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9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9/1398

  “这如何是荒唐?你扬州不用银元还是苏州不用银元?现如今让你带着几十斤开元通宝上路,你愿意?举凡工商兴盛之地,银元走俏本就是行情所在,如今‘汇丰号’既为‘铸币局’行销官制银元,难不成我等还要跟银元作对?这世上,还有比跟钱作对更荒唐的吗?”
  反驳的人双手一摊,显然是在地方从事过钱货业务的院士。能被地方提点推举,自然是有些门道的。
  “倘使这银元成色每况愈下,又当如何?”
  有人担心劣币驱逐良币,虽说只要按照武汉规制来铸造,不管花色成色形制,都可以说是无可挑剔。那些比较极端的地方,比如河中北地,大概就是契骨西北一带,一个弗林国的金币,就未必有华润号一个银元来得好使。
  毕竟,契骨部那些能够走出来闯荡的精英,看到的就是华润银元紧俏,是硬通货。而金币?大部分时候都被收藏起来,鲜有那金币当作货币来流通的。
  唐朝金银短缺,但相较于白银的流入速度,黄金还要更加紧缺一些。
  杜正伦从南海回来的时候,探险队更是在赤道发现了一处天然银矿矿洞,其中裸露在空气中的白银数量,规模之大实属罕见。
  只可惜,本地区人烟稀少不说,气候极为炎热,环境相当的恶劣。饶是准备了药材和医师,还是有大量的人死于各种热带疾病。
  一只蚊虫的叮咬,可能就会带走一个五年老水手的性命,其开发难度之大,在杜正伦的《南海书》之中,排到了二十年之后去了。
  相较那想想都觉得恐怖的前期投入,苍龙道那湍急的海流,反而更加可爱一些。
  更何况,仅仅是扶桑诸地的银矿开发,也足够支撑起现在的唐朝市场。
  “地方州县,可置办验收银元成色的衙门。”
  “也是,劣币泛滥,必杀良币。防微杜渐,乃是正理啊。”
  “这何人何处又能置办恁大规模的衙门?”
  “便不是衙门也好办,做个行会,也不是不可。”
  在场的院士听到这么一句,都是沉默了下来。
  道理是对的,可讲究起来就复杂了。搞一个监督机构,大方向肯定是对的。但这个监督机构怎么搞,又是一个麻烦。
  要是搞臭了名声,大概又要搞一个监督这个监督机构的监督机构……
  “此事,我看可以从长计议,不急于一时。总不能‘汇丰号’上来一二年,就尽数铸些劣币吧。”
  “说的有理。”
  “这一二年,最是要紧的时候,大户还好,那些散户,是拖不起的,也拖不得。”
  “配合马相公搞的那个票税,我看这官制银元,越早上市越好。”
  “说来也是奇怪,这武汉怎地这般痛快?如此长久的买卖,说扔就扔了?”
  忽地,有个院士冒出来这么一个疑惑。
  “与正事无关的事体,不要拿来议事厅说。”
  “这怎是无关的事体呢?若是没有武汉,这华润银元也不能沿着扬子江、大河铺开,更不要说行销东海。”
  话头被人一带,整个议事厅顿时成了茶馆。原本众院士入座的时候,都是乡党或者相邻州县的院士凑在一块。正式发言,自然是“洛下音”,可这光景私底下一折腾,那都是古古怪怪的“南腔北调”,比那市场里最火爆的茶馆还要嘈杂。
  啪!
  一声巨响,议事厅正中央高处有个上座,中间没有坐人,那是江西总督房相公的位子,他人不在,左右坐着的人,就是维持秩序镇压场面的。
  寻常人坐那位子,几百条恶狗未必买账。
  偏偏现在坐着的人,还真没几个人敢呲牙咧嘴。
  身材壮硕目光凶恶又混不吝的人形渣滓,手中握着惊堂木,又猛地在实木桌面上狠狠地敲了几下,更是大大咧咧地扯开嗓门吼道:“吵甚?!吵甚?!”
  “房二公子,一时激动,在所难……”
  “在所难免?!出去!”
  “……”
  “是本席叫卫士进来还是本席亲自把你扔出去?”
  “……”
  整个议事厅瞬间安静了下来,那说话的院士,虽然激愤,可最终还是低着头,灰溜溜地离开了议事厅。
  “还有,诸位在这地界,喊谁二公子?本席虽说是暂代的进奏院副院长,可这告身也不是假的!怎地?瞧不上?!”
  “……”
  “……”
  一众院士都是默不作声,面对这畜生,他们这帮读过书的,还真没办法。就算有人在江湖上厮混过,也是精于算计,可即便是这样的院士……他打不过房遗爱,也是枉然。
  议事厅里面群殴是家常便饭,别的不说,淮扬两地为了增减一个关口津口,两地代表的院士,拉着友朋院士互殴已经不是一次两次。
  热闹的时候,维持进奏院“和平”的临时副院长房遗爱也不是没有下场,房二公子也挨过揍,关键是还不知道被哪个揍了……一睁眼就是十几条腿踹过来,二十几双手扇过来,猛禽也要被揍成家禽。
  原本还在议论武汉为何放弃大买卖的议事厅,因为房遗爱这么一出,顿时冷场了下来,只是,众院士内心,却还是好奇无比,着实想不透,武汉怎么会这么轻松就乖乖“缴械”的?
