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工科生(校对)第4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9/1398

  善男信女们热情地资助长老们来开光,主要是形形色色的长老们说了,那水中的毛虫,你要是不开光,那可能会导致不孕不育,也可能导致拉肚子腹泻,还有可能生儿子没马眼……
  开光的大师们活跃在田间地头,活跃在房间炕头,秉承出家人慈悲为怀,偶尔帮心地善良的信佛群众管理一下照顾不过来的田产地租。
  光头当中有人看不过去,就说这不是我们出家人应该做的事情,我们出家人应该持戒修……
  砰!
  这样的光头,立刻被他的同行一招“超级无敌我爱你”打到吐肝,然后官方指定认证的主持方丈换了人。
  事情的变化,让老张成了围观群众。有流窜到沔州的光头们想要来长史府开光,老张一瞧:卧槽,老子府上的美娇娘都是老子亲自耕耘,你们这帮秃驴胆大包天,竟敢觊觎!
  二话没说,高举大唐帝国主义大旗,沔州长史张德效仿西门豹,把光头们逮了起来,一个“蛊惑乡野,阴谋作乱”的合法帽子给光头们戴上。
  接着,这群流窜到沔州的数百光头团伙,被流放沙州。因为老张和前上司工部尚书段纶关系不错,段纶就在尚书级会议上帮忙撺掇了两句。又因为老张的一个师兄曾经是大理寺卿,而且还是第一个状元,于是最高检有人的好处就是办事利落,别说你一个非法聚众的疑似“邪教”团伙,就算是有靠山公安厅长又算得了什么?
  然而老张这个动作,让李董吃饭吃到半只苍蝇一样,相当的恶心。
  原本按照李董的计划,这开第一枪打第一炮的人,必须是忠心耿耿的鹰犬爪牙,万万没想到的是,沔州那条江南土狗,居然胡乱开车。
  于是李董捏着鼻子,给沔州长史张德,下达了一条非常含蓄的嘉奖令。
第八十八章
再来一罐
  剿灭邪教团体一向是非常优异的政绩,而老张和别人不一样,邪教的显微镜还得问他买。于是老张一边把不信邪的光头们送往西域,一边卖给信邪的光头们显微镜。这种精神分裂的做法,让隔壁蕲州的道信法师觉得老张是不是在钓鱼执法,感觉有点惊悚。
  于是禅宗四祖就派了将来的禅宗五祖,三十六岁的弘忍法师过来打听一下,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老张没废话,直接对弘忍道:“陛下欲抑佛扬道。”
  为什么啊?!
  禅宗五祖当时就懵逼了,这也太不讲道理了吧,你这不按套路来啊。
  老张继续没废话,很残酷地告诉弘忍:“谁叫山东士族,多爱谈玄论禅呢。”
  “……”
  弘忍就浑身难受,他浑身是理,满肚辩才,就算练了九梵神印,就算达摩祖师留了八部龙神火的余劲,碰到李董十分装逼的一句“不差”,百年根基毁于一旦来不及反抗啊。
  是啊,谁叫山东士族多爱谈玄论禅呢?
  豪门精英修道不假,但外围势力却披了太多佛门的马甲。就以三十六岁弘忍法师的老师道信法师为例,道信是永宁县人,然后……他爸爸是首任永宁县令。
  如果司马道信是寒门杂流,那么肯定不会像他一样四岁跑去竹影佛寺发蒙读书,更不存在年读书十余卷。在老张批发宣纸之前,卢照邻也很难有那资源年读十数卷,更不要说什么积学孔孟老庄。
  为啥曹宪一看李善就失去了冷静?九十几岁要发癫?因为……天才特么的省钱啊,连抄书这事儿都省了。
  道信禅师尚且如此,更何况别的假冒伪劣光头?
  南北朝的佛门遗留问题,总归是要解决的,李董以前不介意,那是人口和土地的比例实在是有点寒酸。现在开始介意,那是因为人口和土地的比例,在局部富裕地区,发生了改变。
  同时,正好又可以高举“政治正确”大旗,以剿灭“邪教”的正当理由,将那些自以为是的世家外围,斩尽杀绝!
