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9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37/1398

第三十二章
喜剧葬礼
  丧事本该是个悲伤的事情,但因杜如晦的“遗愿”,整个杜氏在操办治丧这件事情上,显得气氛怪诞又荒谬。
  硬挺着还没有咽气的杜如晦在等着皇帝过来演人生最后一场戏,而皇帝当年赏赐给杜如晦的杜宅内外,同样都是一帮“戏精”在狂欢。
  说到底,“杜总统”的政治遗产,实在是太丰厚了一些。即便不算政治遗产,哪怕是金银财帛,其实杜如晦自己也没搞明白自己到底算有钱还是没钱。
  反正长子杜构那里是不缺钱的。
  “杜相这要求……”
  看到杜构拿出来的“遗愿清单”,一帮小兄弟看到杜如晦给自己下葬的安排,着实有些哭笑不得。
  杜如晦说自己一辈子没有潇洒过,所以想要在自己的灵堂上,要有胡姬弹琵琶。下葬的那天,得有突厥奴给他跳“胡旋舞”。
  饶是老张见多识广,两辈子的奇葩事情都听过见过,可就是没想到,一向很正经的杜如晦,对自己的死亡,竟然如此的戏谑。
  把死亡当作一场游戏……
  “这他妈不就是灵堂K歌,坟头蹦迪吗?”
  老张对杜如晦的要求,总结的相当到位。有那么一瞬间,老张还想添油加醋,到时候在灵堂上唱一曲《常回家看看》,估摸着杜氏兄弟的表情会很丰富。
  “操之,到时候……当着要照着杜相嘱托去操办?万一皇帝那里……”
  “皇帝肯定不会同意!这有辱朝臣体统,丢的是皇帝的脸,朝廷的脸!”
  “杜相任性一回,又有何不可?”
  “杜如晦是杜如晦,但杜相却不仅仅是杜相。”
  “那如何是好?”
  众人一筹莫展,齐齐地看向张德。
  老张想了想,一咬牙:“杜相临终不想再循规蹈矩,人生一世,只最后这一刻的疯狂,且还是自己看不见的疯狂,何不成全了他!胡姬和突厥奴,老夫自去安排!”
  有种!
  一帮“小兄弟”顿时流露出敬佩的目光,冲老张竖起了大拇指,这种黑锅,他们是不敢背的。
  但老张不一样啊,债多了不愁,背的黑锅也不差这么一个“有辱斯文”啥的。
  这是一场秀,作秀的人很多,各自演着自己想要的角色。帝王将相粉墨登场,老张不过是其中之一,恰好演技是比较矬的那个罢了。
  硬要说杜如晦这临死一出玩的是什么,大概也还是把杜氏跟张德绑的稍微更紧密一些。能帮杜如晦找来小姐灵堂K歌的晚辈,也就只有张德。当然要是李承乾愿意干,那自然也是好的。
  不过这可能吗?
  别说李承乾有没有这个胆量,也不说李承乾有没有觉得丢人现眼,他爹一个眼神就能让他彻底滚回东宫瑟瑟发抖。
  梁丰县子张德是谁?十岁只身入长安,二十年攒出一片“基业”的人,这种人,纵然有什么恶名,又怕什么呢?多的是“文人墨客”来洗地,要是洗不干净,那就舔,舔干净为止。
  旁人兴许有看出杜如晦“算计”的,但这时候又怎么可能开口提醒张德?更别说老张自己也能咂摸点味道出来,何尝不是要给杜如晦一个面子。
  还人情是最难还的……
  六十四岁的杜如晦准备死的时候离经叛道狂欢一把,有人浑身难受,有人欣喜若狂,不过是加了一个小小的变量,仿佛是一场大戏之中,冒出来一个特别显眼的丑角而已。但戏还是戏,变了剧变,接着演就是。
  没多久,杜如晦那荒诞绝伦的“遗愿”就传遍了整个长安城,人们眼中高高在上正正经经的前尚书右仆射,陡然就变得有了“人味”。饶是贩夫走卒,也只觉得这就是个糟老头子临死之前的一点“爱好”。
  更是有平康坊中的都知,连忙请了几个穷酸措大,帮忙编个话本,定作《意逍遥》。其中故事,便是将某朝有个相公,临死念念不忘旧时一个抚琴的胡姬,只是到最后也没再见故人。只是没曾想,灵堂之上,旧时相识一曲琵琶相送黄泉……
  这里边儿的故事最是讨女郎的欢喜,长安城的闺中女郎素来就消息灵通。纵使是平康坊里头的故事,流传到各家各户,倒也不算什么稀奇的事情。
  只是让不少人出乎意料的是,杜如晦那颇有“人味”的形象,在这么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上演的话本渲染下,竟是还多了几层痴男怨女欢喜的面目。
  当帝国宰相也流露出曾经年轻有过轻狂的面目,着实让人好感迸发,只觉得这杜相公,才是真正的“自己人”。
  “我就是那么一说,谁知道会如此……”
  老张发现长安城风头变化奇奇怪怪的时候,就去平康坊找人打听了一下,然后就发现平康坊的老客户大客户,邹国公家的大公子跑去平康坊随口那么一说,结果有平康坊的小姐姐当真了。
  几经编排,故事居然无比丰满,老张琢磨着就这痴男怨女爱得死去活来的剧情,过个一千年也不过时啊。
  “兄长,你去平康坊……”老张本想说点什么,可责怪的话居然也说不出口。
  这让他怎么说,说你不该跟小姐姐们扯这个?