  “铸币税”不是蝇头小利,正如马相公现在搞的“票税”也不是蝇头小利。前者净赚白银利润,后者更厉害,往票据上盖个马相公搞出来的印章,就得乖乖给马相公经营的衙门上贡……
  有了这两样进项,朝廷每年可以搞的事情,可多了不少。
第四章
遛弯
  保利营造在长安城有几处物业,早先在东市的物料房,如今都搬出了东市,不过离得也不算远,就在东城墙外。
  延兴门附近也有几处高坡,原本用来做物料房有点不合适,但胜在便宜,场地还大,原地主举族迁往京畿,还捎了一套新昌坊的房子,再不合适,那也是合适的。
  新昌坊又素来是东门客舍聚集的地界,除各等客舍之外,寺庙也是婆罗门教而不是佛教。其中有个婆罗门教的小支异端,拜的是一只白色神犬,因此汉人多称呼寺庙为“白犬寺”。
  整个新昌坊的客舍,大多都弄个白犬挂件以保平安,等到婆罗门教的僧人陆续过世。白犬寺也就衰败,贞观二十年成了众多客舍之一,其中一半地皮,还被保利营造用来做加工厂。
  此地的加工厂,主要做的是来料装配,整个新昌坊的客舍,以及延兴门城外的那些高档大车,用的轮轴,就是白犬寺厂生产的。
  张德在长安城遛弯时,也多会来这里看看。
  “这轮盘现在甚么价?”
  “回使君,九贯半。”
  “恁高?老夫看过你们厂的销量,不差啊。恁高价还有人来买轮盘?”
  老张嘴里说的轮盘,其实就是轮子,白犬寺厂跟着客户这么叫的。关中大车行这么叫,于是名字就跟着叫开了。
  看着很简单的东西,却也用到了滚子轴承、钢圈、杜仲胶、牛皮……绝非是一家单位可以包圆了生产的东西。
  生产岗位不但有锻工,还有木工、皮匠等等,价钱卖得高可以理解,但九贯多接近十贯,这已经不是贵,而是昂贵。
  差一点的独轮车、大车,也要不了这么多钱。
  而且杜仲胶并不适合用来做轮胎,老张非法穿越之前,只有极少数的设备上的消耗件才会用到杜仲胶。
  大部分时候,天然橡胶就是爸爸,几近不可替代的材料选择地位。
  不过这不是张德关注的重点,因为按照长安城这些年的道路条件,也根本用不上杜仲胶轮胎,一般外面包一层木头也就够用了,至多再敲一层皮子上去。
  白犬寺厂的轮盘也是如此,杜仲胶轮胎外面,还有一层特制牛皮包裹,显然是保护其中杜仲胶的。
  略作考察,老张才知道,白犬寺厂的轮盘,主要供应的客户,并非是长安城内的权贵之家。反而是有长途运输需求,又要游走乡间土路的行脚商。
  有了这种轮盘,再掏钱置办一个木制车厢,就是一个略微形制怪异的板车。而这样的板车,相较木制轮毂,可以拖拽三千斤左右的东西。即便只是人力拖拽,百里之内也是不成问题。
  要是长途,连挽马都不需要,只需要一头骡子或者一只驴。
  “使君有所不知,前几年关中多有乡贤修路,虽说大多都是土路,可也是夯实过的。牛马能走,这轮盘碾上去就无事。但有雨天,有些坑坑洼洼,也比木头物事扛得住。真要是算起来,九贯半也不算甚么大钱,忙上一年,那些行脚商不但回本,兴许还多赚了一辆大车出来。”
  “也是,旧式大车一套下来,怎么地也要三五贯,相较这新式板车,不过是翻了一番,拉货份量,却是天壤之别。”
  “旧年那些烧炭卖的,一车只敢拉一千斤。便是一千斤,也只能是南城那条大路才赶走。俺们白犬寺的物事,三千斤……稳稳的。”
  见他说的自豪,老张哈哈一笑,也是觉得有趣:“能因地制宜发现商机,你们这个白犬寺,人杰地灵啊。”
  原本的婆罗门教寺庙痕迹已经荡然无存,唯一剩下的一只白犬雕塑,结果还是汉地风格的。
  似这等宗教支脉,旋即而兴旋即而灭,能够有这么一个名字流传下去,就是极为幸运的事情。
  “多谢使君夸奖!”
  白犬寺厂的人也是机灵鬼,一看江汉观察使老大人都这么说了,那还有啥不好意思的?明天厂门口就竖个“人杰地灵”的牌匾,万年令还能派人过来拆了不成?
  似白犬寺厂这样主动发现市场的新兴商社并不在少数,尤其是前几年为了混乡贤名声,修桥铺路的人不在少数,京洛之间的乡间道路质量,也是在那个时候得到质的飞跃。
  道路好走,人就会去,人能够去的地方,商品就能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9/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