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6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9/1398

  一记狠毒的耳光,直接将这公子抽翻在地。能拿到使用证的人,不用多说,定然是洛阳城中有权有势的人家,可即便如此,那公子被抽翻在地之后,他家中武士却迟迟不敢造次,手掌虽然按着腰间横刀,却也只是虚按,不敢当真。
  “不知是闻喜县主当面,下走梁猛虓,参见县主。”
  “本官既为圣人料理俗物,内府岂容凡人藐视?拖下去,杖二十,以儆效尤!”
  “县主!肉刑当为政府判罚,若私自杖刑,恐引非议,还请三思啊!”
  这女郎身材修长,个子极高,但偏瘦偏弱,论谁见了,只会觉得这女郎怕是受过不少苦。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竟然还是宗室女子,且还有差遣在身。
  “噢?”
  倒春寒一般人还是受不了的,然而这个宗室贵女,虽然穿的朴素单薄,却丝毫没有受寒气侵扰的模样,反而依然慢条斯理地走了两步,看着梁猛虓:“你有如此胆量,绝非普通人。”
  “家兄梁猛彪,乃是‘黄冠子’真人驾前力士。”
  闻喜县主点点头,然后突然转身,快速离去的同时,传来了一句话:“既如此,你便替你东翁受这二十杖吧!”
  听到这句话,梁猛虓大喜过望,远远地作揖叫道:“县主宽宏,下走感激不尽!”
  说完,他便立刻脱了甲袍,也不多说废话,伏在一块小黄门抬来的案板上,接着就是两个身材高壮的阉人,抬起棍棒就狠狠地打在他的背脊上。
  一声声的击打,顿时让那些想要抱怨的人们没了颜色,都是赶紧拿了使用证赶紧走,一刻都不想停留。
  而那位被称作闻喜县主的宗女,则是直接去了城北文德坊,坊内一座诗情画意的楼阁中,魏王李泰正同诸学士讨论《乐府》,而珠帘之后,乃是一个端坐静听的宫装美妇。只见她偶尔听到有趣处,也是连连点头,美目中流露出欣赏。
  只是有人前来,打断了这种惬意,宫装美妇示意了一下内侍传话,不多时,就见闻喜县主前来,然后跪在她的面前诉说着什么。
  “无妨,打了也就打了。”
  宫装美妇摆摆手,“当初钱谷抢了柴令武的明镜,又如何?当世天家最大,你既为宗女,前年又封了你闻喜县主,何须如此谨慎?莫说诽谤,只要在你面前抱怨,便是大不敬,打官司到御前,你也是有理。”
  “谢皇后指点。”
  “予授你职权,你也是职责在身罢了。”
  说罢,宫装美妇缓缓地站了起来,似乎是察觉到了她在珠帘后的动作。魏王李泰赶紧起身,然后毕恭毕敬地站在珠帘外侧,等候着里面人说话。
  “散了吧。”
  珠帘之后,宫装美妇只言片语之后,便是让内侍宫女簇拥着离开。
  伴随着她的离开,外面不管是魏王李泰还是诸学士,都是遥遥一拜,齐声道:“恭送皇后。”
  待一切回归宁静,空气仿佛才重新流动起来,诸学士都松了一口气一般,小心翼翼地互相对望一眼,然后看着一脸和煦的魏王,又重新恢复了往常的气度自信。
  “皇后气度果然非凡,闻喜县主能在内府为官,堪称佳话……”
  “是啊,是啊……”
  学士们一把年纪,却找些尴尬的话来说,然而魏王李泰却不以为意,他对这些不关心,只要母亲能来他这里偶尔听听有趣的学术讨论会,那么他的人望,会自然而然地增加。
  尽管仿佛有蹭母亲光的意思,但这不重要。
  一想起长安那个毫无作为的兄长,李泰信心越发的充足起来。只是那个毫无作为的兄长,着实也让人无语,正所谓“浑身都是破绽所以没有破绽”,一时间,还真没有人敢攻讦太子失德或是有失储君威仪。
  再次回到了永丰坊,一处小院的门子见到了一辆略微寒酸的马车,连忙上前放好脚凳,然后一边开门一边关切说道:“县主怎地不多加一件棉披风?之前带回来的还衬着羊毛,防风保暖,应该带上的。”
  “无妨的,毕竟是皇后赏赐的,若是时常穿,也穿不了多久。入冬过节拿出来见人也就罢了,都到春末了,哪能冻着我?”
  说罢,闻喜县主入了门中,穿过小小的天井,到了后屋,小声地推门而入,发觉里面的人不在睡觉而是在绣花缝补,然后才小声道:“母亲,怎么不点个灯?”
  “这些鲸蜡贵的厉害,还是拿去城南换些油回来吧。”
  “皇后赏赐给我的,如何能拿出去?”
  “唉……”
  屋中人叹了口气,然后想起了什么,道,“婉娘,吃过刀鱼么?我蒸了一条,切段放了姜丝和酒,香气扑鼻,定是好食。”
  “阿娘,也不怕人笑话么?”她开着玩笑,“京中贵人,都只吃‘明前刀鱼’的。要是传出去,怕是被人说我们和那些穷酸措大一般……”
  “又没人看见,怕个甚么?”
