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7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31/1398

  “唉……说到底,还是要引入女子。”
  武汉的男女人口比是严重失衡的,抛去新生儿不说,新增移民人口,大多数都是男人。适龄婚配女子数量严重不足,总不能一女二嫁三嫁吧?
  汉阳、江夏二地的土著,自是不愁娶妻生子,但是大多数工业区中的工人,除非本就拖家带口。但凡十三四岁以学徒形式进入武汉体系,五年六年后,就具备了相当丰富的社会阅历经历,可是圈子里外找个合适的女子谈婚论嫁,却又艰难。
  武汉整个地区,已经大量吸收周边州县的女子,可想要解决现实问题,用“杯水车薪”还形容,可能有点过了,但“任务艰巨”是肯定的。
  可以说扬州诞生的“螺娘”,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武汉江南江北工业区大量男工的生理问题。
  “不过老子现在上哪儿弄那么多女子去?扬子江流域进口的女人,都已经是划好份额的。淮扬苏杭现在女工缺口四十万之巨,怎么可能随随便便把嘴里的肉吐出来。”
  摩挲着下巴,张德动起了朝鲜道的念头,这也没办法,皇帝“巡狩辽东”,主要就是打个治安战。
  而且这年头的治安战,也不用管什么人道主义还是恐怖主义,硬要说的话,大概就是人道恐怖主义……
  事实么,唐军的的确确很人道也很恐怖。
  “远水救不了近火也得救了。这特么再这样下去,老子逛个街都能听到有人‘摔跤’,这不是闹么?”
  deep
dark
fantasy!
  为了小霸王学习机,说什么也不能让广大工友学“哲学”!
  “三郎——”
  提高了音量喊了一声,就听到有人应答,然后张利进来道:“宗长,不是下班了么?怎么还在衙内?”
  “三郎,给我拟个条子,就说……”张德想了想,“问一下在朝鲜道的李大志,还有黑齿部的黑齿秀,看看当地有多少适龄女子。”
  一听老张居然要动这种念头,张三郎于是上前一步,小声道:“宗长,动朝鲜道的女子,怕不是会开罪朝鲜府兵?再者,如今海上买卖,有一半全指着这些,怕是江淮、登莱、苏杭、京洛诸家都不会答应。”
  “先问,问了才知道。我也是‘病急乱投医’,先救急吧。这武汉多出来的十数万精壮汉子,总不能真个让他们玩甚么男风,或是只能去寻‘螺娘’泄火吧?这两年得了隐疾的还少么?”
  事关人口卫生安全,老张也没那么多医生跑去给娼妓做体检。私娼打击再怎么严厉,还是有漏网之鱼,还是有“黑白通吃”的,利润丰厚,打杀怎么可能让它们绝迹?
  就这么一恍惚,老张差点动了“来武汉上班送老婆”的念头。
  “宗长,朝鲜道如今皇帝在侧,哪敢有这般动静。李大志区区一个义从将军,别说跟牛总管比,连王东海都不如。说不定,眼下宗长焦灼处,杜南海都比他们能解决。”
  嘿……
  原本老张没怎么在意,可这话是张利说出来的啊。
  由不得老张不重视。
第三十八章
钱老板故智
  “emmmm……”
  看着一群身材矮小,唇丰肤暗的女子,在船舱中蜷缩在一起,然后露出一幅幅惊恐眼神的时候,老张陷入了沉思。
  然后扭头看向了张利。
  “看我作甚么!”
  冥冥中自有巴意……不是,天意。
  张三郎带着点情绪,起脚就把一颗小石子踢了出去,“啪”的一声,石子竟然击中一只正要扎猛子的水鸭。武汉的水鸭和大多数的野鸭一样,个头不大,但是极为机灵,一般猎手,不用网,射到死都射不中一只。
  “……”
  “……”
  “宗长,我请半天假。”
  “好。”
  卷起衣袖,小跑到了栈桥上,冲一个河道大使喊道:“老花,把那鸭子捡来。”
  “好嘞!”
  花大使是木兰村出来的,跟张利也是老交情,水鸭捞起来之后,还送了一条半死不活的翘嘴白。
  “三郎,水鸭腥臊,拿白鱼一起炖,多放花椒鲁葱,便成美味。”
  “谢了,回头把河上兄弟叫来,一起喝一盅。”
  “那落班后就叨唠了。”
  花大使拱拱手,笑的美滋滋,水鸭做得好,那是真好味,多吃二斤米酒不成问题。
  然后张利一声不响,低着脑袋左手拎着鸭,右手提着鱼,从张德面前默默地走开。
  这也行啊……
  所以人和人的运气是不同的,命数很难讲的嘛。
  有道是“玄不救非,氪不改命”,挣扎是无用的。
  “诶?观察,怎么张主事走了?”
