李清望着他的背影,冷笑一声,自言自语道:“庆王殿下,既然你辣手在先,就休怪我狠招在后了!”
  
  第九卷
利益争斗
第218章
天地为媒
  
  武行素走后,李清心情轻松了许多,穿过中院,他来到个大宅房舍众多,大多呈独院结构,一路都看不见人,静悄悄的,一部分跟第五琦出去了,还有一些辛劳一夜,此时都已入睡。
  天色阴沉沉,大片黑云从东面飘来,远空隐隐传来不断的惊雷,提醒着人们,今天便是惊蛰,李清看了看天色,便加快了步伐。
  李惊雁所住的院子在最后,紧靠他自己的宿地,几个亲兵在门口站岗,见李清过来,立刻站得笔直。
  “辛苦大伙儿了!”他含笑点了点头,走进了院子,院子里种满花木,几座假山中间是一潭小小的池塘,水是活的,从一条小渠流走。
  在大树和花草中,掩映着一排白墙黑瓦的房子,李清刚进院子便停住了脚步,只见李惊雁正呆呆地坐在假山石上,凝视着水池中的游鱼。
  她身着一袭素白色的长裙,这是她最喜欢的颜色,从侧面看去,她体态婀娜多姿,曲线起伏,头发只简单地挽起,露出一弯如天鹅般的洁白脖颈,长长的睫毛下垂,晶莹剔透的皮肤,鼻子轮廓秀美。
  李清忽然想起昨晚的楚莲香,也有一种淡雅的气质,只是可惜了,他收敛心思,悄悄走到她身后,轻轻搂住她的肩头,柔声道:“昨晚休息得好吗?”
  李惊雁霍然一惊。听到他的声音,又放下心来,就势倒在他怀中,她展颜一笑,“我睡得很好!”可笑意中却带着几分苦楚,李清捧起她的脸,细细打量她的容颜,见她眼眶有一点发青。不由摇摇头埋怨道:“你定是一夜未眠,胡思乱想,今晚上你还是住到我那里去,睡我的里间。”,“李郎!”李惊雁微微叹了一口气,她凝视着水池中一条孤单的小红鱼,“我在想,别人娶了郡主公主都能扶摇直上,而你娶了我,却给你的仕途带来诸般阻碍,还有可能面临三年流徙,或许我大哥说得对,我实在是太自私了。”
  “你这是什么话!难道你想去吐蕃和亲吗?天底下唯一能保护你的,就只有我。皇上为了钱,他一定不会让我为难。我在扬州拖上半年,这事情也就过去了,你明白吗?我已经写信请贵妃帮忙,你难道还不相信我吗?”
  李清急得额头上青筋直冒。李惊雁嫣然一笑,温柔地在他额头上亲了一下,“李郎,父王已经接受了你的礼聘,我就是你未婚妻,保护我是你的责任,我怎么会不相信你呢!”
  “那好!你听话,去收拾一下东西。搬到我那里去。”
  李清将她扶起来,催促道:“快去吧!要下雨了。我去应一个约,马上就回来,回来后我再好好和你说!”
  说完,他将李惊雁送进屋去,又到院门口叮嘱亲兵好生看护,这才急急赶去淮扬酒楼赴约。
  李惊雁一直注视着他背影消失,蓦地惨然一笑,低声自言自语道:“李郎,就算为你死我也愿意,但我不能连累你,你知道吗?二李相婚,我爹爹已经被罢免了。”
  ……
  林掌柜做梦也没想到,当年的李东主、小李子竟然就是轰动扬州的大唐户部侍郎、江淮转运使。他眼睛瞪得如鸡蛋大,嘴半天也没合拢,突然‘啊’地叫了一声,他跪倒在地,连连磕头道:“小民不知,请大人恕罪!请大人恕罪!”
