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7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9/1398

  “多谢哥哥。”
  兄友弟恭依然如初,和张叔叔的另外三个儿子不同,张大安从小就是聪敏有趣,虽说有些温吞水的性子,可也算得上持重,在江阴这半个主场做官,考绩是不用担忧的。拿钱砸都能砸一个中上。
  “对了哥哥,来武汉之前,魏王还请了我去吃酒。大约还是想拉拢张氏,可我便觉得这魏王蠢的厉害,皇帝御驾巡游东北,岂是随便操持的?这光景跳出来,简直就是个活马的。”
  “他要做活马的,要找射,那是他的事情,不必理会这等夯货。”
  言罢,张德又道,“诸亲王之中,反倒是吴王靠谱一些,知道大位无望,便也不去争。醉心显微之术也好,玩物丧志也罢,这才是亲王的正道。”
  “哥哥,都传扬皇帝要废太子,这有可能么?”
  “太子又没曾失德,废个甚么?皇帝再狠,当真能做孤家寡人不成?再说,东宫六率都撤了,还要怎样?说起来,他这也是歪打正着,连长孙无忌那老货,都以为太子位子稳了。”
  听张德这样一说,张大安一愣:“听哥哥的意思,太子这样做,还未必稳当?”
  “若是别家帝王也就罢了,当今皇帝雄才大略,说多疑过了,但心思缜密是真的,他便觉得这是太子使得心计,偏要拿这个要挟废储君,你信不信六部堂官半点屁也不敢放?”
  “这是甚么道理?横竖都做不得好?”
  “皇帝就不愿有个储君,这便是道理。”
  话说到这个份上,张大安哪里还不能懂?顿时悟了,感慨道:“怪不得大人也瞧不得东宫前程,这成或不成,都握在皇帝手里啊。”
  想到这里,张大安猛地一个激灵,心中暗想:那些在东宫苦捱或又给魏王吹捧的,岂不是都落入皇帝的算计?
  老张笑了笑,拍了拍张大安的肩膀,道:“莫要去想那些有的没的,争储这等破事,别家兴许要钻营,咱们还要这般么?今日先歇息,明日带你去武汉看看,你细心琢磨,便明了为何长孙无忌这老东西会给为兄撑腰。”
  “正要来武汉大开眼界!”
  虽说和张公谨的书信一直很频繁,加上又有张氏子弟不时地往来各地,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到实地感受那种微妙的气氛,是如何都不能知道自己掌握何等的力量。
  哪怕这股力量并非是指使如臂,但让张氏求存求续,那是绰绰有余了。
  张大安是知道张德厉害的,并非是指武汉的局面,也不是大河工坊或是沧州诸事,而是成年之后回想童年,便瞧出张德手段的“非凡”,少年时便成长安少年之首,还是个地道的江南外来户,这是何等的本事?
  当然少年时的张大安还只是个琢磨吃饼的二逼少年,为了几贯钱就能在牛车上欢呼雀跃,又不知道老张其实是一条非法穿越的工科狗,所以回想起来,只会觉得哥哥好生厉害的样子。
  武汉有些东西是管制的,但张德并不介意展示给张大安看。
  轰——
  轰轰轰轰轰……
  连续的爆破,让张大安双目圆瞪,虽然早就知道张德有“呼风唤雨”之能,却也没想到“法力”这般精深。
  “这……”
  半晌,曾经的吃饼少年久久不能平静,他还不至于不能接受,至少张德在书信中说过,洛阳花火,便是用了同样的物事。
  只是万万没想到的是,洛阳花火在武汉的主要用处,居然是工程领域。
  “采石场要是真用人力,这武汉的路修到甚么辰光去?再说了,围湖造田围圩造田,总要遇到大小石基,靠人力糜费太甚,反不如这物事来得轻便。”
  忽地,张大安突然一个激灵,既然这些玩意碎石如碾米,那炸人还不是随随便便轻轻松松?
  想到这里,一个超凡脱俗的记忆猛地就浮现在了脑海中。曾经有那么一日,左右监门卫的牲口,貌似还帮“四大保镖”一个小忙,说是给掖庭宫的老哥来点福利。
  现在想来,那特么的是个狗屁福利……
  那时候,哥哥还是个少年吧?
  张大安突然觉得老张越发深不可测,小小年纪就敢在皇帝眼皮子底下塞“花火”,一定是想要君前献礼,一定是这样的。
  不然没办法解释这一切,难道说小小少年志气高,十来岁就要炸死皇帝不成?
