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7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4/1398

  余音绕梁,魔音贯耳,久久不能平静啊。
  原本上官庭芝是要求李奉诫解惑的,然而江王李元祥当真是跑的飞快,收拾了一批扬子县买来的玳瑁,就准备跑去江夏换点现钱,好在武汉花差花差。
  用江王的话来讲,本王就是去武汉寻欢作乐的。
  “还是‘李江北’大气,金虹你还是太胆小了一些。”
  李元祥排着船舷,看着大江滔滔,顿时感慨道,“也就是我胸无点墨,否则见这江景,怎地也要赋诗一首。”
  “……”
  原来没文化也可以这么坦荡的么?
  “嗳,金虹,你说武汉是个甚么模样?‘地上魔都’,到底怎个魔法?”
  “甚么魔法不魔法的,武汉再如何,不还是中国天下?难不成还能比京城比长安巍峨壮观?”
  “可听人说,武汉街市极多,交通甚是发达,迥异别处州县。你没看咱们在苏州寻那织女时,好些个行脚商,都是江夏人么?”
  “行脚商算个甚么……”
  “这等人再多,有甚用?”
  二人争辩着,待到夜里,船上备了食盒,都是热菜,还有时鲜,不过船伙儿却是守着铜锅一起“打围”,这些个渝州来的船伙儿,个头不大,但是极为能吃苦,皮肤黝黑肌肉结实,平素见了小瞧,可真个惹毛了,却是了不得的气势。
  “这船伙儿居然用得起铜锅?”
  上官庭芝一脸的惊愕。
  “铜锅怎么了?”
  江王李元祥一脸奇怪,“铜锅很贵么?”
  上官庭芝本想说他跟他爹想吃火锅都得蹭饭,却想起来旁边一脸无知的人是个王爷,于是半天憋出一个字:“没……”
  夜里在江州停靠,却是要过夜,倘若以前,彭蠡湖也就是鄱阳湖的水盗极为猖獗,悍匪层出不穷,入江州时,常有悍匪放话:九江九命,一江一命。
  早年不信邪的,自然是死了个干净,人财两散。有些江信江疑的,就给了买路财,于是就安安稳稳跑了荆襄。
  只是后来武汉崛起,张德一系列动作是从中央布置到地方的,扬子江上岂能留这种祸害?
  恰逢薛礼跟张大象又是一起同过窗一起嫖过娼的铁杆交情,老张自然是顺水推舟,在李董把“南四军”玩脱之后,这裁撤的“南四军”就打散了账。薛礼过来接手,重新整顿,不但兵丁雄壮,口袋也是丰满。
  沿江各州县对薛礼不敢说礼遇有加,但给个码头行个方便,那都是举手之劳。万一薛仁贵不高兴,不管你这一片,纵容水贼肆虐,上哪儿哭去?
  天光亮,李元祥见江州码头居然密密麻麻几百条船,惊异万分:“这要是一起升帆,定有遮天蔽日之威。”
  “这小郎说的甚么胡话,这才几条船,还遮天蔽日……”
  “莫要笑人么,听这郎君的口音,怕不是北地来的,哪见过恁多船。”
  李元祥本想说我在扬州也见过这么多船,只是没见过这么多船凑在一起跟羊群似的,不过想了想,也没什么好争辩,就打了个哈哈,由得这些江州人说笑去。
  不过只是这个小插曲,却让李元祥暗暗思忖:江州尚且如此,这要是到了江夏汉阳,当如何?
  溯流而上要借风力,没点水平还真不能把控,不常在水上讨生活的,碰上水平臭到家的船把式,能把苦胆都吐出来,下地之后,没十天半个月缓不过来。
  “咦?那里似有灯塔!”
  “营寨如此之大,怕是到了江夏!”
  上官庭芝和李元祥又在船头讨论起来,却听得有个渝州小工实在是忍不住道:“两位小相公,这还不到呢,这是樊港,武昌县地头。到江夏还要一段路,这里靠岸可以用纤工,行船要减速,给武汉的船让路。两位要是怕行的慢,不若在樊港坐马车,一个时辰就能到江夏。”
  “啊?还要这样的么?”
