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6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2/1398

  “他娘的……”
  秦琼骂了一声,也不知道骂谁。
  二人都是英雄了得之辈,只是人到中年,又不曾再掌军旗,便显得事事无能,倒是平白地添堵。
  要不是张德哪怕再忙,都会每个月派人到他们跟前讲述一下荆襄事物,表示自己过的很好很愉快,怕是两个骁将都要憋出内伤来。
  “那是何人?”
  正愁眉苦脸,却见一人容光焕发,正在和马周说笑,相当的意气风发。
  “许敬宗,眼下是太子右庶子。说来,这人逢迎媚上的功夫,当真是厉害。大约是要升了。”
  “马宾王这个劳苦命,跟那厮站在一起,当真显得老态。”
  “你可知这厮上疏了甚么?”
  “某在五庄观,哪里会去打听阴私。”
  “甚么阴私。许敬宗上疏,建东都府,然后……魏王检校府尹。”
  “那太子呢?”
  “留守长安啊。”
  听到这里,秦琼气的嘴都歪了。打江山累死累活,结果现在闹成这鸟样?这特么是要搞事啊。
  皇帝不喜欢李承乾,多是因为没有君王气象。可这气象上哪儿说理去?像他李世民,他忌惮;不像他李世民,他鄙视;骑马射箭了得,你这是图谋不轨;吟诗作画擅长,你这是沉湎戏乐……
  悲催的暖男太子本以为会一直悲催下去,直到遇到了某条江南土狗,然后,李承乾就放弃了治疗。想爽就爽,想做事就做事,皇帝老子骂娘还是夸赞,全部当放屁。
  整个过程大概就是《承乾太子提不起劲》这样一个故事,然后皇帝老子还真不能把承乾太子怎样。
  “陛下越来越像……”
  “咳嗯!”
  张公谨手握成拳,咳嗽了一声,打断了秦琼的话。
  不远处,许敬宗隔着一条石板道,一脸的灿烂笑容,行礼道:“邹国公、翼国公,有礼。”
  “右庶子有礼。”
  “哼!”
  张公谨笑的跟春风一样,还了一礼。而秦琼则是负手而立,昂着头看也不看许敬宗,然而许敬宗就当没看见,还是笑眯眯地和人说话。
  等走远之后,张公谨横了一眼秦琼:“何必得罪他?!”
  “某纵横天下,不曾躬亲小人!”
  “……”
  那老子刚才躬亲小人了?!
  正说着,却看到廊下站着一条黑脸大汉,一脸的抑郁,而且看得出来,大早上的喝了酒。
  “义贞,你怎地……怎地清早便饮酒?”
  “关你鸟事?!”
  “……”
  张公谨日了狗的模样,卧槽老子得罪你们了?一个两个这样?
  一旁秦琼却是笑呵呵道:“这厮去年本想在碛南州捡便宜,结果拿了他手书的人,到了碛南州,反被打了一通轰走。寻他的事主还叫骂,闹的他家周围都知道,老子管不得儿子。你说他要不要饮酒买醉?这是……愁的啊。”
  “秦琼!”
  程咬金一双牛眼瞪圆了,然后又悻悻然道,“唉……谁家不是这么干的?偏这小子跟着张操之学坏了,眼下,连自家门庭都不管不顾了。”
  “你他娘的放甚么狗屁!”
  一听程咬金这般说话,跟许敬宗都能谈笑风生的张公谨顿时跳脚,指着程咬金破口大骂。
  “呸!要不是那江阴子,就那小子的脾性,能有这般胆量?!”
  程知节咬牙切齿,算起来,程处弼的行为,几近反出家门,简直就是“造反”。可他也无可奈何,程处弼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作为老子,程知节还真没有什么实力对和儿子的背后势力扳手腕。
  愁啊。
第六十一章
可怜
  管理人口超过五十万的城市,对这个时代的官僚来说,本就是个相当复杂相当困难的事业。长安洛阳因为具备自上而下由内而外数量庞大且门类齐全的部门,才得以井井有条乃至富丽堂皇。
  但旧式官僚的极限,也就到此为止,长安城内的边角坊里在几年前,还有人在耕地种田春华秋实。
  “那边怎么说?”
  “公安县那些被水淹的乡里市镇,多是愿意投奔。就是有些乡老,怕是有些便利在其中,想要在鄂州谋个差事。”
  从荆州回来的幕僚,陆续带回了消息。对荆州官场来说,去年的洪灾,不过是一次例行清场。既然鄂州沔州愿意收拢那些黔首苍头,有何乐而不为?