  这不符合常识。
  老张并不知道张大安内心复杂的思想斗争,还在给他介绍火药的各种特点,以及耐潮不耐潮的做法……
  武汉的风物震撼着张大安,但这一切都不如怀孕的公主出没在张德府邸更加让他震撼。
  一直觉得老张威猛无双豪气冲霄的张大安,这时候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他回想经史子集,也找不出老张这样的疯狂奇葩来。
  尤其是,张德还告诉他,在江阴,李芷儿会对他署理江阴从旁协助。说这话的片刻,李葭、李月还分别在张大安余光中飘过……
  “丽娘,三郎要去江阴,你要订甚么品级的丝绢,可以交托他去办。”
  曾经的吃饼少年,掩饰震惊的吃茶动作差点就此终结,要不是硬生生把一口热茶吞下去,怕不是要呛死在张德面前。
  张大安如何都不敢相信,无双帝姬李丽质,居然就这样随意地出现在张德的身旁,这要是传扬出去……
  还是不要传扬出去的好,张大安很清楚,他也姓张,要死一起死的那种。
第七章
羞愧
  倘使别的地方,有些珍禽异兽,多半会弄个“珍兽园”来炫耀。然而某条土狗对这个时代的炫富方式不感兴趣,索性就弄了个动物园,专门展览海外的“怪兽”。
  而其中一只个头不大的“怪兽”,因为来自南海之南,加上形象也还算过得去,虽说长得跟非洲平头哥有点仿佛,也有几分眼镜猴树懒的模样,但毕竟来历奇特,于是愿意掏五开元通宝看一看的武汉土鳖也不少。
  这是一只有袋类哺乳动物,也是一度让老张误以为南海那帮水手居然疯狂到踏足袋鼠国的原因。
  毕竟,作为一条工科狗,老张对有袋类的分布状况不熟悉,也是可以理解的。
  实际上,这是几只袋猫,而且是一个家族,被探险队一网打尽,然后发送唐朝献宝。
  可惜皇帝想吃冷面,跑辽东去了。
  于是献宝是不可能献宝了,养活又很成问题,就扔到了武汉,骗几个土鳖泥腿子的辛苦门票钱。
  “这赤纬猫居然有个皮肉做的袋子,这是个甚么说道?”
  “听说王学子弟,已经定准春分纬线,岭南东西及小琉球各有观测点。”
  “洛阳宫已定本初子午线,这春分纬线怎么不定在洛阳?”
  “嘿!你看,那只长颈鹿居然趴着喝水!”
  “……”
  普通百姓看个热闹,然而确定太阳回归线是要花钱的,仅仅是派遣人员到各地观测就需要大量的经费。好在这一块是国家承担财力,“历法”除了上班打卡盼着放假的用处之外,皇帝老儿还要用它来撸……
  再说了,鸿胪寺什么的,最喜欢这种前期开销大,成果出来慢的工程。
  平时哪有这个机会?给玩“谶纬之说”跳大神的牲口,还不如鸿胪寺接受,好歹也是具备一点点人文主义情怀的。
  尽管专业不对口,但鸿胪寺靠山大啊。
  这几年的《贞观农书》是一版再版不断修订的,而且和以往不同,这几年再版已经不再标注谁谁谁,而是《贞观农书》四个大字,然后下面几个小字“10年版”“13年版”,想来整理内容的牲口们也麻木了,索性跟着简约而不简单。
  作为一个地方实权官僚,而且是一把手,老张混一个“中央候补”肯定是够资格的。于是到手了南海的资料,立刻就开启了大召唤术,把长孙无忌叫了过来。
  与会旁听的张大安也算是开了眼界。
  “这赤道岛,山多地少,土著部族极多。大者一二千,小者百几十,有类流求。”
  “土著不土著的,也没甚要紧,开山修路总归是要用人的。皇帝在辽东已经有了回复,要在赤道筑台祭天。内府也传了个消息出来,已经设了赤道宣慰使,这好处坏处且不去多说,总归是有些原因的。”
  “还有甚么原因?不过是岛北产金银铜,岛南产赤铁白铜,若不置办个官署,不怕海外嚣张尾大不掉?这光景,广州又要热闹啦。”
  白铜说是镍有点不准确,铁镍合金就有点意思,这东西在长安,就有汉朝流传下来的器具。老张住普宁房那会儿,着实见过有些关中家族当作传家宝传下来,其中既有误认为是银制品的,也有当作不锈宝刀唬人的……
  但不管怎么说,镍是好东西,放一千五百年后也还是好东西。老张在海上胡混的时候,经常要镀镍,一斤几十块总归是要的,比废铁强多了。
  “朝廷是个甚么主张,反正是看不出来的。我们武汉说到底,还是紧跟朝廷嘛。有人在赤道岛东北寻了一条北归洋流,我看这比南海的路还要好。死了多少人,才有了这条航线?来去便当,那就有得赚。武汉不去开矿,可到底还是有自己的钢厂、船厂嘛。”
  “说的是,要漂洋过海,总不见得都学流求土著,凿一条小船,坐个三五人,就泛舟大洋之上吧。这零星的东海岛屿,多是一撮又一撮的,小国寡民,没甚个意思。倒不如有人去宣扬教化,也好聚其于一地,人尽其材……”
  说这话的时候,饶是老张脸皮厚实,好歹还没受过儒法洗练,可也老脸一红,时不时地轻咳一声掩饰一下。
  至于老张之外的人,也就长孙无忌脸色如常,但还是眼角微微地收缩,想来这话还是刺激到了他的灵魂。
  曾经的吃饼少年张大安,则是目瞪狗呆,完全没有想到,武汉官场是居然的朴实无华,太特么直白了。
  这不要脸的样子,乃至毫无下限的吃相,居然还包装成了“忠君爱民”,还拉扯了圣人的教化,夫子的道德,一时间吃饼青年心中暗忖:怕是孔夫子复生,得锤死这些武汉佬。
  哪怕只说“忠君”,武汉官场也摇摇欲坠的模样,对皇帝就差正大光明地开嘲讽,可到底也只是官场内吹逼,半点攻讦大老板的字面意思都没有的。
  没看见荆楚行省的总督老大人就坐在旁边“指导工作”吗?
  至于回归线是二十三度五还是五十六度一口闷,对这帮官僚来说,没有任何卵用,毫无意义嘛。
  指导农事那是别处需要的,武汉还需要指导农事?分明是武汉指导别人农事。武汉最牛逼,亩产一万八!
  心态就是这样的,当飘起来膨胀起来,还要啥逼数?老子一生全靠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9/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