  “金虹,你怎么看?”
  “搭个马车吧。”
  “好,那就买个马车。”
  “不是,我说的是搭个马车,可以租啊。”
  “租甚么?我们还缺马车钱?包在我身上。”
  作为偷跑出来的李元祥,自认该多担待一点花销。至于李奉诫,他出来的时候,亲爹上官仪本想弄几个保镖什么的,比如张绿水,一看就很靠谱。可惜李奉诫说了,都是十八了,还在娘胎打转不成?滚。
  于是上官仪含着老泪,忍痛送子上路。
  不过临行之前,到底是塞了一把华润飞票,还有一包银元。
  至于李奉诫,一封介绍信,然后啥也没给。
  到了樊港,两人就忙不迭地下船,直奔码头寻摸车行。而他们身后,几个身材不一的精壮汉子问一个披甲士:“薛老板,要不要用巡检衙门的车?”
  “这就不用了,跟着就行,等他们到了江夏,记得去观察使府上知会一声。”
  “是。”
  几个汉子利落地跳下船头,稳稳当当地跟在两个一脸兴奋的青年身后。
  只远远地看着,就发现两个“无知”青年直接奔赴车马行,路上行人纷纷侧目,大多都是掩嘴窃笑,然后回望指点。
  “金虹,武昌人都喜欢这样看人?”
  “不是。”
  上官庭芝淡漠地看着李元祥。
  “噢?那是为何?”
  “因为我现在正背着李兄你的玳瑁壳……”
  远远看去,上官庭芝就像一只直立行走的大型乌龟,玳瑁壳在武昌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第五十六章
省钱
  “咦?这里有顺丰行,买车去。”
  哪怕码头上随处可见租赁行,等活的车把式百几十个,江王也是瞧也不瞧,租这个概念,他是没有的。
  到扬州城,那也是直接掏钱弄了个临街三进,虽说谈不上多么广大,可也是敞亮大宅。
  钱么,实在是缺了,跟他皇帝哥哥求一下就是了。皇帝哥哥不给,不是还有太皇爸爸么?要是太皇爸爸一时顾不上,那就找李恪这个冤大头。
  至于为什么?因为大家都是“前朝血脉”,怎么着也得意思意思吧。再说了,吴王殿下得叫江王殿下一声二十叔不是?
  “李兄,真买车啊。”
  “腰缠十万贯,乘车到鄂州。咦?这句子不错,得记下来。”
  摸了纸笔,炭笔在纸上写写画画,一路进了顺丰行卖车铺。
  还没进门,就见牌头下面来了几个小厮,揣着笑作着揖,迎上前来开口就道:“贵客,里面请,雅座有刚泡的雀舌。”
  二人一见,顿时欢喜,高兴道:“这才像个地方。”
  说话间,上官庭芝卸了龟壳,将龟壳挂在衣架上,饶是引人瞩目,却也没有人用路人的目光打探,横竖是别人的爱好不是?
  “呀,这里还能望见大江!”
  江王殿下本来觉得雅座么,能多雅?
  “贵客好眼力,看见的正是长江。”
  “……”
  一旁上官庭芝欲言又止,这么大一条江,眼力得差到什么程度才能看不见?可又不能说别人不是,毕竟,人家是在拍你马屁,还是笑脸的,你总不能打脸吧。
  “好了,我也不是来看个江景的,买车,要好的。”
  “巧得很,贵客请看,这是十八年款新制马车。现在购买,还送两匹突厥杂交敦马。”
  “马车还送马?那你们还赚……三百贯!”
  李元祥惊呼一声,“你们不如去……”
  “咳嗯!”
  上官庭芝咳嗽一声,然后接过画册,翻了翻,“本来就是在江夏玩耍,要甚这般好的?可有便宜的?”
  “噢,客人你看,还有另一款,也是十八年新制。买这个车也送马,不过送的是河北马,毛色有点杂。不过附送黑豆三十斤。”
  “这同一款的,怎地差价二十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4/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