  李清忍住笑,将他扶了起来。“我叫你来,不是想向你炫耀,更不是想接受你磕头,我是有事找你。”
  林东主惊魂稍定,腿打着哆嗦,慢慢坐下,怯生生地望着李清,心里在考虑要不要将那两千贯钱还给他。
  李清见他表情胆怯,便微微一笑道:“我找你来,是因为你是本乡人,这里的情况你熟悉,便想请你帮个忙,当然也有你的好处。”
  林东主惊疑之心渐去,又想到自己的故人竟做了大官,心慢慢的便热了起来,自古以来,有官场之人撑腰,不更好做事么?
  “大人请尽管说,小民一定尽力。”
  “你可有盐商朋友?”
  林东主若有所悟,忙道:“小民的妻舅便是大盐商,还有小民也想改行做盐。”
  “那就好!”李清叫来高适,对林东主道:“这是我的幕僚高先生,你带他去见你的妻舅,若你也想做,不妨一起参加。”
  停一下,李清又道:“另外你给我找一帮扬州的地头蛇,痞子、流氓都行,我出高价雇他们。”
  林东主迟疑一下,问道:“那黑道行不行?”
  李清摇摇头,“黑道不行,只要些没有组织的混混便可。”
  “小民明白,这样的人东市、西市多的是,只要大人肯出钱,他们叫爹都行。”
  李清叫过荔非兄弟,笑道:“用你们在河西走廊的本事,给我组织起一支队伍来,要钱,尽管开口。”
  忽然,门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兵在外面高喊,“都督!郡主出事了。”
  李清一惊,旋风般地冲出去,只见一亲兵急着直跳脚,旁边李惊雁的侍女哭哭啼啼直抹眼泪,“出什么事了!”
  李清一把抓住亲兵地领口,急得大吼:“快说!出什么事了!”
  “郡主她、她失踪了!”
  “什么叫失踪,究竟出了什么事?我不是叫你们看好她吗?”他见亲兵张口结舌,恨得一把将他推开,又拉过侍女,忍住急问道:“你慢慢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侍女一边哭一边道:“郡主说她心中闷,想出去走走,我们就陪她去了,这位兵哥哥也跟着,可是一出大门,郡主说她手绢忘了,等我拿回来她就没有了。”
  李清的目光又扫向那亲兵,他吓得‘扑通!’跪倒,连连叩头道:“郡主命我回去催一催,我就糊里糊涂去了,等回来,郡主已经不见人影。”
  李清气得一跺脚,心中暗暗恨道:“惊雁,你怎么如此对我没信心!”
  高适走到李清旁边低声道:“大人,你看郡主会不会被他们抓走了?”
  李清霍然一惊,他又想到临行时,李惊雁说的那些郡主、公主的话,便摇摇头,“应该不会!”
  他随即叫来荔非兄弟,对二人道:“你们立刻去军营,命令所有的弟兄都出动搜寻,谁先找到者,赏一千贯,官升一级。”
  言罢,他又拉着侍女冲上马车,令道:“立刻回府,要快!”
  风越来越急,黑云压城,雷声在头顶上炸响,天宝五年的惊蛰日挟风带雨而来,让李清格外心焦。马车依然在,侍女未带、衣服、钱物都未带,看来她不是回惊,她就在扬州附近。约过了一个时辰,外面的雨越下越大,李清背着手,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忽然外面传来跑步声,李清急迎上去。
  一名军官躬身禀报:“禀侍郎大人,城东搜索到十里,不见穿白衣的单身女子。”
  他一阵泄气,又立刻命道:“再去给我找!不管是什么颜色衣服,只要是京城口音,都统统带回来!”
  “尊令!”军官又返身而去。
  李清心急如焚,外面又黑又冷,风雨交加,她一个单身女子,遇到坏人怎么办?
  他再也忍不住,冲到门口,仰天无言呐喊:“惊雁。我知道你是不想连累我,可你知不知道,你若出什么事,我会悔恨终生,苍天啊,保佑她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9/2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