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8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9/1398

  隆庆坊住着的亲王公主年纪都不大,都是五六岁光景,本来这个岁数,还是要养在禁苑深宫的。但因为李董迁了都,又给老董事长来了点“放风”走两步的福利,于是有些个年纪小的太皇妃嫔有了子女,便也给点好处。
  眼下住着的,是太皇二十五子、二十七子、二十九子以及二十三女、二十五女、二十七女,三男三女,六六大顺,非常之和谐。
  就是爵位比较错,什么康王、石王、碛南王……听着就一股土鳖味,尤其是这个康王,典型的熊孩子,皮的厉害,隆庆坊内“皮康王”,名声在外。
  这地界既然是“赏赐”,能赐就能收,转赐一个地方继续皮,外人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是让长安广大人民群众惊诧莫名的是,长乐公主殿下简直是霸气爆棚,直接把一个隆庆坊给拿了下来。
  别的不消多说,只看这财力,在平康坊买醉二十年的“选人”,当时就激动了。琢磨着豁出老脸也要给长乐公主殿下吹捧吹捧,司马相如那点道行他们没有,但司马相如那不要脸的精神,还是有的。
  “殿下,隆庆坊难不成真的就盖个幼儿园?招募甚么来头的子弟?”
  作为一个公主,让她来操持“宗学”,那是不可能的事情。皇帝老子怎么放心?在李董看来,宗室们要么像李泰要么像李景仁,这是最好的。后者是二逼,前者是文艺二逼,帝国的长治久安,要的就是这种人才。
  要是跟某些“法外之地”一样,不好好学习孔祭酒编写的教材,搞什么数学啊物理啊化学啊……这就很不好,不但格调上不去,还对帝国主义市场经济产生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虽说不是天生的智者,可毕竟跟某条土狗厮混多年,互相间体液都不知道交流了多少,思维总归是发生了一点点偏差。
  李丽质听得侍婢有此一问,很是平淡地看着窗外忽如其来的一场正月雪:“不过是起个由头,阿娘怎可能同意此等事体?只是拿下隆庆坊恁大地界,淘换出去的,都是真金白银,便是阿娘不愿,内府局的鹰犬,总要养活的。那末,此事无论如何,都要有个结论。到那时,兴许就不是甚么‘隆庆宫幼儿园’,换个别的物事,总能对付过去。”
  长孙皇后就算不想让女儿“玩火”,可看在钱的份上,玩两把也没什么不好的。当年不是还有两个没有发育完全的青少年把千金一笑楼给烧了吗?一口气赔了十多万,往事历历在目,了不起盖个宫殿让李丽质也烧着看个乐啊。
  当然了,作为皇后,母仪天下,肯定不能说老娘就是为了那点钱打发自己养的狗,所以就随便弄了一块地让亲闺女胡搞。
  理由么,还是要正义且高大上的,优雅且不流于俗套的。所以,还是要劝学,还是要搞教育。
  口号也可以喊嘛,比如那个什么……安得广厦千万间,令天下寒士竞开颜,朋友圈骗一波鸡汤脑残粉,还不是美滋滋?
  千几百年之后,鬼知道她“一代贤后”玩的勾当。
  “既然是要办学,想来皇后下旨,泰半还是要在这上面做文章。殿下可有思量?”
  “照猫画虎,又有甚难的?”
  李丽质淡然自若,她来长安散散心度度假,顺便达成一点个人成就。然后返转武汉的时候,怎么也是个“个人价值实现”的女强人,比土狗窝那帮女秘书不知道高到哪里去。
  “照猫画虎?奴婢愚钝,还请殿下指点。”
  “临漳山书院是个甚么章程,照着来就是。”
  言罢,李丽质更是神采自信,“阿娘回了‘隆庆宫幼儿园’,予便撇了宗室那些个惫怠无赖,倘使招生,那些个腊月前来送礼的,又有几个不愿意将子女送过来?”
  “子女?还要招手女生的么?”
