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万户侯(精校)第1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281

  马车走得极散慢,就仿佛周五下午办公室的文员,拖沓近半个时辰都还没有到崔府,这却是夫人吩咐的,要准备盛宴,崔夫人还要亲自下厨,让未来的准女婿尝尝准丈母娘的厨艺,也是一份筹码。更重要还得等女主角回来,崔柳柳那死丫头不知野到哪里去了,几乎全府的家丁都出动了,得把她找回来,再装扮成淑女,应付了今天再说。当然,崔翘也希望马车走慢一点,让他脸上的肿眉胀眼消下一些,否则怎么待客,这正是:‘在家不知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
  “贤侄,我的话要说在前面,我夫人的意思是想让你娶柳柳,你可有此意?”
  崔翘心中叹了口气,话虽这样说,但他何尝不希望李清能娶自己的另一个女儿呢?前天,在朝堂上遇到李林甫,他竟问起了柳柳的婚配情况,其目的不言而喻,虽没有正式提亲,但今天一早柳柳被李银约到曲江池游玩,却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李林甫想和崔家联姻的想法,他尚不敢将此事告诉夫人,以她的短视,保准一拍即和。
  果然是为了上元夜,李清苦笑一声,自己就仿佛是一只刷上金粉的旧笔筒,底子未变,只是面子光鲜了,便引来这么多笔想插进来。他一直认为,家本来是男人休憩的港湾,是在外经历无数耳虞我诈后,唯一能真实面对的地方。可一旦引进太多的背景,这宁静的港湾便不再宁静,就如后世的少林寺,本该是佛门净土,宣扬佛法、劝人向善的圣地,可当那十万元一支的高香竖起之时,少林寺又成了什么?
  沉默了一会儿,李清缓缓道:“娶了柳柳,帘儿怎么办?难道世叔没有想过吗?”
  崔翘点了点头,他是过来人,这点人情事故他是懂的。李清决不能娶柳柳,否则会酿成两代的人伦悲剧,可李林甫又该如何应对。崔翘的脑海里忽然闪过一个念头,此事为何不请教李清,他在朝堂上的表现,是有目共睹的,不定真有办法,想到此,崔翘急低声道:“贤侄,李林甫想为其子求娶柳柳,这可如何是好?”
  李清陡然一惊,李林甫想和崔家联姻。崔翘的话清晰地表达了这个意思,这是件大事,倒不能小瞧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件事自己出面又有何用,且让太子去操心好了,李清虽上了太子党的战车,却始终有一点不甘心。
  “李林甫早晚会被皇上所烹,此事世叔决不能答应!”
  李清见崔翘脸上骇然变色,想了想又道:“此事用拖的办法,若李林甫逼急了,世叔便向太子那边靠一靠。注意把握一下度,我想李相国自然会明白。”
  “那我夫人怎么办?我担心她会答应。”这是崔翘所担心的另一件事。
  李清笑了笑,“不碍,我给嗣宁王说说,让他们兄妹好好谈一谈便是。”
  崔翘心中又叹了口气,他知道李清只是替自己担心,却不太关心崔家的死活,李林甫就算不找自己,去娶崔圆的女儿不也一样吗?
  又转了一个弯,马车走进一条直巷,终于遥遥望见了崔府,崔府显得有些冷清,这是大部分出去寻找小姐的人尚未归来的缘故。李清刚进中门,抬眼便看见两片鲜红而薄薄的嘴唇,随即从这两片薄嘴唇的缝隙中发出一阵铁铃般的笑声,就仿佛第一节课的上课铃,刺耳且令人生厌,或许崔夫人再年轻三十岁,应该是银铃声,此时老了,银铃也就变成了铁铃。
  才半年不见,崔夫人又胖了一圈,原本崔翘在她面前象个未发育好的少年,而现在似乎更小了几岁,这也难怪,这半年发生了多少市井新闻,崔夫人又舍不得将那些过时的旧闻扔掉,这不胖,才怪呢!
  崔夫人锐利的细鱼眼先习惯性地上下剥视了李清一番,那眼神仿佛富翁的遗孀在丈夫刚下葬后便急不可耐翻他的帐本一般。
  崔翘见夫人目光无礼,立刻重重咳嗽一声。崔夫人惊醒,肥胖的脸上堆出无比灿烂的笑容,刻薄的目光立刻变得秋水含烟,仿佛要将女儿不在造成的那种缺失气氛补上,又仿佛李清是她分别三十年未见的情郎,拉着李清的胳膊连声娇笑,“酒菜都已经备好,快快请进!”