  “噢,他有点事情要去处理。”
  言罢,张德带人到了栈桥上,身旁还有戴着口罩的大夫,正带着人给这些船舱内的女子做体检。
  一旁有个绿袍小官更是躬身道:“禀观察使,这些女子,都是宣慰南海时,交换来的。”
  “听闻南海女郎多衣不蔽体,这些女子身披丝麻,是怎么回事?”
  “南海蛮夷互不统属,时常厮杀,这些女子,是北岸一支土邦的。原本是要被掳掠走,只是战胜的土邦豪帅喜好丝绢红绸,便用这些女子来淘换。”
  杜正伦带了不少东西南下,其中的确有丝绸,但品质不高,大多都是武汉本地货,还有就是广州货。要说差,那也是跟苏丝蜀锦比,实际上还是相当不错的。对蛮夷来说,用蜀锦苏丝怎么可能,这玩意儿洛阳一天的消耗,抵得上这些小部落一年的量。
  最重要的是,眼下的洛阳掏钱的多啊。就算不掏钱,贵族的欠条那也是大有用场的。
  这几年不少淮扬商贾,就是靠着欠条,然后一把火烧了,才能借个马甲洗白上岸。
  落拓贵族的几种用法,其中就包括欠钱不还重金求子……
  “这南海之南,不是人烟稀少,山多林密吗?”
  “正是如此。”那绿袍小官点点头,“不过杜公此行,民船随行极多。早先察觉南海之南那块陆地,不过是个稍大的岛,只是环岛航行,费了不少辰光。如今海图重置,岛东北多有平缓之地,有几处地方,原本也住着土著,只是被灭了族,便显得荒芜。如今重新开辟,田亩估算也有七八万亩,养个三四百户人,肯定不成问题。”
  老张细细地琢磨了一番,便微微皱眉,心想不至于吧,还正要开疆南海之南?这么远的距离,管个鸟啊,老子又没打算把无线电弄出来。
  内内默默地吐槽,不过老张忽然又想起来,南海现在的航线,用特种快船的话,传递消息还真未必就慢。至少从占城南下,半天功夫就能靠岸。往来一天不到,随后在陆地上的消息传递,建一串信号机就是。
  真要是这么干,帝国的传统边疆区,至少还要扩充个六七百万平方公里。
  贪多嚼不烂,这是贞观朝无数精英跟老板提过的一句话。但老板的回复从来就只有一个:朕嘴大胃口大,牙口好关你们屁事,吃你们家米了?
  虽说“赤道岛”是个政治工程,但老张是很愿意去煽风点火从旁推一把的,数学、天文、历法、航海、地理……这是个大工程,眼下的回报可能只有掠夺红利。但时间跨度放大到百年,那回报就有些恐怖了。
  “本府听闻准备开矿?”
  “工部派了人过去的,还有内府局。”
  “那人手有些紧啊。”
  “苦力不缺,缺的还是各色作坊。禀观察,南海不比占城或是骠国,这地界虽说物产也算丰饶,但也着实困苦。每逢雨季,几无收获,想要饱腹是很难的。雨季之外贮藏食物若是得法,倒还可以。只是多数部族,鲜有下海捕鱼的,多在山林中隐匿,盖因仇杀极多,每有靠海聚落,多被攻击劫掠,随后灭族。周而复始,杜公粗算,怕不是一二百年有了。”
  “南海夷人寿数如何?”
  “三十而老,四十而亡。”
  “唔……”
  虽说眼下贞观朝的平均寿命在老张那个眼中也不怎么样,但“三十而老,四十而亡”的话,这说明不但要争夺食物,还处于不断的战争中。
  当然了,战争的规模可能就是村长级械斗,但对活动范围不大的土著来说,这已经有些致命。
  唐朝的到来,对这些部族而言,其实是一种希望。
  安定和平的希望,因为唐朝的到来,会带来制度,不管什么制度,都会带来秩序,直到秩序崩塌,制度也随之而亡。
  “这些女子……价钱如何?”
  “匹绢而已。”
  小官微微一笑,“眼下岛西北有个大族,约莫有战兵千余,杜公宣慰南海,岂能做事‘恃强凌弱’?如今正要好好劝说一番。”
  “劝说?”
  老张一愣,这不能啊,那地方有没有“南霸天”冯氏这样的地方巨头,怎么会劝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31/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