  “有何不可。”
  李丽质眼波流转,隔着玻璃窗,外头那点光彩照在脸上,只显得她高贵可人,顷刻间的气度,顿时让李皇帝扔过来的侍婢们都是暗暗倾倒。
  “你们……不若琢磨着,给这学宫想个名字,到时候,予记你们一功。”
  “是,殿下。”
  府内的奴婢,都是皇帝老子清点过的,是或者不是皇帝老子的眼线耳目,对李丽质来说并不重要。她不需要给她老子巩固皇位而下嫁哪家公子,也没有谋朝篡位的可能和动机,一个逍遥公主,又有什么不好放心的。
  她看得很开,所以行事越是高调张扬,越是路人皆知,反而越是让人觉得赤诚纯真。只不过这里面有几分真几分假,李丽质却也懒得去琢磨。
  隔了几日,虽然大雪封路,但顺着京洛板轨,马爬犁还是能跑起来。一路上驿站也有换乘的马匹,一日之内把消息传递到京城,对长安官吏而言,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更何况,对长乐公主而言,即便不用车马力夫,她也能把消息传到洛阳。
  “太子和长乐公主上奏之议,诸君以为如何?”
  朝会上,长孙皇后直接把议题抛了出来。能在朝会上露脸的,很少有小白,一般不涉及“恶狗争食”的场面,这种议题都会提前一天通气,各家都有点准备,重臣有什么说道,也好先统一一下底线。
  前一天六部大佬们其实就已经知道,长乐公主要在长安城兴办学堂,要给天下宗亲做个好榜样,劝学办教育,品德高尚令人感动。
  当然了,教育是要花钱的,真金白银少不了,别的不说,光教科书得多少?刷题用的讲义得多少?教书先生、助教、教授、博士的工资得多少?场地费得多少?一年桌椅板凳食堂饭菜得多少?
  一般人要是这么干,六部大佬们就当放屁,直接给回了。但长乐公主不一样,这年头也没有不开眼跳出来,说长乐公主一个老姑娘特么的还不嫁人,陛下你得注意影响啊。没人这么干,心里头小算盘打的那叫噼里啪啦。
  长乐公主殿下当年还是个美丽的小公举时候,她就已经是富的令人瞠目结舌,更何况现在?丰州银矿、东关窑场都落别人手里了,可满朝文武更加没人小看旧年小公举的财力。
  公主劝学办教育,妥妥的靠谱。
  “臣以为长乐公主殿下劝学之心,可谓赤诚,圣人当褒奖长乐公主殿下,天下人亦当以其为楷模……”
  要是个普通青年跳出来这么说,画风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跳出来的是个非普通且文艺的老年,画风就有点奇葩。
  哪怕是长孙皇后,此时神色也有点诧异,心中想着:孔祭酒,你的讲义不卖了?
第六十四章
清修不易
  “若他方异国,远近闻知,疑谓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深诚可怪……”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长安城又开始流传这么一句话。只是古今相异,人物两别,当年宇文邕还得揽权之后才能搞事,现如今一介女流,就把一干光头搞的焦头烂额。冒出来点阴阳怪气的酸言酸语,半点杀伤力都没有。
  深宫禁卫,哪里容一群蒲团上的老法师放肆。
  当然了,贞观朝要是遇上个穿着披风排队买菜的光头佬,大约也没什么嘴炮的事儿了。
  “慎言慎言,这几日俺便觉得不太对劲。”
  “怎么地?是公主府要杀人还是京城来了锦衣卫?”
  故都人民群众的脑洞是相当可观的,虽然这个世界上没有锦衣卫,但长安老百姓当时就给李董的鹰犬爪牙来了点江湖匪号,既直观又科学,还朗朗上口十分好记。
  连千里之外的江汉观察使府,上上下下都表示服气。
  “长乐公主强拆僧庙,旧年那些个聚众的,想着要闹一闹。不拘僧道,都是惧了,这公主没甚个章程,全凭好恶,若是惹恼了,她便要把僧道一股脑儿清除,谁又能说没这计较!”
