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5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7/1398

  李靖有灭突厥之功,张公谨有灭奚人契丹之业,他侯君集难道只能次次和追杀伏允一样,做些痛打落水狗的事业吗?
  他想不通,也不想想通,只是回家的时候,有个在东宫秀才身边跑腿的小吏,偶然听到了一些事情,就卖了个消息给他,然后换了一百贯华润飞票,愉快地去了。
  消息是禁中密对,告密的是个阿史那氏族人,称李思摩为叔父。
  事情在这里,打了个转转,变了味道。
  “嗝!”
  打了个嗝,酒气四溢的侯君集双目赤红,却头脑意外的清醒。他脑子转的飞快:那卖消息于我的小吏,乃是太子左庶子的佐吏,莫非杜正仪有意结交于我?
  很快他又想到:李思摩这条突厥狗,没想到暗地里敢咬我,必是受人指使……
  接着他有脑子一热:若无我死谏筹谋,焉有玄武门事成!如今,莫非是欲‘狡兔死走狗烹’?刘师立在岐州宛若守墓家奴,我不能沦落到他的地步。今后若不能因功进位,必为人所害。
  作为一个升官发财死老婆的有上进心男人,豳州大混混自己上位靠的就是不需要比别人厉害,只需要把别人拉下马,自己就能上马。
  如果自己不能够一直有功劳地位,那么像他一样的人,会不会把他从吏部尚书的位子上拉下来呢?
  就像萧瑀,就像王珪,就像裴寂……
  “明日朝会,不若和杜正仪攀谈几句,看看究竟。”
  照理说,以杜正仪的身份,是绝无可能来找他的,这无疑是自杀行为。可侯君集突然就觉得,说不定有戏呢?
第四十三章
放大的误会
  “大兄,即为应城令,不去安陆拜见吴王,怎地要去沔州,见那张德?”
  “你久在沂源,不大知晓为兄在京中的友朋。张操之乃为兄所敬之人,前来安州为吴王驱策,亦有其举荐之功。大人虽为吏部尚书,这光景,还是要避嫌。”
  坦然自若的侯文定笑了笑,“原本还想前往居庸关,再现曾伯祖勇武智计,如今么,也要代天子牧民,做个地方官。”
  侯氏相当有影响力的一个,就是当年居庸起家的侯龙恩,较之侯文定的曾祖侯植,当年西魏时,还是侯龙恩这一脉更加厉害。
  “若非伯父召唤,文远如今也只想呆在老家务农。”
  抿了抿嘴的侯文远低着头,显得有些惭愧。
  “也不知怎地,大人今年招来好些侯氏子,有些前去山东谋生的,如今都招了过来,再续血缘。”
  说到这里,兄弟二人都是有些静默。这样的动作,哪怕是老实人侯文定,也觉得大有深意,而且大为不妥。
  和张公谨不同,侯氏跟脚不浅,在哪里都能顶着祖宗名号“招摇撞骗”,混碗饭吃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然而江水张氏有些粗鄙,更是寒门,若非张公谨发迹,只怕也就是个江阴地主,三代不上台面。
  “大兄,伯父此举,我总觉不妥……”
  侯文远依然低着头,小声地说着。
  然而侯文定也是这样认为的,叹了口气:“可是,你我终不能说大人甚么。且去张操之那里问询一番,兴许,能有个说道。”
  从安陆搭船,顺涢水治下,到云梦县就能换乘车马,再走半天,就能到应城。在应城请了同僚吃饭,见面会一过,便又顺着富水,搭乘小川直下,又再次借道涢水,然后进入汉水。
  侯文定还没到汉阳,张德就收到了不少长安的消息。让他不解的是,这一回东宫居然有人可以从长安城西华润号兑出两万贯。用的还是华润飞票,不管是印鉴、暗号、夹层、油墨还是柜面留底编码,居然都不曾出差错。
  东宫有多少家底,别人或许不太清楚,但张德还是能知道的。眼下的东宫,小的进项不是没有,但都是鸡零狗碎,正经的大营生,不是转到内府名下就是交由长孙皇后操持。
  原本的东宫福利“太子糖”,眼下就是长孙皇后一手掌控,马周几次交涉,都被推了回来。
  若非无法叩阕骂娘,马周真的很想跑去太极宫拿绳子上吊。不过他也清楚,逼长孙皇后是无脑行径,他要是敢上吊,皇帝就干拉他的脚,让他死的快一点。
  那两万贯华润飞票查验之后,已经知道了当初存柜之人乃是侯氏沂源分支子弟。这一查,让老张觉得大有问题,东宫的人来拿钱,而且是两万贯,居然是当初侯氏存的。
  这特么是要出鬼!
  马不停蹄,这一回老张也没去叫老李过来,而是径直跑去竟陵县,找到李德胜,跟他说了此事。
  “侯君集不会如此无知,冒险交结东宫吧?”
  老李眉头紧皱,吏部尚书要是和东宫走得近,什么狗屁事情都会冒出来。李皇帝什么没玩过?李皇帝连宰相都当过,什么官场猫腻不明白?
  吏部尚书,作为组织上不可或缺的节点,真要是和储君打的火热,皇帝必然要严惩。
  “皇帝能查到华润号的账吗?”