  不合年纪的娇笑和过于亲热的手,使李清浑身一阵肉麻,鸡皮疙瘩从脚底一直布满头顶,体重倒凭空添了三斤。
  进了饭堂,迎面便是一张超大的圆桌,可围坐三十余人,似乎将崔家祭祖用的大桌也搬了过来,席上肉山酒海,当真是在祭祖了。李清一见,这才有些恍然,原来上元夜他来吃饭时满桌都是素菜,原来并不是她家喜欢吃素的缘故。
  崔翘一见,眉头却微微一皱,这个蠢女人,只想用量来表示热情,却不想想,这么大的桌子吃饭,还能说话吗?
  崔夫人不仅后脑勺象长了一只眼睛,而且这只眼睛还似乎带有透视功能,一眼便看穿了丈夫的心思,她回头狠狠瞪丈夫一眼,又随即拉开一张椅子,请李清坐下,笑咪咪道:“时间有点仓促,准备不周,让李都督见笑了。”
  李清欠身回礼,心中暗暗发,“夫人实在太客气了,一顿午饭,李清哪吃得了这么多。”
  他本来已经吃过午饭,若崔夫人摆几盘精雅可口的小菜,再置一壶小酒,他倒也能应付几杯,可这样大鱼大肉,不说吃,连看都看不下去。
  “不多!不多!李都督这么大的身躯,怎能吃不下去,听说你是住在我大哥的府里,他们家最不注意吃,不如你就搬到我们家来住,包准你天天吃得爽快。”
  话实在无聊,但崔夫人的表情却异常认真,就在等李清的答复。李清尴尬一笑,道:“谢谢夫人好意,李清过几日便要赴任,就不必了麻烦夫人了。”
  李清的话却让崔夫人有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她暗暗思忖,这纳采、问名、纳吉,少说也得七、八日。还要纳征、请期、亲迎,这一套做下来岂不得一个月,来不及了,干脆就象自己当年,什么都不要了,往洞房一推,新人上床大吉。
  想到此,她心急火燎地拉了把椅子,和李清紧紧挨坐在一起,把自己的丈夫冷落到远远地一旁。三十人坐的桌子只坐了他们三人,颇有点滑稽,让李清不由想道第一天学书法时老师说过的一句话,‘疏处可以跑马,密处不透风雨。’
  “李都督,”崔夫人要按自己的经验行事,“别喝茶,现在喝茶一点意思也没有……尽管喝安西葡萄酒好了,冰镇过,这酒后劲也不大。”
  她取过一个大杯,亲自给他斟了满满一杯,又给自己的三钱杯浅浅倒上一层,用丈母娘特有的眼光盯着李清笑道:“上元夜也没敬你,今天一起补了,祝李都督今天高升。”
  按照她的经验,男人在喝下三杯酒后,自然而然会对女人感兴趣。那时她再提婚事就容易得多,至于自己女儿能不能做正妻,她是有十分把握,以自己大唐郡主的身份,李清现在的那个女人自然得让位。
  贵妇人身上刺鼻的香味和热烘烘的气息让李清有些吃不消,尤其是她的目光,带着咄咄逼人的气势,就仿佛自己真是她的女婿。
  盯着血红的葡萄酒,李清开始有些后悔,既然崔翘的眼睛与脸上已经被打肿,也就不在意再多挨两下,自己真不该来。他眼睛微微向崔翘一瞥,见他仿佛酒肉面前得道的高僧,眼观鼻、鼻观口,既对满桌的酒肉不感兴趣,也对妻子过份好客视而不见。
  “这个……夫人,实在抱歉,太子有令……下午我得再去东宫一趟,这个……酒,最多只能一杯,不能多喝,否则太子面前失礼……我恐怕不好交代。”
  说完,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却将酒杯倒扣在桌上,苦笑道:“这个……真的不能再喝了。”
  崔夫人的细鱼眼眯成一条缝,心中暗暗冷笑,‘想用太子来糊弄老娘,做梦吧!也罢,看样子此人酒量不小,多喝也无效,不如挑明了说。’
  “李都督,听说你二月成婚,不知娘子是那位大臣的千金?能嫁给李都督真是她的福气。”
  李清自然明白她的意思。只要自己说是小户女子,她必定会跳起来大喊。‘那怎么行,不般配!’然后又会说,崔家怎样怎样名门,柳柳多么多么血统高贵而且贤良淑德,对自己又是如何如何一往情深,她现在不在只是去跟师傅学习刺绣云云。