  “噫!听你这话,怕是坏事,俺则个良辰,还是去南方避一避。”
  长安城能小富安康的居民,大多都有见识,怎么地也是个寒门,祖宗流传到底也是有见识的。
  眼见着长乐公主一通神操作,公主府派出来的恶狗,直接把一干光头的腰都撞断,树上的雀雀被捅了窝还要叫唤两声呢。更何况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都相当有群众基础的佛门?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当年佛门还是有根基的。即便没有中国信众,众多僧院的跟脚,都和西域诸国有牵连。寺中番僧从来不少,简而言之,这些个有组织的“门派”,他娘的还是有“祖国”的。
  当年宇文邕搞事,除了集权这个因素之外,也有别样的考量。将内部的“外国”势力清除掉,才能集中资源,跟突厥佬莽上一波。
  只是宇文邕这个三十来岁就嗝屁的废柴有点倒霉,五路出击,脱了裤子都准备跟突厥佬大战三百回合,结果他死了……
  所以说,“千古一帝”这个头衔,真不是阿猫阿狗可以碰的。
  点背不要世界,命硬才是王道!
  因为李董把公司总部迁到了中原大地,不愁吃不愁喝的,新贵和新·新贵们自然是很高兴,跟着李董吃饱饭有肉吃,日子美滴很。
  可武德老臣还有当年太原起家的老兄弟就纠结了,妈的老子当年跟你李家出身入死,就混了个连实封三百户都没有的爵位?连一百贯都不给,还有没有人性?
  要是换做宇文邕那会儿,老弟兄们一发飙,招呼关陇老铁,直接拎着砍刀就武装讨薪。可惜啊,贞观朝的画风不一样,李董表示朕的走狗站在那里让你先砍十分钟,破防算朕输。
  披坚执锐比不过是可以理解的,李董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嘛。
  可偏偏这年头关陇老铁的数量也比不过李董手里头攥着的,迁都之后,崔慎崔季修这个心理变态报复社会的经典招式就是“破家灭门”。中原豪门大多数都闪了腰,哪里能想到博陵崔氏居然培养出这么个玩意儿来。
  而更加让关陇老哥们蛋疼菊紧的,就是荥阳洛阳等江湖老铁,居然就认怂跪舔了。而且花样繁多,开发了各种姿势和技术,舔的李董欲罢不能欲仙欲死。
  集天下之力于洛阳,又没有专业装逼五百年的五姓七望捣乱,洛阳是谁的洛阳?洛阳是李董的洛阳,甭管有没有“环洛阳贫困带”,洛阳城内繁花似锦,这是铁板钉钉的事情。
  于是哪怕比人口基本盘,关陇老哥连个毛都不算。
  破防破不了,小弟数量还不如带头大哥李世民,这还玩个鸟,本来想着迂回一下,找某条江南土狗,大家你是东南我是西北,一个长江头一个长江尾,不说琴瑟和谐,相亲相爱总归是有点物质和精神基础的。
  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土狗的画风更加奇葩,比带头大哥还要糟糕。
  李世民好歹砍人还会出来讲数,土狗一般都是砍完了人才喊“朱雀大街只有一个XX哥”……
  在这种看不到希望的情况下,关陇老哥没门路的,都变得相当的“失意”。破罐子破摔的,直接就去平康坊和“选人”们一起唱“一摸摸到妹妹的头”;还算有点小追求小自尊的,就寻找着精神寄托。
  大江南北的铁杖庙虽然香火很旺,可他妈的铁杖庙太“庸俗”了,信众到了铁杖庙,上香磕头就大喊“麦公保佑俺发财”“麦公保佑俺升官”“麦公保佑俺娶个美娇娘”,赤裸裸的金钱交易!
  铁杖庙自然是不行的,听说勃律国有拜“太昊天子”的,那行市比较热烈,干的天竺诸教不要不要的,而且教主老大人据说还是“黄冠子”真人,乃是有道的陆地神仙。可一打听,他妈的“太昊天子”原来就是带头大哥?
  拜你老母的拜!拜拜!
  心气不顺的关陇老铁武德老臣一咬牙,心说俺们自来也是有文化的,早年还求大师开过光,佛门慧眼不知道有没有?
  然后光头们一看,哎哟卧槽,买卖来了嘿,我佛慈悲,里边请里边请,贞观朝开光打八折……今生不修富贵,来世方得圆满,老铁双击666。
  落魄的豪门也是有点家底的,坐吃山空不也得好些年?再说了,“避世”也要讲究经济规律,学牛鼻子老道“避世”,那成本海了去了,光修仙你得砸多少钱进去?搞不好还会被炸死。
  还是光头们的胸怀温暖,主要业务就是念经,懂不懂不重要,念就完事儿了。有啥疑问,开光的时候找老法师直接提问就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9/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