  可现在明明效果还不错……上哪儿说理去?
  我特么真是日了条狗了。
  老张也是服气的,一个帝国宰相的葬礼,居然被搞得面目全非,要知道现在李皇帝还没有到长安城呢。
  别说老张一脸日狗的样子,张大象也没想到事情变化会这么离奇。他心想老子就是去嫖个娼,居然还嫖出功劳来了。这入娘的苟活几十年,就这回嫖的最划算!
  张大象内心狂吼:老子是天下第一大嫖客!
  事情辗转几回,发酵到洛阳的时候,李董刚刚踏上前往长安的车厢,门下走狗把长安城这阵子的故事述说一遍之后,李董也是表情极为丰富,比当年看到张公谨后背上那八道抓痕还要心情激荡。
  想到了很多说辞,结果也只能感慨,杜克明不愧是“杜断”。
  而老张把外头变了味的事情跟再次苏醒的杜如晦一说,已经只能靠流食的杜如晦居然乐得还踢了踢腿,差点就不打算死了。
第三十三章
灵车漂移
  除了“灵堂K歌”、“坟头蹦迪”之外,杜如晦的“遗愿清单”还有别的项目。“棺材板冲浪”是没有,不过“灵车漂移”却是有的。
  杜相公寻思着杜氏治丧糜费不少,换以前,老板肯定就帮着掏钱。可现在老板掏钱那也是掏国家的钱,“以示荣宠”这玩意儿,杜相公也带不进棺材。
  这丧事啊……它得挣钱。
  “这样搞……操之,不太好吧?老夫心里没底啊。”
  掏出一块白绢,不停地擦着额头上冒出来的冷汗,张大象这光景是真的怂了。他老子在“湖北”做总督,他也是慌的不行,就怕是李董钓鱼执法,把他全家杀个干净。
  “怎么不行了?”
  老张看着张大象,“大兄,杜相思谋,你不可用常理判断。尤其是当下局面,想来也是杜相筹谋许久,料定了这一天的。”
  “这跟思谋有个屁的干系!”
  有点情绪的张大象顿时跳脚了,“哪有自家人叫卖出丧事宜的?总不能……总不能到时候杜相出殡,沿街一帮商贾贱人在那里撒花吵嚷‘西秦社恭送杜相公’或是‘董婆子醪糟铺沉痛哀悼’吧?这……这还像话吗?”
  “不像话啊。”
  老张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杜相也知道啊。”
  “啊?!”
  张大象一脸懵逼,胖大身材本就难受,这时候汗出的更多了。哆嗦了一下嘴唇,张公子左右看了看,然后咬着牙无比急躁地说道:“这要是成了笑话,皇帝头一个饶不了咱们姓张的!那老儿本来就想杀人,这光景逮着机会,还不是趁机弄死了咱们张氏当打之年的?”
  “师出有名,罪出有法。咱们谨遵杜相‘遗愿’,挑个错处来看看?再者,皇帝还未到长安,到时候见了杜相,顺水推舟,也会被糊弄过去。他是做皇帝的,要做表率,要以示恩宠,岂会去细究杜相‘遗愿’到底是个什么‘遗愿’?”
  “嗯?”
  “大兄,你想想,杜相倘使到了弥留之际,不管是真情假意。皇帝总归会说,‘克明还有甚么想法,一并照办’,那光景,必然就是个随口一说,岂会正经去问一问,杜相到底是想要有个甚么要求?明君贤臣的一场戏,哭上一遭也就罢了,事后他岂能反悔?”
  “这不是糊弄皇帝吗?”
  “是啊,杜相就是要糊弄他一回。办了一辈子妥帖的差事,还不兴糊弄一回?”
  听得老张这般说,张大象也觉得有点道理。就皇帝那品性,哭上一回《思良臣》也就差不多了。正如张德所言,皇帝在那当口,还会事无巨细,把杜如晦的要求都探听个一清二楚?
  要知道,杜如晦就是个要死的人,要死的人还能有啥特别要求?
  正常人看来,那就是希望老板好好照顾一下子孙……
  现如今,皇帝固然是知道“灵堂K歌”和“坟头蹦迪”,但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坟前跳舞又不是今天才有的事情,豪门跳的舞比较高大上,更上档次而已。
  “操之,老夫还是怕啊。”
  惴惴不安的张大象一颗心还是悬着,你说你一个糟老头都要嗝屁了,还要搞这些破事干什么?
  关键问题是,就算要坑,你坑自己杜氏子弟不好吗?我们姓张的逢年过节又不给你祭祀瓜果蔬菜。
  “怕甚?先赚一笔再说。”
  老张也是来了感觉,悲痛顶个球用,还不如乐呵乐呵。寻常百姓,不是特别受了杜如晦照顾的,有几个正经会感谢一个帝国宰相?要知道,生活已经如此艰难,再分一点点感动出来,那得多疲惫?
  但换个方式就不一样了,葬礼变成典礼,跟着哭有口吃的,这有啥不好的?
  兄弟两人一合计,债多了不愁,李董反正不待见他们,还不如变本加厉算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37/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