  这事儿一般得有样板工程,然后还会史书记上几笔。但这种人,肯定得是自己人。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大唐帝国有限责任公司组织秋季打猎活动,而没有收到通知的某个江南土鳖,跑到活动区域上来就瞎鸡扒炸了一通鱼……
  江南土狗,那是自己人吗?
  别说李董不信,张公谨都不信。
  讲到底,老张这条江南土狗,跟李董不是一起发家致富,又不是关陇土豪,更不是矬鸟泥腿子。
  甚至很多时候,不明真相的世家群众,还以为梁丰县男张操之,是他们那头的。
  毕竟,陆德明是老师,虞世南是忘年交,曹宪是老哥们……瞧着就让中央领导同志糟心,你们分明就是在搞地方山头主义嘛。
  当然陆圆朗很清楚,他教的这个学生,别说是一头的了,没直接砍死五姓七望已经是人性光辉的闪耀。至于虞世南……为了虞昶这个儿子,捏着鼻子假装看不见有啥问题?反正张德的两个弟弟都在虞昶那里打酱油。而曹宪……半步人瑞全无敌,无所畏惧!
  这就是为什么虽然老张在沔州大开杀戒,把光头们往西域集中营塞的同时,中央只有寥寥数笔嘉奖勉励,却始终没有大张旗鼓。而光头们却看不到里面的深浅,都以为这特么就是江南土狗给狗皇帝表忠心。
  还没上位的三十六岁禅宗五祖回蕲州的时候,整个人都是忧郁的,他不知道该怎么跟老师解释这事儿。当然,他不知道的是,道信禅师其实心中有数,早几十年前,他就很克制传道之事。
  老法师定计是百年之后的事情,他琢磨的是等着李董死,只有李董死了,光头们不管是持戒修行还是给广大妇女同胞开光,都有了充足的勇气。
  强势期的皇帝,同样对宇宙四大力相当感兴趣。这四大力和工业社会的四大力不一样,这四大力分别是君权、神权、族权、夫权。
  中土和别处不一样,他们的四大力会把前面两个颠倒。而类似李董这样的生物,是绝对不会让“神力”的解释权,扔给僧侣法师们的。
  在中央下达了《关于防范和处理邪教问题的若干决议》之后,老张知道,这事儿没完。
  贞观十年,李董又一次跟世家大族们角力,和上一次不同,这次他把《氏族志》扔到厕所当作厕所读物。财大气粗的李董,此时此刻,不需要五姓七望来给他装点门面。
  反正崔弘道的闺女也没入宫不是?反正崔弘道这个可怜虫还得应付四大力之一的族权之力对不对?反正眼下有个名叫“西域”的少女,她下面早就泥泞不堪一片湿润,就等着李董率领中原壮汉冲上去轮一遍。
  从胜利走向胜利,是未来百年之内将世家直接干涉君权强弱的根本。
  和中原如火如荼“屠神灭佛”的运动不一样,勃律王阎达问“黄冠子”真人国家长治之术。“唐朝神仙”李淳风笑而不语,送了一只上号的罐头,让勃律王好好尝尝。
  勃律王当时就打开了罐头,发现罐头塞子里面刻着一行小字,上面写道:再来一罐。
  对此,勃律王阎达很是不解,一脸疑惑。“唐朝神仙”李淳风就对他说道:“太昊天子统御三界十方,贫道秉承‘帝诰’,入外邦则贤君而赐之。外邦虽弱,亦寻长治久安之道。君上统御勃律,亦知顽劣之辈,时而反叛时而乖顺,犹若骄子。”
  “还请上国神仙教我。”
  于是李道长又给了他一罐罐头,勃律王阎达歪着脑袋:哈?