  再说,给钱的。
  “可是甚么世家旁系?郡望堂号甚么来头?”
  “倒也不是什么大族,多是一些盘亘多年的坐地户,就是想要再从族人身上喝点血,好日子舒泛一些。”
  “这地方的军府,早先还叫统军府时,就时常喝兵血。你看那南四军,起灶时轰轰烈烈,仿佛这天下水军,便止它最强。皇帝一舍不得钱袋子,就成了甚么?府兵给人做些拉纤摆渡的营生,要不就是假扮水盗,糊弄那些外乡人,当真是……”
  摇了摇头,张德对此也没什么办法,这本就是时代的特征,喝兵血才是正常的现象。想要解决喝兵血,士兵组成的那支军队,就不是“求田问舍”的落后军队,也不是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家的私兵打手。
  只是想要做到这些,难如登天。
  “那……观察,那些乡老,怎么办?总是要打发吧?”
  “打发甚么?由得这群老不死的来拿自家人裹挟,然后朝着武汉敲诈勒索?”张德冷笑一声,“难不成我武汉就缺这点人?去,让录事司的人操办一下,不知死活的东西,胆子倒是不小。”
  “观察,录事司的人未必愿意得罪人啊。”
  “拿了我们恁多好处,甚么事情都不敢做,那回去长安做富家翁好了。”
  “下走明白。”
  武汉录事司的人现在日子过得爽,但智商还是在线的,他们只是懒政怠政,不代表他们不知道好歹。惹毛了隔壁的张德,录事司的福利彻底报销不说,滚回长安能不能再捞个差使,都是未知数。
  开罪一帮荆州郊县的小门小户,这些长安出来的“清贵”,还真不怕。
  贞观十六年,春汛还没开始,公安县就有一批花甲之年的乡老,被判了一个“蛊惑乡里”的罪名,全家流放西州伊州。
  张德根本没有必要和这群地方寒门谈判,他们也没有资格和他谈判。在不知死活的公安县寒门想要“漫天喊价”等着“坐地还钱”之后,老张果决的出手,不但没有引起荆州官场的反弹,反而彻底解决了荆州诸贫瘠下县的“移民”难题。
  诸县加起来的丁口,大多不是城内百姓,而是郊外年年遭受洪涝困扰的乡民。土地红白双契交割之后,本地城内的实力人物,自然把那些土地笑纳。至于换了一笔开元通宝的“原地主”,他们不会去管的。
  原本这仅仅是对“受灾地区”的一项双向互惠互利行为,但是,一旦某件事情产生了规模不小的“利润”,那么鼻子比狗还灵敏的老旧官僚们,自然是操刀如庖丁,解牛一般地解了那些安安稳稳的小门小户。
  有些如住在松滋的农户,他们的田产,有的并没有遭受洪灾。但是因为去年荆州上报中央的洪灾地区,是包括进去的,于是,这些“被受灾”的农户,便倒了血霉,被威逼利诱交出了土地,然后又被强行以“灾民”的身份,迁去了武汉。
  官僚自然是获得了名声,城内“诗书传家”的士人,则是一边给官场老哥吹捧政绩,一边又大肆将那些“无主之地”笑纳。
  永业田?露田?
  朝廷的那点规矩,在南方,算个屁啊。
  这就是和中原的极大不同,中原田亩广大,多是连成一片。南方的平原,星星点点散布长江两岸,于是相对的要金贵一些,也就更为人垂涎。
  砰!
  武汉录事司内,清流们既然听说了荆州治下的诸县干出这种生儿子没马眼的事情,当然是义愤填膺。拍桌子的拍桌子,拍大腿的拍大腿,但就是没有拍脑袋的……
  “宗长,我算是开了眼界,居然还能这样干?”
  张松白听说荆州那边的破事,呆了好久,去年洪灾,他以为这就是下限了。但是他错了,原来宗长说“底线就是用来突破的”,果然是饱含深意啊。
  “这有什么?小把戏而已。”
  老张笑了笑,把《武汉晚报》扔给他,“你看报纸上怎么说洛阳物业的?那些个长安人,跑去洛阳,找人把好地界没实力的户主一顿恐吓威逼,低价入手,高价出手。一进一出,百几十贯他们都不抬眼皮的。”
  “这也行?杜总统不管?”
  “想管,敢么?”
  老张挑挑眉毛,“迁都啊,你以为是迁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2/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