  既然猜到她的后续台词,李清又怎会给她机会说出来,看了一眼崔翘,便淡淡笑道:“我娘子也是大户人家女子,玉真公主牵的线,皇上亲自做的媒。这次李清提升,她也得了三品诰命,已经送到礼部备案,不日就将批下,多谢夫人关心了。”
  李清猜得没错,崔夫人憋足了劲,就等他说是个小户人家,便要好好给他补一补婚姻与前途二者的关系,然后再说说崔大人本是个一文不名的酸儒,娶了自己后婚姻美满不说,还升了官,以他为榜样,鼓励李清娶自己女儿。
  不料,李清的几句话却不软不硬,仿佛那塞瓶子的软木塞子,竟让崔夫人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又仿佛那后世的三峡大坝,将所有的郁闷之气统统憋回,使崔夫人的脸燥热得跟那座山城一般。至于她会不会去找皇上去查问、找杨玉环去确认,那已经不重要了,等她确认完,自己已经离开了长安。
  “夫人酒量好象较浅,李清真是失礼了。”他再也不管自己走后崔翘会有什么待遇,长身而起,向崔翘和夫人躬身施了一礼,歉声道:“多谢大人和夫人的盛情款待,李清铭记于心,东宫确有要事,不能久坐,告辞了!”
  崔翘将李清送出大门,想着帘儿,既替她高兴又替自己心酸。虽然她不能姓崔也不能叫自己一声爹爹,但与生俱来的舐犊之情却又使崔翘替她感到欣慰,能嫁给这样一个重情重义的好丈夫,也算是她不幸童年的一个补偿。
  “贤侄,你说的不错,娶错了妻子,就将用你一生来后悔。”
  李清见他未老先衰,笑容中带着一点凄苦,心中也替他难过,可婚姻之初,是他自己所选,他又能怨谁,自己又能帮他什么呢?
  “世叔多保重吧!”说罢,李清一拱手,大步下了台阶。
  来时马车拖沓,去时却快如疾箭,崔府就象那闹鬼的屋,要离它越远越好,只一刻钟李清便赶回了家。帘儿和小雨午睡尚未醒来,连日的疲劳和天不亮便去上朝,再加上崔夫人那杯后劲不太大的葡萄酒,使李清也睁不开眼,向院中的躺椅上一歪,便和衣呼呼睡去。醒来时已到黄昏,天高云淡,空中一片金黄,李清长长地伸了个懒腰,只觉神清气爽,精力无穷,一回头,见小雨正从屋里出来,便指指自己身上的一床精丝薄被笑道:“多谢你了!”
  小雨递了一杯茶给他,圆润的小嘴却微微一撅,“这可不是我替你盖的,谢我做什么?”
  “那是谁,帘儿吗?”
  “也不是我,我们也不知是谁!”
  帘儿从窗子里探出头来,似笑非笑看着他道:“看看这被子就不是我们家的,更不可能是下人的,听宋妹说下午只有惊雁来过,我估摸着是她的好意。”
  “呵呵!帘儿,你那发夹还真不错,是几时买的?”
  小雨抿嘴一笑,“公子不要顾左右而言他,不好意思就算了,帘儿姐不会吃惊雁姐的醋,对了!”
  她忽然想起一事,急道:“王大爷来了,已经在客房等你好久了。”
  “王大爷?”
  李清一愣,但他随即便反应过来,是王昌龄,他找自己有什么事?他忽然想起一事,惊得从躺椅上跳了起来,‘曲江流饮!’自己怎么忘了。
  
  第六卷
会挽雕弓如满月
第159章
初见诗圣
  
  李清大步冲到客房,李清所谓的客房其实就是李琳的外书房,因李清借住,李琳便将外书房改作李清专用的待客之所,还没进门便听房内传来阵阵笑声,其中夹杂着李琳清朗的笑语:“杜先生委实有趣,不如在我府上多盘恒几日,如何?”
  “难道是杜甫?不好,被李琳看上了!”
  李清一步跨进屋内,只见屋内坐有三人,正中身着紫缎宽禅衣、面目贵气和蔼的,自然是这间客房的半个主人李琳。
  右首之人古铜肤色、桔皮深纹,宛如乡下老农进城,便是小雨口中的王大爷王昌龄。
  再看左首男子,粗看似五十许,但细看却只有三十出头,时已至初夏,他还穿着春寒夹祅,头戴粗麻介帻货,显得十分寒酸,他面色苍白,脸庞削瘦,但目光清亮湛然,嘴唇棱角异常分明,宛如刀凿斧锉,腰挺得笔直,正侃侃而谈。
  李清进来,三人都停住了话语,李琳起身呵呵笑道:“老夫鸠占雀巢,贤侄莫怪!”