  “君上可持‘帝诰’,以赐同心同德之辈,余众执迷不悟,犹如妖魅幽鬼,罚其一世,来世方休。”
  李道长是个有良心的思想工作者,他语重心长地对勃律国主这样说道:对待敌人,要像寒冬一样冷酷,但是,也要给这些执迷不悟之辈,一个“再来一罐”的机会。
  一罐一辈子,没毛病。
第八十九章
长治久安之法
  举凡勃律、吐蕃及西域诸国,这些次生文明甚至是原始文明的特点,就是无法摆脱神权的桎梏。这和早熟的中原文明,是有些不同的,中原的统治者及统治阶级们,早已度过了需要靠“神力”来恐吓收买被统治阶级的时期。
  礼法、纲常、道德、天命……
  汉末的分崩离析,至司马晋的自嗨自爆,这是一个有可能经历罗马式分裂崩溃的关键时期。然而因为陕西胖子的“统一哈”光荣传统,及“圣人可汗”杨坚的超绝政治外交智慧,中原混乱中带着上升,略显蹒跚地跨过了一个门槛。
  当“屠神灭佛”成为一个固定套路时,神权相当的尴尬。
  于是天竺的佛教和汉传佛教……根本就是两个画风,硬要说汉传佛教也是佛教,大概也就是因为叫佛教,内核都是汉化的。僧侣们的待遇,往往没办法超然到和天竺或者其它什么佛国一样。
  “小王不求千秋万代,只望上国神仙解惑,以期惠泽子孙数代,足慰矣。”
  勃律王阎达十分谦卑地跟李淳风求教,这阵子,李道长显露神通,只说何日何时何地有甚白日惊雷。勃律贵族皆不以为意,岂料众目睽睽之下,白日惊雷,将那孽多城外娑夷水大堤炸了个豁口出来。
  别说勃律王及贵族惊骇,连李道长都是嘴角抽搐,他哪里知道华润号那帮变态,竟然还有这样的能耐。
  平地一声雷,差点把孽多城给淹了……
  好在娑夷水不算什么大河,本来也是滩涂为多,没什么河堤。那河堤还是为了方便贵族们在河边停靠修的。
  “唐朝神仙”雷法高深,勃律王阎达心想老子还有辣么多的对头,只要李神仙抬抬手,这东征西讨还不是百战百胜?
  然而“黄冠子”真人说了,他这神通,无“太昊天子”旨意,那就是个屁。必须得忠心地给“太昊天子”进献,倘若心诚,自有缘法。
  在勃律诸贵族头人面前饶舌的“唐朝神仙”又添上了一层神秘色彩,罐头道士都这么牛逼了,那他老板得多厉害?
  不过勃律王阎达想的深远,求“唐朝神仙”问“太昊天子”借雷法那效率多低?要是老子自己有本事,还不是手到擒来?
  打铁还需本身硬,勃律王心想,还是得我大勃律国牛逼起来,才有底气。可又一想,自己这国内乱七八糟事情也不少,还有那么多的反对派,糟心啊。就这样的档次,还想长治久安?做梦呢。
  知道了勃律王的想法,李道长想人之所想,急人之所急,掐指一算,给阎达指了一条明路。
  “君上追随先圣,贫道佩服万分。今有‘太昊天子’之‘帝诰’,若君上心诚,贫道愿为君上分忧。”
  “还请上国神仙教我!”
  李淳风掏出了一张李董的空白圣旨,然后道,“君上持‘太昊天子’所赐之‘帝诰’,则得我大唐庇佑。中原圣天子之伟力,君上拭目以待!”
  不几日,勃律王阎达封“黄冠子”道长为护国大法师,代“太昊天子”视察勃律之民情。
  又过几日,勃律护国大法师李淳风表示得“太昊天子”旨意,分勃律三十六方法主,拱卫“帝诰”。
  原本阎达作为勃律大王,一听妈的居然敢随便分老子的地盘,你这是想要吞并我大勃律吧?结果仔细一看,哟呵,三十六方“法主”居然都要拱卫“帝诰”?谁是“帝诰”?老子就是“帝诰”!
  换句话来说,阎达当时就领会了李淳风的精神,他勃律国主,乃是“太昊天子”的勃律代言人啊。
  分三十六方“法主”一事,发生了两个极端,一个极端是大家哄抢名额,大贵族和大寺庙都竭力表明自己绝对绝对的忠心耿耿,一定会为大唐帝国主义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另外一个极端是大家强烈反对,独立于勃律直接统治之外的部族领袖和有些名望很高的僧侣,都表示这是亡国之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9/139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