  “查不到。”
  “嘶……”
  老李作为一个人精,小心翼翼道:“这阵子,洛阳本就多事。皇帝拿白糖谋私利,如今又转头盐铁铜丝,可山东人只鼓着推举,却忘了要紧事情。若是反应过来,只怕闹的更大!”
  这一点老张也很清楚,现在山东人盯着举人名额,州县二级的举人算下来,位子绝对不少。六百军州要是安插一正二副,那就是小两千人。虽然不至于如此,可数目肯定逾千,到尘埃落定,这些举人,就要为本行业背书,跟流萤胡姬一般站街卖身。
  一个人一个嗓门,到那是,山东人在行业内发声,闹腾起来,比眼下和李皇帝打嘴仗更加凶残。
  说来也是奇葩,李承乾这个暖男跑去淮南道东巡,一年未归的确可怜,却也在山东人那里刷了脸。清河博陵荥阳洛阳南阳淮阳泗阳,崔氏分支都在李承乾这里走了过场,宛若考察一般。
  倘使李承乾要招商引资的话,他储君资格就是优质资产,而温润脾性就是优良投资环境。
  可以这么说,要不是打不过李世民,山东人现在就想把李承乾扶上马。
  而随着洛阳新南市成立,狄知逊成为首任新南市市监,山东士族大规模大力量的转型,一时间让河南道淮南道,跟油锅一般沸腾。
  这些囤积数百年的大世家,分分钟都能从地底挖出大量融化了的铜钱,还有埋在地窖中的银冬瓜。
  三百斤的银冬瓜,徐州房崔弘道就弄出来三四个,拿来投资海州船坞和海州码头。今年徐州最大头的收益,一是盐,二是奴隶,三是扶桑木料。
  淮南道南北要冲之地,崔弘道光接着保利营造行销家具,就能混的相当滋润,更别说还有见得光的收益。
  纷纷扰扰,也是各种唱腔,但都是为了争夺一口肉食。李承乾东巡亮了个相,固然有李皇帝的嫌弃摆烂,但何尝不是一种试探。
  山东士族的表演一丰富,流浪一年的李承乾,就被召回长安,然后在东宫做了个宅男太子。
  而同时进行的,就是西征凯旋之后,大总管侯君集交出君权,卸任兵部尚书一职,升任吏部尚书。
  如果没有君臣那场太极宫谈话,那么这次升职,将会是相当完美的履历。可惜,李皇帝就差明着和侯君集说西域诸事要交托给左骁卫这一派系。
  侯君集想要功业留名的可能性,在贞观十二年,正式掐死。
  而告密的李思摩,更是让他恨的牙痒痒。
  这是一个巧合,更是一个误会。它发端于贞观十年,但在贞观十二年结了果。太子左庶子觉得奇怪,山东士族觉得奇怪,侯君集觉得奇怪,但都因为李承乾,他们把这种奇怪,用了一种奇葩的思维,将它顺理成章。
  太子嘛,长远投资,可以理解。
  山东士族理解侯君集,侯君集理解山东士族,但此时此刻,都还不曾酝酿更深一层的合作。
  姑且说为合作罢!
  “杜公,散朝后潞国公寻你攀谈个甚么?怎地那般喜悦?”
  李承乾没心没肺地问着,还给亲自给杜正仪倒了一杯茶。
  杜秀才愣了一下,然后道:“侯尚书说同殿为臣,往后多关照。”
  “潞国公和张大郎交情也是不差啊。”
  暖男太子拍着手,“他家公子侯文定,可是曾为张大郎仗剑对敌过呢。”
  “竟有这般渊源?倒是莫逆交情。”
  “这是自然。”
  正说着,马周进来见了李承乾一面,他为这个太子当真是费心费力,见礼之后,他连忙道:“东宫文学院筹划妥当了,这几日‘王学’真传弟子将会抵达长安,届时殿下记得嘉勉几句。”
  “此事本王知晓,宾王无虑。”
  “那就好。”
  马周本来想说东宫怎么多了两万贯出来运作文学院,但一想杜正仪好歹是一门三秀才,门路肯定不差,所以也就没有多嘴。毕竟眼下马周主要工作已经不在东宫,这光景多嘴,有点探人跟脚的意思。
  而杜正仪一看马周提到文学院,连忙拱手道:“多谢马公奔走。”
  “小事尔。”
  马周笑了笑,摆摆手,然后道:“殿下,周告退。”
  “宾王慢走。”
  礼送马周离开,杜正仪心道:马宾王果然是殿下心腹,竟然为殿下奔走如斯,两万贯啊……两万贯得购买多少良田。
  也是开了眼界,又过了几日,有居庸侯氏祖庭子弟前来投献,这些人多是行走陇右,如今丝路重开,之前是跟着西征大军购换物资,然后倒买倒卖,加上蜀锦有一批在凉州交由李大亮分配,侯氏分支在高昌大赚了一笔。
  这几个侯氏子弟,乃是侯龙恩之后,离侯君集有些远了。所以倒也不是跑官,而是在东宫谋个榷场小吏的身份,倒也无伤大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7/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