  “哪里的话,让世叔替我待客,惭愧啊!”
  李清又回头忙对王昌龄歉然道:“这两日太累,不知不觉便睡着了,内子也不叫我一声,让玉壶兄久等了。”
  “嘿嘿!小雨姑娘变内子了吗?可喜可贺,是我让她不要叫醒你的。”
  王昌龄拉过李清的手指着那名男子道:“这就是前几日我对你说的杜甫杜子美,住在城南少陵,我们皆称他为杜少陵。”
  李清默默看着他,“他就是诗圣杜甫,历史上说他一生贫困,现在看来果然不错。”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出生于巩县,早年南游吴越,北游齐赵,天宝初年进长安求仕,一直困顿了十年,得人推荐,才获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事的小官。其诗大气磅礴、哀民至深,凡读过他诗之人,无不肃然敬之,李清也不例外,急对杜甫躬身施礼道:“小子久闻先生大才,今得一见,实在是幸会。”
  杜甫去年自齐鲁返京参加科举失利,未能考中进士。他身子单薄,不能肩挑手扛,且无一技之长,子女又多,生活日渐窘迫,靠朋友接济为生。前日,老友王昌龄忽然告诉他,有人愿聘他代为处理文案,聘金颇丰厚,杜甫虽清高,但有收入养家总比向朋友伸手强,他考虑了两日,刚作了决定。偏巧今天一早李清升官的消息便在长安传开,杜甫也颇为动心,为沙州都督兼刺史处理文案,不就是他的幕僚吗?
  他来长安就是为了求仕,但因个性清高不善钻营而屡屡碰壁,虽也有人赏识他,但大多是无权无位,或位小卑微之人,根本就帮不了他。而李清却是长安新贵,若能在他手下谋一职,也有机会实现自己胸中抱负。事实上杜甫后来入蜀投奔剑南节度使严武,做他的幕僚,才得了一个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职(有检校二字,是指虚职,挂个名而已),大唐著名诗人大多是投靠权贵求取前途,象李白也是到处求仕无门,他们当时的处境,就仿佛现在北漂那帮不得志的文学艺术家一般,他们有真才实学,却大多生不逢时,惟有死后得其名。
  杜甫刚才与李琳一番深谈,李琳也颇敬他的才能,也想聘他为自己的幕僚,这让杜甫确实有些两难。并非他不想去西域,正如李清对王昌龄所言,非进士出身而想挤身高品实在难之又难,所以杜甫还是想留京参加今秋科举,而做李琳的幕僚一则可以及时参加科举,二则照顾家人方便,李清的年轻和谦恭都让杜甫有些惊讶,他急忙回礼道:“李将军太客气了,杜甫担不起。”见李清笑容亲切,面目和善,杜甫也渐去了拘束之心,他忽然又想起刚才李清之言,回头对王昌龄笑道:“少伯兄几时又被称为玉壶?”
  王昌龄瞥了李清一眼,佯怒道:“这称呼是他独有,当日我在仪宾为县丞,他为主簿,现在我为布衣,他却为都督,可见上苍何其不公?”
  李清哈哈一笑,“我手下无人,你们这帮老吏自然要跟我去。”
  他看了看杜甫,刚要说话,李琳却忽然插口道:“贤侄,杜先生我颇为中意,我也有意聘他,不如你让与我。”
  李清没有立即答复,他看了一眼杜甫,见他目光黯然,便知道他的心思,淡淡一笑道:“我当日便给玉壶兄说过,杜先生最好还是参加科举,其实留在长安最好,但这事关杜先生前途,李清绝不勉强,杜先生可自己决定。”
  杜甫叹了口气,低声呐呐道:“李将军,抱歉了。”
  李清见王昌龄脸色不豫,手一摆,止住他的话头,对杜甫笑道:“杜先生身边朋友众多,可否给我介绍一个有才学的朋友?”
  杜甫见问,低头凝神细想,忽然想起一人,笑道:“我确实有一个人可以推荐,此人务实干练,文采出众,诗写得极好,尤其擅写边塞诗,他最喜到西域游历,上月刚才安西归来,正在长安求仕,不知李将军可有兴趣?”
  “边塞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28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