  虽然看得出来屋中女子年长,然而容颜端庄,说不出的雍容,哪怕比较长孙皇后,也不输多少。
  只见她一边说一边跑去侧屋:“如今是要好过多了,终于不用呆在小小的笼子里,婉娘也能有个差事,日子虽然比上不足,比下是绰绰有余的。”
  见她说的豁达,看着匆匆端鱼去了的背影,闻喜县主扶着门柱,温柔地笑了笑。
  “噫,南人会吃东西。只是刺多……唔,这清明过后的刀鱼已经这般好食,明前刀鱼当如何?”
  “阿娘想甚么呢,这明前刀鱼,也不过是追捧梁丰县子罢了,若非是他人在武汉,也要吃一条明前刀鱼,哪来这等的名气?依我看,鱼多半都是一样的。”
  正说着,舌头往外伸了伸,一枚小小的三角刺吐了出来,然后皱着眉头抱怨道,“恨刀鱼刺多。”
第四十四章
福泽几代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水泥一厂……哈哈哈哈哈……”
  老张仰天大笑,琢磨着几百年后的小朋友们,背某个老前辈写的《岳阳楼记》,估计杀人的心都有了。
  叫尼玛的背全篇的才能免费!
  这光景岳阳楼还不存在,老张一口气让人跑去规划了十几座水泥作坊,都是相对的集中。还专门在江畔做了缓流堤,使得能够在江畔安放球磨机阵列。这样十几座水泥作坊的产量,也能够应付过来。
  而岳州的水泥主要还是给岳州上下官僚刷政绩,刷什么政绩呢?修桥铺路。
  比如昌江县,他们要求修路,要勤劳致富,就拿出矿产、山林出来抵押。但这不是直接给水泥商的,而是给岳州。岳州过一道手,再给水泥商。
  至于水泥商,也不怕岳州土鳖们敢卡他们,且不说都是京城来的权贵二代,更有武汉的“新贵”。猛虎在侧,谁也不敢造次。
  于是,大家都愿意不折腾不闹腾,就在规则内玩。倘若有一方想要玩花活不按规则来,那别人自然也可以犯规。至于最后会发生什么,就不是普通人能够控制的。
  “阿郎,这有甚么好笑的?”
  崔珏在那里一边喂奶一边好奇地问道。
  “我准备在巴陵建个岳阳土建中心,弄个大园子,入口一个大牌楼,上面写着三个大字:岳阳楼!”
  笑的有些鸡贼,老张接着说道,“还要写个文来纪念纪念,我已经想好了,就叫《岳阳楼记》。”
  江南土狗不无恶意地琢磨着,是不是还得来个征文比赛……
  然后一群文人墨客,就开始挥毫泼墨,写下了关于岳阳楼后面一群土建配套工厂的溢美之词。
  绝对带感啊。
  “阿郎总是这般滑腻,也不知偷着乐个甚么……”
  “滑腻?什么叫滑腻?”
  老张眼睛眨巴了一下,滑腻?我还油腻呢。
  “为夫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你懂不懂?”
  崔珏笑了笑,继续给张鄂喂奶,半晌,眉头微皱,“这孩子近来容易饱,喂一边就不吃了。阿郎,递个吸奶器给我……”
  好嘞!
  哺乳期的女子相当头疼的事情就有两件,一是溢奶,可能都没察觉到,奶水就流了一身;二是涨奶,那是酸麻痛苦各种感觉都有,倘使睡觉时候涨的厉害,那是一夜都不要睡了。
  老张发明吸奶器,绝对是功德无量。
  按照光头们的设定,必须得弄个南无吸奶佛,最不济,也是南无吸奶菩萨。
  当然老张不无恶意地揣测过,按照光头们爱好给妇女同胞开光的特性,大约会直接弄出五百吸奶罗汉……
  作为一条非法穿越的工科狗,老张自认口业犯的太厉害,大约拔舌地狱都不够用的,能拔的零件儿,有一个算一个,都得拔了,方能解光头之恨。
  解决了“苦聊生”同志的涨奶问题之后,老张骑上了一头大种马,几近辗转完刻水土不服的黑风骝,作为一头“乌云踢雪”的乌骓马,黑风骝的毛色依然是油光锃亮。这么多年的保养,主要工作除了让老张装逼,也就是交配交的母马朋友。
  和老张的情况差不多,黑风骝的家庭组合,感情基础为零,全靠能力。
  当然了,能力有大小有不同,这是可以理解的。
  “使君到了。”
  “观察来了,文档都发下去。”
  “茶水都先沏好。”
  衙署内的“内勤”们工作相当到位,能保证在单位常年有热水热茶热饭。基本上观察使府和隔壁录事司衙门的同僚,都是高高兴兴上班,快快乐乐回家。
  和别的地方不同,观察使府的会议室相当的宽敞,回形大桌子,有玻璃窗,还有鹅绒底子的棉布窗帘。地下有炕道,算是地暖,效果还是不错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9/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